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很講究押韻和對仗,有的卻不工整,唐詩三百首裡有贗品嗎?

梁辛


問題:唐詩很講究押韻和對仗,有的卻不工整,唐詩三百首裡有贗品嗎?


前言

唐詩三百首中,有不少不符合格律的”格律詩“,但是不能稱之為贗品。這是格律詩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一、 偷春體

律詩中第一聯就對仗,而應該對仗的中間二聯反而有一聯不對杖,例如王勃的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偷春是一種比喻,就是指冬天的梅花先春天一步提前開放, 這種第一聯對仗後面不對杖的被稱之為偷春體。

另外還有常建的一首著名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也是這樣的偷春體,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二、蜂腰體

蜂腰體在盛唐五律中比較多見,李白、杜甫、賈島、王維、元稹等大家都有蜂腰體詩作。

首聯、頷聯、尾聯都沒有對仗,整首詩只有第三聯頸聯對仗。類似於蜜蜂之細腰。如王維的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只有第三聯“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對仗。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三、通篇不對仗的律詩

嚴羽在《滄浪詩話》專門提到:

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轤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標。”又“水國無邊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從字順,音韻鏗鏘,八句皆無對偶)。

我們看看這首通篇不對杖的李白五律:《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僧人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也是通篇不對仗。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四、犯孤平的”格律詩“

孤平自古以來沒有嚴格的定義,現在一般認為有王力、王世貞、啟功的三種說法,細節就不說了,不清楚的可以百度一下《老街味道 關於孤平王力啟功王士楨三人怎麼說?》。

孟浩然《留別王維》第七句”只應守寂寞“,《過故人莊》的”故人具雞黍“,是平平仄平仄的第一個字用了仄聲。李白的《聽蜀僧濬彈琴 / 聽蜀僧浚彈琴》第一句”蜀僧抱綠綺“,這三個例子是王士楨和啟功對於孤平的看法。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李白的《聽蜀僧濬彈琴 / 聽蜀僧浚彈琴》

五、四仄與五仄的拗體

這兩種拗體在《相信嗎?十分鐘讓您看懂格律詩怎麼救拗》都講過,句式是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幾種。

例如李商隱的《落花》中”高閣客竟去“,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人事有代謝“,平仄仄仄仄;杜甫的《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遠送從此別“,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仄仄平仄仄;

三百首中五律的五連仄沒有找到,在絕句裡有李商隱的”向晚意不適“,對句救拗的方式是一樣的,平平平仄平。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李商隱的《落花》

六、 三平調的”五律“

三平調就是指平收押韻的這一句,收尾三個字都是平聲。下面王維的《終南別業》中第二句“晚家南山陲”和第八句“談笑無還期”中的後面三個字都是平聲,這就是“三平調”。 三平調是格律詩的大忌,如果有三平調就不能稱為格律詩。特別第一句“晚家南山陲”是仄平平平平,完全不是律體。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七、崔顥的半首律詩·

嚴羽《滄浪詩話》說:

有古律(陳子昂及盛唐諸公多此體),有今律,有頷聯,有頸聯,有發端,有落句(結句也)……

崔顥 《 登黃鶴樓》就是這一種 ,上半首完全是古體詩,下半首是標準的律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八、失黏的格律詩

李白在《唐詩三百首》中是唯一每一種詩體目錄下都有作品的人,這一點杜甫都比不了。

李白的七律歷來評價都不太高,孫洙只選了一首七律,說明了他也認為李白的七律遠遠不如杜甫、李商隱等人,李白的這首律詩上下都失黏,被稱為折腰體。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結束語

蘅塘退士不是完全按照格律和非格律劃分《唐詩三百首》的,因此樂府裡有律詩也有非律詩,絕句裡有律絕句也有古絕句。特別是五七言律詩中有很多不完全合律的律詩,很容易給初學者造成困惑。

從齊梁時期詩人們開始寫格律詩,在過渡期有很多失黏失對的作品。這一類詩被嚴羽在《滄浪詩話》稱之為“古律” ”。 這些事雖然不是嚴格的近體詩,但是並非贗品。

《唐詩三百首》是流傳最廣的唐詩選本,但是一般的賞析都不會提及詩體的問題,老街寫過一篇《學習詩詞不可不知的秘密 藏在 唐詩三百首 裡的12種奇怪的律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希望能給您一點幫助。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押韻是詩歌最基本的常識,而平仄對仗是律詩最基本的要求。唐詩三百首是清康熙年間,蘅塘退士孫洙從唐朝二百多年間,五萬首詩歌中篩選而來的,其中包括了古體五言詩和七言詩,樂府,五律,七律,五絕和七絕。是七十五位詩人和兩位無名氏所作,共收錄了三百一十一首詩歌,名《唐詩三百首》。


