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志|環繞白龜湖的一次騎行

騎行志 | 環湖騎遊記

磊 子

騎行志|環繞白龜湖的一次騎行

曾經有一位美女約我一同去騎遊平西湖,我沒有珍惜,藉故推辭了。事後想起來真是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嘿,機會還真來了,那天上午我正在魯山縣參加一個朋友的長篇小說研討會,叮鈴鈴……忽然有條短消息發來:狼哥,明天是否有空,同遊平西湖吧。噹噹噹……當然有空了,我立馬回了一個字:好。

一大早騎上車子趕赴約定地點,葉之秋已經在那裡等候了。二話不說,出發吧。好多天沒騎車了,渾身是勁兒,沿著姚孟大道就是一通猛騎,不多時來到了著名的姚孟電廠。從大門口處往南一拐,走不多遠,是一個自發的小市場,這裡有賣菜的、賣饃的、賣魚的、賣肉的、賣針頭線腦的,賣日用百貨的,熙熙攘攘,把一條路擠得曲裡拐彎的,其中賣早點小吃的攤兒也不少,炸油饃、豆腐腦、雞蛋煎餅,胡辣湯,熱氣騰騰,應有盡有。想想我早上起來還沒顧上吃飯,就下車想吃點兒東西再走。看了一家的胡辣湯,黑乎乎的實在不忍心下嘴。又看下一家賣稀飯的,那鍋裡的稀飯清澈見底,都能當鏡子用了。問問哪裡有豆腐腦賣?一個大嫂回答道,都賣完了。能佐餐的只有包子。我這人有個毛病,大早上的不愛吃包子,最好有油條豆腐腦,可轉來轉去,一條街轉過來了,都沒有炸油條賣,更沒有豆腐腦。算了,乾脆我不吃了還不行嗎。

騎上車子再往南走,不多遠就上了白龜山水庫大壩。白龜山水庫又名平西湖,白龜湖,現如今叫水庫都不那麼時髦了。嘿,今兒天氣真不錯,乍暖還寒,萬里無雲,往湖面一看,上下一碧,波光瀲灩,確實賞心悅目。我們沿著大壩邊騎邊欣賞風景,騎了一陣子,就來到了苗侯村附近,這裡有一道攔河大壩巍然屹立,壩兩邊的鐵門都鎖著,那縫隙僅可容身,車子過不去。沒辦法,我們只得下了大壩再向南走,壩下是一條挺好的水泥路,平展展的,騎起來特別舒服。路兩邊的大葉楊也站得特別齊整。騎到盡頭,看到有條水泥路直通大閘門處,便一鼓作氣騎了上去。啊,這裡就是傳說中的七孔閘呀,白龜山水庫的主要洩洪口,鋼筋水泥,拔地而起,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在水閘上稍作休息,賣賣野眼兒,又往南走,走到盡頭又是鐵門緊鎖。有道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搬著車子從鐵門旁邊的斜坡上硬是翻了過去,再推著車子一步步攀上大壩。

南大壩上的這段路就不用說了,那可真是一段光明坦途啊!騎在上邊就跟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似的,啥也不說了,騎吧。我們一個勁兒地向西瘋騎,二十分鐘左右,就到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沙島。這個季節,山寒水涼,沙島上也看不見幾個人。我們在沙島盤桓了一陣子,東看西看,覺得無趣,便接著往西走,走啊走,騎行了好一陣子,忽然看見壩上有個下路口,不遠處是個村莊。

這時候葉之秋還在那兒埋著頭一個勁兒地向南騎呢。我急忙大喊:拐啦,拐啦。她這才折返回來。

下了大壩不遠就是一個村莊,也不知道叫個啥名兒。到村口時我向路人打聽了一下,人家說,你要到新城區需要沿著村前的那條公路往北走,七拐八拐才能到呢。原來這裡已經是魯山縣馬樓鄉的地盤了。於是,我們沿著村北的那條水泥路向北騎,騎到一個路口再折向西,又過了一個村莊,前路茫茫,不知道該往哪兒走了。我趕緊下來打聽,聽說是還要往西走,再騎一陣子,來到路邊一家店鋪門前,那裡站著幾個人在說閒話。我上前一打聽,他們說去新城區還得往北走,過一座橋才能上大路。於是我們又向北,騎上了一條鄉間土路。這條路可真難走呀,全是石頭蛋子和沙土,幹蹬跑不快,累得呼哧呼哧的,滿頭大汗,太不給力了,有一段路簡直騎不成了,還要下來推著車子走。走啊走啊,又來到一個叫馬樓的村子,有個村民指著西邊說,那邊有個學校,你們拐過去再往西走一段再向北,就能走到通往新城區的大道上了。

