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是怎樣的?如何護理?

fairyfaye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是怎樣的?如何護理?

對於初為人父、為人母的寶爸寶媽來說,寶寶的每一點變化和成長都牽動著自己的心。而寶寶長牙對於寶寶來說,是成長中的大事之一,所以寶爸寶媽們對寶寶的關注可想而知。

一、寶寶出牙有什麼徵兆呢?

1.喜歡用嘴咬東西:比如媽媽在哺乳的時候,小傢伙吃著吃著就把媽媽的乳頭咬一口,把媽媽咬得生疼生疼的。這時候媽媽恨不得打這小子一巴掌(開玩笑的,還是不要打寶寶哦)。

2.牙齦有發白跡象:讓寶寶張開口觀察一下寶寶的口腔,如果發現寶寶上下牙齦都有發白跡象的話,證明寶寶就快要長牙了哦。


3.寶寶長牙期間,一般有流口水、心裡煩躁、牙齦癢癢等徵兆。遇到這種情況,做爸媽的不要責怪寶寶不安分,而是要及時安撫寶寶哦。

二、寶寶一般多大出牙呢?

每個寶寶因個體不同,出牙時間的早晚也是不一樣的。出牙早的寶寶,4個來月就開始出牙了,一般情況的寶寶6個月開始出牙,而晚的也有10-12個月才出牙的。

寶寶出牙早晚跟遺傳因素和寶寶營養與睡眠好壞都有關係,一般來說,寶寶乳牙萌出的平均年齡為7.1——8個月左右。


寶寶只要在1週歲內長出第一顆牙都屬於正常正常現象。一般 2 週歲內的寶寶,乳牙總數約以月齡減4——6顆算都屬正常。寶寶大約2 歲半的樣子,乳牙全部出齊。

三、寶寶長牙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說,都是先長出兩顆下門牙,少數的寶寶先長出兩顆上門牙,極少數寶寶先長出旁邊的切牙。

這都是因人而異的,家長們不必擔心。只要寶寶食慾正常,睡眠和便便正常就可以了,寶爸寶媽無需在意寶寶長牙順序問題。

四、寶寶長牙期間,該如何為寶寶護理呢?

從寶寶剛長出4顆牙齒後,媽媽就可以買軟毛的那種兒童牙刷幫寶寶輕輕刷牙,剛開始幫寶寶刷牙不需要牙膏。寶媽在給寶寶刷牙的過程中,做到動作輕柔就可以啦。
寶寶每次餐後特,最好讓寶寶漱漱口?希望你家寶寶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出牙順利,健康成長!


文海撈夢話育兒


歪個樓先,寶寶出牙了,爸媽做好當人肉磨牙棒的心理準備吧(其實有木有心理準備結果都是一樣一樣滴)。

好了,迴歸到一本正經臉,其實母乳的媽媽能最早感受到寶寶有沒有出牙:喂著喂著就會被小崽子咬疼,“嚯,厲害了我的崽,居然長牙齒啦!”

這是最直接的,間接的還有怎麼老喜歡咬東西,再細緻一點的爸媽,還可以觀察一下寶寶的口腔,如果上下牙齦都有發白跡象,說明寶寶就要長牙啦(嗯,你們可以商量一下,“犧牲”一下誰去當人肉磨牙棒了)

每個寶寶乳牙20兄弟萌出的時間都不一樣,這也跟遺傳有一定關係。早的呢4個來月就迫不及待出牙了,晚的呢拖拖拉拉到10-12個月。一般來說,城裡的寶出牙普遍比農村的寶早一點,前者乳牙萌出的年齡平均為7.1個月,後者為8個月。只要是在1歲之內長出第一顆牙,都算正常,

