現在是不是有很多人擁有千萬資產?

山水居之創富英雄傳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經濟的騰飛,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也隨之高起,咋一看,只要隨便在北上廣深擁有一套甚至2套住宅,千萬資產就不是夢,從這個角度來說,擁有千萬資產的人確實很多,未來也許會更多,但是這些擁有千萬資產的人過的真的是千萬富翁的生活嗎。

比如你在北京擁有一套全款房,價值千萬,但是你還得去辛辛苦苦去工作,去奮鬥,因為你不可能把至及的房子賣掉,因為你畢竟要再北京有個家,在北京生活成本很高的,吃飯,醫療,養老,孩子教育,孩子結婚,這樣算起來話們家庭月收入沒有個2萬估計就混不下去,雖然你擁有千萬身家,但是你過的還是普通人的生活,這些人我認為是被千萬富翁啦。

現在社會擁有千萬資產的人之所以擁有千萬資產是因為他們大部分資產都是自己擁有的房子,而房子的價值是不固定的,有漲有落,也許你現在確實擁有1000萬資產,只要你不換成現金,不去投資,說實話就是紙面財富,不對社會產生任何效益,這些人我認為是假千萬富翁。

在我認為真正的千萬富翁是擁有全款房產,全款車,在沒有貸款的前提下擁有千萬可投現金的人,這部份人是不多的,這才是真正的千萬富翁,因為他們不用發愁除了自己擁有固定資產之外的生活問題,擁有投資收益,過千萬富翁的生活,當然產生的經濟效益比擁有千萬資產的不可投資的千萬富翁高許多。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請勿對號入座。


人人說財經


座標帝都,個人覺得千萬資產只是財力,具體怎麼過是不一定的。講幾個故事吧,增加幾個觀察樣本。

身邊資產千萬最多的,是十年前進入外資IPO產業鏈的清華北大師兄師姐們,是非常穩的一批。除非遭遇比較大的變故,要不到現在進千萬都沒有問題。他們是幸運的一代,那個時候國內能做IPO業務的投行券商還很少,進外資薪水都是global pay,新世紀初一年一兩百萬的收入,工作辛苦基本沒啥地方花錢的,基本一年一套房,又趕上地產價值的黃金十年,身價真是坐火箭般的躥升。這些人消費還是很有品質的,能消費很多奢侈品,居住出行條件都不錯,但是要做到香車美女花天酒地,他們還是不行的。他們掙錢多,但畢竟還是辛苦錢,是經不起揮霍的。

另外因為工作的原因,還接觸到一些更年輕一點得千萬交易員和基金經理們,一般到現在工作六七年的樣子。這類人是另外一個典型,完全是把賺錢當成遊戲的人(打遊戲的人喜歡創造更多的得分,而資產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分數)。如何配置資產錢生錢對他們來說是更有趣的,他們不太感興趣如何花錢,所以一般需要一個會花錢的老婆。。。。一個清華師兄的老婆就說過,她家花的錢,她第一,她兒子第二,她家狗第三,她老公第四。還有一個至今租房,因為覺得房地產的年化回報和sharpe ratio和他的基金比實在太挫了。他自己搞了一個模仿文藝復興科技大獎章的內部量化基金,只對自己、親屬和員工開放,連續幾年近一倍的回報,確實比房地產強太多。

最後一個案例比較符合大家對千萬資產人士的想象。目前工作三年,央屬國企地產部門,家裡教師世家,為人好,積累了一些政商人脈。依賴於家裡的人脈和企業的資源,幾年搞定了幾單地產項目,再加上朋友廣,消息靈通,跟上了幾次改革股,近一年多身價躥升幾千萬。幾部豪車,夜店出來玩都能帶上北影北舞的朋友,每年去三亞參加著名活動,國內的各種遊樂盛事也都落不下,基本上能做到會花錢,玩到位。不過他說他更希望把時間花在健身房裡籃球場上,而不是維護資源吃吃喝喝,之前上學都是田徑隊主力的,幾年下來胖了好幾圈。總結下來畢竟家裡只是提供資源,還靠自己實幹起家,有錢但還做不到有閒吧。


