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地十八省”不包括遼寧?

用戶71495553321


這就要問明朝了。

明朝的能耐很有限,穩定的疆域就是內地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以明朝末年為準),遼東都司在明朝末年被努爾哈赤吞併。

十八省其實就是在兩京+十三布政使司的基礎上形成的。

由於清朝將有些較大的省份拆分成小省。例如,明朝的南直隸(江南省)入清後被分成江蘇、安徽二省,最終內地省份的數目由15個演變成18個。

十八省這個概念,流行於晚清。當時許多漢民族主義者都採納這個說法,他們認為這是漢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疆域。



例如,孫中山就認為:

支那國土統一已數千年矣,中間雖有離析分崩之變,然為時不久複合為一。近世五六百年,十八省之地幾如金甌之固,從無分裂之虞。

因此,辛亥革命就是要在十八省建立漢族的國家,甚至武昌起義後軍政府擬定的國旗都是代表十八省的十八星旗。當時的漢民族主義者計劃將少數民族趕回邊疆,邊疆那些地區,在他們看來都不算是中國的地盤。

這種思維自然是非常危險,很有可能造成邊疆統治合法性的崩潰。所以,在辛亥革命後,“五族共和”的思維成為主流。


HuiNanHistory


文|小河對岸

滿清在入關之後,實行民族隔離政策。將國家分為中國本部(關內的漢地)、滿洲、蒙古、新疆、西藏等六部分,彼此界限明確,民族、語言、文化風俗也都涇渭分明。滿清對漢地的管理手段,也有其他地區不同。滿清只在漢人地區,搞行省制(設督撫)。而東北、新疆的設省,都是到了清末時期,其統治搖搖欲墜之時,才改設行省以加強控制。

漢地的十八省,脫胎於明朝的直轄區域,按明朝的行政區劃,俗稱為“兩京十三省”。其中,兩京為京師(北直隸)與南京(南直隸),十三省(正式稱謂為布政使司)為:山東(遼東都司,在行政上隸屬於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

滿清入關之後,對大明直轄區域的行政區劃稍作了調整。其中將江南省(即明朝的南京,俗稱南直隸)拆分為江蘇省(包括上海)與安徽省,湖廣省拆分為湖南省與湖北省。另從陝西省析置出甘肅省(包括寧夏)。形成了俗稱的漢地十八省,即:直隸(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包括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福建(包括臺灣)、甘肅(包括寧夏)。

對比清朝的漢地十八省與明朝的兩京十三省,可以發現唯獨少了遼東(遼寧)地區,那為何滿清要將遼東給分割出去呢?根本原因就在於滿清要保障滿人的利益。

遼東地區,在戰國時期,為燕國所有,延至秦漢時期。至三國時期,司馬懿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割據遼東的公孫氏,而在遼東大肆屠殺,史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時有兵士寒凍,乞襦,帝(司馬懿)弗之與。

司馬懿雖暫時解決了遼東割據之患,但同時也導致了遼東地區的人口空虛,致使,西晉以後,遼東地區漸為鮮卑、高句麗佔據。至唐朝時期,雖滅了高句麗,而在當地設立安東都護府,但此時的遼東地區,早已非當初的漢族聚居地。甚至連遼東再度淪為少數民族(契丹)所有都顯得悄無聲息,而不像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那樣有痛感,本質原因就在於唐朝時期的遼東地區並沒有多少漢族百姓居住,跟西域也沒啥區別。

漢族再度進入遼東地區墾殖,實際上是到了明朝。有人感慨,“燕雲十六州”丟失了有四百多年,實際上遼東地區的丟失卻有一千年之久(這期間只有唐朝較為短暫的羈縻統治)。明朝時期,才正式開始向遼東地區大量移民,設立遼東都司(下轄25衛2州,2州為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行政上隸屬於山東布政使司。

