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高速公路限速120km/h,為什麼很多私家車最高車速依然達到200km/h以上?

丶倪少聰


首先在法規層面,對一般私家車而言,國家標準中並沒有限定最大車速(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等,是有最大車速要求的,這裡我們暫且不談)。

只不過對車速較高的車型有了一些安全設定,比如國家標準GB7258-2004《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規定,最高設計車速不小於100km/h的機動車,方向盤的最大自由轉動量不允許大於15°。


那為什麼在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依然有私家車最高車速依然達到200km/h以上呢?

這其中的原因就比較複雜了。 我們知道,汽車是需要有冗餘設計的,以120km/h為設定目標就不太恰當,一般設定目標會高一些。這是因為影響汽車最高車速的因素比較多,比如汽車發動機的功率、發動機最大轉矩、最大轉矩時的轉速、傳動系的傳動比、行駛阻力等。


而且最高車速是在平坦路面無風條件下,測得的速度。作為汽車動力性的三個評價指標之一,在路面狀態不理想的情況下能否跑出超過120km/h的速度,也是廠家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為了確保車速能滿足要求,一般廠家都會往大些做。

不過對於一般家用車而言,最大車速超過200km/h意義並不大。有些朋友認為最高車速大意味著汽車動力好,其實也不完全準確。因為評價汽車動力性的三個評價指標還有加速時間和最大爬坡度。

而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後兩者才是我們更為關心的。比如汽車超車能不能給人信心,爬坡是不是夠有勁,這些才是日常駕駛中討論最多的問題。相比較而言,最大車速有點炫技的成份,雖然它體現了汽車在動力性能上的優勢,但就實用性角度來說就不是很大。


東拉西車


這個問題很有趣,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高速公路限速120碼和汽車廠商在生產汽車的時候把汽車最高可達時速可達200碼“這兩者有必然的因果關係麼?

答案是有的。高速公路限速120碼是基於道路、駕駛人反應速度、車輛本身、環境等因素所制定的一項法律法規(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限速水平正好處於國際水平中間,德國部分道路不作限速,而日本、希臘等國家限速為100km/h)。

而一般汽車廠商生產的私家車最高可行駛速度一般達到了200碼以上,是基於發動機的性能所決定的,其中涉及到了發動機功率、扭矩等等參數。那麼明明大部分的私家車都是不可能開到如此之高的速度,汽車廠商為什麼會把私家車的最高限速定到了200km/h甚至以上呢?

汽車廠商在生產汽車的時候會考慮到用戶的正常行駛區間,即大部分用戶在最低時速和最高時速所在的之間的區間,一般用戶在正常行駛的時候,駕駛速度所在的區間一般在0-120碼(0碼代表啟動速度,而120碼則是用戶所在場景的最高行駛速度)。當駕駛速度在120碼左右的時候,而如果車輛的極限速度也是120碼左右,發動機一直處於滿負荷狀態,那麼對於發動機的壓力就很大,在最後30碼加速的時候,行駛人會明顯有種加速的吃力感。而當車輛極限速度在200碼左右,行駛人以120碼的速度行駛就會比較順暢,這也是汽車廠商從車輛性能、用戶體驗兩個角度來想的啊!

還記得上學的時候,化學老師和我說過這麼一件事,所有的測繪儀器最常用的往往都是它的2/3處,車輛速度也是如此。


用車貼士


我沒跑到過200以上,200跑過。

年輕時的凱越旅行版,年少輕狂啊!見到200有點害怕就收油了。年齡長了從凱越旅行直接蹦到發現神行,又跑了次200,感覺風阻好大,費車收油。我這2款車都是第一批次,所以對車有信心,敢跑。

書歸正傳,覺得高速限速不合理。我120勻速駕駛,時間長了犯困,有次真的睡著了,可能睡了幾秒鐘,也許更長。危險!太危險!現在想起就害怕。醒過來之後,一腳油門下去,直接飈到180,馬上就清醒了。我開180屬於正常,200只是偶爾。但180費油啊,捨不得。也費神,雖然比年輕時要輕鬆的多,年輕時經驗少,真的很緊張、刺激。但手心還是會出汗。所以,我上高速基本是130、140的樣子,至少不會犯困。這速度碰到比較2的司機,也能馬上提速甩開。不過上了150還是費油。個人感覺發現神行在140時動力依然充沛,說超就超,推背感實足。

其實,超速駕駛還是看司機的個性。另外就是對高速的理解,如果路況良好,視野良好,為什麼不能快一點呢?開車講究行雲流水,能不踩剎車就不踩剎車。看見輛大貨就剎車不敢超,其實是很危險的,一定要加速離開。當然,車流量大還是謹慎超車,碰到比較2不讓你的司機躲他遠點,100多的速度只要碰上就是個兩敗俱傷,這種傻子麼要惹。他還以為是城裡20、30邁碰到頂多是個剮蹭,他還想著他直行他有理呢。殊不知高速上碰上那絕對是大事故。