火涯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現在確實很多家庭和個人都擁有千萬級別的資產,經歷了10年房價大漲和2008年之後的幾年貨幣超發,全社會的貨幣保有量出現了大量的增長。有統計大陸地區每940人就有一個是千萬富翁,每1.4萬人就有1個人資產過億。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因為這裡統計的是不僅僅是可流動資產,固定資產也被算在了裡邊。有關統計稱中國家庭的房產佔總資產比例的69%,而美國這部分僅為36%。所以可以看出固定資產佔了中國家庭財富的將近7成,這種結構是很不合理的。其實千萬級別資產的家庭很大一部分的資產是不能變現的,這個也很好理解,比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很多居民的一套房子就值千萬級別,但是他們要用來居住生存,他們不可能把這部分資產賣掉,所以他們的可支配資產還是很有限的。

最近幾年不僅僅在北上廣深,很多二三線城市也出現了很多千萬資產級別的人,相對於一線城市的所謂“富豪”小編認為這些家庭和個人的自由支配資產更多,生活質量要高上很多,這一部分人才是真正的實現了財務自由,而且又享受了資產給自己帶來的福利。

看了上邊很多朋友要說了那一線城市的所謂“千萬富翁”不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也不能這麼說,因為這些人比起沒有資產的人來說還是多了資產變現的權利,如果很多人能想得開把一線城市的資產變現,去二三線城市落戶生活,那麼也可以享受到資產變現帶來的紅利。


首席投資官


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人也抓住了機遇,乘勢而上,坐擁千萬身家。按照胡潤百富榜發佈的2017年中國財富報告,中國擁有600萬資產的家庭有460萬戶,總財富達125萬億,千萬資產的家庭則有186萬戶。12.1萬家庭則資產超億萬。

按照富豪榜,千萬資產高淨值人群分佈最密集城市前20名分別是(也就是沒多少人中就有一名千萬資產的富豪):1 香港 34   2 北京 83   3 臺北 86   4 澳門 91   5 上海 105   6 深圳 170   7 杭州 210   8 廣州 220   9 珠海 230   10 寧波 250   11 佛山 260   12 紹興 270   13 東莞 360   14 無錫 400   15 廈門 460   16 溫州 470   17 南京 515   18 蘇州 590   19 天律 600   20 鄂爾多斯 630   20 福州 630。

從這個排名中不難看出,沿海開放城市毫無疑問是產生富豪最多的地區,也是富豪最集中的地區。應當說,這也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確實是經濟越發展,富豪越多。

同時,我們也發現富豪榜中的一些其他規律和現象。首先,私營個體經濟發展的地方,富豪多。如浙江、江蘇、廣東、福建等,都是如此。特別是浙江,私營經濟發展最好,產生的富豪也最多。而外資企業多的地區,則暴露出打工經濟和房東經濟的特點來了。如江蘇的蘇州,在富豪榜上的位置落後於無錫,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二是產業基礎強的地區富豪多。這一點,廣東最為明顯,進入排行榜的,都是產業基礎很強的城市。而浙江的產業基礎也不錯,所以,富豪較多。

第三是房地產市場火熱的地區。最典型的莫過於鄂爾多斯進入富豪榜前二十了,就是因為前些年該市房地產市場無序發展。這也進一步說明,房地產業是一個造富平臺。

第四是新經濟帶動力強。杭州能夠超過寧波位列第7,與阿里巴巴落戶杭州,產生了大量新經濟領域的富豪是分不開的。

由於富豪數量的不斷增多,財富向少數人集中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如何改變財富結構倒金字塔狀態,讓社會財富分配更公平些,是最需要重視和關注的問題。


譚浩俊


如果說擁有千萬資產的,那麼應該非常多,但如果說是擁有淨資產的,則非常少。

什麼是資產

在會計學上有一個恆久的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很多非會計專業的人對此或許會不理解什麼意思,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簡單的小例子來分析這個等式。

舉例:小明出身普通家庭,畢業後留在了北京,做了一名北漂,因為學的計算機專業,技術較強,雖然是一個碼農,但是工資收入還不錯,通過自身的努力,打拼了十來年,省吃儉用,終於積攢下來了300萬元,小明看中了北京的一套房子,總價剛好是1000萬元,因此在付了300萬元首付之後,通過銀行按揭了700萬元,把房子買了下來。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說小明也是千萬富翁了,坐擁8位數的資產。因此資產其實是包括你的負債在內,一個人身無分文,只要他能借到1個億,你也可以說他擁有一個億的資產了。所以我才說在中國擁有1000萬資產的很多,北上廣深這些超一線城市的一套房子不少就高達1000萬元以上,而南京、杭州、武漢等等這些一線城市,如果你有兩套房子,超1000萬的也不再少數。

但是資產並不算是一個人真正的實力,個人最真正的實力,還是要看其淨資產,比如小明,他實際的淨資產只有300萬元,這也是他最真實的實力。當然能在銀行借到700萬元,本身也是小明另外的一種實力的展現。

