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鼻竇炎需要手術?

健康守門人


並不是所有的鼻竇炎都需要手術,不要被某些不正規的醫療機構和個人所矇蔽,一給你說鼻竇炎,就建議你手術治療。



鼻-鼻竇炎主要是鼻腔及鼻竇的炎性疾病,主要是分為急性和慢性,它們之間主要根據時間來劃分,一般以12周為界。鼻竇炎一般主要是表現為鼻腔不通氣,粘住或者黏膿性鼻涕,面部疼痛不適,嗅覺減退或者失去。

目前對於鼻竇炎的主要治療有如下幾個方案:

1.有感染情況下給予抗感染治療主要是阿莫西林或者二代頭孢類為主

3.促進黏膜運動,促進分泌物排出藥物口服

4.收縮黏膜藥物,緩解鼻腔通氣

主要有如下幾類:真菌性鼻竇炎,伴有息肉類鼻竇炎,長期保守治療無效的鼻竇炎,鼻中隔偏曲明顯的鼻竇炎,鼻竇口引流堵塞嚴重的鼻竇炎等
對於鼻竇炎是否手術需要根據症狀,查體,更需要結合輔助檢查,比如鼻內鏡檢查,鼻竇CT等檢查評估,你是否有鼻竇炎,有沒有被建議過手術治療呢?


耳鼻喉付醫生


鼻竇炎和鼻炎,作為一對基本上屬於伴生的鼻科疾病,很少會單獨出現。只是很多患者也分不清鼻炎和鼻竇炎的區別,因此在治療鼻竇炎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往往會盲目選擇手術治療。

結果不但治療的目的不理想,還給以後留下了隱患。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鼻竇炎手術的問題,幫助大家選擇最好的治療方式。

慢性鼻竇炎有藥物保守療法與手術療法兩類治療方法。絕大多數的慢性鼻竇炎患者只需要保守療法就可以康復,只有少數患者才需要手術療法。

2、哪些情況可以做手術?哪些情況必須做手術?

(1)從純粹西醫學的觀點看,對於慢性鼻竇炎,都是可以手術治療的(其實純粹西醫學的觀點中,任何病都是可以手術的)。手術的目的是消除主要病變,或者說消除病變的主要部分,並藉助於身體自身的免疫能力,進一步將殘餘的病變消除,從而可以儘早治癒。

但是,這一觀點違反了“可以不手術者儘可能不手術”的醫學道德。因為疾病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講有多種,非必須情況,不能選擇最具有破壞性和殘酷性的手術方法。

(2)一般情況下,如果慢性鼻竇炎伴有明顯的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以及鼻內結構的明顯改變,這些情況均有可能導致鼻竇引流不暢,從而難以治癒,或即使暫時取效,也容易病情反覆,這些症狀若經過系統的保守治療效果確實不佳,就可以考慮以手術治療為主。

(3)若上面的症狀,經過一個月以上的系統保守治療之後,沒有明顯的改善。並且症狀嚴重影響患者鼻腔的正常呼吸功能、同時長時間伴隨有頭疼等症狀,就必須要做手術,否則只會讓病情越加嚴重。

(4)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手術療法是必要的,但由於手術只解決了主要問題,對於慢性鼻竇炎長期存在的其他原因(特別是免疫力方面)並沒有得到解決,因此,手術後仍然有復發的可能。對此,還需要繼續進行必要的保守療法,特別是中醫治療。

3、西醫動不動就手術,中醫牴觸手術,這都是錯誤的

(1)西醫建議手術,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從效果上來講:因為西醫藥物為主的保守療法,對於治療鼻竇炎效果很不理想,雖然也有很多西醫知道中藥效果好,但他們並不會運用,或者用也用不好;第二利益驅使:因為手術可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醫療機構和醫生個人的收益都增加了,只有患者在健康和經濟上受損了。

(2)中醫牴觸手術,主要也有兩個原因

第一從醫學角度考量:因為本病在多數情況下均可由於保守療而康復,屬於中醫拿手的病症,如果短期內效果不明顯時,還可通過改善辨證論治思維與用藥方法而達到康復的目的;第二中醫自身因素:包括知識侷限性因素(不能正確認識手術的必要性),以及利益關係(將患者推向手術,有時等於減少單位或自身利益)。

一是對有無手術必要性有一個明白的認識,可通過諮詢不同的醫生、上網查詢以及自己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來確定;二是對手術承受能力(手術風險承受能力、身體條件承受能力、經濟條件承受能力)有正確評估。

4、鼻竇炎的保守療法適應於什麼情況?

