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該如何採樁,如何栽培如何防止失枝呢?

愛花草的農人


雀梅在我國的南方分佈比較廣泛,在山坡荒野,大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野生的雀梅,由於生存環境的惡劣,它們的造型特別獨特,遒曲婉轉顯得美輪美奐,是比較理想的盆景素材,深受人們喜愛,不過要想製作成功完美的盆景,採摘和上盆是要學會的,否則再美的材料也是養不活的,下面簡單說說雀梅的採挖和上盆問題吧!



一,雀梅的採挖正確方法是怎樣的?

採挖雀梅要想獲得很高的成活率,時間點一定要選對,雀梅的採挖時間一般要選擇在秋冬之季的休眠期,等發芽之後,營養就已經被消耗了,想養活就比較難了,由於雀梅大多產在南方,溫度不是很低,加上雀梅的發芽時間比較早,一般來說在大寒這個時間段採挖最為適合,採挖種植後不久就可以發芽了,減少了養護的時間。再者,採挖雀梅時,儘量多帶一些原土,實踐證明帶的原土越多,土坨越大,成活率也就越高。

如果是生長在山石之間的雀梅,確實無法帶土的話,就要儘量多帶一些根系,多帶根系,即可確保成活,還能栽培時恰當懸露,營造懸根露爪的效果。裸根的話,注意馬上用溼布包裹,進行保溼,以免根系失水,致使養護不活。


二,如何栽培雀梅,成活率才比較高

雀梅栽培,有幾點要特別注意,首先雀梅栽培前要大致判斷一下大致的造型,要截掉過多的無用的枝條,儘量塗抹傷口癒合劑,要是裸根的話,可以簡單浸泡消毒,不過和普通的下山樁相比,浸泡時間不能過長,一般來說三四個小時就可以,浸泡時間過長,反而會失水,這一點一定要重視。

再者栽培時一定要用大的花盆,較多的土壤,而且是素沙,這也是和普通下山樁稍微不同的地方。栽培時可以深一些,上盆後注意澆一些生根粉溶液,既能補墒情,還能利於生根,做好這些之後,可以用塑料袋連盆帶樁套起來,進行保溫保溼,可以加速發芽,期間千萬不可見強光或者暴曬。

為了防腐,待發芽的過程中可以噴灑一些多菌靈溶液。強調一下,期間土壤要維持微潤鬆散,否則過溼潤的話,非常容易導致根系呼吸不暢,甚至會爛根的。


三,養護如何防止失枝

雀梅的成活率還是比較高的,無論是帶土還是裸根,一般這樣做都可以獲得很高的成活率,但是這貨有個特點,養護過程中容易出現失枝現象,意思也就是說部分枝條容易失水乾枯,甚至造成植株死亡,所以養護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夏季高溫不可暴曬,放在稍隱蔽處,並且要維持土壤的微潤,否則枝條容易乾枯,造成失枝現象。

第二,造型時儘量不用金屬絲以免形成傷口,造成部分造型枝甚至植株的死亡。其外,還要注意一年一換盆,這都是由雀梅特殊的生理特性決定的,再者應該注意定型後要及時鬆綁。

好了,關於雀梅的採挖和養護就說到這裡吧,願大家養好雀梅,生活愉快吧!文章由於水平有限,可能會有不當敬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