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一個月也有3000工資,生活在農村就幸福嗎?

餘堅銳


農民一個月也有3000工資,生活在農村就幸福嗎?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各人家庭基本狀況不一樣,所以花銷也不一樣,但是農民一個月有3000元的工資,而且生活在農村,相比之下是非常幸福的,至少比城市裡的同等收入或者略高收入的人幸福。可是這3000元工資誰給發?農村的養老金目前只有100元左右,進攻老人,購買油鹽醬醋及生活水電費的開支。

如果說農民外出打工有3000元的工資,而且家生活在農村,這樣就不是太幸福了,畢竟工資太低,除去房租和吃飯錢,所剩無幾。又因為物價猛漲,家庭費用開支特別高,比如說老人的贍養費用孩子的教育費用,人情往來費用,醫療費用,家庭的正常維護開支費用等等,一年至少開支也在兩三萬元而已,一個月3000元的工資,一年收入也就36000元。



如果說農民在家有3000元的工資收入的話,是非常幸福的了,至少可以通過,重點在獲得一部分收入再通過打零工再獲得一部分收入,在家裡可以照顧父母,照顧家庭,照顧孩子,過上天倫之樂的日子,咋不幸福呢?而且在農村可以自己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這些不用在花錢,吃雞蛋可以喂兩隻雞。所以3000元的工資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但必須是健康的前提條件下,如果家中成員有病的話,這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了。

其實現在城裡人也有好多,工資在3000元左右,可是他們依舊在堅持著工作,不想去選擇工地那辛苦的勞動,只是在靠著企業購買養老保險,而且還有一點工資能夠維持著基本的生活費用,抱著知足常樂的心理,主要是考慮到老有所養的問題。但農村不行,農村不能夠考慮到個人的利益,還要考慮到整個家庭的利益,這就是城市與農村的區別,責任不一樣,所以看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一樣。



總之,對於在農村居住的農民一個月有3000元的收入,這是一個固定的收入,對農民來說是相當不錯的,也是一個非常幸福完美的家庭。畢竟在農村的花銷比較小一些,對大部分溫飽問題可以自己解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加上農民勤儉持家、艱苦樸素的過日子,所以農民有3000元的收入是非常幸福完美的,這個收入哪裡來?似乎還是一個假設的題目。


宗元三農堂


人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如果一個農民有三千工資,我感覺在全國範圍內的農村應該是不錯的收入了吧。

在我們老家靠種田一年能剩個二萬也是非常不錯的了,年景不好可能還會虧錢。我們老家那邊種的最多的是大蒜頭,我記得小的時候有一年大蒜頭賣5分到一毛錢一斤,化肥錢都不夠,很多人種的蒜都倒在河裡了。你說那個時候的農民能幸福嗎。

如果有三千,一年將近有4萬的收入,農民做夢都能笑醒。這只是如果啊,朋友!在農村哪裡有那麼多工作可以提供給你的啊。沒有工廠,哪裡有工資啊 。我們關心的是所有的農民能不能拿到這個工資,等到哪個時候我們國家就真的強大了,每個人的幸福感都會得到提升。

大家說說看呢?有其他理解嗎?


北方小夥在南方


我是個農村人,我以為農民一個月有3000工資,生活在農村肯定就幸福。原因是:

1.當前農民沒工資,也要維持生活,如果加上3000工資,一定很好

當前的農村,農民是沒有工資的人群。他們依靠自己的土地耕種勞作,有的把地出租給當地農民,做小生意或外出打工,無論他們賺的錢多和少,他們大多能夠自己維持家庭生活,對家庭對社會都是一大貢獻。

如果國家能夠給每個農民給出3000工資,那麼他們在原有基礎上,生活質量一定有很大的提高。要知道,3000工資是一般農民在本地勞動的中等水平收入,加上了3000,等於一個人有雙份收入,生活在農村的幸福感肯定就好。

2.農村生活的成本相對城市要低

農民一個月也有3000工資,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就知道,農民一般生活消費品的開支,相對城市來說,總體要低,比如,農民種地一般不用買大米,蔬菜,甚至菜油等,他們日常開支大多是孩子讀書,購買農具、農資、和各類日常消費品。

一個農民加上了3000工資,等於一年有了3萬多收入,一個普通大學生的消費就滿足了,這樣能解決很多農民的經濟負擔。生活成本降低,就容易使得農民生活有幸福感,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人,他們會比以前更幸福。

3.農民傳統節儉意識高,3000工資可以給家裡帶來很多方便

3000工資,對於農民來說,可以是普通家庭的開支總額,甚至還有結餘。加上農民大多很節儉,如果合理生產和生活,在農民自身勞動基礎上,有了3000工資,一定可以給農民增加收益。幸福感就有了,農民也更樂於立足農村。

