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老同志都是退休後自學中醫,卻很少有聽說退休後自學西醫的?

3737375炊煙清茶


中醫比西醫相對自學起來難點,西醫不讀書,不經師傅,哪裡能靠自學就能學會的?

而中醫就不同,中醫可以先從最基本的陰陽五行學起,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對陰陽五行略有了解,雖然搞懂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的關係不易,但假以時日,也可以自己慢慢摸索出來。

中醫有很多書要背,《醫學三字經》,《藥性賦》,《湯頭》,《脈訣》,《傷寒》,《金匱》等,先要背熟,再要搞懂。

近代還有一本《中醫基礎知識》,從陰陽五行結合人體五臟六腑,陰虛陽盛,陽盛陰虛,疾病的產生和走向,各種疾病的診斷,藥物的十八反,十九畏,手足三陰三陽等等都有詳細的解釋。

西醫涉及到解剖等等,如果靠自學幾乎不可能。中醫雖然學起來很難,但只要靠自學,幾年下來也會略有小成。


鄉里爺爺


因為我是做醫藥研發的,一直對中藥比較留意。我身邊就有不下5個老年朋友在自學中醫,之前有過交流,總結一下,大概應該有如下原因:

1、退休老同志大部分都是50後以及更早出生的,社會閱歷都比較豐富了,這類人群都接觸過中醫、中藥,對此比較信任,也或多或少有所瞭解。而且年齡也到了該保養、注重的時候了,學點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有百利而無一害,值得提倡!

2、中醫是經驗學科,學習門檻不高,中醫的理論比較系統化,你只要認真學,都能有些感觸。老年人退休下來,沒有更多的休閒方式,學點養生保健知識,既打發時間,又能豐富閱歷,增加談資。反觀西醫,分科細,專業性很強,內容比較雜,門檻很高,更新也很快,俗話說“隔門如隔山”,要想系統的學,難度太大。即使想了解東西,都會非常侷限在很小的領域。

3、中醫內容跟自己更慼慼相關。比如:養生、保健類知識,經過簡單的學習瞭解,就可以應用在生活中。而且,望聞問切、按摩等診斷、治療手段,也不像西醫那樣太過依賴儀器設備。通過一定的學習,都可以基本掌握自己及家人的身體狀態。

綜上,老年人退休後學中醫會更多!


久坐定製


講個實話,中醫我不懂,西醫我也不懂。只想告訴大家一個常識,西醫,不僅是老年人,年輕人也難以登大雅之堂。

咱們國家大學本科設置一般是4年,而醫學院學制都是5年!沒有例外!

為什麼?透露的信息是:只有經過5年的系統學習訓練,才有資格做一個普通的實習醫生!

一般來說醫學院是本碩連讀,共7年!如果讀下來博士,總共9年!有個條件,在你讀書期間,必須保證每次考核全部一次性過關!即使是這樣,如果你20歲進入醫學院,將近30歲才能成為一個主任醫生!

而且醫學院一般來說高考錄取分數線高,並且都是一本!對腦容量要求那是相當地高!也就是說,醫學院門檻高,一般考生是走不進醫學院的。可以這樣說,走進醫學院的人,都是高材生!

簡單地說到這裡,我們國家退休人員60歲,這個年齡段,腦筋體力都差了,要不怎麼讓你退休呢?

為什麼沒有人學西醫?說到這裡,你懂了吧!

至於說退休人員學中醫,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就不作回答了。


張寶龍


我的小學、中學、大學和工作單位的退休後沒一個學中醫的,老年大學也不教醫學。

以我之見,之所以能自學中醫是因為,

一是起步門檻低,初中畢業或能識得二、三千字就可,不需要高等數理化知識(沒有這些知識學不了西醫)。而現在的古典醫書都有註釋本,也有詞典可查,網上可查,不懂醫古文也可以。而西醫要學解剖、生理、組織胚胎等需要實踐的課程,要有解剖標本和設備,個人無法學。

二是中醫治療手段簡單,象開藥、針灸拔罐等,個人能學會。而西醫要開刀、介入治療、操作設備、對各種影像資料進行診斷等,個人也沒法學。


綠野9282


確實有不少人自學了中醫,好像還學的不錯,有不少人能夠給自己開藥治病了。而退休以後自學西醫的人確實也比較少,至少提問者沒怎麼見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1、中醫易學