2 歲以內的寶,乳牙總數約是月齡減4~6顆,2 歲半乳牙出齊。6歲以後,寶的乳牙開始脫落換恆牙,先出第一恆磨牙。

順序嘛,多數寶寶都是先出兩顆下門牙,偶爾先出上門牙,偶爾的偶爾,先出旁邊的切牙……只要寶寶體重、身高發育正常,爸媽不要太糾結時間和順序。

1歲之內,寶寶長出第一顆牙就算正常,管它是終歸終歸的滿6個月後,還是少數的早於或晚於6個月。

不過長牙可不是件舒服的事,寶寶會流口水、哭鬧煩躁、牙齦癢癢,爸媽要及時安撫,及時擦掉口水。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從寶寶長出第一顆牙時,就要護理了,用蘸溫水的紗布給他擦乳牙,等長出4顆牙了,媽媽就要給他刷牙牙了,一開始不用牙膏,牙刷買軟毛的那種兒童牙刷,2個月一換。每次喝完奶吃完東西最好都漱漱口。

千萬別等到寶寶牙齒長得差不多了再來護理,到那會寶寶早就有很多牙齒和口腔問題了。


兒科醫生魚小南


寶寶出牙的徵兆:

寶寶長牙時會出現的症狀有:疼痛導致煩躁不安、流口水增多,低燒、還會有寶寶開始喜歡咀嚼一些東西,甚至靠頰部出現紅色斑點。



1.流口水

大多數寶寶會在寶寶出牙的前2個月左右開始流口水。

護理的方法:過多的口水容易刺激寶寶的皮膚,可以給寶寶用柔軟的圍嘴,並且經常更換,或者用柔軟的毛巾給寶寶擦拭。

2.咬東西

寶寶出牙時期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咬東西。這樣可以緩解出牙時的不適感。

護理方法:父母可以準備一些磨牙餅乾、水果條等磨牙食物,讓寶寶啃咬,緩解不適。

3.哭鬧煩躁不安

出牙引起的不適,會使寶寶變得愛哭鬧,更容易煩躁。

護理辦法: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新玩具、或者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做遊戲;可以給孩子一些可以啃咬的東西讓孩子啃咬,以此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4.不吃奶

長牙時期寶寶吃奶時會容易變得很煩躁,寶寶非常想吃奶,但是開始吃奶後又因為吮吸時牙床疼痛而拒絕進食。

護理辦法:父母可以將幹喜乾淨的手指伸進孩子口腔內幫助孩子按摩一下牙床,緩解不適。

出牙的時間和順序:

寶寶出牙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出牙的時間、頻度、數量無固定規律,大部分寶寶4-6個月開始出第一顆乳牙,也有超過1歲的,也被認為是正常的。

寶寶出牙早晚與缺鈣沒有關係,於遺傳有關係。

出牙順序

出牙如何護理:

出牙寶寶的口腔很容易感染病菌,父母一定要注意為孩子做好口腔清潔。

父母在每次哺乳或者餵食後喂孩子喂一些溫開水,以起到沖洗殘留的乳汁和食物殘渣的作用。

寶寶出牙後,父母可以用乾淨的紗布纏在手指上,幫助寶寶擦洗牙齦和按摩牙床,可以緩解寶寶出牙的不適感。






寶寶吃奶粉時,避免讓寶寶含著盛有奶液的奶瓶入睡,避免殘留在寶寶口腔內的奶液成為培養細菌的溫床。


丁媽親子時光


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到您。

寶寶出牙的徵兆有哪些?

寶寶出牙期間,是會有些徵兆的,如:

① 大量流口水;

② 煩躁、脾氣不好、愛哭,因為長牙的疼痛和不舒服,讓寶寶顯得很煩躁;

③ 愛啃咬東西;

④ 睡不安穩,寶寶可能在半夜醒來,看起來很煩躁,可能也是因出牙不適引起的;

⑤ 體溫升高,出牙期間體溫要比平時高一點,或輕微發燒,一般也不要緊。

⑥ 牙齦腫脹 ,當發現寶寶有以上表現時,家長洗乾淨手去摸寶寶牙齦,會有上硬硬的腫脹感。

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當媽媽感覺寶寶咬乳頭,說明寶寶可能是在長牙了。



寶寶出牙的時間?

