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隊長
說美國總統是拿錢砸出來的一點不為過!美國總統大選可謂是美國每四年最燒錢的一個選舉活動,2008年奧巴馬競選總統的花費達到7.29億美元,而2012年奧巴馬連任競選時也花了7.2億美元。
在美國,總統候選人除了足夠的資歷和知名度外,配備頂級的智囊團,選舉團隊,背後有足夠的金主支撐才能在美國50多個州的總統演講車輪戰拉鋸戰中獲勝,這需要龐大的金錢做支撐!從政治博弈的考量來看,更確切的說,大選依舊建立在利益博弈上,在加上對普通民眾的撫慰,貌似就構成了星火的大選美劇。每一次美國總統大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總統大選是美國需要作出的最為重要的決定,期間要經歷黨內初選、兩黨全國代表大會確定候選人、全面投票、選舉人投票等多個環節,歷時至少10個月以上,如果再加上之前的造勢環節,時間就更長的。
而且花費之多,幾乎每屆都在攀升,似乎已經成了燒錢的圍城。回顧過往的美國總統大選,1860年林肯競選總統時只花了10萬美元。1960年,尼克松和肯尼迪在總統大選中的花費都達到了1000萬美元,是100年前的100倍。而到了40年後的2000年,兩黨大選的總花費飆升到5億美元,2004年為8.203億美元,2008年則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達到17億,2012年更是飆升到50億以上
先來看看為何總統選舉要如此的鋪張奢侈!錢都花哪去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曾經這樣概括美國人眼中的總統選舉,你要馬不停蹄的跑上50個州,排山倒海一般的競選廣告輪番轟炸,競選人坐著巴士到處跑,人前人後不停的握手握手握手.....
問題來了,競選人需要足夠的經費去做電視宣傳,廣告宣傳,有時甚至長達兩年的不間斷宣傳,在寸土寸金的美國這需要強大的金元后盾!
而供應競選人的團隊跑完全國,各種公關費用,電視、網絡、媒體費用,這些增加你的曝光度,好感度的包裝費用數字驚人!
一個出色的競選人離不開優秀的競選團隊,而這幫人才不是免費服務的,競選人需要支付高額的聘用費用,也就是工資!
還有亂七八糟的其他費用,像是宣傳資料費,路演費用,周邊產品(文化衫,綵帶彩棒氣球啦啦隊什麼的)費用也是一筆鉅額開支!
如此龐大的費用開支當然需要足夠的金援金主來陪跑了!
候選人競選經費的來源還是相對廣泛的,主要由個人捐款、政治行動委員會(PAC)、黨內經費、聯邦公積金和自掏腰包這5種方式構成。
2012年奧巴馬選舉時7.2億美元的選舉費用中5.4億來自個人捐款,可見奧巴馬人格魅力很值錢!黨內經費和聯邦公積金相比之下可以忽略不計,數字太小作用不大,最多千萬記!
<strong>
還有就是自掏腰包乾總統,能自費幹總統的也就只有現任總統特朗普了,作為一個成功的地產商人,身價百億的福布斯富豪,自己出錢幹總統可謂輕鬆愉快啊,特朗普的勝任還打破了近50年來,美國總統大選最後獲勝者,均是籌款最多的候選人的記錄。特朗普籌款只有1.43億美元,而希拉里籌款8.5億美元卻落敗而終!
