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文地理:“銀川”得名的由來與經過


寧夏人文地理:“銀川”得名的由來與經過

在寧夏的歷史沿革中,銀川市先後作為新、舊寧夏省的省會,現在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又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那麼,“銀川”這個名字是怎樣來的呢?

取名“銀川”的原因

其一:文人懷舊託古的雅趣。

文學家和詩人在進行詩文創作中,為了使其文句避免直白而達到生動、形象和含蓄的目的,往往文中不採用直陳其事、直呼其名的筆法,有時運用代稱、隱喻,而以懷古抒情來追求文句的高雅。

今寧夏銀川地區,古為靈州、興州和朔方屬地,史書中曾以“靈夏”“銀夏”“麟夏”“銀麟”泛指今寧夏和陝北地區,寧夏早就與“銀”字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

這是因為至少從南北朝到唐代時期,今陝西省與寧夏毗鄰的陝北地區在地名上就被並稱連呼過。

特別是北魏間,在陝北設立了夏州(治今陝西靖邊縣東北白城子鄉),北周間又曾設置過銀州

(在今陝西橫山縣境東),到唐朝時又改名為銀川郡。

此外,隋唐時期還在今陝北地區設置過夏綏銀宥節度使。

唐代,今陝北地區成為党項羌族拓跋氏割據勢力的中心地帶。

而到宋朝,陝北更是宋與西夏爭奪和交戰的主要戰場之一。

北宋雍熙二年(985年),銀川(銀川郡)城被西夏軍攻取,元豐五年(1082年),宋軍又於永樂城舊址(今陝西米脂縣西北)重新修築一座新城,取名“銀川寨”或曰“銀川城”,此城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成為宋夏在軍事上的必爭之地,於是當時和後來的一些史書便把古夏州、古銀州與古銀川城聯繫起來而泛泛呼之,從此,銀與夏就彼此相連,密不可分了。

到了明朝,在一些文人的筆下,為了抒發懷古幽情,託古雅趣,有時別出心裁為了附會古意,有意識地以夏州含射寧夏,而同時亦以銀州或銀川來隱喻興州與後來的寧夏城

(今寧夏銀川市)

如明按察副使曹璉的《西夏形勝賦》,文章開頭第一句就是“翳夏州之大郡”,此“夏州”謂何?結合文題來看,文章所指夏州,就是指古西夏,也是指明代寧夏鎮城,即以夏州代指興州,即今寧夏銀川市。

又如在山西省《永濟志》中所載《重修河瀆海神廟記》的文中,所提到的捐修人郭之琮曾任過寧夏巡撫,而記文對此載述是:郭之琮“開府銀夏”,顯然又以“銀夏”指代明朝時的寧夏和寧夏鎮城。

明朝後期,坐鎮指揮西北4大軍鎮的三邊總督劉敏寬,在他所作的一首詩中首次帶來了突破。

他在《秋日楊楚璞中丞撫臨良唔長城關四首》之一中曰:“樓臺矗矗冠層戀,天限華夷樹大觀。縹緲煙霞隨劍履,橫斜星斗亂旌幹。俯憑駝嶺臨河套,遙帶銀川挹賀蘭。函谷玉門堪鼎足,金城百二入安瀾。”

詩中所提到的“銀川”已不是以古銀州或古銀川來進行隱喻射比古興州和寧夏鎮城了,詩中的“銀川”,已是在確指寧夏銀川平原或寧夏鎮城了。

當然以上也不難看出,直至明朝後期,仍然沒有以“銀川”確指鎮城。

寧夏人文地理:“銀川”得名的由來與經過

清代以後,人們開始紛紛看中“銀川”一詞,並漸漸在寧夏大地上廣為使用,並從河西灌區慢慢收縮而具體定位到寧夏城的一點上,最終完全成為這座古城的別名和代稱了。

清代寧夏府隸屬於甘肅省管轄,府城即今寧夏銀川市。

在歷史文獻中,首次以“銀川”代稱府城,見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寧夏水利同知王全臣在《重修漢渠暗洞落成》的詩中曰:“河流運行漢唐中,暫移穴到銀川。”

