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說潮州府文化符號已經被篡改為潮汕,那《潮州府志》會被篡改為《潮汕府志》嗎,你怎麼看?

逛街嘻


別混淆了文化根源和地域名稱的概念。我們討論的是潮州文化能否被改為潮汕文化。至於地域名稱,潮州還是潮州,汕頭還是汕頭,揭陽還是揭陽。將粵東地區稱為潮汕揭也無不可。但2千多年的潮州文化,改為潮汕文化,還真是數典忘宗。也說明有些人的文化不自信。我很欣賞揭陽人敢於和潮州人爭潮州文化的發源。明確自己就是揭陽,從不說潮揭文化或潮揭人。這說明了揭陽也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底蘊。所以才有這樣的自信。倒希望汕頭人自信一點,可以自樹汕頭文化,別用拿來主義,將潮州文化改為什麼潮汕文化,不倫不類。畢竟文化是有內涵,有歷史,有根的。它和現代的政治,經濟無關。政治可左可右,經濟可起可伏,但文化,是歷史所積累,誰都改變不了。


如來146523937


“潮汕”一名是洋關洋人干涉中國行政區域而形成的,它不是指一個地區,而是指潮州府和汕頭商埠。證據顯示,從1886年開始出現“潮汕”以後的三十年,所有出現“潮汕”二字的文件和場合,都是洋關或跟洋關有關係的場合!

也就是說,從1990年開始重拾“潮汕”的宣傳,大部分是騙人的!什麼潮汕鐵路才有潮汕,什麼報紙報道潮汕革命黨人云云,其實都是受英國洋關影響。

潮汕府埠合稱是英國人的傑作,居然被汕頭學者和汕頭人用於表述中華傳統文化,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幻影千度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當別人問是哪裡人時,

潮州人幾乎100%回答潮州。

汕頭人80%說汕頭,20%說潮汕。

揭陽50%說揭陽,50%說潮汕。


咦關我屁事


本來不想回答這樣無聊和可笑的問題。簡而言之,粵東這塊地方,明清時稱潮州府,當代這塊地方稱潮汕,是歷史進程使然,難道現在的粵東四市稱潮州府?最近(2019年1月)潮州市還積極爭取申請在潮州籌辦“潮汕大學”呢!按題目的說法,真讓人弄不明白到底是誰在“篡改”呢!按死抱“潮州府”的人的想法,辦“潮州大學”不就行了?說白了,“潮汕”比“潮州”響亮得多,“潮汕文化”比“潮州文化”影響力大多了!


雲鶴


母親河之源,一百八十里榕水滔滔,二千三百多年的秦始皇命名之揭陽,養育今天潮汕大地1400多萬原來揭陽的子民。現今家大業大分為三家。揭陽市700多萬人民。汕頭市500多萬人民。潮州市200多萬人民。秦漢建築揭陽樓是粵東大地雄偉地標。它標記著廣東省歷史最悠久古老的揭陽文化古城是潮汕地區歷史文化發源地的起點所在。廣東揭陽明天更加燦爛輝煌!潮汕三市更加美麗多彩!


用戶9169790809


我們潮州應該有點胸懷,汕頭需要拿去的就拿去,畢竟潮汕潮汕就是一種統稱,例如我們潮州李嘉誠先生投資了汕頭大學一般,胸懷的事儘管放寬,畢竟拿去的是東西,歷史這種東西擺在這,拿也拿不走,我們潮州走自己的路,把歷史留下,別因城市化的進程而丟失就好了


謝謝你潮州人


汕頭在晚清開埠,民國後期才開始露頭角,1955年後成為粵東政治中心,這是中央政府的安排。但是,文化不同於政治,潮州文化歷史近2000年,汕頭才僅僅150歲,如果因為它是政治中心了就要在潮字之後加上“潮#文化”實在沒有說服力,給人一種汕頭強權感。假設某年某年揭陽或者汕尾代替汕頭成為政治中心,莫非就要改成“潮揭文化”“潮尾文化”?如此迎合權力而草菅文化,替權力塗脂抹粉,實在有愧泱泱潮州歷代先賢。[淚奔]


東風這個吹


本來就只有潮文化何來潮汕文化,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經濟,不同政治以上這些都是可變動的!文化是需要追根溯源,返璞歸真的真學問,既然願意傳承潮文化,又何必何必遮遮掩掩搞泛文化主義,這樣跟韓國剽竊中國文化有何區別,為什麼不能坦坦蕩蕩學習日本光明正大承認自己繼承的漢文化,有見日本說自己漢日文化的嗎?


鄭叉叉28308439


承認現實吧,古志是古志,古時的揭陽縣管轄多大的地域,古潮州府管轄多大的地域,這對現實有什麼意義呢?難道還應讓潮州來管轄全潮汕嗎?有可能嗎?現在的潮州市只是原來的饒平縣和潮安縣,行政區域自古至今都在劃來劃去。我是揭陽人,說句公道話現在汕頭還是老大哥,我個人建議三市合併成為一個副省級大城市,要團結,不要分裂,應集中精力來建設美麗的大潮汕,還是應以汕頭為中心。


周世羽


一個文化不是短短一百多年就能形成的!同理,歷史也一樣!潮州歷史文化是經過二千多年形成的,任憑某些人把潮州歷史文化篡改成“潮汕"歷史文化,但它照樣是潮州歷史文化,在中國至海外,所有潮人都認同潮州的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