果然,我們循規蹈矩地拐過學校再向北,就來到了柏油大馬路上。

騎行志|環繞白龜湖的一次騎行

這條大馬路就是平頂山通往魯山縣的魯平大道。我們上路沒騎多遠就到了徐營村。徐營村如今可不得了啦,這裡出了個大人物,人稱徐半仙兒,就是著名“五四詩人”徐玉諾先生。村子裡還有他的故居呢,本來是青磚藍瓦的尋常院落,現在弄得跟座廟似的,裡邊還供奉著徐玉諾的鍍金塑像呢,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猛不丁的一看,還真跟個神仙似的。

說起來徐玉諾這老頭兒,那可真不是吹的,天資聰穎,特立獨行,寫詩上很有天份,想象奇詭,率意天然,一出手就不凡,轟動了文壇。跟當時的文學名家周作人、朱自清、葉聖陶等人混得廝熟,稱兄道弟的,連魯迅、茅盾也都曾在文章中提到過他呢。就是這人性格有些古怪,不通世故,不曉人情,那麼大的名氣,卻沒有當作投機鑽營的資本,再加上世事變遷,解放後沒多久就死了,所以好多年都沒人再提起他了。這兩年又時興挖掘當地文化了,這才又把他抬了出來,轟轟烈烈的,跟發現了一件大文物似的。

呵呵,既然來都來了,當然是要去看看的。我們拐下公路直奔村子裡,沒走幾十步,遠遠看見街邊一座青磚小院,門前砌著一塊水泥臺子,上面立著一石碑,赫然寫著:徐玉諾故居。沒錯,就是這裡了。剛進院子,聞聲走出來一位小夥子,瘦高個,長乎臉兒,眉眼帶笑,跟見了親戚上門一樣。他自稱是徐玉諾的一個親戚,平時在這裡負責接待參觀的來客。故居里有三間瓦房,坐西朝東,堂屋裡空空蕩蕩,靠牆擺放著幾個玻璃櫃子,陳列著徐老的著作和些文史資料。正中間的供桌上,擺著徐玉諾先生的大幅照片,還有一本徐氏族譜,兩邊牆上掛著一些老照片。其他的也就沒有什麼了。

從徐營村出來沒走多遠,就來到了西羊石。再往前走是韓寨,過了韓寨要上一個大坡,騎著可真夠費勁的,不過下坡時就輕鬆多了,到坡底兒往東一拐就到了新城區。新城區的路況自不必說,寬闊平展,瀟瀟灑灑,騎著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這會兒天過正午,陽光燦爛,只是肚子裡空空如也,可真把我給餓壞了,打早上到現在,水米還沒粘牙呢,腿上也沒多少勁了,更要命的是我的右腿關節又開始痛起來,每次出來時都是好好的,騎上二三十公里,右腿關節處就開始隱隱作痛,越來越厲害,弄得我只能靠一條腿蹬車,一點兒脾氣沒有。好不容易騎到了新城區的繁華地帶,我們在一家叫作宴君攬鍋菜的小店裡吃了份攬鍋菜,我還喝了瓶啤酒,抽了三根菸。這才算恢復了一些體力。然後我們沿著湖邊大道一路向東騎行,掠過平煤集團職工療養院再向北走,就回到了我們早晨經過的那個姚孟小集市。這當晚兒,還有人在那兒賣糊辣湯呢。

匆匆穿過集市,經姚孟電廠大門口再向東拐上姚孟大道東行,我們就一直騎回了市區。

2011年3月3日

騎行志|環繞白龜湖的一次騎行

——————————————————

作者簡介:磊子 作家 媒體人。現居河南省平頂山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