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一本書後如何做思維導圖?

旺豬毅年


我是明哥,前麥肯錫戰略諮詢顧問,埃森哲管理諮詢顧問,13年職場經歷,一個喜歡用思維導圖架構PPT的老司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成為職場精英。

核心觀點

思維導圖是我最喜歡的讀書工具,沒有之一。

思維導圖讀書,有幾大優勢:

  • 快速將內容按總分結構梳理出書中內容關鍵點

  • 書中內容、關鍵知識點有很清晰的關聯關係,便於思考

  • 快速將一本書的內容拆解為一張導圖,內容結構可以隨意收放,想看哪裡看哪裡


下面分享我常用的導圖製作方法。


一、提煉知識點主線結構

任何一本書,都有主線邏輯,無論是演繹還是推理,必然要有一條主線支撐,貫通,所有的內容都圍繞主線這塊,這就是我們上學時老師要我們寫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線結構有總分結構、因果結構等。<strong>

舉個栗子,下圖就是麥肯錫寫作的閱讀筆記,主線結構共3條,然後依次列出這3條下面的子結構。

(1)遵從金字塔原則,讓文章邏輯清晰、層次分明

  • 結論先行

  • 3X3論證法則

  • MECE原則

(2)利用解決問題的思路,組織文章的內容順序

  • 發現並分類問題

  • 分析解決方案

  • 列舉出替代方案

  • 替代方案評估

  • 制定實施策略

(3)進一步提高文章的說服力

  • 應用金字塔原則

  • 主動提出風險應對方案

  • 利用第一個方案的“錨定效應”提出替代方案


二、繪製思維導圖

(1)導圖軟件推薦,個人推薦Mindmanager,最大的優點是和office無縫集成,可以和word、Excel、PPT、Project、Visio等格式文件相互導入導出,尤其是我們可以在word中快速複製好書的關鍵內容,然後導入到導圖軟件中進行編輯,做好後再導出到PPT中,方便與別人進行分享,這就是事半功倍。

(2)最好從模板導入,在MM中,有上千套模板,支持魚骨圖、江恩圖、洋蔥圖、頭腦風暴、流程圖、時間線等。

(3)根據模板,結合word文件,導入到導圖中,在插入中,可以插入標註、邊界圖、內容之間的關係等,

插入適合的圖標進行美化,圖標包括優先級(1~7級),進度(0%,25%,50%,75%,100%)等,也可以自行修改。

可以設置圖文框的顏色、風格、形狀等


小福利

訓練邏輯思維,就用思維導圖,送你2G的軟件和模板,獲取方式:

(2)私信發:思維導圖大禮包 (提示:不是在評論區發哦)

關注【思維導圖PPT】,每天分享一篇思維導圖、PPT、職場技巧幹貨,希望你的每次來訪都有所收穫,感謝您的點贊、轉發、助您早日升職加薪!


思維導圖PPT


我從思維導圖的原理和幾種運用形式來說一點我的看法,要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還望指正。

首先,思維導圖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它主要是運用圖、文結合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放到故事書的範圍來講,就是人物、情節。然後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起記憶鏈接,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方式,讀完一本書再做一幅思維導圖,會讓人對於書中的內容產生形象化的記憶,從而利於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

思維導圖最大的兩個好處就是方便記憶和理清思路,同時思維導圖特殊的記錄方式也便於捕捉跳躍思考。

製作思維導圖的具體操作過程大致如下:

(一)準備工具:

1 白紙 2 各種顏色的筆

(二)動筆:

1、畫中心主題:

主要就是故事的內容概括,可以用一句話或者一張圖來總結

2、畫主幹:

主幹是從中心主題延伸出來的幾條分支,是大的分類。主幹線條要粗。

Q:主幹要如何分類? 可以按照時間線分類;也可以是人物關係發展

3、畫支幹:

支幹是從主幹延伸出來的,是小的分類。支幹線條要細於主幹。

4、畫插圖:

插圖最好畫在最需要記憶或者需要特別提醒的位置,以達到方便記憶、利於提醒的目的。

其實,完成一部故事書的思維導圖,方法在其次,重要的反而是你的思維方式,

比如說《小紅帽》,你就可以按照情節發展來做思維導圖,小紅帽離開家→遇到狼→外婆家裡→找獵人消滅掉狼,然後再在各個節點畫出細節部分,比如小紅帽離開家籃子裡裝著什麼禮物,大灰狼怎麼欺騙小紅帽,這就屬於旁支,把你覺得重要的部分補充進去。

另外給你一個《海的女兒》的思維導圖示意圖,它是從人物關係發展的,列舉出故事裡面的人物,然後把發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呈現出來,這樣也是繪製思維導圖的一個方法。

思維導圖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總而言之,都是從一個主題出發,拆分出多樣元素,思考元素間的邏輯關係,然後將它們整合在同一個類別裡,再連接回主題,這樣的話,思維導圖就完成了。

其實,畫思維導圖還是比較簡單的,不要想那麼多,上手做就行了,邊做邊想,邊想邊做,多多練習,隨著你對問題的思考越來越全面,慢慢地就能熟練的運用了。加油,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而立之子


學習了前面幾位大拿的分享,很不錯,受益匪淺!

