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生存首問:是“增長黑客”還是“流量陷阱”?

寒冬生存首问:是“增长黑客”还是“流量陷阱”?

寒冬生存首问:是“增长黑客”还是“流量陷阱”?

在中國,“價值思維”讓位於“套利思維”本來就是常態。行動邏輯問題讓創業者和投資者在增長陷阱面前避無可避。儘管如此,如何甄別假繁榮, 實現真增長,學者們給出了具體的方法論。

文 / 穆勝 穆勝企業管理諮詢事務所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

近年來,營銷和產品專家肖恩·埃利斯提出的“增長黑客”(Hacking Growth,也被稱為“黑客式增長”)概念似乎是硅谷被討論得最多的話題之一。

在國外, Facebook、Twitter、Airbnb、Yelp、Zilow等知名企業都在類似“增長黑客”的邏輯下實現了飛速增長。如果回到國內,最典型的就應該是微信支付偷襲支付寶的案例了。僅僅一個春節,藉助“發紅包”的社交場景設計,讓原本只是工具屬性的支付產品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開通用戶破億,而從頭到尾,騰訊幾乎沒有花出一分錢推廣費用。

“增長黑客”究竟是不是解決互聯網企業增長問題的靈丹妙藥?

我們將嘗試評估所謂增長黑客模式的真偽,及其背後代表的商業模式價值。事實上,不僅一個初創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增長,即使是成熟的企業(假設以IPO作為衡量標準),增長依然是不可迴避的問題。也許,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更有可能洞悉商業模式的本質。

增長黑客的邏輯

寒冬生存首问:是“增长黑客”还是“流量陷阱”?

體驗場景

+

數據技術

按照肖恩·埃利斯的描述,增長黑客設計出讓使用者(用戶或商戶)眼前一亮的產品體驗,併為其附加社交屬性,讓使用者忍不住主動向朋友宣傳或不自覺地推薦(類似病毒式傳播),以實現產品的指數級增長。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使用者需求的探測和持續運營都是基於數據分析,另外,敏捷的測試與行動也貫穿產品全生命週期。在這種模式的助力下,若干初創公司得以擺脫傳統昂貴且效果模糊的“買量模式”,僅僅憑藉極低的費用投入就獲得流量的快速增長,並在短期內創造了巨大的估值。

增長黑客的邏輯可以分為兩段:“體驗場景+數據技術”。

“體驗場景”是增長黑客的內在邏輯之一,肖恩·埃利斯將其形象地描述為“啊哈時刻(Aha moment)”。所謂“啊哈時刻”,就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眼前一亮”的時刻。這種時候,產品必然釋放了一種無法替代的用戶體驗,而這往往就是基於一種特定場景的產品的核心價值。

例如,對於Yelp(類似國內的大眾點評)來說,這種體驗產生於用戶現場查閱當地餐館及其他商家,並獲得來自其他用戶的真實評價時。再如,對於Twitter(或微博類產品)來說,這種體驗是用戶看到自己關注的人的實時動態,感覺到對方“就在身邊”。可以說,“啊哈時刻”是產品指數級增長的基礎。

“數據技術”是增長黑客的另一個內在邏輯。當產品具備了“啊哈時刻”的屬性,還需要引導用戶去發現它,這就需要精確的數字分析。

例如,Twitter發現很快關注了30個人以上的用戶比其他用戶活躍得多,更容易留存為核心用戶。深入挖掘數據之後,發現30個人以上的關注量形成的信息量,能夠提供讓用戶為之“啊哈”的體驗。

這個閾值是如何發現的呢?

原來,通過群組分析,Twitter的增長團隊發現每個月訪問至少7次的用戶中有90%~100%會留存到下一個月,而“7次”這個臨界值在統計結果中異常明顯。再接下來,Twitter發現每月至少訪問7次的用戶中,普遍關注的用戶數都在30人以上,於是,30人就成為閾值。

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化,Twitter的增長團隊將重心放在了向用戶精準推薦關注對象上。

何為“北極星指標”

寒冬生存首问:是“增长黑客”还是“流量陷阱”?