擁有1000萬淨資產的數量

根據2017年9月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7胡潤財富報告》,截止2017年,大中華區(包含港澳臺地區)千萬資產“高淨值家庭”比去年增長8.6%達186萬戶,大陸每940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所以說擁有1000萬淨資產的人,說多也多,說不多也不多,差不多1000個人裡出一個,這個水平不高也不低。

總結

1000萬元的淨資產,要說難也難,對於我們廣大的普通工作者,可能一輩子都賺不到這個數;但是對於幾大互聯網公司的碼農,要說容易也容易,你比如王者榮耀的開發團隊,一個年終獎就是100個月的工資,已經高達好幾百萬了。


鯉行者


在北上深核心地段擁有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基本上就是千萬富翁了。有人戲言,房價照這個速度漲下去,當房價均價漲到20萬一平米,中國人人都是千萬富翁了。

據說根據總資產計算,現在北京上海大概每8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千萬富翁,也就是說你早上做地鐵,一節車廂裡說不定就有好幾個,可能站在你旁邊穿個大褲衩在看手機的就是,但是這些個千萬富翁中,絕大多數是靠近年來不斷增值的房產賺到賬面千萬的,並不代表他們手裡有超過1000萬的流動資金或可投資資金。

前段時間上海靜安區某樓盤開盤,均價10萬/平米左右,引來幾千人認籌搶一百多套房子,這些房子總價都超過一千萬。一個參與其中的房產中介朋友發朋友圈感嘆,別看這些排隊的人都是千萬富翁,其實都是坐地鐵來的搶房子的,裡面很多置換改善的需求,也都是賣掉原來的房子才買得起。很多人排隊搶房的購房者面對採訪的記者,談到千萬富翁這一話題,都笑著擺擺手說,都是坐擁千萬資產的窮人,甚至說是千萬負翁都不為過。這一幕也是過去幾年來房價快速上漲帶來的一個有趣的縮影。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中,年收入超過50萬的家庭都算是高收入家庭了,很多人也買了市值超過千萬的房子,但是每個月可能要還一兩萬甚至兩三萬的房貸,如果再加上有孩子這個“碎鈔機”的存在的話,扣去孩子教育等開銷,再扣去醫療和平時吃喝拉撒的費用,一年到頭來可能根本攢不下幾個錢,確實是坐擁千萬資產的窮人,只能通過不斷地消費降級,壓縮開支來度日。


鹹魚學院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主要看以什麼標準來衡量,不同的衡量標準產生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如果按現在的房產價格來算,可能在北上廣深這樣一線城市的很多居民都已成了賬面上的千萬富翁;而且隨著房價的上升,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但事實上即便這套房子價格再高,值更多的錢,只是用來住,也不可能變成現金,還是等於沒有錢。

而如果真正以存款、現金、貴重物品、高檔消費品比喻汽車及投資能力來衡量,可能中國的千萬富翁不會太多。據權威機構一項調查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可投資資產超過1千萬元的“千萬富豪”超過70萬人,預計到2017年底,千萬富豪的人數將達到84萬。簡單的取箇中間數來看,五千萬元家庭以上的應該至少有35萬人。但相對全國億萬家庭和14億人來說,這個數字依然只是少數,用鳳毛麟角來形象一點也不為過。

而且,現在還要考慮一個問題,社會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貧富懸殊有所加大,財富日益向有資本的少數人集中,可能千萬資產的人數數量佔比會更低。在我國千萬資產算是比較富裕的人士,擔按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也只能算是中產階級;因而,當前應擴大中國中產階級數量,努力加大社會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完善稅收機制,實現稅賦公平,增加民眾的幸福感,提高社會的穩定度和和諧度。


開偉觀察


中國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08年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之後,全社會貨幣量出現了大量的增長。

就你的問題,現在擁有千萬資產的人是不是真的很多?

