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專任教師缺乏,教師變成“萬金油”什麼學科都教,你怎麼看?

周老師的工作室


不是教師缺乏,準確的說是學生缺乏。

以我們這裡為例,現在的教師編制是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轉發省編辦、教育廳、財政廳關於河南省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和河南省中小學教師編制核定辦法的通知》核算的,農村初中是18.5:1,也就是18.5個學生1個教師,小學25:1,也就是25個學生一個教師。而城市學校就比這個寬裕許多。

以我們這兒一個鄉鎮為例,面積152平方公里,32各行政村,4.7萬人,學齡人口6945人,但由於近年來縣城不斷擴容,大量人口進城,學生隨之進城就讀,目前的現狀是一所初中965人,100人以上小學4所,百人以下5所,小學在校生1623人。就鎮域實際,學校應該合併得差不多了。

按照這個來算,初中教師52人,小學教師65人。

問題來了,65人,9所學校,每個學校平均7人,拿最大的學校來說,520人,每班45人,剛好6級12班,在這裡不計算管理工勤人員,也不計算寄宿輔助人員,每班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體育、音樂、美術、書法,最少9門課程,需要幾個教師?但事實是25個教師,每班兩個人,就這還是超編。

更不用說規模小的,只有16個學生,五級,你說配置幾個教師?1個都超編,但明顯1個根本無法開展工作,最少要兩個,或者三個吧。

兩三個人,教五級,幾十門,談什麼專業化?

唯一的辦法是合併學校,但鎮域面積大,自然村多,距離偏遠,小學1、2年級已經有寄宿了,再合併有些學生太遠,太小寄宿顯然不太合適,這就是現實。

我一直不懂制定編制的人怎麼想的,城鄉編制出現倒掛,城市學生集中,又不寄宿,反倒配置教師多,農村學校學生分散,有的學校有寄宿,反倒教師少。

沒辦法,這就是現實。

農村學校談教師專業化,太奢侈了!


教苑


本人在高中代課一年,主科英語帶兩個班,一個星期就20節課,課餘時間很多。今年考小學崗,在村教學點,一個學校6個班,全校老師加上校長就6個人。沒辦法,每個人都任班主任,包班教學,每天滿課,還要管理辦公室。沒有所謂的課餘時間,加班加點改作業是常態,有住校生,還要留校值夜。

當然不是所有學校都這樣,村教學點一般就是一師一班了,而一級完小除了有專門的辦公教師,每個班級至少配有2名教師。教師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累的累得要死。就比如我們學校有6位老師,3位年紀較大,各種電腦表冊什麼都是我們三來幹,學校什麼線路損壞就他們三老上。

對於老師,包班教學有利於教師根據各班學生情況安排教學進度;對於學生就不那麼理想了,換做你自己所有科目,每天聽同一位老師講課,久而久之,會感到厭煩。

我們多次向中心校要人(老師),人家各種理由敷衍不給。上次來檢查,其中一位領導說了這麼一段話“以前不比現在,現在有條件了,怎麼還能包班教學,這種不嚴謹的教學方式不能再進行了”。想想真的是無奈,想讓馬乾活,又不給馬吃飽、好好的休息。才一個學期,頭髮掉了不少,真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退休……




妃子昌


自從政府放開二胎政策,我在學校不是變成萬金油,而是一塊磚了,那裡需要那裡搬,沒辦法的事!前年第一學期,一個老師骨折,我頂替她教了半年初一政治,這是我第一次教政治課,我本身的專業應該是語文。那個老師上班後,恰好初三的政治老師呆產假,我又升級到了初三,教初三政治!不會?趕著鴨子上架,沒辦法!去年,學校首先安排我教初二物理,因為那個物理老師也呆產假去了。後來因為體育老師呆產假,又去教體育。今年第一學期,我教初一語文,算是迴歸老本行,但是分配工作時就說好了,第二學期,初三歷史老師呆產假後,派我接初三歷史,因為以前我曾教過初三歷史!老師們還好一些,就我們這些中層幹部,一切都得以學校大局為重,身不由己。出成績?想都不敢想!鄉村教育就是這樣吧!


方才37


農村的確是這個樣子,我老公中學物理專業,考上教師分配到鄉里後,沒分到中學,分到小學教語文。晚上還有輔導,早上有早讀,後來教了中學,人家還給安排文科,語文。英語。後來算明白了,年輕的,一般都給安排文科,好教,而且課時多,早晚自習之類的都有,副科理科一般都給歲數大一點的老師教,理科邏輯性強一點,備課少課時少。我們一朋友特崗中學英語專業報考也是中學英語,錄取以後回鄉裡教辦室竟給分配到村裡一個小學校,因為街上的學校人都爭著進,村裡很多學校都很空,現在這個情況已經是普遍現象,因為有的偏遠學校老師空缺,而且有的專業教師分佈不均,而且鄉里不會像大地方那麼嚴格,已是正常現象。


田田田945


首先想請大家捫心自問一下,如果讓你或者你的孩子去農村當老師,你願意嗎?說實話,剛畢業那會兒,去農村支教是我非常向往的,但是到了現在,說句心裡話,我不願意去農村做老師。

我有一個朋友,去貴州山區支教了半年,我覺得她特別偉大!在農村條件差,工資也不高,若要講為什麼去,有的人是為了去尋找內心的平靜,有的人是為農村孩子奉獻愛心,但是僅僅靠奉獻精神,能長久地堅持嗎?