唯一重要的指標

&

企業增長的秘密

肖恩·埃利斯提出的“北極星指標”(The North Star Metric)。這個指標代表的是使用者對於產品核心價值體驗最直接的反饋行為。這類行為越多,使用者對於產品體驗的認可度就越高。在具體的指標上,可能體現為用戶(或商戶)的數量規模或使用深度,這類指標毫無疑問都直接關聯項目價值。

當我們將所有的新興在線商業模式都歸入“互聯網行業”時,無形中就將不同的商業模式進行了“同質化”。互聯網從業人士都關注PV(頁面瀏覽量)、UV(獨立訪客)、DAU(日活躍用戶數量)、MAU(月活躍用戶數量)、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等常規指標,併力圖在這些指標上實現增長。

於是,增長的戰爭變成了“買量”的紅海,忽略了商業模式的內在邏輯。但仔細想想,這些指標並非對於每種互聯網商業模式都是同等重要,反過來說,對於一個商業模式毫無意義的指標,卻可能是另一個商業模式實現增長的關鍵。

舉例來說,活躍用戶數對於不同商業模式的意義就大不相同。對於LinkedIn這類職場社交產品,用戶可能僅僅是在需要時才登錄,此時,過於激進地去增加活躍用戶數就沒有太大意義,應該關注的指標是線上簡歷的數量。對於Airbnb這類產品,太多的註冊用戶數只是一個幻象,更多的訂房數才是關鍵。

再舉例說,電商類產品與社交類產品比拼“用戶佔用時長”就沒有任何意義。而即使在電商類產品裡依然有所不同:阿里這類傳統電商明顯是關注商戶活躍度。其邏輯是有了更多的商品自然可以吸引到用戶,所以,“有效的待售商品數量”必然是重要指標。小紅書、美麗說、蘑菇街這類社交電商則更關注用戶端的活躍度,其邏輯是有了社交的互動,才能形成頭部用戶(大V)引領的消費熱潮,此時,商品的引入是水到渠成。

“北極星指標”更適用於

對早期項目進行“非精準估值”

北極星指標代表的是使用者體驗的增值,大多情況下,這種體驗增值並不一定表現為用戶埋單,正如互聯網項目大多在早期保持虧損狀態。所以,這種指標更適用於對早期項目進行“非精準估值”。之所以說是“非精準估值”,有兩個原因:

一是使用者認可的體驗究竟能轉化為多少的用戶埋單並未經過驗證。正如美圖秀秀,其龐大的活躍用戶數足以證明產品體驗受到廣泛認可,但這種體驗很難實現線上變現,最終不得不通過售賣美圖手機來獲得營收(2017年,硬件收入佔比82.6%),進而淪為硬件公司。

二是這種轉化成交還依賴於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設計和運營水平。正如摩拜、ofo等共享單車項目,儘管擁有龐大的市場佔有率,也產生了流水,但在商業模式設計上的粗糙(廣告、資金池生意等都未有效納入設計)讓曾經的輝煌轟然倒塌。

儘管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但如果假設在體驗達到一定程度後使用者就會埋單,那麼,通過北極星指標來判斷商業模式的價值就不是一件虛無縹緲的“情懷故事”。

找到“北極星指標”之後

更要找到驅動的次級指標

肖恩·埃利斯建議互聯網企業找到北極星指標,併為其構建簡單的“基本增長公式”(fundamental growth equation)。說簡單點,是要找到驅動北極星指標的次級指標,並構建其相互之間的關係。這種方式實際上是洞察了使用產品的行為模式,提煉出了“增長邏輯”,從紛繁複雜的數據海洋中找到線索,得以引領有效的增長。

這裡,筆者嘗試提供一個“四步法”框架:

Step.1

鎖定“流量池”和“主賽道”

除了少量自營,互聯網企業大量採用平臺型商業模式,撮合供需雙方進行交易。但是,就平臺兩頭的供需雙方來說,究竟哪個才是“流量池”呢?正如前面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的例子中,兩類商業模式打法不同,前者是先做賣家流量來帶動買家流量,後者是先做買家流量來帶動賣家流量,“流量池”也截然相反。

因此,鎖定“流量池”並非一個可左可右的選擇,具體來說,基於自身核心競爭力(基因),才能找到最有把握的一端。當企業確定了“流量池”的方向,也想清楚了自己基本的核心競爭力,“主賽道”的選擇就完成了。

Step.2

尋找“啊哈時刻”,進入“細分賽道”