由於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一樣,出牙的時間也不等,最早有4個多月就出牙的寶寶,也有的寶寶但10個月,甚至一歲左右才開始出牙,到兩歲半可以全部出齊;6歲以後開始掉乳牙,換恆牙。

但只要寶寶在1歲以前長出第一顆牙,家長們就不用太擔心,也沒必要因為寶寶出牙晚而焦慮,只要其他方面,身高體重等方面發育都正常,小乳牙遲早都會長出來的。



寶寶長牙的順序

出牙順序和出牙時間一樣,每個寶寶都存在差異性,有的寶寶可能先出下面的牙齒,也有的寶寶先上面出牙,還有的寶寶並不是兩顆一塊出,而是先出來一顆再出一顆。

一般寶寶乳牙萌出的順序為:

下頜切牙:6-10個月

上頜切牙:7-11個月

側切牙:9-13個月

第一乳磨牙:13-19個月

尖牙:16-22個月

第二乳磨牙:23-33個月


寶寶牙齒如何做好護理?

寶寶長牙期間,喜歡啃咬東西,家長注意衛生就好,勤給寶寶洗手,勤給玩具消毒;流口水期間可使用口水巾,勤擦勤洗,晚上睡著後可以抹點護膚霜,以防口水疹;出牙後注意口腔衛生,給寶寶刷牙等。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如果覺得可以幫到您,要記得給京媽點個贊~另外,您還有其他育兒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留言諮詢哦。


京媽說


要說寶寶出牙的徵兆,其實網上面有很多。

比如常見的發現寶寶突然間開始流口水了,而且流的還不輕,這就有可能是要開始出牙了;比如發現寶寶開始不自覺的開始啃咬東西,這也是要出牙的先兆;當然還有人說很多寶寶早出牙的時候身體不舒服,會有哭鬧磨人的表現,或者還伴隨有低燒的症狀。

其實這都算是寶寶出牙的徵兆,其實讓開心爸爸來說,最直接的就是寶寶開始咬人了,而且媽媽們感受到的會更直接,因為在母乳的時候,喂的喂的就會被小傢伙給咬一下,那疼痛真的不是一個字能夠形容出來的。當然想確認的話,直接觀察一下寶寶的口腔,如果上下牙齦都有發白跡象,說明寶寶就要長牙啦。

至於寶寶出牙的順序

其實每個寶寶乳牙萌出的時間幾乎沒一個一樣的,據說和遺傳有一定的關係,不過沒有依據來證實而已。早的話4個來月就迫不及待出牙了,晚的呢能夠拖拖拉拉一直到10或者12個月,當然開心爸爸也見過更加晚的,2歲左右才開始大批量的出牙,不過這時候一出就是好幾個,屬於寶寶出牙中的“厚積薄發”者,很少見罷了。

一般來說只要是在1歲之內長出第一顆牙,都算正常。雖然開心爸爸見過2歲才出第一顆牙的,畢竟這就是特殊情況了,如果自己家的寶寶1歲了還沒有長出任何一顆牙的話,是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的,別因為自己的疏忽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順序嘛,絕大多數寶寶的出牙順序按照幾率是這樣的:先出兩顆下門牙﹥先出上門牙﹥先出旁邊的切牙……換句話說,寶寶的出牙一般都是遵循著從下到上從中間到兩邊的順序的,不過這個也不是多麼嚴格的推論,只是一個經驗罷了。只要寶寶體重、身高發育正常,爸爸媽媽對於這個出牙的時間和順序沒必要太過於糾結。1歲之內,寶寶長出第一顆牙就算正常,管它是終歸終歸的滿6個月後,還是少數的早於或晚於6個月。

關於寶寶出牙的護理

出牙說實話不是件舒服的事情,特別是對於話都不會說的寶寶們,會更加難受,所以他們會表現為:流口水、哭鬧煩躁、牙齦癢,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出動了,及時的安撫,及時的擦掉口水。有的時候可以塞給寶寶一根磨牙棒玩,也是挺不錯的。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從寶寶長出第一顆牙時,就要開始護理了。其實護理的方法也很簡單,用蘸溫水的紗布給寶寶輕輕擦拭乳牙即可。一方面算是給寶寶的牙齦一些按摩,使其能夠更快更好的出牙,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寶寶的口腔乾淨。等寶寶的牙齒出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刷牙了,關於刷牙沒什麼好說的,用專門的兒童牙刷就好了,剛開始也不用牙膏,直接就那樣蘸水刷刷就好了。