顯然《唐詩三百首》裡沒有贗品,只是體裁不同。不過,其中也有不合格律要求的詩,但那不是詩人的問題,以為當時格律詩的體裁規範還不甚完善,所以也不是贗品,而是後世的詩評者和選編者,為了不遺名作在寬限的情況下入編的。


真正的格律詩要求極為嚴格,分五言律詩,六言律詩,七言律詩,分六句,八句或八句以上長律的不同體裁。起承轉合緊密銜接,平起仄起井然有序,必須是一百九十五韻之一韻,最為嚴格的是要工於對,而這一切,要在一首詩中同時達到完美地結合,非巧奪天工者所不能為。所以,詩自唐宋以來出現了辭藻堆砌出的有律無詩的尷尬局面。



唐詩能取得輝煌的成就,得益於是在不受侷限的情況下實現的,也就是說是在先有詩而後格律的情況下實現的,即便擅長工對的杜甫,也有不少不能入律的詩作。所以,《唐詩三百首》所選之詩即是列入律詩之中的,也就有了不合格律要求的詩(即寬限的詩,以為寬的限度在不同的律詩專著中也有出入)。


詩是語音的精華,是靈感一剎那迸發的火花,即沒有複製性,更沒有可塑性。否則,就會落入辭藻堆砌的窠臼。


黃土情愫


首先只有律詩才講究對仗,絕句是不怎麼講究對仗的。但律詩也不一定要對仗對的非常工整,有工對,也有寬對,這都是允許的。不僅寬對允許,甚至有些詩人的律詩通體不對仗,

如李白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孟浩然

舟中曉(一作晚)望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台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以上兩篇都是通體不對仗的例子,全唐律詩只有這兩首詩是特例,不可以以偏概全,所以寫作律詩時還是以中兩聯(或一聯)對仗為標準。


海浮山頑石


我們都讀唐詩宋詞,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在這方面有小小的研究,我來說書。

能入《唐詩三百首》的作品,肯定沒有贗品。

為什麼這麼說,當初彙集《唐詩三百首》,都是遴選膾炙人口的作品,怎麼會有贗品?印象中,《唐詩三百首》是清朝人收集唐時詩人的作品,整理彙編,作為啟蒙讀物來教育子弟的。還經過多少名家篩選、淘漉,應該不會有贗品。

唐詩是特別講究押韻、對仗的。

那為什麼有的詩卻不工整呢?這是因為唐詩在我們現在看來,有些確實失格、拗口、不對仗、不押韻。

  1. 先說失格、不對仗。這是由於唐詩出現在唐以前,在唐朝才得以發展、繼承、鼎盛罷了。因為在唐初,文人們還是喜歡駢儷文的,比如王勃的《滕王閣序》、駱賓王的《討武曌檄》等等。也就是說,唐詩比較嚴格的格律約定俗成下來,是在鼎盛時期,而初唐的詩作留存著駢儷文的陰影,因此,初唐的作品容易出現失格、不對仗的情況,越往後,肯定這種情況出現越少,因為大家都找尋到了一種默認的寫作方式,也就是後來的四個標準律句、拗救等等。

  2. 再說拗口、不押韻。這點和上邊也有些關聯,但我認為主要還發生在字音的變化。大家都知道古音和現音區別很大,由此就會產生當時並不存在的問題,今天看來卻出了問題的情況,這是無可避免的。

  3. 地域因素的限制。這點肯定存在。由於古時候交通不發達,大家溝通起來比較難,加上各地有各地的方言,這就導致,按照當地的語言來寫東西,別的地方人讀來不同。雖然國家肯定強制推行某種語言,作為官方語言,但是囿於當時的條件,並不能很好地推行。由此,就會產生這類問題。這和我們現在普通話的推廣,根本無法比。

綜上,現在讀來產生不工整的原因就在於兩大點,一是初唐時規矩還沒定下,我們讀詞就會發現,這種情況很少。二是語音的變化,這無法避免,但絕對不會是贗品。

白鉛華


唐詩裡好詩太多太多了,才選三百首,數量太少。沒入選的好作品太多太多了。或者這麼說,大詩人如李杜的作品選了太多,嚴重擠壓了那些稍稍遜色之詩人的上鏡機會。只讀唐三百,會嚴重低估唐詩的豐富程度,嚴重低估那些沒有上鏡的詩人。

