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藝術是怎麼樣的?

影影圈圈


藝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一句“藝術來源於生活”就把藝術的含義給概括了,然而很大部分藝術作品表達的都幾乎和生活毫無關係,更多的是藝術家自身的主觀意識,想如何表達就如何表達,就是我信我素的意思,當然了,每個人對藝術的看法都不一樣,



心目中的藝術是不脫離於生活,

之所以這樣認為,那是因為生活充滿了“酸甜苦辣鹹”,讓人歡喜讓人憂,如果可以通過藝術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鹹”都形象逼真的表達出來,呈現在人們的眼前,那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可稍微留意一下,當今的很多藝術作品都缺乏了生活的元素,


都是為了博眼球,導致虛幻出來的成分太多,或者完全就是藝術家自身個人內心世界的表達,這樣叫“以面概全”的表現手法,在繪畫藝術中最為常見。所以人們要通過繪畫作品去了解生活的處境幾乎是很難,這樣的畫作滿滿的都是“娛樂元素”,

心目中的藝術是“不抄襲”,

作為一個藝術家模仿他人的藝術作品是很正常的事情,藝術學習無止境,任何時候都可以臨摹模仿,但模仿出來的作品只能當作草稿毀掉,而不能當作是呈現給人們的藝術作品,這樣人們就會認為這是抄襲而來的作品,有些作品抄襲真的是很明顯,比如,同樣的場景,只是畫中人物換了一種面貌,



關於藝術為什麼會有抄襲的現象?這是三言兩語說不完的事情,只能說是相關部門對藝術作品的監督不夠完善,藝術本該是啟迪人們的智慧,現如今的“抄襲藝術”卻抹殺了人們對藝術的信任,讓人感覺藝術越來越卑微了,要知道藝術的尊嚴都是人所賦予的。


詩夜城主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不同

對於自己心目中的藝術,比如繪畫,首先應該是純粹的,最原始最單純的畫風,不為名利,不為功利,純粹是根據自己喜好而創作的繪畫作品

也許這樣說有些偏激,畫家,藝術家也是人,也要解決衣食住行,所以許多畫家,創作是為了變現,帶著功利的心態畫畫,也是能理解的




西方美術史上,許多畫家雖然也難免為了變現而畫畫,但是他們不僅為西方美術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藝術價值,同時了實現了繪畫變現。

比如 巴洛克畫家魯本斯,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等等

畫自己最鍾情的題材和風格,又能通過繪畫變現,被社會,被世人肯定自己的藝術,那是最好不過了,雖然比登天還難,但是畢加索做到了

在西方美術史上,也有畫家純粹是單純喜歡畫畫而創作,並不全是為了變現而創作

比如最傳奇的後印象派畫家梵高,寧肯忍受飢寒交迫,食不果腹的生活,依然堅持畫畫,我想,梵高對藝術的執著,忍受飢餓堅定畫畫的精神,現代社會可能已經難尋了吧

由於梵高創作,純粹因為喜歡和熱愛,並不都是為了變現,所以我覺得梵高的油畫作品,才是最單純,最原始,最渾然天成,不摻雜一絲功利世俗氣息的藝術




我心目中的藝術,是渾然天成的藝術,是最真實的藝術,沒有一絲矯揉造作的氣息

比如你本擅長畫表現主義風格,你為了迎合潮流去改變自己的繪畫風格,刻意畫抽象風格,或者寫實風格,你的藝術就難免有矯揉造作的氣息

比如你為了吸引眼球,你為了出名,你刻意去畫你不喜歡的題材風格,甚至突破道德底線,大眾底線畫大膽露骨的風格,我想刻意捏造的藝術,也並不是真實的藝術。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頭條朋友們,你們心目中的藝術是什麼樣的呢?