所以農村基本上都缺老師,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老師承擔數門學科的教授也並不奇怪了。其實,在很多發達國家,小學裡一個班主任老師教導班級好幾門課,是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因為一來,小學的課程並不複雜,即使不是這個專業的老師也能教好,二來,這樣可能更有利於教學,因為老師和學生們相處的時間久了,更能明白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

話說回來,農村缺老師是很普遍的現象,也是一個非常需要重視的現象,建議國家為農村教育事業,特別是教師的個人待遇多投入一些,這樣將來的貧富差距才不會越來越大,更有利於社會和諧。


阿頡的漢字大冒險


說穿了,就是地稅負擔不起教師及公務員的工資,這是個社會問題,不光光是教務系統內部的問題。

我們這裡,小學教師基本上一天空個一兩節課,學期初因為缺老師,學校被迫合班,要不課都排不開。

我們學校,校長主任都得任課。課表上的課,我從語數英,到科學體育音樂美術計算機,所有的課都教過,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缺老師。

請代課老師,又得要求大學本科畢業,又得要求有教師資格證,一個月按最低工資標準發工資,好像是2050,而且簽約從上學期初簽到下學期期末結束,暑假裡沒工資。所以說,根本沒人來……招正式老師,那就更沒錢了,教師工資區財政負擔一半,地稅負擔一半,上級有的時候還需要把教育資金暫時借用到其他領域,所以現在的基本態度是,農村老師,能一個頂倆頂仨的使用,就這樣維持,否則又是一大筆開支。

我們這裡也招聘音樂美術教師,上崗後統一去教語文或數學或英語加班主任,因為老師不夠用,大家都這樣。職稱評定的時候,你所教班級語數外的教學成績是決定你是否晉升的關鍵評價。音樂美術專業教師沒教語數英怎麼辦?對不起,不存在的。至少我們這裡,除語數英體育外,沒有其他學科的專職老師。

上課怎麼辦?好吧,個人的語數英水平自認為教小學還很富裕,但是美術音樂課就沒辦法了。畫畫出來真難看,歌唱出來真跑調啊,自然災害,沒辦法啊。於是這些課都變成了語文數學課,其實也算是各有利弊的。從素質教育理念出發,肯定是各類課程按時按量給學生開足才更好,但農村地區的學生學習風氣,對學習的重視程度,自覺性等放面真的很不怎麼樣,我在另外一篇問答中詳細說明了,時至今日,這裡的高中普及率最多也就是40%。以小學數學課為例,課表上的安排,一週只有四節數學課,別說講配套練習,如果只用這四節課,連講完課都費勁,能指望孩子們學到什麼程度呢?我不是說地方課程,發現與探索,品德與社會這些課程不重要,但現實中為了語數英的考試成績,往往都有被佔用的情況。

從教十餘年了,其實還是看到農村教育狀況越來越好的。我在想,或許再過十年,現在的許多問題就都能有所改善了吧。


Dreamer老師


這個問題問得好,農村專任老師缺乏,一個老師什麼學科都任,這是多年的陳痼,毫不客氣的說,這種農村專任老師缺乏,一師兼多科的現象已經有二十年沒有變化了。

二十年前更慘,那時我地農村的小學教師嚴重缺編,多所小學並沒有合村並校,每個村裡都有一所小學,班級多的有六個年級,班級小的也有三個年級,但在計劃生育的影響下,村裡的孩子越來越少,於是小村裡複試班也有,就是一、三年級一個老師教,二、四年級一個老師教,這一個老師不但要帶兩個班,而且要帶兩個班的所有科目。即使這樣還是有大量老師缺編,於是代課教師遍地都是。

後來,在1998年和1999年兩年,國家大力整頓鄉村教師缺編嚴重,因此經過兩年的整頓,清理了全部代課老師,同時在之後的五年,實現合校並點,終於讓農村小學教師達到了兩人一班的教師編制。

所謂“兩人一班”,就是一個班只配備語文和數學兩個老師,其它各學科都由這兩個老師兼任。而且隨著素質教育的展開,之前不用上的科目全部要求上,因此而從那以後,小學鄉村老師成了名副其實的“萬金油”。

在之後的漫長二十年,農村小學陸續給每所小學配備了英語老師,但大多數英語老師也不是專業的,只是分配來教這一科而已。而其它音、體、美,科學、品德、安全、書法等各科都沒有配過專職教師。特別是專業性比較強的音、體、美老師極缺。農村小學沒有一個是專業的,都被語文、數學老師帶著。但是也就是應付罷了,但就美術而言,教學生說過簡筆畫,有些老師還能勉強對付,但要是素描、油畫等,音樂同樣沒有專業素養。這成為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成為農村孩子素質得不到全面發展的根本原因。

二十年,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農村教育的發展卻遠遠置後於我國經濟的發展,這不得不說是教育的悲哀。


指尖教育帝國


農村專任教師缺乏,教師變成萬金油學科老師是有一定原因的!