中醫是傳統醫學,起源於科學不太發達的年代,因此基礎研究不夠充分,更像是經驗的積累。XX症狀是XX原因,XX藥材有XX療效,然後再搭配在一起,就能夠用了。雖然有些名詞晦澀難懂,但難度主要是在話術上,多學一段時間總能理解,相對來說中醫還是比較容易學的。

2、西醫太難

這裡說的西醫是現代醫學,而不是西方人老祖宗傳下來那套“歐洲瑰寶”,那個已經被人家扔進了垃圾桶。現代醫學伴隨現代科學技術而生,運用科學理論對人體、藥物、器械等深入研究,每一項小知識都能寫厚厚一本書,學起來枯燥無味。一個全日制學生,不讀個10年8年幾乎沒辦法參與臨床治療,一般從醫後還要在醫院在繼續積累幾年經驗,才能夠獨立治療病人,並且還只是自己科室的內容。對於退休老同志來說,哪有精力學這個。

3、你對學習的定義是什麼

學習中醫容易理解,基本都是吃什麼可以調理什麼,學習西醫就很難界定了。比如退休的王老爺子知道感冒了要吃氨咖黃敏膠囊,腸胃炎要吃奧美拉唑,這算學習西醫嗎?起碼我覺著效果與學習中醫差不多。

我理解是上述原因造成老年人喜歡學中醫。


健康達摩院陳文


為什麼很多老同志退休後中醫而不學西醫?我是這樣認為的:

中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大國,中國的古老文化,無論你怎樣看待,都自覺不自覺的滲入你的血液中,深入你的骨髓裡,你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打上了黃皮膚黑頭髮的烙印。

中醫文化是中國古老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國人心裡還是根深蒂故的。老同志退休後,幾十年的生活閱歷,使他們對待事物認知有了更加深切的認識,充分認識到中國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醫文化的基礎理論是陰陽五行相生相剋,陰陽之道在人們的生活中影響深遠,從《易經》到《黃帝內經》這些古人智慧的深刻哲理已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在人生進入老年階段,人們會越來越珍惜古人的智慧財富。

中醫不同於西醫,中醫之道是人生之道,其思想是讓人去怎麼生活,怎麼與天地和諧相處,讓人在學習中醫文化的同時,感悟人生的哲理,給人探索人和世界的興致與快感。而西醫只是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離開儀器就無所適從,西醫和自己幾十年的豐富的生活閱歷不能相結合,風馬牛不相及,自然對西醫提不起興致。

古人智慧很早就告訴了人們怎樣去生活,主張不治已病治未病,養勝於治。

研究中醫文化,在體悟人生之道的同時,還能養生,讓自己長命百歲,何樂而不為。


石對窩子老槐樹


中醫和西醫的根本區別在於西醫靠的是快速的效果,用藥比較狠。中醫用藥講究的是靠著養護來改善身體的基礎素質,從而達到身體的內部改善,自然速度就慢。兩者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說。

中醫和西醫比較來說,到底哪個更適合我們的亞洲人?


①身體狀態;我們的身體因為氣候或者其他的原因會造成很多的病症沉積,這和歐洲人的身體狀態有所不同,我們整體相對可能弱一些,所以需要進行身體的調理就更多一些。自然符合調理方式的中醫更適合我們的身體調理方式。

②副作用;中藥的毒性比起西藥來說更少,也就是副作用更小,更適合我們亞洲人的體質長期服用。

③中醫和西醫對應的病症也不太相同;中醫更適合慢性病的調理,西醫更適合一些流行性病症的治療,也有時需要混合治療。一定要先做好身體的體檢,然後告知兩方醫生自己的狀態再選擇最適合的結合方式進行調理!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

對於老年來說,學習一些中醫養生知識,通過中醫慢慢調理身體,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
1. 未病先防、未老先養。
2.天人相應、形神兼具。
3.調整陰陽、補偏救弊。

4. 動靜有常、和諧適度。

養生就是“治未病”,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通過學習科學的中醫知識來預防疾病,調理身體,是一種不錯的養生選擇,不僅是老同志,對我們年輕人也同樣適用。