在王全臣之後,較早使用“銀川”射夏城的是通智,他是清廷兵部侍郎,雍正四年(1726年)奉旨到寧夏主持修鑿惠農、昌潤2渠。

七年(1729年)渠成,他親自撰寫了《惠農渠碑記》,碑文一開頭就寫到:“黃河發源於崑崙,歷積石,經銀川,由石嘴而北……”

可知,寧夏古城以“銀川”代稱,真正出現在清康、雍之際。

到乾隆十八年(1753年),寧夏府知府趙本植在府城(今寧夏銀川市)成立一所書院,就定名為銀川書院。

第二年,他的家庭教師汪繹辰又用兩年時間編撰了首部關於府城的志書,也定名為《銀川小志》。

從此以後,各種帶“銀川”的詩文層出不窮,“銀川”之稱已漸漸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被寧夏城鄉廣大人民所接收。

從上述一系列資料中,我們大體可以認為,文人們以“銀川”抒發懷古情趣,而比射後來的寧夏引黃灌區銀川平原和府城,大約發端於明朝末年,大興於清朝前期,但以“銀川”具指府城,就所見到的資料,可以暫時認定為始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寧夏人文地理:“銀川”得名的由來與經過

其二:地名遷徙的結果。

“銀川”地名之所以能從他地播遷到寧夏安家落戶,這與在寧夏建立西夏國的党項羌族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一支少數民族,原先居住在今四川、西藏、青海和甘肅等省區的交界地區。

從唐朝初開始,由於受到吐蕃的擠壓,便不斷東遷,先後落腳於今甘肅東部、陝西西北部。

其中較大的一支拓跋氏“平夏部”,便定居到夏州。由於該部出兵幫助唐軍鎮壓黃巢農民起義和收復長安有功,其首領拓跋思恭被唐封為“定難軍節度使”,並賜國姓為“李”和爵號“夏國公”。

在唐末五代的動亂年代中,其勢力一天天壯大,漸漸成為西北地區一支不可忽視的地方割據武裝集團。

至宋朝初,党項部不僅控制著夏州、銀州、綏州、宥州、靜州等大片土地,其新首領李繼遷又與宋朝相對抗,並開始從較為艱苦荒旱的原根據地夏、銀等州地方向西部聞名遐邇的“塞北江南”作戰略轉移。

北宋鹹平五年(1002年),李繼遷率部攻佔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境內),將其部族政治中心遷到靈州,改稱為“西平府”,為後來建立西夏國打下了基礎。

李繼遷死後,其子李德明又於天禧四年(1020年)攻佔了河西重鎮懷遠鎮城(今寧夏銀川市),並改名為“興州”。

德明死後,其子元昊於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在興慶府自稱皇帝,建立大夏國(史稱“西夏”)

西夏國的主體民族黨項羌族來自於雪域高原的川藏青甘地區,這支民族的祖祖輩輩都敬畏著雪山並崇尚白色,所以西夏國党項族在族內實際自稱為“白高國”或“白上國”。

寧夏人文地理:“銀川”得名的由來與經過

“銀”與“白”往往緊緊相連,稱為“銀白色”,白銀與黃金一樣,是高貴和富有的象徵。所以早在他們的祖居地就有“銀川”的地名出現(後稱為“銀川驛”)

拓跋氏在唐以後又世代割據夏、銀等州,所以夏州與銀州又成為這個部族的世居地和新的家園,而且創建夏國的始祖、被追封為西夏國太祖的李繼遷又出生在銀州(銀川郡),他的家族幾代人都世襲著定難軍節度使的職位,夏州、銀州(銀川郡)、綏州、宥州是其家族的世襲領地。

李繼遷本人也長時期官於此地,先後被宋廷授為“銀州刺史”“銀州觀察使”等要職。

在他叛宋之初,銀州更是他的第一個據點,在這座城中,他與宋軍發生過多次血戰,終於打敗宋軍而站穩了腳跟,可以說銀州是党項人建立割據政權的發祥地。

所以當西夏立國以後,便稱興州為“中京”,靈州西平府為“西京”,稱銀州、銀川城為“東京”。

党項拓跋氏入住靈州、興州,建立大夏國以後,大力恢復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特點,已經漸漸漢化了的生活習慣被人為地強化。

在這樣強烈的民族意識支配下,党項一般民眾也很自然地把其本民族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和世代居住地的地名悄悄帶到了黃河西岸的新家園。