下面舉幾個例子。

一、

古人寫詩,有個玩法叫"同題競技"。所謂文無第一,比較兩個文人的水平是件很困難的事。但如果硬要比怎麼辦?那就寫同題詩。建安時代就有類似風俗。銅雀臺建成後,曹操命曹丕曹植等兄弟同作《登臺賦》,明顯就有考較的意思了。同樣的,某一天早朝後,賈至寫了一首《早朝大明宮》,頗感得意,仗著自己年齡老大,讓同僚一起也寫一首同題詩,就叫《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想來當時和作極多,估計幾十首是有的。但今天傳下來的有四首,分別是賈志、王維、岑參、杜甫的。當時對這四首孰高孰低不知道評判結果如何,但後人也愛比較這四首,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甚至靠這個水了不少論文。總的來說吧,綜合各家觀點,結論是,這四首水平差不多,有頂這首的就有頂那首的……但唐三百里只選了岑參和王維的,杜甫和賈至的落選,不知道原因何在。這算是遺珠了吧。

二、

同題競技還可以在更廣泛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自打漢樂府出世以來,歷代詩人就喜歡就漢樂府中的詩題寫同題詩,同題同內容。詩人保持著這個習慣直到盛唐,到杜甫那裡才因事制題,起新題目,後來的白居易等人將這個起新題目的習慣發揚光大。這裡說一個題目叫《巫山高》,從漢樂府一直到明清,寫這個題目的詩,傳下來的就百來首,可以想象,沒傳下來的更多。在唐朝,有個詩人叫皇甫冉,也寫了這麼一首《巫山高》。寫得太好了,選入《中興間氣集》,被評價為:"《巫山詩》終篇奇麗。自晉、宋、齊、梁、陳、隋以來,採掇者無數而補闕獨獲驪珠,使前賢失步,後輩卻立,自非天假,何以逮斯。"瞧瞧這評價高到什麼程度了,"前賢失步,後輩卻立",簡直是古今第一詩了。但這首詩唐三百沒選。其實,這首詩的好處,或者說這首詩為什麼被作者的同時人譽為古今第一,只有在充分了解背景的情況下才能明白。簡單來說,背景如下:這詩,是漢以來的熱門題目,好多好多人都寫了,唐人寫的更不計其數;寫這個題目,內容是限定的,必須和巫山神女相關。明白了這兩點,再讀這詩就覺得真好。真的是"使後輩卻立",很難超越了。這算不算遺珠。

巫山高

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

雲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

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三、

在白居易同時,在元白樂府的同時,還有名聲不遜的張王樂府。王安石曾經讚譽張籍雲,《題張司業詩》:"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後兩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不讀過張司業的樂府,是很難體會到的,而這種風格,在唐人中絕無僅有,漏選十分可惜。"成如容易卻艱辛",這樣的作品,真真是嘔出血來才能寫一首。

寄衣曲

織素縫衣獨苦辛,遠因回使寄徵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貴從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無侍子,不得自到邊城裡。

殷勤為看初著時,征夫身上宜不宜。

四、

認真說來,唐詩三百首不是一個好的啟蒙讀物,一半詩選的太難。即使這麼不避難,比如《韓碑》這種成年人都不一定能讀懂的詩都選了,但似乎還漏了唐詩中的一個重要體裁,五言排律。這個體裁,文采華麗,極適合一些莊嚴肅穆的場合。以五言六韻詩為代表。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宋之問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舟凌石鯨度,槎拂鬥牛回。

節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沉灰。

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重經昭陵 杜甫

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聖圖天廣大,宗祀日光輝。

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雲飛。

五、

不得不說,唐詩三百首的作者,眼光還是太窄了。李賀都不選……關於李賀實在不用多說,他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只要能讀懂了,是真的能感受到"震撼"的。

金銅仙人辭漢歌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六、

曲高難繼。面對著高山一樣的唐詩,除了仰止之外,還能做什麼?怎麼突破和超越?這個問題不僅僅困擾著宋人,唐末諸人已經感覺到了這個問題的棘手。就七律而言,許渾曾創造丁卯體,以求聲韻之突破,不過以現在觀點看,創新不大。另一個人叫章碣,創了一個平仄。 分享自天生吾儕


隕石降真香


不大工整的都是精品,工整了就不精了。如那首關於黃鶴樓的,李白曾大讚。


用戶58435540336陽城


有,因為古時候沒有原創保護,也沒有著作權。難免會被後生篡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