所以,限速120,喜歡飈200以上的應該是極少數的瘋子,至少我沒見過。我敢160不減速超大貨,我開200都是極端情況下跑出的,也就短短20、30秒。我就不信哪來的那麼好的路況讓你跑200以上?你跑220,別人120,超車的時候,氣流不會讓你倆蹭上?什麼結果,不言自明吧。這個標題,很扯啊。


apolloluna


相當有必要

車輛的最高速度通常是由車輛本身的素質決定的,這是,如果要求車輛最高速度在120KM/H的時候的有四點風險:

1、發動機經常在無線逼近極限的狀態下滿負荷運行,大大降低使用壽命

2、任何車輛在接近極限速度的時候的加速能力都相當孱弱,如果極限是120KM/H,那麼感覺上100-120KM/H將需要一輩子。而由於高速上的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存在,很可能沒到120KM/H又不得不減速避讓,那麼限速的120KM/H將幾乎永遠無法達到。

3、發動機滿負荷運行的狀態下噪音極大,對周遭的環境的判斷會被影響,更不要說像現在這樣聽歌聊天了。

4、阻礙民用發動機的發展,只需要達到120KM/H即可,現有的汽車發動機中99%已經可以很好的完成這個任務了。

但是,我們知道很多德系車,通過電子限速將最高時速限制在250KM/H。到達這個速度將會再踩油門,速度將不會繼續增加。通常情況下不能解除。採取這種方式,將電子限速限制在120KM/H,上面的風險不就不復存在了。

但是,如果限制在120KM/H,又會遇到下面這些問題:

1、臨時遇到險情不能加速避險,很多時候剎車不能避免危險的發生但是油門可以,如果120KM/H巡航,遇到危險需要加速通過油門卻沒有響應,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

2、有些車型生來就不是為了在高速上舒舒服服巡航的,可能為賽道而生、為衝沙而生,卻被強制限制在120KM/H,是不公平的。

3、缺乏買點,性能好的車,和性能弱的車,被政策強行拉倒同一個水平(至少就這一個指標)

另外,和很多朋友健身一樣,並不是為了搬更重的東西,而是為了在日常從超市把大米提回家更輕鬆罷了。車企生產更高性能的車也是這個道理。


“金恆德•中國汽車用品價格指數”由金恆德集團創辦,金恆德集團負責信息採集、系統運算等基礎工作。2012年9月正式上線發佈,開創了全國範圍內汽車編制指數的先河。該指數不僅得到了全國各地汽車用品行業協會的的行業認可,且也獲得國家商務部的階段性認證。


巴巴汽車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國內的高速最高限速是在120km/h,如果車子也設計最高時速為120km/h的話,那麼可想而知,車子一直在滿負荷地運作,對於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來說會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如果極限速度這麼低的話,那麼發動機的功率必然很低,扭矩就跟著減小了。扭矩小的問題就出現在加速度上了,扭矩不足會導致高速的加速非常慢,比如80到120千米每小時的加速時間會非常長,那麼超車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和危險。

還有,如果車最高速度只能跑130,那麼它從90到120的速度會慢慢的很吃力,發動機會有很大的響聲,你開這車的時候會感覺好吃力,速度提不上去,而發動機基本上是滿負荷的運作了。長期如此,對車輛是不好的,特別是發動機。

你在想一下,車的最高速度在200—220,那麼這車跑120相當不費事。對於發動機是相當輕鬆的事,並且你開車的時候會覺得還有速度提升的感覺。

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產商彰顯能力的一種資本,如果一輛奧迪的最高時速只有120碼,一輛奧拓的最高時速也是120碼,你說還有人回去買奧迪嗎?

最後普及一下我國為什麼要把速度限制在120km/h,而不是160km/h或者是100km/h,因為120km/h是一個比較適中的位置,比如100m開外有一個障礙物,120的時速兌換成秒數來算,100m你有3秒的時間去反應,而160時速只有2.2秒,綜合大部分人說,2.2秒明顯是不夠的,所以我們把反應時間設得更為長一些。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sos1295",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謝謝!

哈嘍 我加了“sos1295”


孫行者汽車救援


這篇文章的意思有關部門要注意了,高速公路還是要多安裝區間測速比較穩妥,俗話說十次車禍九次快為了全國人民的安全最好還是在除去服務區之外的所有路段添加區間測速,並時刻準備流動測速。防止有一些司機在區間路段上面時而60,時而200,為了大家的安全。人員不夠的話多僱傭一些志願者臨時工,這是好事。我支持。最好加大罰款力度,否則有錢兒沒記性,這樣可以一舉兩得!還有就是限制扣分規則。別讓一些人代扣分。駕照沒分了就把車放在家裡。坐公共汽車,為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又貢獻一筆!


