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珍愛一生2741


大家好!我是福爸,臨床營養師。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老祖宗吃了幾千年的米飯被妖魔化了,各種說米飯不好的流言在網上傳播,相信的人居然不少。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的說法就是其中之一。其實一碗米飯和一碗白糖是天上地下的差別。


成分和熱量不同

白糖幾乎是純的蔗糖。米飯主要營養成分是澱粉,越佔四分之一。除此之外還有2.6%的蛋白質和0.3%的脂肪,還有微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熱量更是差距巨大,100克白糖的熱量接近400大卡,而100克米飯只有116大卡。

對人體的作用不同

米飯和白糖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是代謝途徑不一樣,帶來的結果差別太大了。

米飯中的澱粉經過消化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葡萄糖的代謝模式是優先提供能量,多餘的合成糖原,而糖原是人體正常的儲備能源。還有多餘的才合成脂肪。

白糖中的蔗糖在體內先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問題就出在果糖上。果糖的代謝特點是優先合成為長鏈脂肪酸,也就是通常說的脂肪。因此直接吃白糖更容易長肉,而且長鏈脂肪酸還是造成脂肪肝、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代謝綜合徵的罪魁禍首之一。另外果糖在肝臟代謝的時候會增加尿酸的合成,提高血尿酸,增加痛風風險。


所以說,吃白米飯和直接吃白糖是完全不同的。適量吃米飯對人體是有益的,而直接吃白糖,不管吃多少,都是有害無益的。我一直強調:任何非天然食物原有的添加糖都是有害的!

實際上,現在大部分熱量超標的人,米飯吃得很少,反而是脂肪和糖大大超標。高糖高脂肪飲食才是這些人肥胖的根源。我為很多減肥的人制定減肥食譜,有不少人反映按照食譜吃居然吃不下,但是體重和體脂卻下降了,原因就是我適當增加了主食卻減少了添加糖和脂肪的結果。需要我的減肥食譜,只要私信:減肥食譜,這四個字就能得到。

我是福爸,臨床營養師,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就點個讚唄😜 關注我的頭條號,獲得更多營養健康資訊。


福爸聊營養


米飯和白糖肯定是無法等同的,米飯是我們常見的主食類食物,白糖只是一味調味料,它們完全不能相比。雖然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最終分解的產物是葡萄糖,白糖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蔗糖,它的最終分解產物也是葡萄糖,兩者的最終產物相同,這依然不能劃等號。



米飯是穀物類食物,雖然現在的水稻、小麥粉都會經過精細的加工處理才出場,加工過程損失的麥麩成分比較嚴重,膳食纖維流失較多,但它們依然含有部分膳食纖維、礦物質、少量蛋白質、維生素等成分,與此相比,白糖的成分90%以上都是糖分,兩者葡萄糖的單位含量就不同;另外,澱粉分解為葡萄糖還需要澱粉酶的幫助,加上米飯中部分膳食纖維的分解阻礙,葡萄糖生成速度並沒有那麼快,但白糖就不同了,蔗糖分解為葡萄糖不費吹灰之力,短時間內大量葡萄糖就有了。



所以我們吃米飯的時候細嚼慢嚥很久才覺得有略微的甜味,但白糖放進口裡立馬就甜了一嘴,雖然主食的目的就是給我們提供葡萄糖能量,米飯和白糖都能做到,但我們用米飯作為主食,但沒有說用白糖作為主食的,就是因為它們的升糖速度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如果天天吃白糖充飢,那我們絲毫沒有飽腹感,而且血糖爆棚,對健康不利。


如果說只是提供能量上來說,米飯和白糖都是要提供給我們葡萄糖,但如果這樣就能劃等號,那麼饅頭、包子、花捲、餃子、麵條、臘腸各種澱粉為主的食物是不是都可以和白糖劃等號啊?必然沒有這樣的說法。

不過,呼籲大家日常的主食也應當粗糧和細糧搭配食用,不要光吃白米飯,白饅頭,由於膳食纖維的缺乏,升糖速度會較快,對餐後血糖不利,可以添加粗糧雜豆混合食用,或者用薯類食物代替主食,對餐後血糖更為友好。


王旭峰營養師


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在某些時候是可以這麼認為的!