確實是有很多。有統計大陸每940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每1.4萬人中有1人是億萬富豪。

但是這裡有兩個最主要的問題:

一是資產多那麼負債是不是也多?也就是說淨資產才是真正個人擁有的自己的資產,而總資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負債。比如某首富擁有6600億的,但是負債也達到了4000多億,實際淨資產只有2000多億。從居民來說,去年的存款餘額64萬億,增加了4萬億,而貸款也有40萬億,增加了7萬億,有人驚呼老百姓錢少了。所以有千萬資產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只能說他擁有上千萬資產的使用權。

二是我國的很多千萬資產的個人,實際上大部分是住房資產。近幾年房地產價格大量上漲,造就了很多千萬富翁,有人說股市是造富傳奇地,實際上住房才是造富的神話所在,現在的大城市人們之所以有錢,有多少是靠工資收入成為富翁,可能大部分是靠住房成為富翁的,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隨便擁有一套住房就上千萬,你只要擁有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你就是擁有千萬資產。

所以,千萬富翁已經不是什麼傳奇,但是千萬富翁們有多少真正擁有現金資產和金融資產呢?這才是千萬富翁的本質。

作為在銀行從事高管十多年,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


財經文化評論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上海每105人中就有一個千萬富豪,千萬資產家庭佔常住人口3%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7胡潤財富報告》數據顯示,千萬資產的高淨值家庭達到186萬戶,其中大陸每940人中就有一人是千萬富豪,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這一數據分別是83人、105人、220人、170人,香港仍以每34人中就有一個千萬富豪佔據榜單首位,北京緊隨其後。

同時《胡潤財富報告》將財富階層分成四個層次:第一層,600萬資產,基本屬於小康家庭;第二層,千萬資產,有錢人;第三層,億萬資產,這類超高淨值家庭可以成為富豪;第四層,3000萬美金資產,國際超高淨值家庭。按照富潤標準,擁有千萬資產還不能稱之為富豪,只能算有錢人。

在四大一線城市,擁有一套房產你就大概率擁有了千萬資產

胡潤研究報告指出千萬資產人群主要有以下幾類:55%企業主、20%金領、15%炒房者、10%職業股民。對於大部分普通工薪族來說,要想通過上班實現千萬資產夢想基本不太現實。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又會發現,在北上廣深,似乎身邊很多月薪5千的上班族,因為家裡掌握一套或多套房產,輕輕鬆鬆就擁有了千萬資產。

我身邊一個同事,2016年湊齊了100多萬的首付,在上海買了套90多平的房子,地段和配套都很好。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經過2016-2017年的那輪樓市暴漲,他的這套房子市值直接翻倍,同個小區同樣面積的戶型在中介那裡掛牌900多萬。通過一套房子,在短短几年他就實現了可能要工作十幾年才能實現的財富夢想。

千萬資產家庭和個人大多是住房資產,實際流動資金可能並不高

實際上在一線城市像我同事這樣通過房產實現財富升級的人並不在少數。這幾年房價大漲,特別是一線城市,造就了很多千萬“富翁”,千萬富翁已經不是什麼傳奇,可能你走在北京街頭,一個從你身邊擦家而過看似相貌平平的北京土著背後就有一套千萬市值的房產。

由於依靠房產坐擁千萬資產,然而每個月可能領著很低的薪水、揹負高昂的房貸,這一類人也被人稱為“偽中產”:不賣房子,是窮人,賣掉房子,是中產。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手中的流動資金和金融資產太低了,所有資產都被套在一套不能動的房子裡。

在上一輪樓市上漲之後,想通過買房躋身千萬資產有錢人行列成本和門檻都大大提高了。特別是在一線城市,越多越多人更傾向於選擇租房,隨著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未來租房將成為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在外打拼,租房就選擇嗨住租房,全城海量房源一網打盡,無論你想要什麼樣的房子,都能幫你找到,實現理想的生活。


嗨住租房


2017年9月5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7胡潤財富報告》。該報告揭示了目前全國擁有千萬資產、億萬資產和3000萬美金資產的家庭數量和地域分佈情況,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臺灣。

該報告顯示,大陸每940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每1.4萬人中有1人是億萬富豪;廣東是擁有最多千萬資產高淨值家庭的地區,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有13.7萬。北京第二,上海第三,香港第四,浙江第五。

在千萬富豪最密集城市top20中,香港每34人中就有1人是千萬富豪,是富人最密集的城市;其次是北京,每83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緊隨其後的是臺北、澳門、上海、深圳、杭州、廣州、珠海和寧波位列前十。


報告顯示,中國千萬資產高淨值人群分別由企業主,金領,炒房者,職業股民構成。平均年齡在38歲左右,平均年消費佔平均財富的3.4%。千萬資產家庭平均住在240平米的房子。高淨值人群2017年最主要的個人投資方向是房地產,29%的受訪者青睞地產作為投資首選,比去年增加4個百分點。中國家庭的房產在總資產中佔比高達69%,已經是美國的兩倍,有很多網友吐槽:中國老百姓“窮的只剩下房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