這不僅是人民群眾的一種心理需求和精神寄託,也是一個民族爭取自立和不受外力影響的必然。

歷史上的地名,隨著部族遷徙而遷徙的現象在各民族之中都普遍存在,這在地名學上叫做“同源地名的播遷”,是一種很普遍很自然的現象,古今中外不勝枚舉。

寧夏人文地理:“銀川”得名的由來與經過

其三:從地理環境特徵而產生的附會之說。

由於後人不解古人之意,加之道聽途說,以訛傳訛,“銀川”地名的真實內涵和美好寓意已被漸漸淡忘和曲解了,慢慢地在民間產生了一些演義性的附會傳說。

其中有根據寧夏地處河套沃區,自古號稱“塞上江南”,又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和“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讚譽。

於是後人便依照人們視金、銀為富貴之物的想法和往往喻富沃之區為金、銀之鄉的習慣。

把這塊富庶土地稱之為金、銀之區。

寧夏時屬甘肅省一府之地,而甘肅省早就有“金張掖、銀武威”之說在先,又有金川之名在前,所以要從地名方面來讚美這塊沃土和這個城市,便自然而然只有“銀川”之名再妥貼不過了。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大概是從古城地區四周的自然環境與地貌特徵而編出的另一個“版本”。

因為在黃河兩岸,由於河岸的左右擺動而逐漸形成了眾多的湖沼溼地,圍繞古城地區還有民間稱之謂“七十二連湖”的說法。

它們分散在古城四周的大地上,舉眼望去,到處是碧波萬頃,銀光粼粼,水天一色的水晶宮氣派。再加上銀川平原地勢平坦,地下水位較高,排水不暢,土地鹽漬化較為嚴重,大地上除了湖泊溼地外,又多呈現白色鹽鹼,形成了四野茫茫、銀裝素裹的景象。所以人們稱此城為“銀川”。

寧夏人文地理:“銀川”得名的由來與經過

其四:一些誤會的傳訛。

還有一些文人,由於對西北地區的歷史缺乏瞭解,往往在自己的文著之中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這一類錯誤以《元史》為代表。

在《元史·地理志》中,於“寧夏府路”條目之一,對府路的歷史沿革記載中,就將寧夏與夏州混為一談,而認為夏州是寧夏的前身。

史曰:“寧夏府路……自唐末拓跋思恭者鎮夏州,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宋天禧間,傳至其孫德明,城懷遠鎮為興州以居,後升興慶府,又改興州府。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置寧夏路總管府。”

《元史》是國家的正史,但由於它的錯誤,從而影響到寧夏曆代地方誌書的一系列錯誤,其惡果是不可低估的,其錯誤也是要必須堅決糾正的,不能再讓它以訛傳訛、貽誤後人了。

銀川市命名的經過

1928年,寧夏設立行省,新省對省會的名稱曾作出討論,有人認為該市在著名的賀蘭山下,故主張省會應定名為“賀蘭市”;又有人認為,在寧夏民間,廣大民眾早已習慣稱府城為“寧夏城”,不如既順應民意,又照顧到老百姓的習慣,以“寧夏市”為省會的名字較好。還有提議以懷遠、朔方等為名的各種不同的意見。

1933年,馬鴻逵就任寧夏省政府主席。

1934年1月8日,在寧夏省政府委員第140次會議上正式決定寧夏省會採用“銀川市”的名稱。

當月,寧夏省政府向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呈送“關於成立銀川市政府籌備處的報告”。

但由於時局的變化和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對於寧夏省要求設立省會銀川市的報告,一直延至1945年8月,才以南京國民政府(平壹字)第18388號行政院令,公佈《寧夏省銀川市政府籌備處組織規程》。

接著在1945年11月至1947年5月之間,南京國民政府先後發表(渝字)第987~1025號等多次政府令,任命了銀川市政府籌備處的一些辦事機構的負責官員。

直至1947年5月27日,行政院最終發佈第20051號令,正式公佈了《寧夏省銀川市政府組織規程》(九條),按組織規程,銀川市政府可薦任或簡任市長1人,下設5個科,編制32~47人。

至此,寧夏省會銀川市宣告成立,首任市長為李振國。

寧夏人文地理:“銀川”得名的由來與經過

文章選自《寧夏曆史地理變遷》一書 圖片源於口述寧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