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后如何做思维导图?

旺猪毅年


我是明哥,前麦肯锡战略咨询顾问,埃森哲管理咨询顾问,13年职场经历,一个喜欢用思维导图架构PPT的老司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成为职场精英。

核心观点

思维导图是我最喜欢的读书工具,没有之一。

思维导图读书,有几大优势:

  • 快速将内容按总分结构梳理出书中内容关键点

  • 书中内容、关键知识点有很清晰的关联关系,便于思考

  • 快速将一本书的内容拆解为一张导图,内容结构可以随意收放,想看哪里看哪里


下面分享我常用的导图制作方法。


一、提炼知识点主线结构

任何一本书,都有主线逻辑,无论是演绎还是推理,必然要有一条主线支撑,贯通,所有的内容都围绕主线这块,这就是我们上学时老师要我们写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线结构有总分结构、因果结构等。<strong>

举个栗子,下图就是麦肯锡写作的阅读笔记,主线结构共3条,然后依次列出这3条下面的子结构。

(1)遵从金字塔原则,让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 结论先行

  • 3X3论证法则

  • MECE原则

(2)利用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文章的内容顺序

  • 发现并分类问题

  • 分析解决方案

  • 列举出替代方案

  • 替代方案评估

  • 制定实施策略

(3)进一步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 应用金字塔原则

  • 主动提出风险应对方案

  • 利用第一个方案的“锚定效应”提出替代方案


二、绘制思维导图

(1)导图软件推荐,个人推荐Mindmanager,最大的优点是和office无缝集成,可以和word、Excel、PPT、Project、Visio等格式文件相互导入导出,尤其是我们可以在word中快速复制好书的关键内容,然后导入到导图软件中进行编辑,做好后再导出到PPT中,方便与别人进行分享,这就是事半功倍。

(2)最好从模板导入,在MM中,有上千套模板,支持鱼骨图、江恩图、洋葱图、头脑风暴、流程图、时间线等。

(3)根据模板,结合word文件,导入到导图中,在插入中,可以插入标注、边界图、内容之间的关系等,

插入适合的图标进行美化,图标包括优先级(1~7级),进度(0%,25%,50%,75%,100%)等,也可以自行修改。

可以设置图文框的颜色、风格、形状等


小福利

训练逻辑思维,就用思维导图,送你2G的软件和模板,获取方式:

(2)私信发:思维导图大礼包 (提示:不是在评论区发哦)

关注【思维导图PPT】,每天分享一篇思维导图、PPT、职场技巧干货,希望你的每次来访都有所收获,感谢您的点赞、转发、助您早日升职加薪!


思维导图PPT


我从思维导图的原理和几种运用形式来说一点我的看法,要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望指正。

首先,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它主要是运用图、文结合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放到故事书的范围来讲,就是人物、情节。然后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起记忆链接,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方式,读完一本书再做一幅思维导图,会让人对于书中的内容产生形象化的记忆,从而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

思维导图最大的两个好处就是方便记忆和理清思路,同时思维导图特殊的记录方式也便于捕捉跳跃思考。

制作思维导图的具体操作过程大致如下:

(一)准备工具:

1 白纸 2 各种颜色的笔

(二)动笔:

1、画中心主题:

主要就是故事的内容概括,可以用一句话或者一张图来总结

2、画主干:

主干是从中心主题延伸出来的几条分支,是大的分类。主干线条要粗。

Q:主干要如何分类? 可以按照时间线分类;也可以是人物关系发展

3、画支干:

支干是从主干延伸出来的,是小的分类。支干线条要细于主干。

4、画插图:

插图最好画在最需要记忆或者需要特别提醒的位置,以达到方便记忆、利于提醒的目的。

其实,完成一部故事书的思维导图,方法在其次,重要的反而是你的思维方式,

比如说《小红帽》,你就可以按照情节发展来做思维导图,小红帽离开家→遇到狼→外婆家里→找猎人消灭掉狼,然后再在各个节点画出细节部分,比如小红帽离开家篮子里装着什么礼物,大灰狼怎么欺骗小红帽,这就属于旁支,把你觉得重要的部分补充进去。

另外给你一个《海的女儿》的思维导图示意图,它是从人物关系发展的,列举出故事里面的人物,然后把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呈现出来,这样也是绘制思维导图的一个方法。

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总而言之,都是从一个主题出发,拆分出多样元素,思考元素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将它们整合在同一个类别里,再连接回主题,这样的话,思维导图就完成了。

其实,画思维导图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要想那么多,上手做就行了,边做边想,边想边做,多多练习,随着你对问题的思考越来越全面,慢慢地就能熟练的运用了。加油,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而立之子


学习了前面几位大拿的分享,很不错,受益匪浅!