“主賽道”並不足以描述企業用什麼樣的體驗感來打動產品的使用者,還應該進一步“細分賽道”。通過數據分析,企業可以發現用戶真正在意的產品功能。事實上,企業初創期的若干產品設計在經過了使用者的驗證之後,都會有所調整,這本來就是一個持續迭代、發現真相的過程。

例如,Instagram的前身是一個叫作Burbn的基於位置的社交網絡,最初的功能非常複雜,但創始人希斯特羅姆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初代產品的諸多功能都無人問津,而照片分享卻非常受歡迎。於是,他們砍掉了除照片、點贊、評論之外的所有功能,並以Instagram為名發佈了新一代產品,一炮而紅。

在搶時間窗口的互聯網初期創業浪潮中,這種“從主賽道往細分賽道移動”是被允許的,初期的沉沒成本小於可能錯失的機會成本。但這並不改變戰略定位的規律,企業依然需要鎖定細分用戶群,基於核心競爭力提供解決方案,並確保進入賽道80%的競爭對手可能都會死掉。所以,這類搶時間的企業必須不斷追問自己上述問題,確保儘快進入“細分賽道”。

寒冬生存首问:是“增长黑客”还是“流量陷阱”?

Step.3

刻畫北極星指標

當確認了“細分賽道”,企業應該明確使用者主要看重的是什麼體驗,而後,就可以尋找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使用者反饋行為”,並將其結果作為“北極星指標”。為了獲得北極星指標,則必須經過一個檢驗,我們稱之為“KCM標準”:

核心位置(Key step),即處於一系列反饋行為的核心環節,確保了指標的敏感度。

無汙染(Clean),即數據必然是由使用者的正面反饋行為導致,而非其他,確保指標的關聯性。

盈利相關(Money),即可以預見指標能夠帶來足夠的商業利益,杜絕某些互聯網公司“數據熱鬧,經營慘淡”的局面。

Step.4

建立基本增長公式

根據北極星指標,企業需要尋找驅動因素(Drivers),並將其組合到一個基本增長公式裡。

現實中增長公式展開後一般都包括了大量的驅動因素(變量),但驅動因素之間的關係卻可以簡單分為兩類:一類是加總關係,用“+”連接,如“商戶總數=線下獲取數量+線上獲取數量”;另一類是遞進關係,如“有效總商品數量=商家數量×每個商家發佈商品數量×形成交易商品佔比”。

增長公式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企業可以基於這個邏輯調集來自各個專業的人手,組建臨時或長期的增長團隊。

結語

說到這裡,我們似乎已經為甄別增長給出了一些標準。但說實話,這些標準依然不能讓創業者和投資者避開那些陷阱。大家之所以掉入陷阱,根本就不是因為缺乏上述類似的甄別方法,而在於行動邏輯問題(這樣說可能有些絕對)。在中國,堅持“價值創造”的創業者並不算多,堅持“價值投資”的投資者更是寥寥可數,“價值思維”讓位於“套利思維”本來就是常態。

在這樣的行動邏輯下,創業者和投資者都開始“下跳棋”。創業者在早期就勾勒後期商業變現後的宏圖願景,用這種方式勾引投資者入圍;而投資者常用的一句話是“別管錢”的問題,“你只管衝到市場第一”,用這種方式鼓動創業者瘋狂。說到底,兩種做法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話說回來,等創業者用燒錢模式以鉅額虧損的姿勢衝到“市場第一”,而短期內又無法實現IPO,資本就一定會接盤嗎?

創業者和投資者的瘋狂都因為害怕錯過“風口”,所以默契地用一些“偽增長指標”來達成合意,而對於這種增長裡的“汙染”視而不見。你給錢,我來衝,還把這種瘋狂冠以“互聯網思維”之名,媒體更為這些故事進行了無限渲染,進一步加速了群體瘋狂。這種模式相當於“生死時速”:所有利益相關者似乎都在期待抵達IPO的彼岸,讓“韭菜們”來接盤。可是經濟的寒冬期中,“錢荒”來了,這種浪潮必然會讓那些依賴資本續命的互聯網企業紛紛死亡,從而沖刷出真正的好項目。過往大量互聯網公司的粗放型增長,必將在這一輪浪潮中被清算。

寒冬生存首问:是“增长黑客”还是“流量陷阱”?

本文全文刊載於《中歐商業評論》2019年1月刊

寒冬生存首问:是“增长黑客”还是“流量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