開心爸爸的日記


牙齒萌出是牙冠形成後向頜平面移動,穿過骨隱窩和口腔黏膜,達到功能位置的一個複雜過程。這一過程可分為三個時期:萌出前期、萌出期、萌出後期。

萌牙過程

1.萌出前期。是牙齒萌出的準備期,在牙根形成前,牙冠部組織生長,鈣化到一定程度,牙胚產生整體頜向移動和偏中心的移動,移動向骨吸收,反方向骨重建。

2. 萌出期 。乳牙和恆牙的萌出是相似的,隨著牙根形成,牙胚在牙槽骨中給向移動,當牙根形成達全長的2/3 左右時,牙胚突破牙囊、牙齦顯露於口腔。牙胚破齦萌出,稱為“出齦”。牙齒自身頜向運動萌出到口腔,稱主動萌出,縮餘釉上皮與釉質表面分離,牙齦向根方向退縮,臨床牙冠暴露,稱為被動萌出。

3. 萌出後期 。當牙萌出到咬合建立時,牙槽骨密度增加,牙周膜各組纖維束逐漸形成並附著在牙齦和牙根周圍的牙槽骨上,纖維束直徑由細小變得粗大而穩定。剛萌出的牙齒,硬組織壁薄,髓腔寬大,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根尖孔呈喇叭口狀,一般要 經過2~3 年,根尖部才完全形成。牙本質和牙骨質還在繼續形成, 年輕恆牙發育要經過3~5 年才達到與成人相似。

萌牙時間和順序

牙齒萌出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左右對稱萌出,同名牙下牙先出,上牙略後萌出。


牙齒萌出時間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有遺傳因素的影響,也有環境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是,女孩比男孩牙齒鈣化、萌出時間早;營養良好、身材高和體重較重的兒童萌出較早;溫熱地區比寒冷地區孩子萌牙早。

牙齒萌出時的症狀

牙齒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無不適感,但在乳牙即將萌出時,小兒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乳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嚼動的刺激可使牙齒穿透牙齦黏膜順利萌出.。牙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於小兒的吞嚥功能還不完善,口底又淺,唾液經常流出來,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就是出牙期孩子容易流口水,這種現象,隨牙齒的萌出和口底的加深而自動消失. 有的小兒牙萌出時可出現低熱、拒食、不適等表現,牙齒萌出後自行緩解。


注意事項

孩子萌芽期,家長要注意監護,不僅要給孩子加強營養,還要注意觀察萌牙的狀況,出牙時間和順序有無異常、牙齒髮育狀態是否正常、有沒有嚴重畸形等等,如有問題及時專業問診。還有就是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呵護從第一顆乳牙開始。


小邱牙醫也有大情懷


寶寶在六個月左右第一顆小牙會隨著媽媽的驚喜長出來,此時寶寶張嘴笑會看見小牙白白的,像小兔子一樣的可愛。

一.出牙徵兆

  1. 流口水 當你看到寶寶口水增多時,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要長牙了。

  2. 啃咬東西 當寶寶突然變得喜歡啃咬玩具,有可能是小寶寶在長牙哦!有的寶寶長牙期也喜歡咬人。

  3. 哭鬧 當寶寶出現無理由的哭鬧時,粑粑麻麻需要觀察寶寶是不是要長牙了。

  4. 身體發熱發燒 有的寶寶長牙會引起身體的發熱或者低燒等。

  5. 腹瀉 比較敏感的寶寶會引起腹瀉,此時媽媽要注意觀察,是吃壞肚子還是寶寶要長牙了!

