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如何檢測極性?

地溝油毒奶粉


可控硅如何檢測極性?

答;可控硅(晶閘管SCR)分為單相可控硅、雙向可控硅、可控硅模塊等;單相可控硅也具有二極管單相導電性能,但是與硅整流二極管特性不同,它有一個門極G(控制極),一個陽極(A),一個陰極(K)。如下圖所示。


(1)單向可控硅的檢測

①可控硅電極的判別 根據普通可控硅的結構可知其門極(G)與陰極(K) 之間存在一個 具有單向導電特性,而陽極(A)與G極之間存在兩個反極性串聯的PN結;故將萬用表置於R×100擋位或R×Ik擋位,來測量普通可控硅各引腳之間的電阻值,即可確定普通可控硅的三個電極。

具體的判別方法:將萬用表黑表筆接人可控硅的任一極、 紅表筆分別觸碰另外兩個電極;若一次電阻測量值為幾千歐姆、而另一次電阻測量值為幾百歐姆,則表明黑表筆接人的是門極;且在電阻測量值為幾百歐姆的測量中,紅表筆接人的是陰極,在阻值為幾兆歐姆的測量中,紅表筆接的是陽極。若兩次測出的電阻值均很大,則表明黑表筆接人的不是門極,應以同樣方法改測其他電極,直至找出全部3個電極為止;也可以測任意兩腳之間的正、反向電阻,若正、 反向電阻均接近無窮大,則表明表筆接入的這兩極分別是陽極和陰極,而另一引腳即為門極。
普通可控硅也可以根據其封裝形式來判別各個電極。例如,螺栓形普通可控硅的螺栓一端為陽極,較細的引線端為門極,較粗的引線端則為陰極;平板形普通的引出線端為門極,平面端為陽極,另一端為陰極。又如,金屬殼封裝(TO-3) 普通可控硅,其外殼為陽極;塑封(TO-220) 普通可控硅的中間引腳為陽極,且陽極多與自帶散熱片相連。

下面為大家提供了幾種普通可控硅的引腳排列形式。


②可控硅性能好壞的判斷將萬用表置於 R ×1k擋位,測量普通可控硅管陽極與陰極之間的正、反向電阻;正常情況下,兩個電阻測量值均應為∞;若兩個電阻測量值均為0或均較小,則表明被測可控硅存在內部擊穿短路或漏電故障。

接著用萬用表測量門極與陰極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正常情況下,應有類似二極管的正、反向電阻值(實際測量結果要比普通二極管的正、反向電阻值小一些),即正向電阻值較小(<2KΩ)、反向電阻值較大(>8KΩ);若兩次電阻測量均很大或很小,則說明該可控硅門極與陰極之間存在開路或短路問題;若正、反向電阻測量值均相等或接近,則說明該可控硅已經損壞(即門極與陰極之間的PN結已經失去單相導電性能)。

最後測量陽極與門極之間的電阻;正常情況下兩個電阻測量值均應為幾百千歐姆或無窮大∞;若出現正、反向電阻值不一致,則說明陽極與門極之間反向串聯的兩個PN結中的一個已經被擊穿。

(2)下面介紹用萬用表判定雙向的電極。

雙向可控硅與單相單相可控硅一樣,也具有觸發控制特性。不過它的觸發控制特性與單相可控硅有很大的不同,它具有雙向導通的特性,這就是無論在陽極(T1)和陰極(T2)接入一個任何極性的電壓,只要在它的控制極上加上一個任何極性的觸發脈衝電壓,都可以使雙向可控硅導通。

雙向可控硅是由N-P-N-P-N共5層半導體組成的器件,有第一電極(T1)、第二電極(T2)、控制極(G)3個電極,在結構上相當於兩個單相可控硅反極性並聯。如下圖所示

雙向可控硅的型號、封裝式樣比較多,如上圖所示。這一類雙向可控硅主要用於電路中調壓或作為交流無觸點開關使用。

對於各種式樣的雙向可控硅的三個極性的判別,可以對照上圖中所示,因為它們的管腳排列都是有規定的;如果本人不是特別熟悉可控硅或者需要判別可控硅的好壞,則可以用指針式萬用表或數字萬用表來進行簡單的測量;

下面介紹使用萬用表判別雙向可控硅電極的方法;①用萬用表首先找出主電極T2。將萬用表撥至R×100擋,用黑表筆接雙向可控硅的任一個電極,紅表筆分別接雙向可控硅的另外兩個電極,如果錶針不動,說明黑表筆接的就是主電極T2。否則就要把黑表筆再調換到另一個電極上,按上述方法進行測量,直到找出主電極T2。

找到T2後接下來,再按下述方法找出T1和G極。由上圖可知道雙向可控硅T1與G是由兩個PN結反向並聯的,因設計需要和結構的原因,T1與G之間的電阻值,依然存在正反向的差別。用萬用表R×10或R×1擋測T1和G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如一次是22Ω左右,一次是24Ω左右,則在電阻較小的一次(正向電阻)黑表筆接的是主電極T1,紅表筆接的是控制極G。

簡單地說,主電極T2與控制極G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在正常情況下兩次測量時的電阻值均接近無窮大∞;若測的電阻值均很小,則說明該可控硅已經擊穿或存在漏電短路。

如果使用數字萬用表測量,其表的蜂鳴器不能夠發出短路的蜂鳴聲音,電阻值的數字與指針式萬用表測量的電阻值是不同的,玩電子元器件靠自己平時經驗的積累。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提問者和頭條上的初學者們閱讀參考。

知足常樂2019.3.15日於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