貓皮MAOPEA


中醫是理論醫學,學好了就可以用了,平時使用只是驗證醫理,幾乎是技術越高越接近理論,而中醫理論被古人研究幾乎到頂峰,後人很難再有新發現,最多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有可能搞懂中醫理論與人體病因及修復原理。而西醫是經驗醫學,學校十年下來,進入醫院實習及工作後,還必須天天學習,停下來就很快會逃汰,類似於科技技術,西醫離不開新藥新設備,且藥理知識來自於藥廠說明書,設備知識來自於設備說明書,說白了來自於業務員的教導。科技不是西醫獨有,中醫也可使用。而且中醫也有外科手術,只是原來科技不發達而未得到發展,現代西醫外科利用科技手段而成就很高,又遏制了中醫外科的發展。回到問題,脫離機器設備可以操作的西醫也可以自學,但內容不多。而內科又是西醫的弱項,卻是中醫強項,中醫可以不使用機器且理論完善,所以可以自學自用,悟性高又有高人點撥,醫術還可以造福一方。


大海飛鷹A6


老同志有文化。對中醫書籍看的懂。就是不懂也可諮詢專業中醫。

老同志有時間。中醫博大精深,系統學習費時費力(中醫學院本科五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年共十一年,還要臨床十年以上,才能小有成就)。中醫學醫是學治百病。應對異常複雜的各種病人和病症。

老同志學中醫只學一個病一一自己的病。

不學望,不學問(是請教,不是問病人感覺,自己感覺自己知道),不學聞(不聽病人敘述。自己的病自己知道),不學切。不為他人診斷。

藥物不學太多。不背湯歌。…只是在中西醫已開處方基礎上的,方劑對比,感受試驗。相當於當代的"神農嘗幾十草"。

他們不考學位,不考職業資格。

老同志有的是時間和自己病魔做鬥爭。

老同志以此陶冶了情操,打發了時間。何樂不為?

老同志有現實需求。他們或者是惠有慢性病倒如高血壓,糖尿病,頑固性皮膚病等灬。已詢醫問藥無數。中醫西醫治遍。"久病成良醫"。在正規醫院治不好,也治不死。每天吃大量藥維持。

在此基礎上,購買一些中醫書,從理論上,深度上弄清原因,原理,不失為一種途徑。

不管中醫還是西醫面對洶湧病人,交流時間很短。門珍幾十秒,住院每天也只是幾分鐘。沒有時間,精力,耐心解答這些老同志心中疑問,疑惑。

而中醫書是個高級的中醫專家。它不厭煩。讀中醫書相當於與古人對話,與高人對話。

中醫書不貴,經濟可承受。購買途徑不難。

中醫既是術,也是道。

中醫既是醫療技術總結,更是傳統文化。

學習中醫過程,既是學習過程,也是修練,修養,養生,養心過程。

老同志在學習中形成了病友圈,學習圈,興趣圈,鞏固了老朋友,結識了新朋友,相互探討,相互介紹土方單方驗方。共享了資源。排除了寂寞。本身就是養身養心之道。心情愉快,病情都可以減輕三分。

當然,"醫不自治“,“是藥三分毒“。自己用藥特別慎重。不要過分自信,把自己醫死。

更嚴禁向其它患者開處方,這是非法行醫,是違法犯罪行為。

老同志學中醫是有用的,有益的。(當然,也是有限的。)何樂不為呢?


二億六老人


沒事的,想健康養生的,有興趣的都可以學學中醫養生,不一定都是退休的人可以學。人活到老學到老,健康養生更需要,學學沒壞處。學會了可以隨時隨地對自己和家人進行保健養生,它可以貫穿到每一天,具有廣泛的使用性。而西醫做不到,也沒興趣學,用不上,因為不可能用西藥來天天做保養,只有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西藥。而中醫藥養生知識和中醫理療方法,學會了在生活當中可以隨時用,非常方便,平時的預防很重要,預防大於治療,學會了有一些小病小災自己解決,要想全民奔小康,就要全民先健康。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不能全靠醫院,吃西藥,一定要靠自己,因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食物。沒有大病,儘量不要去醫院,那不是人們嚮往去的地方。祝願大家開心快樂,健康長壽,幸福美滿,家財萬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