總之,一個農民如果給3000工資,目前只是個奢望,但是如果真的能變成現實,對於農村農民來說,就是天大好事,希望農民安居樂業,收入越來越好,國家對三農更加重視和幫助。


撫州鄉情


假設農民每月300O元工資,農民就很幸福了。畢竟有了國定收入,生活有保障了。回想起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年代,農民每個家庭,老少團圓,孩子在本村學校校讀書,初中才出村,高中在鎮上,大人都不接送,上學不花錢,有點病災不出村,村村有赤腳醫生。青年也不出去打工,在本村集體廠子幹活,或在鎮上廠子幹活,一家人歡歡樂樂,:其樂無窮,多幸福啊,若現在給農民3Oo0元工資,再在本村廠子或鎮上廠子幹活,F工後回家,不再加工資只3oo0元也高興地不得了,畢竟一家人團團圓圓。。能實現麼?村子裡的廠子散了,鎮上的廠子散了,青年都跑到市裡打工了六十歲以下的人都走了,只剩下老頭老婆小孩了,上學得出村,爺爺奶奶接送,一天四次接送,還得乾地裡活,老人盼兒女,孩子盼父母,聽說給3000元,我們真高興,好日子又來了,謝謝。


好心情286770172


農村現在生活質量優於城市,如果每個月發個農民3000元的工資,應該比現在的更幸福,農村的消費水平現在不比城市地多少,吃的用的基本一個價錢,唯獨有有土地,可以自己進行種植養殖,這樣收穫的吃的用的也就方便些,農村沒有物業費,水費也也低很多,有時候會有集市,集市上的農產品也相對便宜些,不需要停車費,目前農村商超也多了,比較方便,在中國富人都居於城市,在國外城市密集人口地區為貧民,相信隨著美麗鄉村的發展,農民的生活幸福感會越來越強


北京遠航策劃培訓


每個地區的農村,每個家庭也不一樣,每月3000元的標準來衡量幸福指數肯定不準確。安人均收入3000元就差不多了。

現在在農村考自己幾畝田為主要收入是肯定不行的啦。我們這裡大部分都已經把土地承包出去了,自己或倆口子出去打工,維持一家老小的開支,老人吃藥看病,小的上學,3000錢收入肯定是不夠的啦。如果人均3000元,五口人一萬五,平均倆勞動力收入每人7500元,應該就可以了,存一部分,給孩子買車賣樓娶媳婦,日子應該會很不錯了,但是有多少能掙到的啊?

放眼去看,農村百分之九十的達不到,現在也就剛解決溫飽問題,何談幸福指數啊!農村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創業增收,正努力奔向自己的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田園蜘蛛俠


不能說有錢就是幸福的但是沒錢也是萬萬不能的,每月3000塊在農村我是知足了夠一家人生活了,再自己種點菜什麼的很好了,憧憬著有一天回到農村蓋一棟房子不需要太豪華,一定要溫馨有農村的那種鄉土的氣息的,兩個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為80後的我是在農村長大的所以對農村有著深深的思念深深的眷戀,勵志要做新一代農民,當然新一代農民離不開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感謝黨感謝國家對農村的大力支持和建設!我們村目前還在努力的建設當中,希望我們牛山灣畲族村寨越來越好!


牛山灣畲族村寨


視情況而定。靠山吃山,知足常樂嘛。

話說回來3000塊一個月是遠遠不夠的,各種開支算下來極度拮据,雖說青菜、大米、花生(花生油)、柴(代替煤氣)、不用房租節省了不少開支,再種些粗糧,基本不用捱餓,但是也要成本,還有日常的各項開支,如:電費、肉類、日用品還有種田的肥料、農藥、谷種子(已漲到45塊一斤,一畝至少2斤谷種子)……特別是如今物價飛漲,3000塊能幹啥?總而言之一句話:“不想捱餓就使勁幹。”


下帥灰姑娘


城裡人和農民都同樣3000工資,誰最好呢,我認為農民最好,因為農民還有地些地種菜等等,所以現在的農民好,農民在農村建房是村裡分的,城裡的人在城裡建房要用錢買地建房,這就是現行社會的差別。


化十火丙


個人認為,農村老人有3仟元一月的養老金當然足夠用了,這只不過是一個白日夢吧,別說農村,工人,幹部,職工,教師,每人退休後,有34仟元的退休養老金每人每月完全夠用了,按現在的生活水平,國家應該要平等對待退休老人,總之人人平等,貢獻嗎大家都有,一句話,國家以取高補底,以4仟元為基數,何樂而不為,不知能解決多少農民老人的養老有依,我也是工人,瞭解農村情況,用良心說活,農民老人太苦了,直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