所以,明朝的遼東(都司)跟唐朝的安東都護府不同。唐朝的安東都護府實質上跟明朝的奴兒干都司比較相似,都是羈縻統治。明朝的遼東,已經成為漢族人的熟地,而與內地無異。這也是明朝不能與後金(滿清)議和的根本原因,在明朝看來,少數民族聚居的羈縻地區可丟,漢人的聚居地絕不可丟。所以,奴兒干都司等地區可丟,而遼東絕不可丟,一旦丟失漢人的聚居地,就喪失了作為大一統王朝的理論依據。

滿清雖入主中原,可是由於其人口過於稀少,文明程度也較低。所以,滿清對能否佔據中原(漢地),到底能佔據多久?都不那麼自信。故而,滿清的國策就在於“制漢”(聯蒙制漢),這也是滿清必將成為阻礙我國進步的根本原因所在。說白了,滿清統治下的中國,並沒有一個整體上的國家認識。對滿清來說,滿洲(東北)才是其根本,而其區域不過是其征服的戰利品而已。

滿清極其畏懼被漢化,而喪失自己的既得利益,在婚姻上也不與漢族通婚(準確來說,是旗民不通婚)。而遼東(遼寧)在地理上屬於東北,又是東北開發程度最高的地區,也最適宜定居與墾殖。故在其入關之後不久,就將遼東的漢人或屠殺或驅逐至關內,而沿東北地區的邊緣,開挖溝壕,並植上柳樹,即所謂的“柳條邊”。其目的就是為了嚴禁漢人進入墾殖,以預防將來在中原待不住了,還可以像當初的元朝退居大漠那樣,回到東北另立為國。


有知社


一直都不明白,從秦朝開始,歷朝歷代都在開疆擴土,中華帝國的疆域不斷擴大,什麼時候就有了個“漢地十八省”的說法,說漢人的腳步從未踏出漢地十八省,也未能對除了漢地十八省之外的土地進行過有效統治,其他的土地是滿清入關後帶來的嫁妝。什麼時候會有這種說法,這種說法是對是錯呢?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和雙重標準的,歷史上也從來沒有漢地十八省的這種說法,有些人為了達到一些目的,人為的宣揚只有漢地十八省才是中國的傳統統治區,這是一種典型的分裂行徑。

所謂的漢地十八省,也就是清朝將明朝統治區中的十五個承宣布政使司中的湖廣分為湖南、湖北,南直隸(先改名為江南)分為安徽、江蘇,從陝西中分出甘肅,所設置的18個省份。事實上,除此之外的其他區域也本就為歷朝歷代開拓後的地區,但卻被滿清政府列為其它民族居住區,這是滿清政府的民族分化治理政策,並不是說漢地十八省就是漢人的,其他就是其他的。例如遼東自戰國以來就是漢族的傳統居住的地區,但清入關後驅除了那裡的漢人,並把其列為禁地,禁止漢人進入。類似的禁地還有新疆、蒙古、西藏等。所這謂漢地十八省的建立就是為了對當時的滿人和漢人進行分離,其實也就是反映了當時的統治者對於漢族人口的歧視,這個漢地十八省的建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種族隔離,當時的清政府為了更好的統治漢人積極學習漢人的文化,但是實際上還是覺得滿人比漢人要高貴上不少。

而當時的遼寧,無論是在歷朝歷代,還是在明朝時期,是歸中央政府管轄的重鎮,漢族百姓和駐軍都很多,正兒八經是歸屬山東管轄的。只是因為後來被努爾哈赤攻陷後,將其作為後金的政治軍事中心,漢人大部分被驅逐,所以也就成了被隔離在漢人區域之外的城市,自然在後來的滿清政府劃定隔離區時,被劃在外邊了。


關河南望




漢地十八省其實又叫本部十八省,本部是相當於藩部而言的,清朝中央政府設立了理藩院專門管理藩部事宜。本部十八省大致是明朝後期實際管轄的地區,也是清朝漢族的主要居住區,包括:江蘇(包括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包括重慶)、福建(包括臺灣)、廣東(包括海南、香港)、廣西、雲南、貴州、直隸(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包括寧夏)。速記口訣:兩湖兩廣兩河山,蘇皖浙贛雲貴川,西北陝甘閩東南。