這裡,我也分享下我的一些心得,獻醜了!

這個問題,我就稍微擴充下,讀完一本書如何做筆記?

思維導圖,是一個不錯的工具,不止思維導圖可以做筆記,PPT、Word、筆記本、卡片都可以是讀書筆記的載體!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享:

  • 如何做讀書筆記?

  • 做筆記的工具;

  • 淺談思維導圖;

如何做讀書筆記?

“不動筆墨不讀書”說的就是,沒有動手做筆記,書就白讀了!

當然,讀書也分“粗讀”和“精讀”兩種,對於粗讀的書,就不建議寫讀書筆記了!

  • 讀書筆記類型

讀書筆記一般可分為批註式、摘錄式、提綱式、心得式幾種,根據不同的書籍類型和讀書目的,再確定寫什麼樣的讀書筆記。

  1. 批註式:可直接在書本上劃重點、寫點評、標疑問;

  2. 心得式:也叫讀後感,就是記錄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3. 摘錄式:摘錄書中的精彩語句、觀點、名言等;

  4. 提綱式:記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內容要點、提綱等主線分支;

  5. 簡縮式:記住故事的發展脈絡,抓住故事的主要內容,縮寫成短文;

  • 讀書筆記載體

讀書筆記的載體,可以是思維導圖、PPT、書本空白處、Word、卡片、記事本等。

思維導圖:可以手畫,也可以使用軟件,我常用的思維導圖工具是MindManager,當然,也有很多在線的導圖製作工具,可以自行度娘。

PPT和PPT:若需分享的話,建議使用PPT來製作讀書筆記。

故事書思維導圖

上面大概分享了我對讀書筆記的一些看法,那,這裡回答下題主的問題,

如何做故事書的思維導圖?

  • 第一步:使用熟悉的導圖工具,可以是軟件,也可以是卡片和筆記本,中心位置寫上故事的名稱、作者、書籍名稱和導圖的目的;
  • 第二步:根據目的,繪製導圖的主線,可以是時間軸的發展,也可以是人物關係的演變關係,還可以是故事情節的演變;
  • 第三步:繪製分支細節,根據主線脈絡,擴充導圖的分支;
  • 第四步:美化導圖,這個可以套用模板,也可以自己插入插圖甚至自己畫圖。
如下金庸的江湖世界導圖:

再如,射鵰英雄傳之黃蓉中掌場景導圖:

再如讀書筆記導圖:

淺談思維導圖

既然題主提到思維導圖,這裡我就再分享幾個思維導圖心得。

  • 什麼是導圖:TA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表達的方法,主要用於學習、思考、記憶;

  • 繪製導圖的7個步驟:

  1. 從一張白紙的中心開始繪製,周圍留出空白;

  2. 用一幅圖像或圖畫表達你的中心思想;

  3. 在繪製過程中使用顏色;

  4. 將中心圖像和主要分支連接起來,然後把主要分支和二級分支連接起來, 再把三級分支和二級分支連接起來;


  5. 讓思維導圖的分支自然彎曲而不是像一條直線;

  6. 在每條線上使用一個關鍵詞;

  7. 自始至終使用圖形;

  • 導圖的注意事項:清晰明白、使用聯想、形成個人風格

  • 思維導圖的應用

好了,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希望能幫到你!

看我廢話這麼多,送大家一個小福利:
  • 思維導圖工具MindManager;
  • 本文中的素材PPT;
評論區留言唄

Excel大全


讀完一本書後做思維導圖讀書筆記分為兩種做法。

第一種,按照目錄來做。

書都有目錄,能夠讓你對書的框架一目瞭然。從目錄中你可以挑選出你最想讀的那一部分。一本書真正重要的內容僅佔20%,只要你能夠找出對你有用的那20%,並且多次閱讀和精讀,那麼這本書你也就掌握了精華。

按照目錄來做思維導圖讀書筆記的好處就是,可以理順書本的行文邏輯,方便你寫書評和讀後感。

截圖是我做的《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的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第二種,按照自己驗證的問題來做。

按照"假設——驗證"法來讀書的好處就是,能夠把握主動閱讀興趣。帶著自己的問題到書中尋找答案,有著原始的求知興奮,讓書真正為你所用。帶著問題去閱讀一本書,閱讀速度也會更快一些。

截圖是我做的《活出生命的意義》的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以上就是我對如何做思維導圖讀書筆記,希望對有幫助。


豬豬貓張讀書


故事書做思維導圖,應該是教孩子做吧?不知道樓主是不是這個意思?