这里,我也分享下我的一些心得,献丑了!

这个问题,我就稍微扩充下,读完一本书如何做笔记?

思维导图,是一个不错的工具,不止思维导图可以做笔记,PPT、Word、笔记本、卡片都可以是读书笔记的载体!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 如何做读书笔记?

  • 做笔记的工具;

  • 浅谈思维导图;

如何做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没有动手做笔记,书就白读了!

当然,读书也分“粗读”和“精读”两种,对于粗读的书,就不建议写读书笔记了!

  • 读书笔记类型

读书笔记一般可分为批注式、摘录式、提纲式、心得式几种,根据不同的书籍类型和读书目的,再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1. 批注式:可直接在书本上划重点、写点评、标疑问;

  2. 心得式:也叫读后感,就是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摘录式:摘录书中的精彩语句、观点、名言等;

  4. 提纲式:记录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提纲等主线分支;

  5. 简缩式:记住故事的发展脉络,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缩写成短文;

  • 读书笔记载体

读书笔记的载体,可以是思维导图、PPT、书本空白处、Word、卡片、记事本等。

思维导图:可以手画,也可以使用软件,我常用的思维导图工具是MindManager,当然,也有很多在线的导图制作工具,可以自行度娘。

PPT和PPT:若需分享的话,建议使用PPT来制作读书笔记。

故事书思维导图

上面大概分享了我对读书笔记的一些看法,那,这里回答下题主的问题,

如何做故事书的思维导图?

  • 第一步:使用熟悉的导图工具,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卡片和笔记本,中心位置写上故事的名称、作者、书籍名称和导图的目的;
  • 第二步:根据目的,绘制导图的主线,可以是时间轴的发展,也可以是人物关系的演变关系,还可以是故事情节的演变;
  • 第三步:绘制分支细节,根据主线脉络,扩充导图的分支;
  • 第四步:美化导图,这个可以套用模板,也可以自己插入插图甚至自己画图。
如下金庸的江湖世界导图:

再如,射雕英雄传之黄蓉中掌场景导图:

再如读书笔记导图:

浅谈思维导图

既然题主提到思维导图,这里我就再分享几个思维导图心得。

  • 什么是导图:TA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表达的方法,主要用于学习、思考、记忆;

  • 绘制导图的7个步骤:

  1. 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围留出空白;

  2. 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

  3. 在绘制过程中使用颜色;

  4. 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 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


  5. 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

  6. 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

  7. 自始至终使用图形;

  • 导图的注意事项:清晰明白、使用联想、形成个人风格

  • 思维导图的应用

好了,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希望能帮到你!

看我废话这么多,送大家一个小福利:
  • 思维导图工具MindManager;
  • 本文中的素材PPT;
评论区留言呗

Excel大全


读完一本书后做思维导图读书笔记分为两种做法。

第一种,按照目录来做。

书都有目录,能够让你对书的框架一目了然。从目录中你可以挑选出你最想读的那一部分。一本书真正重要的内容仅占20%,只要你能够找出对你有用的那20%,并且多次阅读和精读,那么这本书你也就掌握了精华。

按照目录来做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的好处就是,可以理顺书本的行文逻辑,方便你写书评和读后感。

截图是我做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第二种,按照自己验证的问题来做。

按照"假设——验证"法来读书的好处就是,能够把握主动阅读兴趣。带着自己的问题到书中寻找答案,有着原始的求知兴奋,让书真正为你所用。带着问题去阅读一本书,阅读速度也会更快一些。

截图是我做的《活出生命的意义》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做思维导图读书笔记,希望对有帮助。


猪猪猫张读书


故事书做思维导图,应该是教孩子做吧?不知道楼主是不是这个意思?