明朝中後期,政治腐敗,軍事削弱,不斷丟疆失土,漢人活動範圍基本被壓縮在內地十八省範圍內,朝廷能真正管到的地方基本也就是這十八省的範圍。清朝征服中原後,領土不斷變大,再次將東北地區、新疆、青海、蒙古等邊疆地區置於中央政府的實際統治之下,這些地區就是藩部。

因為有藩部,不懷好意的日本人在清末故意提出“本部”一說,原來是沒有“本部十八省”這個說法的,日本人這樣講是混淆視聽,認為本部十八省以外的地方不屬於中國。



國民黨當年推翻清朝的過程中,也是主張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一定程度上被幹擾,認為本部十八省才是中國固有領土,漢唐舊疆。所以國民黨的黨旗到今天還是十八星旗,這個十八星旗的來歷就是源自十八省,十八個角代表本部十八個省。

1931年918事變發生後,日本人扶持末代皇帝溥儀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好在抗戰爆發,中國取得勝利,才收回了東北地區。


坐看東南了


首先:“漢地”不止18省。

其次:

這個名稱是清朝時才出現的,時稱“一十八省”,沿自滿清對漢人與少數民族“分而治之”的施政理念,在原有的十五個承宣布政使司中,把湖廣分為湖南、湖北,南直隸(原江南地區)分為安徽、江蘇,又從陝西中分出甘肅,此基礎上所設置出來的18個省份——其地理分界線就是長城,長城以北及鄰北地區則置於清廷直接治下。

為什麼說“漢地”不止18省?

由於近代中國革命是以推翻滿清為代表的封建王朝及其制度為目的,因此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經將“收復”所謂的“漢地十八省”作為目標,但是,其不過是首先要將漢人從滿清的統治下解放出來,而不是僅僅只要這18省的版圖,因為自古以來,“漢地”就遠遠不止這18省:

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其領土範圍包含今天的北京、天津、遼寧的全部,朝鮮(北部)、韓國、河北、吉林、山西、內蒙古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更北的地方,名義上也是屬於西周王朝的:

《左傳.昭公九年》,周景王在列舉其疆土時稱:“肅慎,吾北土也”。根據《逸周書.王會》的記載,在成王5年至6年間的“成周大會”(第二次)上,肅慎確實作為周的臣子國派來了使臣,並且接受了周王室的冊封。

此後,東北地區除黑龍江外,基本上一直是在我中央王朝版圖內:

西漢時有“漢四郡”,當然也包括原燕國領土。

東漢時還有“後四郡”:

直到南北朝北齊時,原東漢四郡才陸續廢除,被崛起的高句麗和百濟等相繼侵佔。

至唐時,在唐高宗李治滅高句麗後,在今天的遼東半島全境、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故地,包含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西岸及庫頁島的廣袤地方,設置了“安樂都護府”:

與此同時,又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通遼地區設置“松漠都督府”與“饒東都督府”。

雖然後來時有得失,但是唐朝始終對整個東北地區有相當的掌控力,這是事實。

直到宋代,契丹的雄起,阻隔了正統王朝北宋對北中國地區的經略,才最終使“長城以北”逐漸脫離漢人王朝的統治之下。

自周以降,漢人為主體構成的中央王朝國家擁有北中國地區超過2000年。而失去“北中國”的時間之長,也不過才只有300年爾耳~:明朝的奴兒干都司治在黑龍江、阿速江(今烏蘇里江)、松花江以及腦溫江(今嫩江)流域,含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

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大明王朝對遼東地區的控制還是一直堅持到了明末。

因此,以後不要再提“漢地十八省”,謝謝。



無風即風


答:漢地十八省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清朝時候內地十八省,自然就不包括關外的遼寧省了。

明朝的遼東都司

明朝的兩京十三司,是傳統的漢人聚居區,其中,遼中都司歸屬於山東布政使司。一直屬於傳統漢區。但是為什麼到清朝就與其他漢地不屬於同一個地區了呢?