像在升糖指數方面,米飯和白糖卻是很接近的。米飯(白米飯)的升糖指數為84,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而白糖(白砂糖)升糖指數109,同樣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

在熱量值方面,兩者也十分的接近。同樣的100g,米飯的熱卡是356,而白糖的熱卡是384。

糖尿病患者選擇食物,尤其是主食的時候,要儘量選擇低升糖指數和低熱卡食物。從這個角度來說,米飯和白糖的待遇也處於同樣的水平,都是不應該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的。

不過現實並不完全是數值的比較。米飯的營養物質不僅僅是澱粉,還有其他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磷、鉀、鎂等等,它的消化吸收速度和饅頭的速度差不多。而白糖基本全是蔗糖,吸收的那個速度就是個快啊;並且我們吃一碗米,也就是在2兩左右,配合菜餚及水,基本可以讓我們有飽腹感。我們吃一碗糖,應該在1斤以上了吧,這個熱量絕對超標!同時即使配合菜餚,也很難有飽腹感,因為它在胃裡不經轉化,直接就順著消化道下至腸道了。

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糖的說法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儘量攝入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但是在合理的分配下,糖尿病患者食用米飯是可取的,使用白糖是不允許的。

提醒一下,當然低血糖發生時,我們一定要吃糖而不是米飯!

注:圖片均下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用戶108431445035


這個說法肯定是不正確的,長遠的不用說,很多人可以持續幾年每頓飯至少吃一碗大米飯,但是有幾個人能堅持住持續1個月每頓飯來一碗白糖的?

有類似這種“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的說法”的話,可能是從熱量或者碳水化合物的角度出發的。在更廣遠一點的意義上來說的“糖”,指的不只是我們生活中那種甜甜的物質,而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糖原和含糖的複合物),所以可能覺得米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那麼也可以說是“糖含量”高,於是得出這麼個結論。

但是這個說法真的是不客觀的,就拿常見的白砂糖來說吧,其99%以上都是碳水化合物,不含維生素,礦物質含量微乎其微,可以說除了供能之外不提供其他任何營養物質。

而米飯不同啊,一般來講米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差不多30%(常見的都不到30%)左右,還含有3%左右的蛋白質、3%左右的膳食纖維等等。而且如果是糙米或者留有胚與糊粉層的大米做出的米飯,基本能滿足一個人90%的基本生存必須營養物質,這肯定不是白糖能比得了的啊。

其實我認為這種“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的說法就是一個誤會。因為100克大米的熱量是346大卡,而100克白糖的熱量差不多是400大卡,所以看上去好像差不太多,於是有些人就得出了“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的結論。但是這裡面有個明顯的錯誤,那就是346大卡每百克指的是生米的熱量,而大米飯煮熟會吸收大量的水分,所以米飯的熱量一般不到120大卡,單純看熱量只有白糖的不到三分之一,所以這個說法基本就是一個誤會下的誤傳。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分析了,歡迎評論分享你的觀點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首先,兩種食品之間,營養價值能不能簡單地等同?不能。 天然食物的成分很複雜,除了水和澱粉,還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白糖的成分很簡單,特別是結晶的白砂糖,蔗糖含量高達99.5%以上。所以,在同樣熱量、同樣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前提下,吃米飯的營養價值,顯然要比吃白糖高。

其次,如果比較兩種食物的營養價值,除了需要限定比較的項目,還要考慮比較的是乾重還是溼重。一斤米要加1.3-1.5倍的水才能煮成大米飯。因此,米飯的含水量是65%左右。 白糖呢,它是固體物質,結晶白砂糖和冰糖所含的水分低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一碗米飯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固體,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白糖的三分之一。 如果真拿一碗米飯換成一碗白糖,熱量漲了兩倍,那是必胖無疑的。


第三,即便是同樣數量的碳水化合物,它們的代謝途徑和代謝結果未必一樣。 米飯所含的是澱粉,屬於複雜碳水化合物,消化後全部變成葡萄糖。 白糖所含的是蔗糖,是一種二糖,消化之後變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簡單說,相比於能變成葡萄糖的澱粉來說,能分解出果糖的白糖,在吃多了之後,更容易增加脂肪肝、高甘油三酯和肥胖的危險。

綜上所述,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大臉貓不愛吃魚


不管是網上還是我身邊正在減肥的朋友,提到米飯總是避之不及,說熱量有多高,吃一碗米飯和吃一碗白糖差不多。這種說法真的科學嗎?

其實,這是個謠言,並沒有科學根據,也不可能站得住腳的。

說這話的人應該是想說這兩種食物中,熱量是等同的,所以才又了這樣的比較,那我們來比較一下,在同等重量下米飯和白糖的熱量是否一樣:100克米飯所含熱量是116大卡,而100克的綿白糖所含熱量要達到將近400大卡了,所以熱量上是肯定不能“等同於”的。

再有,白米飯和白糖都屬於碳水化合物,但是它們的代謝途徑和代謝結果卻是不同的。米飯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在被人體吸收消化後變成了葡萄糖。而白糖就是蔗糖,在人體代謝吸收後變成了果糖,所以,這兩者物質相比較,在吃多了白糖之後,人體得脂肪肝、甘油三酯和肥胖的風險會更高。