慢性鼻竇炎的保守療法屬於基本療法,只要是慢性鼻竇炎患者,首先適合於保守療法。保守療法的具體應用方法(措施)有很多種,一般需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多種治療措施相結合的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目前頃向於使用大環內脂類抗生素小劑量長期應用(一般用藥3-6個月)。由於有可能引起肝功能異常,需要注意定期(每1-2個月一次)監測肝功能變化情況,若出現肝功能損害時,及時停藥。

外用為主,口服湯劑或者中成藥為輔,一般需連續用藥一段時間(無具體標準,大約為1-3個月,或更長)。由於中藥有點混亂,外用藥患者可以選國家認可的,比如非遺名單裡邊的,明氏清淵膏,效果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口服藥因為需要針對患者的身體情況用藥調理,因此需要去正規中醫院診斷之後才能配藥。

在症狀嚴重時可採取局部治療法暫時緩解症狀,如滴鼻藥(減充血劑、消炎劑、激素類噴鼻藥),必要時可用上頜竇穿刺沖洗、鼻腔沖洗等。

增強上呼吸道免疫力、促進上呼吸道黏膜排洩功能的藥物應用。此種治療方法不常見,一般也是作為其他療法的輔助手段。

5、其他注意事項

(1)任何慢性鼻竇炎的患者均不宜輕易選擇手術,但在系統保守療法一定時間(不少於一個月)後仍然效果不滿意,並具有明顯的上述符合手術條件的症狀,也是可考慮手術取向的。

(2)對於未成年患者,年齡越小,越不要輕易進行鼻竇炎的手術。


凌寒雪暗香


鼻竇炎可以分為急性鼻-鼻竇炎和慢性鼻-鼻竇炎。累及的鼻竇包括上頜竇、額竇、篩竇、蝶竇。

急性鼻-鼻竇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細菌與病毒感染可同時併發。所有人群均可以發生急性鼻竇炎,其中又以兒童及年老體弱者多見。急性鼻-鼻竇炎如果沒有引發併發症,絕大多數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獲得痊癒,並不需要手術治療。但如果已經出現併發症如眶周膿腫等,則需要急診手術開放鼻竇,通暢引流,防止併發症的進一步發展。

慢性鼻-鼻竇炎是指經過正規的藥物治療12周仍然不能好轉,甚至進一步加重的鼻竇炎。分為伴鼻息肉和不伴發鼻息肉兩種情況。主要症狀有:鼻塞、流膿涕、嗅覺減退、頭面部脹痛等,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1.急性鼻竇炎反覆發作,使之轉為慢性。2. 鼻腔內結構的異常及阻塞性疾病,如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腔腫瘤、鼻息肉、鼻腔填塞等阻礙鼻腔、竇口通氣引流。3.牙源性上頜竇炎。4. 真菌性鼻竇炎等。

手術適應症:有影響竇口鼻道複合體及各個鼻竇引流的明顯解剖異常或鼻息肉;經藥物治療,症狀改善不理想;出現顱、眶周等併發症的。

術後處理:

術後定期返院複查十分重要,定期進行鼻內鏡下術腔清理,1~2周根據術腔恢復情況確定隨訪處理間隔時間,持續3~6個月,抗炎性反應用藥不少於12周。

分享健康知識,助力健康生活。


耳康君


鼻竇炎可以分為急性鼻竇炎與慢性鼻竇炎,同時細分可有上頜竇炎,篩竇炎,額竇炎,蝶竇炎,每組可以單獨發病又可以合併發病,包括全組副鼻竇炎,當鼻竇炎急性發作時一般保守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慢性鼻竇炎CT片表現出多組或者全組副鼻竇炎時,經保守治療複查CT無改善,雖然患者無明顯不適,但為防止病變加重,可以行鼻竇開放術。

同時,當鼻竇炎合併鼻甲肥大或者鼻中隔偏曲的時候,患者鼻塞明顯,可以行鼻中隔矯正鼻甲成型,同時開放鼻竇治療,當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時候,息肉往往來源於上頜竇、篩竇等,需要手術切除鼻息肉,同時開放竇腔。再就是如果患者出現視物不清,頭痛明顯,CT片出現竇腔密度不均勻時候,一般為真菌性鼻竇炎,此種鼻竇炎往往保守治療無效,最佳治療方法就是鼻竇開放術治療。


耳鼻喉科醫生李霞


得了鼻竇炎是比較頭痛的事,但並不是所有的鼻竇炎都需要手術治療,現在的醫院為了各種不可目的首先就是建議病人手術治療,根據鼻竇炎的治療指南,一般保守3個月以上無效才考慮手術治療,另外就是黴菌性鼻竇炎鼻竇竇口堵塞引流不暢,鼻竇內腫物性質不明等是需要手術的


耳鼻喉科吳醫生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ccd000a3e5d83d6cfed\

色彩長大了


不用手術,所謂的手術,那是壓根就沒有找到病因,說白了很多類的鼻炎,病根本就不在鼻子,而是在其它地方,西醫因為只在鼻子上做文章,有好的,長期不好的只能做手術,而手術後又跳樓。🤕


用戶3012791762226


鼻腔結構異常(如鼻中隔偏曲)等引起的鼻竇炎;經足量足療程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的鼻竇炎;伴有明顯息肉藥物不能控制的鼻竇炎;某些特殊類型的鼻竇炎,如黴菌性鼻竇炎等,均需要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