藝術狂人2


藝術是用美的規律性塑造形象,反映社會和人們生活中活動的屬性。藝術是給人們帶來美好願望的情感享受,藝術離不開現實社會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藝術給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滿足了人們精神文化的需要。



社會是現實的,生活是美好的,社會生活又是殘酷無情的。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成功失敗這一系列千變萬化的現實社會生活,為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提供了素材,使藝術家的視野不斷地開闊,提高了自己認識社會生活現實的深度和廣度,創作出人們喜愛的藝術作品。



現實社會生活是多樣化的複雜性,有生活美好的幸福快樂,也有生活醜惡的殘酷無情。社會生活總是要向前發展,生活中美好與醜惡的現象是伴隨著時代變化之中。雖然現實社會生活和藝術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藝術有助於社會生活的美好。藝術形象的審美,是教育人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使人們享受到了藝術的魅力,感觸到了社會生活與藝術理想相互聯繫的統一性。


黃智637


我心目中的藝術應是這樣的:首先它來源於生活,它可以誇張,也可以模仿,但是它要告誡人們怎麼做才是對的,怎麼做才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愛戴。二它要有足夠的正能量,教化人們不忘初心,在圓夢過程中不能損人利己,要以國家民族大局為重,不以反叛為榮,不以賣國為榮。三它要審時度勢,為國民服務,以現實為基礎,科幻與幻想同行,不拘膩於現實,向更高水平邁進!如《三體》先瞻性是藝術文學的一大進步!


發哥144020591


藝術,其實是一個很空洞的詞,藝術在一般情況裡有特定的領域界線。

比如繪畫領域、書法領域、雕塑領域、攝影領域、電影領域等,但這些含括在藝術這詞裡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注入了創作者的主觀認知與情感。

但在本人看,在現今隨著社會發展,有更多領域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上,也就是達到創作者情感的寄託,通過一個載體實現可視化,讓其他觀眾感同深受,在情感上有共鳴,就算得上藝術。

我學繪畫10多年,在繪畫藝術這個領域裡,我自認為藝術是能讓人感覺到美的,能讓眼睛舒服,心中舒服,情感上得到愉悅,才是好的,正能量的藝術,我重來不承認那些辣眼睛是藝術!

但藝術其實也是很自我的,所有藝術都由內而外的。首先要滿足創作自己的心靈情緒需求,其次表現出來的作品才會去感動受眾者。

可受眾者的喜好,如果剝離物質利益的影響,對於創作者就沒什麼關係了。但事實上現在的藝術都很注重市場需求,因為藝術家也要吃飯,要養家。

現在只尊從自己內心的藝術家越來越少,真正的大師也越來越少,藝術的純真,憾人心靈的藝術作品,難得一見!


文人說影


藝術範圍大了去了,我的理解有畫家,音樂家,作家……

也有平時我們生活中的像水杯,桌子,衣服等等,這些都是那些對美的追求的表現。

藝術可以高大上,讓世人感到自己的渺小,也可以平易近人。

用你的眼睛和心靈去尋找,我相信你會發現的。

這是我的理解,希望對你有用。


我叫蒜頭


心目中的藝術是不打馬賽克!



Jason俊行


藝術應當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的。並且藝術應該走進人民的生活,只有走進人民的家中,才算是真正的藝術。


金堯Trevor


藝術,是人們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對主觀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為需求而創造出的一種文化現象。藝術,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娛樂遊戲的一種特殊方式,又是人們進行情感交流的一種重要手段,屬於娛樂遊戲文化的範疇。藝術文化的本質特點,就是用語言創造出虛擬的人類現實生活。藝術發生的基礎是人類的語言,有效的藝術創造必須完全藉助於語言。人有什麼樣的語言形式,就會有什麼樣的藝術形式。不借助語言的所謂藝術創造,只能算是普通的遊戲創造。在娛樂功能的層面上,藝術與普通的娛樂遊戲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價值和發展價值。然而,藝術與普通的遊戲在文化形態上畢竟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在文化的社會功能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著被認真關注的必要。 人生就是藝術 美麗、抽象、完美 沒有人生又哪裡有書法 音樂 美術 生活就是最好的藝術寫照。


瘋子瑞瑞


說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種話本身就是一種狹隘的態度,屬於一種以偶概全的說法,藝術為什麼就不能源自模仿遊戲,源自於臨摹自然?藝術也不一定是一定事美的,貢布里希說得好:你認為那是藝術,那就是藝術了。這說明了藝術本來就沒有具體定義,人的喜好沒有標準,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藝術之所以被各種利用了,說明那只是有目的藝術表現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