這樣看來也許比較較真兒,但是相比較看來,米飯等於白糖的說法是並不正確的。

(注: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茄子營養師


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從營養成分來說,米飯主要為碳水化合物,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蛋白質,很少量的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從補充能量的角度來說,米飯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能量來源,主要在於其易儲存、運輸和烹製,口味也還不錯。

相比來說,白糖是一種雙糖,除此之外其他營養成分幾乎沒有。也就是說除了熱量其他什麼營養物質也不能提供,是“空卡路里”,相比米飯來說差了好多。另外,米飯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以大分子澱粉的形式存在,人體要消化吸收並利用需要將其轉變為單糖和雙糖,這個過程會減慢人體血糖的升高過程,而白糖這類空卡路里食物因為可以直接吸收,所以升糖速度很快,不利於人體血糖的控制,對糖尿病病人及前期的人尤其不利。

長期吃米飯和長期吃白糖對健康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白糖對牙齒、谷歌、代謝等都有諸多不利影響,現代醫學建議能少吃就少吃。


長青醫生


營養師小糖來回答這個問題,“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這個說法是過於誇大的,是不正確的。

大米是稻穀經過一系列加工後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是我們日常能量供給的主要來源。大米跟白糖的能量都比較高,它們的主要成分雖然都是碳水化合物,但大米中還含有少量的膳食纖維、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而白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十分易於人體吸收,升糖速度很快。

大米又分為精米和糙米,我們從市面上買到的大都是精米。精米在經過一次次打磨後,口感更好了,但是它的營養物質像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和礦物質等,幾乎都隨穀皮、谷胚被碾去。即精米的營養成分非常單一,升糖快,易發胖。但即便如此,吃精米也還是要比直接吃白糖強太多。

再來說下糙米,糙米是指稻穀僅僅脫去稻殼後的穎果,它雖然口感較差,但保留了較多的粗纖維和礦物質,是一種健康米,十分適合三高及減肥人群。不過,煮糙米比較費時,而且也比較難消化,對於年紀較大的老年人、消化功能較弱的人來說,是不適合吃糙米的。

總的來說,我們常吃的精白米並不健康,如果大家想健康吃米,最推薦的方式就是粗細搭配,在白米中摻入一定量的雜糧,如燕麥、小米、玉米等,既營養又美味!


糖人健康網


這個說法肯定是沒道理的,米飯雖然也含有糖分,但是以澱粉的形式存在的,澱粉分解為葡萄糖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另外穀物類食物還自己帶有膳食纖維成分,也能穩定餐後血糖,而白糖就是蔗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速度那就是一個字:快。即使現在的白米飯都是經過了精細加工處理,其中的麥麩成分大量損失,膳食纖維的流失率可高達80%,但即使這樣,吃白米飯升糖速度依然不如直接吃白天,所以,從升糖速度上來說,白糖就能完勝米飯了。

另外,蔗糖和米飯中含有的礦物質、維生素也有區別,營養價值不一樣,從這方面來看,兩者也是無法相比的。如果誇張地說“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應該是想形容白米飯雖然淡而無味,但其升高血糖的速度依然是很快的。因為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現在的水稻、小麥粉都會經過精細加工處理,隨著處理,礦物質流失較高,特別是麥麩成分流失會損失較高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如此一來會降低米飯本來的營養,而且膳食纖維的流失,會讓米飯更容易被消化吸收,糖分吸收速度較快,對餐後血糖的影響也會較大。

因此,營養圈人士都推薦大家日常在吃米飯的時候在其中多加入粗糧雜糧、雜豆、薯類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夠延緩食物消化速度,減緩糖分攝入速度,因此能夠輔助平穩餐後血糖,對於糖友來說是很好的方式。另外主食也不宜過量食用,以前米飯中膳食纖維還充足的時候,很多人吃了一碗又添一碗飯,三四碗下肚才覺得紮實,但現在膳食纖維推薦每日攝入主食450~600g,一餐150~200g就足夠了(一小碗),過多攝入主食不僅會讓餐後血糖飆升,而且由於攝入過多澱粉,葡萄糖攝入量過量,也可能誘發肥胖等慢性疾病。


只有營養師知道


這種說話肯定是不對的,米飯和白糖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只是米飯中含有糖的成分而已,而白白糖中沒有米飯。
米飯中除了含有糖分以外還有很多的營養成分,都不是白糖可以比較的,米飯還是很多人的主食品種,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不能缺少的。


米飯在做成飯之前就是大米,含有一定的糖分,但在我們煮飯之前是要加入水分的,煮好後的米飯水的含量更多。而白糖就是糖而已,沒有可比性的。

對於有的糖尿病人來說是不能吃糖的,但少量的吃米飯是可以的,不存在吃一碗米飯就等於吃一碗白糖的說法。
我們不要被有些輿論被誤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