思维导图非常好,尤其是读书后做故事框架及知识点,能检验孩子是不是读懂了这本书。通过孩子做的思维导图,还能看出来他是不是思路清晰。便于在一些阅读方法上给他一定的指导。

至于如何给故事书做导图,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先从短小的故事开始。

短小且内容较简单的故事,能让孩子很快读明白。以这样的故事开始,能让他树立信心,有了信心再学方法,更容易成功。

第二,复杂故事选取其中的小章节

如果,孩子已经不再阅读简单的小故事,开始看长篇小说或人物传记,百科知识等。可以从其中的一个章节或一个方面出发,做导图。不宜在初期就用一张图表现复杂的情节。

第三,导图内容制作

方法很多,表达的内容也不同。例如,一级内容罗列六要素,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等等。然后再六要素之下罗列更细致的点,如春天的某个夜晚,遥远山林里的精灵谷等。

下面的图表是我今天发的文,孩子看书后就其中的一个内容做了导图,围绕美索不达米亚的知识点做了简单梳理。


柴米生活不负诗酒年华


读书后如何做到讲书中的内容学以致用,可以试试以下的步骤。

单纯靠人脑来记忆书中的内容是靠不住的,因此需要一些辅助的工具。比如纸质的笔记本或者思维导图工具。笔记本方面可以用康奈尔笔记本或者方格笔记本,思维导图工具个人推荐xmind和幕布,自己比较习惯用幕布。现在以幕布为例,来说明自己的记录流程:

第一,做准备。你可以先看看封面,感受一下大咖推荐、读者评价。然后通过序言、目录来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和思路,这个过程非常关键,要带着问题来看,思考从序言和目录中有没有找到和你同频的点。比如我为了学习新媒体写作,学习微信成交,初步选定了《爆款文案》一书,在看完作者关键明的背景介绍(前奥美金牌广告人、知乎25K高赞回答者关健明)和书中简洁易懂的目录结构(标题抓人眼球、激发购买欲、赢得读者信任、让读者不再犹豫,快速下单)后,感觉能解决我当前碰到的问题,于是开始进行第二步操作。

第二,列框架。开始打开幕布进行记录时,把你的问题列在文档的最前面,然后开始列出文档的框架,这个框架基于书籍的目录,列出来后你可以把你觉得最薄弱的章节标题标记为红色。如下图1。

第三,润色。把你在阅读过程中认为一些该记录下来的要点进行记录,依附到对应的主框架上。除了书中的内容之外,你还可以把其他书籍、视频课程中的要点记录到对应的主干上,使结构看起来更加饱满。如下图2。

把初步的内容记录好后,点击幕布顶部的“查看思维导图”按钮,你可以将文档一键转换为思维导图并进行输出。可以试着将这个思维导图放在手机上,也可以直接在移动端安装幕布,实现跨平台随时随地学习。

当然,你还可以更进一步。在一本书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辅助书籍、辅助视频课程构建更完善的学习结构。比如像下图3就是我结合《爆款文案》、《文案觉醒》以及其他优质视频课程梳理出来的文案学习思路。而如果是一些故事内的书籍做思维导图,同样要梳理出思维导图的主框架结构,把故事依附到主结构上,故事的记录,不用一整个故事全盘照抄过来,记时间,人物,事件,感想这些关键点就ok了。





职场新出路


“读完一本书后如何做思维导图?”

为什么要做思维导图,是方便记忆还是为了方便理解?

方便记忆的话,任何一本书读完超过一年不再读,对于书的内容记住的都只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而不是书的大略;方便理解的话,“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反复的读即可。

如果是想“快餐式”的读书,那确实需要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帮助。对此,根据阅读不同种类的书,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1.传记类

一级类目:谁的传记

二级类目:时间(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三级类目:活动(玩耍、求学、工作或其他)

四级类目:和谁(玩伴、同学、同事、亲人或其他)

五级类目:成就

将每级类目一一对应再进行扩散性记忆。

2.历史类

一级类目:什么史

二级类目:时间、国家

三级类目:代表作品、代表人物

四级类目:时期成就、承上启下

五级类目:局限性

3.小说类

就按六要素来做思维导图即可。

4.工具类

一级类目:什么工具

二级类目:核心功能、如何实现

三级类目:次核心功能、如何实现

四级类目:阶段性功能、如何分类

工具类书籍种类繁多,这个记忆方式只使用简单工具类书籍,不适用负责型,如程序员的书籍类。

每种书籍的记忆方式是不同的,没有通用的记忆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根据划分目录、并用自己的话总结下来,然后再读一遍~


门店券服务


这个的话,简单来讲易操作的步骤可以这样子,一是看目录,二是理清结构,因为作者有时候思路也不是那么的清晰,三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截取你需要的部分做思维导图。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否则结构不清晰,画了等于没画。




董Season


每个人不同吧,我是做一份关系图谱,然后再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


爱生活的向日葵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