新疆自由行小李


朱博士回答:

最高車速只是反映汽車動力性的一個參數,它是汽車設計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一個結果,並不是廠家一定要把最高車速搞到多少。

從實際應用的角度說,最高車速也是有價值的。

汽車的動力性指標

衡量汽車動力性的指標主要有三個:最大爬坡度,加速時間,最高車速。

換一個去理解最高車速,就是汽車以一定車速行駛時,它還有多少後備功率,這個後備功率不一定是來跑最高車速的,是可以用來克服道路坡度,或用來超車的。

最大爬坡度和各擋位下的爬坡度

最大爬坡度主要由最大扭矩和最大減速比決定。

但是在各個擋位下,也要有一定的爬坡度。比如汽車以時速120公里行駛,如果這時發動機已經輸出最大功率,一點後備功率沒有,遇到一點坡度,汽車就會維持不了巡航速度,坡度稍微大一點,只能減擋上坡。

這樣的車開起來會很費勁。

加速時間

在極端情況下,汽車如果能快一點點,就可能避免一場重大車禍。汽車機動性好的一方面就是加速快,超車輕鬆。

就像上面的例子,汽車最高車速120,在120車速時已經沒有超車能力。

同樣在各擋位時,如果汽車沒有一定的後備功率,加速能力會很差,要想超車,就要頻繁換擋。

所以,為了具有一定的爬坡能力和較好的加速能力,汽車在正常行駛時要有一定的後備功率,這個後備功率也可以用來跑極限車速。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為何車速表顯示範圍比較大,原因如下:

1. 同一款汽車,配置的發動機不一樣,汽車能夠行駛的最高速度也不一樣;而每一款車的車速表一般是統一的,所以是按照能夠達到最高的速度來設計的;

2. 同一款汽車,一般不只在一個市場投放。實際上,每個國家對汽車的限速不同,在中國高速是120,而在德國很多高速沒有速度限制。由於每一款車速表統一,其顯示範圍也是以最大速度來顯示;

3. 車企也傾向於擴大車速表的顯示範圍,給消費者一種發動機動力更強的錯覺;

4. 最後,我們在車速表上看到的速度一般高於實際的行駛速度,車企也傾向於擴大車速表的顯示範圍。

汽車圈兒的清流


汽車人參考


你好,彈車小哥為你解答:

汽車廠商在設計汽車的時候,要考慮方方面面的東西,換個角度來看,很好想通的哈。

首先明白兩個概念:1.汽車的最高速度是表明汽車可以達到的極限速度。但你想,越接近極限速度,就越不安全。所以 2.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是根據實際使用性能來評估的,認為在這個速度範圍下,相對安全。

汽車在設計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最高時速,還要考慮加速度,爬坡性能等。工程師需要在高負荷的情況下,對發動機進行一些列的測試調較。你想它加速不能太慢吧,太慢了誰受得了,試想下前車開得跟龜爬似的,您受得了?其次加速太慢了超車也不安全,老司機都講求快準狠!

還有在各種極限的情況下都得能行駛吧,比如很長很陡的坡度,你要保持一定的速度,發動機就要求發動機有更好的性能。出於安全性考慮,一般都是在極值下設計各類部件的。而在設計上都是有規定指標的。達到這些指標的時候,放在正常行駛的環境下,速度就會高於目標值。要保證能在120KM/H不費力的行駛,它的極限就必須高於120/KM/H。

還有就是廠商營銷考慮了,人都有攀比心,會對速度更高的車更青睞吧。


彈個車


對於傳統燃油車來說,最高車速達到200km/h並不困難,反而刻意設計成最高車速120km/h則需要做較多更改,費時費力;最高車速達到200km/h還可以彰顯自己廠家的技術實力,凸顯車的性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對於傳統燃油車,由於發動機的特性不能單獨滿足車輛使用要求,需要採用變速箱配合來使用,增加變速箱以後通過換擋不僅可以讓發動機輸出到車輪端的扭矩增加,還可以讓轉速提升,而且能夠調節發動機工作點,改善燃油經濟性。變速箱的最高檔速比很小,可以使車速很容易達到200km/h,而且200km/h等速度行駛需要的發動機功率也不大,要小於百公里加速需求的功率。如果刻意設計成最高車速為120km/h,則需要降低發動機的功率,這樣就會導致車輛加速非常緩慢,超車時非常困難,駕駛員會感覺到一腳油門踩下去車的加速像蝸牛一樣,嚴重影響駕駛性;此外還可以通過調節變速箱的速比來實現最高車速為120km/h,只需要兩檔變速箱即可,這樣變速箱對發動機工作點的調節作用就會非常微弱,導致發動機很難工作在經濟區,車輛更加費油;最後,如果最高車速設計成120km/h,發動機還會經常工作在滿負荷區,對發動機損傷較大。

此外,最高車速設計的很高(車速表上顯示的更高)可以作為汽車廠商的一個“炫耀”的資本,可以用來彰顯自己的實力。其實這也是廠商們的一個暗地裡的競爭所在,證明自己的車子比別人家跑得快,別人買了我們的車子“倍有面兒”。

最後打個比方,你去一家自己非常喜歡的公司應聘,人家要求必須本科學歷,而你是博士畢業,你在簡歷上是寫自己本科學歷呢還是博士學歷呢?

autocarweekly是悟空問答官方合作伙伴,關注我們,幫您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