我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是在自己的村裡面。當時我讀學前班的時候,學校有1-6個年級,每個年級都有兩三班級。後來我讀一年級的時候,學生數量就明顯少很多了,我那一屆就只剩下一個班級了,慢慢的上到二年級的時候我下面的一年級連一個班的人數都不夠,等我上到四年級的時候學校就沒有五六年級了。

學生的數量一屆比一屆少,於是好幾個村的學生就集中在一個學校上課了。我這邊一個鄉一般會有2-3所中心學校,一個鄉的小學生都去就近的那個學校上課。

我村的小學現在就剩下一年級的小學生了,由於一年級小學生學習的知識比較簡單,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等科目老師都能夠勝任,也就變成了萬金油學科老師!

村裡面的學校學生少了,教學規模也就小了,也就不需要那麼多老師了。我村學校就剩下一個校長和一個老師了(哈哈)

說實話,這種學校是沒必要增加專職教師的(以前看新聞說的三四個老師教兩個學生),學校規模比較大的學校應該增加專職老師,國家要多多向農村地區進行教育傾斜!


螞蟻家園


我經常去農村學校,談一談我的看法。

首先農村學校,尤其是偏遠農村的教學點,專任教師缺乏是一種常態。有的教學點只有一名老師,十幾個孩子,從幼兒班到1,2年級的孩子都有,這個時候就出現了農村學校常見的複式班,這個老師既要教幼兒班,又要講1,2年級的課程。既要教語文,也要教數學,還要教美術,也要教音樂等等。常常在一個教室裡做著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老師輔導了幼兒,然後給一年級講課,然後再給二年級講課,老師給幼兒講課的時候,1,2年級的孩子自己自習做作業。

目前這些教學點的老師都是當地的老教師,再過幾年,這些老教師退休後,誰去接替他們呢,偏遠的教學點,交通不便,消息閉塞,條件比較差,而新入職的年輕教師大部分是女教師,如果派到這些地方,還有一個安全的問題。事實是年輕人在這些地方根本留不住,這是目前農村教育的痛點,也是難點,這就是中國廣大偏遠農村教學點的現狀。

其次是面對現實,農村教師隊伍存在流動性強,師資短缺,專業化差,師資水平較低種種問題。所以往往學校就出現了數學是語文老師教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等等現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課程總要需要有老師去教。好的小學的科目並不是特別難,只要一個人用心去交,還是能把課程教好的。

第三,就是一定要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就目前來看,農村教師有這個鄉村補貼,在我們這個地方每月平均300元左右,這是遠遠不夠的,或者說遠沒有達到讓一個教師安心留在農村執教的心裡安全線,保障線。教師也要生活,應該讓教師過上有尊嚴的生活,而不僅僅是靠道德的綁架束縛住老師。


河北領航高考志願填報


什麼學科都得教,這是農村教師由來已久的現象,我是一個農村90後,那時候我們學前班到二年級都是在我們屯那個分校讀的書,就是一間破瓦房,隔成兩部分,一邊是放柴火、稻草之類的,一邊就是教室,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全部在一間教室,共用一塊黑板,就一個老師,一節課同時上三個年級,總共30左右學生,全部科目都是那個老師教的!到了3年級去村裡面的小學讀書,一個年級就一個班大概60人左右,同樣是有的老師就教好幾門課,比如數學、音樂、美術、體育、自然課都是同一個老師教,還有一個教語文,一個教毛筆字,差不多一個班就三個老師吧!

然而到現在呢,十幾二十年後的今天好像也差不多還是這種狀況!我二姐從小和我一起唸的書,14年大專畢業,考個特崗回到我們鎮的中心小學教書,她大專學的是小學教育,好像主修應該是英語吧。考上特崗教師,在我們鎮中心小學,算是鎮裡面最好的小學了,還不是一個人教幾個科目,英語、語文、美術都教!

這就是農村教育的現狀 ,當一個農村教師,教不教由不得你,你做了這個崗位,就必須得這樣做,因為教師人數有限。有的人不懂又問,那學校為什麼不多招一些老師呢?你得知道這不是私立公司,不是老闆想招多少人就招的,學校每年都有固定數量的招人名額!招進去你也不一定就有編制,向我姐她們特崗的是三年過後才有資格入編的!而且中心小學這是好一點的農村小學才這樣,基本有崗位空缺都能招到人,同樣還要一個人教幾科!如果是更偏遠一點的小學就不一定有崗位空缺就能招到人了,因為現在考小學教師資格證學歷要求是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先拋出工資低的原因,現在的年輕人又有幾個願意到農村工作生活,更何況是學歷中等偏上的人,而且農村教師的工資也不高!

一個老師教幾科的“萬金油”現象當然對學生不好,都說術業有專攻,肯定專業的人教可能效果更好。而且“萬金油”教師自己也不想上那麼多課,誰不想輕輕鬆鬆掙錢。可這就是農村教育的基本情況,一個是崗位有限,一個是招不到、留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