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撑死苏州饿死,江苏高校分布为何冰火两重天

南京撑死苏州饿死,江苏高校分布为何冰火两重天?过去一千多年里,南京和苏州就是江南有分工的两座城市,一个是军事、政治中心,而苏州是经济中心。其它的都是依附于这个基础。如果不是后来上海/松江在经济上超过苏州,那么苏州也会有很多高校、医院等资源。

南京撑死苏州饿死,江苏高校分布为何冰火两重天

苏州风景

在清末民初时,你就可以发现,大部分科教文卫机构要么建在南京,要么建在上海。举个例子,中央大学在南京,但是把第一个医学院和商学院都办在了上海,而不是苏州。另一个例子,张謇在南京办了河海大学,支持两江师范的创建(校长江谦就是张謇从崇明找来做通州师范首任校长的),还是东南大学的发起者和董事,张謇又在上海建了吴淞船政、江苏水产等,还参与震旦和复旦的建立,但是他并没有投资和参与苏州的建设(虽然后来南通医学院被迁到了苏州)。

南京毕竟是曾经的首都,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拥有7个学院、37个系、6个专修科、26个研究所,是当时国立大学系科设置之最。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央大学已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居亚洲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不再是首都,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可见,大学资源某种程度就是南京带给江苏的,而不是江苏聚集到南京的,没了南京科教第三城,江苏的教育高地立马变洼地。

南京撑死苏州饿死,江苏高校分布为何冰火两重天

南京大学

所以,南京苏州高校分布冰火两重天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现在南京主要的几所院校名字都是1952年时取的,那时还没有江苏省,分为三个省级单位:南京市,苏南行署,苏北行署。所以国立南大分拆时全部用“南京”而非“江苏”开头。包括“国立南京大学”本身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时,也用“南京”而不用“江苏”,因为当时没有“江苏省”,更谈不上省内高校资源的发布问题了!

南京撑死苏州饿死,江苏高校分布为何冰火两重天

南京东南大学礼堂

以上观点纽约异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