  6. 睡不安穩 有的寶寶會因為長牙期而睡覺不踏實。

寶寶在6個月左右時,要細心觀察寶寶,有沒有類似症狀,每個寶寶的長牙期症狀都有所不同,所以寶寶有異樣媽媽要分析一下。

我家寶寶長牙時的症狀只有流口水、啃咬東西和咬人。

二.出牙時間順序

寶寶大多會在6個月的時候長出第一顆牙,而第一顆牙一般都是在下牙床中央,兩顆牙齒其中的一顆。有的寶寶可能生長順序不一樣,家長不必擔心。

  1. 寶寶在六個月的時候會長出兩顆下牙床的大牙,在這個時候寶寶添加輔食可以吃一點糊狀的食物哦!
  2. 寶寶在9個月的時候會長出六顆牙齒,此時寶寶可以吃泥狀或者半凝固的食物。
  3. 寶寶在12個月的時候長出八顆牙齒,這時的寶寶可以用牙床的八顆牙齒咀嚼半固體的食物。
  4. 寶寶在18個月的時候長出了十二顆牙齒,此時寶寶可以食用固體食物。
  5. 寶寶在2歲的時候,牙齒已經長到十六顆了,這時寶寶可以練習吃軟米飯和肉糜等食物。
  6. 寶寶在2歲半的時候已經長滿二十顆牙齒啦。
有的寶寶會出牙晚,有可能是先天遺傳,或者缺鈣導致寶寶長牙晚。寶寶出牙時間差距在半年以內都算是正常的,媽媽不要擔心。

三.如何護理

  1. 當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開始,家長們操心的事情又多了一件,此時媽媽:需要給寶寶帶好口水巾,及時給寶爸擦口水。

  2. 買一個合適的磨牙棒或者磨牙餅乾給寶寶使用,並且磨牙棒要經常消毒,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

  3. 準備一套寶寶的牙刷牙膏,給寶寶刷牙,寶寶太小可以用手指沾水給寶寶刷牙,大一大可以用寶寶的專用小牙刷進行刷牙。

歡迎評論區討論、點贊、關注,不吃水果的同學有更多幹貨等著你哦!

不吃水果的同學



有些寶寶在出牙前是有徵兆的,比如啃咬東西,流口水較以前多,甚至還有發燒的可能。


但是也有寶寶出牙前毫無徵兆,悄悄地就長出來了。是不是很省心,還特驚喜。


寶寶第一顆乳牙的萌出通常在4到10個月之間,但這只是一般情況下。

有的寶寶萌牙比較早,可能3個多月就長第一顆牙了,這也是正常的現象。

晚一點的也到10個月或11個月就會萌出了。如果12個月之前還沒有萌出第一顆乳牙那就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了。

至於出牙的順序還真不一樣,有寶寶先出下面的切牙,也有寶寶先出上面的。有的寶寶先出一顆,有的先出兩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當寶寶第一顆乳牙長出來後,家長就要注意孩子的口腔清潔了,護理不當會出現牙垢,黑牙,或者爛牙。如果牙根壞了則會影響以後恆牙的正常萌出,所以千萬別拿乳牙不當回事兒。

寶寶吃完奶之後喂一點溫開水,可以起到漱口的作用。

或者大人洗乾淨手,在食指上套上乾淨的紗布,蘸上溫開水輕輕擦拭乳牙。

當寶寶出4顆乳牙的時候可以考慮購買兒童專用牙刷,幫寶寶刷牙。

希望寶寶們都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


佳佳媽媽聊育兒


寶寶出牙對寶寶和父母來說是一件大事,說明寶寶開始長大了,已經為吃做好了準備。

寶寶的第一顆乳牙大多數是在4個月到8個月之間長出的,一般是6月開始長出第一顆牙,少數寶寶從3個月起開始長乳牙,有些寶寶直到一歲才開始長乳牙。關於寶寶出牙的時間,除了遺傳因素,還和寶寶的營養狀況、牙胚的位置有關。一般如果提前或推遲幾個月,但寶寶的發育正常是沒有影響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晚出牙急著給寶寶補鈣,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另外還有一個觀點是和母體的聯繫,這是和母親的孕期營養有關係,牙齒髮育時期需多種礦物鹽,如鈣、磷、鎂、氟和維生素類,若孕婦從飲食中攝取的礦物鹽不足,就去造成體內維生素D缺乏,鈣吸收不足從而胎兒牙胚的發育,使寶寶出牙延遲,因此,孕婦應多吃綠色蔬菜和豆製品類,並經常曬太陽。