在明朝末期,起兵於東北的努爾哈赤佔領遼東都司,很多漢人由於戰爭原因慘遭屠戮,後來皇太極在今瀋陽建立首都,大量滿族移民進入遼東。清政府入住中原後,東北作為清政府的龍興之地,是不準漢人進入東北的,所以就和傳統漢地隔離開了。


後來在19世紀因為自然災害,大批移民開始去關外謀生(山海關),即闖關東。因此也有了關外,關內的說法,當然這些都是特定歷史時期才有的。而如今的內地顯然和以前是不一樣的了。


明朝小百科


從新石器時代(大約1.8萬年前)開始,在這裡居住的除漢族的先人外,還有東胡、肅慎等民族的先人。

(胡人俑)

到了東漢末期(184年-220年),各族勢力之間相互爭奪,形成了分裂割據的局面,遼寧被公孫氏佔據,當時的高句麗族也一度稱雄。

(高句麗王)

之後唐朝(618年—907年)征服了高句麗族,遼寧併入唐朝版圖,“安史之亂”後,松花江流域渤海政權興起,遼寧成為其勢力範圍。後來,契丹吞併了渤海,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稱帝,國號“契丹”建立了遼政權(916年—1125年)。

(契丹人)

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女真族舉兵抗遼,建立金朝。

(不可一世的金國騎兵)

經歷了蒙古帝國的吞併之後,明朝中期,女真人首領努爾哈赤用武力、懷柔、聯姻等手段征服了包括遼寧在內的東北各族部落,定都新賓,建立了後金政權。

(努爾哈赤)

明朝後期,滿族人日益壯大,他們在首領努爾哈赤率領下,歷三代而問鼎中原。1626年,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在瀋陽登基,並於1636年4月改號為清國。努爾哈赤及子孫先後在遼寧的撫順新賓、遼陽、瀋陽定都,因此遼寧是清朝(1644年-1911年)的發祥地。

由此可見,從石器時代,到唐宋元明清,遼寧都是由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統治,政治、文化、經濟、軍事都有鮮明的遊牧民族特色,遊牧民族擅長騎射狩獵,以動物皮毛為衣,性情蠻莽,複姓大族和彪悍的遊牧民風與講究大道中庸的漢族文化差別明顯,當然地處關外的遼寧就不屬於“漢地十八省”了。


西部執法者


漢地十八省其實由大明“兩京十三布政使司”演變而來。

明朝共十五省,清朝分南直隸為江蘇、安徽,分湖廣為湖北、湖南,又從陝西中分出甘肅省,這便是十八省的由來。

在明朝,遼東屬於山東布政使司,而到了清朝由於東北是龍興之地,不準漢人出山海關。

清朝在東北設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從此,遼東(盛京)與內地十八省隔離開來。



但是,在歷史上,除了宋朝外,遼東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春秋戰國屬於燕國,漢代屬於十三州中的幽州。


隋唐四代帝王一定要滅了高句麗,就是因為高句麗佔了遼東,而遼東是華夏故土。


心向青山


下面第二個資料就是有關本問題的,感興趣的請自己百度標題:明末中國東北原住漢民大部消亡到滿清的柳條邊和滿城,同時對滿清問題各種疑惑的網友自己百度下面資料標題找答案吧:

1.為了佔據中國不惜花42年學說中國話的通古斯滿洲人了不起

2.明末中國東北原住漢民大部消亡到滿清的柳條邊和滿城,

3,現代政治人造滿族的由來

4,滿清政權的性質:談談滿洲人的中國人認同問題

5.中國版圖的法理性

6.中國是每個中國人的中國,不能曲解為56民族聯合國

7.近代以來一些中外名人偉人們的元清歷史觀

8.真相大搬運-現實中甘當滿遺的幾乎大都是認錯了祖宗的悲劇

9.滿遺分子和日本右翼的論調對比


漢風烈烈掃胡塵


遼東從戰國時起就是中國領土,當時屬燕國。到秦漢,隋唐,至三國時還有遼東公孫淵割據政權,除宋以外,遼東一直是中國領土,明末被後金攻佔,驅逐漢人,遂成滿清“龍興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