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一、樂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不當示例分析: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1、“白”的兩個“糸”,離“白”的距離要相當,不能一個遠一個近。

2、兩個“糸”不能寫得太寬太大,否則下面的長橫將不堪重負。

3、底部的豎鉤應該要再長一些。

二、殊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不當示例分析: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1、“朱”的豎畫,起筆太低,顯得“下身大上身小”。

2、“朱”的位置太靠上了。“朱”的短撇,起筆應該在左邊的橫畫之下。

3、“朱”的撇畫太短,無法實現與左部的穿插連接。

三、貴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不當示例分析: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1、“貝”與上部捱得太近了,如果本著橫畫等距的原則,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2、底部的一撇一點,距離太寬。應該與上部“中”的兩豎寬度相當。

3、“中”的兩豎,距離太寬,使中部顯得羸弱,難以支撐上面的部分。

四、賤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不當示例分析: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1、右部的“戈”,要注意上下的關係,上部的宜小一些。此例中,主要是因為“貝”寫得太短了,所以右部相比之下就顯得長而寬。

2、“貝”做左旁時,一般最底下的一橫是要左伸的,這要引起注意。

3、上戈的撇畫,寫得太長了,使得斜鉤上部的空間被佔據了,筆畫交錯。

五、禮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不當示例分析: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1、左右比例不當,主要是因為視字旁的點和橫的距離近了一些,使得視字旁短了。

2、右部的“豆”,整天往右偏,主要原因是最底端的橫,寫得太平了。

3、“豆”的第一橫,寫得太長了。位於中部的橫,應該適當縮短一些,用短橫比較適宜。

六、別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不當示例分析: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1、左邊的彎鉤,出鉤的位置太靠右了,亦即出鉤太早了。

2、利刀旁的第一豎,不能太靠下。這已經講過多次,這裡也寫得誇張了一些,希望引起朋友們的注意。

3、豎鉤,不宜寫得纖直無力。作為字的主筆,應該要挺勁一些,有輕重的變化。

七、尊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不當示例分析: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1、由於下部的橫畫比較多,所以處理時要細緻一些,不能寫得過於擁擠。

2、橫畫較多,注意選擇主筆。此例中,第一橫寫得太長了,中間的長橫寫得太短。

3、橫距不均,最下面的橫畫寫得太長,注意例字中標示的寬度標準。豎鉤也應該再往左移一些。

八、卑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不當示例分析:

楷書常用字,逐字詳析:樂、別、禮、尊、貴……

1、最後的豎畫,不能寫彎,這樣會使本來穩定的結構顯得遙遙欲墜。下部收筆可以重一些,但是不宜彎。

2、橫畫太短,宜再往左伸一些。

3、上面的“田”,兩豎宜往裡收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