<strong>
<strong>
<strong>
牧雲記
美國民主政治的本質,其實是一種“金錢政治”。因此,美國的政客,必須與金錢相掛鉤,才能實現其競選目標。在美國,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因素。
根據歷史因素分析,美國建國者制定憲法,其主要目標是為了“防止多數人的暴政”。在美國建國者看來,美國只能由精英階層治理,平民階層是不應參與政治的。這也就是說,美國憲法,其實是一部“反民主”的憲法,是統治階層用於鞏固統治的工具,讀遍美國憲法全文,都找不到“民主”二字。
(圖片來源:Wikipedia,下同)
事實上,這套制度在剛開始,還算是平穩運行,因為從絕對力量上看,美國統治階層擁有絕對優勢,至少在初期如此。如此一來,美國統治階層手裡掌握著美國憲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對美國實施統治,也很少有人能夠改變這一局面。在當時,平民階層幾乎不可能進入政界,那是統治階層的地盤。同理,統治階層也不需要向平民階層負責,他們有自己的圈子,這個華盛頓政治圈,被看作一個小圈子,多數平民沒有能力參與進去,他們的命運被統治階層所掌握。
然而,隨著林肯的上臺,局勢徹底變了。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平民階層的實力逐步上升,新的富裕階層也越來越多。這導致美國傳統的政治規則被打破,統治階層不再完全掌握話語權。這個“打破舊體系”的過程,持續了100多年。19世紀末期,美國爆發“進步運動”,這是“打破舊體系”運動的第一個高潮,而羅斯福新政的實施,則是第二個高潮。最後一個高潮,是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經歷這三個高潮後,美國政治格局重新定型,平民階層對政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彷彿美國政治要洗牌了。
這個時期,美國統治階層的力量依然是最大的,但他們無法再保持過去的行事風格,必須要取悅於平民階層。那麼如何取悅平民階層?那就要靠選票政治,給美國平民階層營造一種政治參與感,這既可以維護那個美式民主的假面,也可以緩解社會矛盾。但是,如何忽悠選票?這是個關鍵問題。要明白,美國民眾帶有很多不確定性,這讓統治階層必須搞新花樣,那就是把大選給娛樂化,不僅是總統大選,還包括議員的大選。既然要娛樂化,就要搞廣泛的傳播性,那必須得花大價錢。如果不花大價錢,就不能搞廣泛的傳播,也不能產生娛樂性,這肯定不利於選票政治。
從現實因素分析,美國民眾的非理性程度越來越強,很多事情失去了立場,也失去了確定性。這讓美國統治階層很犯難,他們必須用一種途徑,來拴住平民階層,那麼用金錢政治來填充美式民主制度的內核,其實是美國統治階層想到的最有效方案。因為平民階層與統治階層的對立性越來越強,社會撕裂度日益增高,如果不製造一些大的場面,如何在美國保持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
因此,這要求美國的精英,需要搞一種親民的形象,要對民眾的口味。如此一來,就更需要花錢,因為任何場面,都不是免費的。這造成一種結果,無論是美國統治階層,還是平民階層,只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就必須要花錢造勢,而美國人已經樂此不疲,習慣成自然。
圖維坦
美國競選當然要籌錢,因為國家不出錢,因為國家錢是公眾的。自己不出錢,因為自己競選是為支持自己的公眾謀利益。所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些像打把式賣藝的。憑能力吃飯,為大家帶來幸福,民眾才會掏錢,都是分開的。
講究公私分明,生意是生意,感情是感情,不能合為一談。明入明出,公眾放心,自己明白,競選總統只是一份工作,只不過是大工作。人就是人而不是神,個人能力是有限的,合起來才會能力巨大,集體才有發展,國家才有發展,這也是競選總統的目的和宗旨。
古人講,親兄弟明算賬,一家人也不能藏著掖著。哪怕是一個人,還各有分工,腳是走路的,手是拿東西的,各司其職。一盆水,先洗手洗臉,再洗腳,你也是有順序的,國家也一樣。
美國競選籌錢,講的也是規則,至於制度好壞,書面上,起的都是好的,關鍵在執行力。
大志遠思想空間
我認為是按美國說的大選為什麼要籌錢是因為為了給每個出生在美國,普通公民一個竟選總統、州長、議員、的機會。但是做為普通人自己沒錢。但是競選是非常燒錢的,去各地演講還有辦公地點這些都需要自己花錢,不然沒錢就進行不下去了,所以要籌錢。
特朗普是個例外他本身就有錢所以他不用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