思維導圖非常好,尤其是讀書後做故事框架及知識點,能檢驗孩子是不是讀懂了這本書。通過孩子做的思維導圖,還能看出來他是不是思路清晰。便於在一些閱讀方法上給他一定的指導。

至於如何給故事書做導圖,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先從短小的故事開始。

短小且內容較簡單的故事,能讓孩子很快讀明白。以這樣的故事開始,能讓他樹立信心,有了信心再學方法,更容易成功。

第二,複雜故事選取其中的小章節

如果,孩子已經不再閱讀簡單的小故事,開始看長篇小說或人物傳記,百科知識等。可以從其中的一個章節或一個方面出發,做導圖。不宜在初期就用一張圖表現複雜的情節。

第三,導圖內容製作

方法很多,表達的內容也不同。例如,一級內容羅列六要素,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等等。然後再六要素之下羅列更細緻的點,如春天的某個夜晚,遙遠山林裡的精靈谷等。

下面的圖表是我今天發的文,孩子看書後就其中的一個內容做了導圖,圍繞美索不達米亞的知識點做了簡單梳理。


柴米生活不負詩酒年華


讀書後如何做到講書中的內容學以致用,可以試試以下的步驟。

單純靠人腦來記憶書中的內容是靠不住的,因此需要一些輔助的工具。比如紙質的筆記本或者思維導圖工具。筆記本方面可以用康奈爾筆記本或者方格筆記本,思維導圖工具個人推薦xmind和幕布,自己比較習慣用幕布。現在以幕布為例,來說明自己的記錄流程:

第一,做準備。你可以先看看封面,感受一下大咖推薦、讀者評價。然後通過序言、目錄來了解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和思路,這個過程非常關鍵,要帶著問題來看,思考從序言和目錄中有沒有找到和你同頻的點。比如我為了學習新媒體寫作,學習微信成交,初步選定了《爆款文案》一書,在看完作者關鍵明的背景介紹(前奧美金牌廣告人、知乎25K高贊回答者關健明)和書中簡潔易懂的目錄結構(標題抓人眼球、激發購買慾、贏得讀者信任、讓讀者不再猶豫,快速下單)後,感覺能解決我當前碰到的問題,於是開始進行第二步操作。

第二,列框架。開始打開幕布進行記錄時,把你的問題列在文檔的最前面,然後開始列出文檔的框架,這個框架基於書籍的目錄,列出來後你可以把你覺得最薄弱的章節標題標記為紅色。如下圖1。

第三,潤色。把你在閱讀過程中認為一些該記錄下來的要點進行記錄,依附到對應的主框架上。除了書中的內容之外,你還可以把其他書籍、視頻課程中的要點記錄到對應的主幹上,使結構看起來更加飽滿。如下圖2。

把初步的內容記錄好後,點擊幕布頂部的“查看思維導圖”按鈕,你可以將文檔一鍵轉換為思維導圖並進行輸出。可以試著將這個思維導圖放在手機上,也可以直接在移動端安裝幕布,實現跨平臺隨時隨地學習。

當然,你還可以更進一步。在一本書的基礎上結合其他的輔助書籍、輔助視頻課程構建更完善的學習結構。比如像下圖3就是我結合《爆款文案》、《文案覺醒》以及其他優質視頻課程梳理出來的文案學習思路。而如果是一些故事內的書籍做思維導圖,同樣要梳理出思維導圖的主框架結構,把故事依附到主結構上,故事的記錄,不用一整個故事全盤照抄過來,記時間,人物,事件,感想這些關鍵點就ok了。





職場新出路


“讀完一本書後如何做思維導圖?”

為什麼要做思維導圖,是方便記憶還是為了方便理解?

方便記憶的話,任何一本書讀完超過一年不再讀,對於書的內容記住的都只是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而不是書的大略;方便理解的話,“書讀千遍,其義自現”,反覆的讀即可。

如果是想“快餐式”的讀書,那確實需要思維導圖進行整理幫助。對此,根據閱讀不同種類的書,我有以下幾點心得:

1.傳記類

一級類目:誰的傳記

二級類目:時間(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三級類目:活動(玩耍、求學、工作或其他)

四級類目:和誰(玩伴、同學、同事、親人或其他)

五級類目:成就

將每級類目一一對應再進行擴散性記憶。

2.歷史類

一級類目:什麼史

二級類目:時間、國家

三級類目:代表作品、代表人物

四級類目:時期成就、承上啟下

五級類目:侷限性

3.小說類

就按六要素來做思維導圖即可。

4.工具類

一級類目:什麼工具

二級類目:核心功能、如何實現

三級類目:次核心功能、如何實現

四級類目:階段性功能、如何分類

工具類書籍種類繁多,這個記憶方式只使用簡單工具類書籍,不適用負責型,如程序員的書籍類。

每種書籍的記憶方式是不同的,沒有通用的記憶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根據劃分目錄、並用自己的話總結下來,然後再讀一遍~


門店券服務


這個的話,簡單來講易操作的步驟可以這樣子,一是看目錄,二是理清結構,因為作者有時候思路也不是那麼的清晰,三是根據自己的需求截取你需要的部分做思維導圖。而且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否則結構不清晰,畫了等於沒畫。




董Season


每個人不同吧,我是做一份關係圖譜,然後再將每一章的主要內容摘錄下來


愛生活的向日葵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