所以母親孕期營養很關鍵,我有個同學她在孕期時候因為工作因素,經常在外面吃快餐,營養不足結果孩子生下來牙釉質發育不全,到孩子兩三歲時牙齒開始掉一點點,像巨齒狀一樣。這種就是媽媽在孕期沒有注意營養的關係。

出牙順序:


6-8個月:寶寶的第一顆牙門牙冒出來了,緊接著第二顆牙,在下齒槽中間,跟著上齒槽又長出兩顆門牙。

8-12個月:上齒槽外面的兩顆門牙萌出,然後下齒槽外側的兩顆門牙冒出牙齦。

12-16個月:先後在上下齒槽出現第一乳磨牙。

16-20個月:先後在上下齒槽長出犬牙。

20-30個月:長出下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上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至此20顆乳牙長齊了。 寶寶從6個月開始出牙,到2歲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齊,長齊20顆乳牙。


寶寶長牙的徵兆

乳牙萌出前幾天孩子可能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如哭鬧、口涎增多、喜歡咬手指和硬的東西、睡眠不好、食慾減退等表現,有的還有低熱、輕度腹瀉、局部牙齦可能充血、腫大。一般來說,以上現象持續3~4天,乳牙就穿破牙齦萌出了。

1.流口水

長牙會刺激口水的分泌,一般寶寶到三四個月會出現流口水現象。有些寶寶由於口水過多刺激口角周圍的皮膚出現口水疹,此時要注意皮膚的護理,避免發炎。

2.啃咬東西

出牙期間牙齦感覺癢,寶寶喜歡咬手指或者硬物。比如吸母乳的寶寶,會出現用咬乳頭的現象,或者吃奶瓶的寶寶也會用牙齦啃咬奶嘴,藉此減輕不適感。可以給寶寶一些有硬度的東西,比如磨牙棒啊,胡蘿蔔條等按摩牙齦。


3.哭鬧的次數增加

由於長牙不適、疼痛感所致。比如寶寶無緣無故地哭鬧,多給寶寶愛撫、語言上的安慰,有空帶寶寶去戶外活動,藉此轉移注意力。

4.睡眠不好

寶寶可能在半夜間醒過來,表現出煩躁不安的樣子。這時候不要急著哄他或餵食,先看看他能不能自己安靜下來。

5.拒絕進食

牙齦腫漲感使寶寶在吸吮過程感覺疼痛,從而拒絕吃奶。如果寶寶不願意吮吸,可以改勺子餵養試試看。

6.發燒

有些寶寶在出牙期間會出現低燒的現象,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良好無需特殊處理。注意把寶寶的手洗乾淨,還有寶寶經常玩的玩具要清新幹淨,以免寶寶在啃咬過程將細菌帶入嘴巴感染。

寶寶在長牙期間要家長要常帶寶寶去戶外曬太陽,以促進鈣吸收,順利度過出牙期。

我有一篇專門寫嬰幼兒每個年齡階段口腔的護理和營養飲食,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我的文章借鑑一下。


營養中藥師瑞雪


哎!你知道萌牙是怎樣的嗎?

小夥伴大家好,我是壹哥。

世間萬物終有序,有如小苗的破土萌出,又如寶寶們的乳牙萌出。今天壹哥就來和大夥聊聊乳牙萌發的時間和順序。

乳牙萌發的順序:

乳牙萌發的順序遵循一個原則:先下後上、先前再後。也就是說下面的牙先長,之後再長上面的牙,前面的牙先長,長完再長後面的牙。一般情況下,乳牙總共是20顆。(下Ⅰ→上Ⅰ→下Ⅱ→上Ⅱ→Ⅳ→Ⅲ→下Ⅴ→上Ⅴ)

當然偶爾會出一點小狀況,比如可能少長一顆;也可能兩顆黏在一起長,變成一大顆;這些牙齒髮育上的異常情況發生概率小,另外有寶寶會“先天性全口缺牙”,但非常少見,若發生,就要儘快找專業醫師診治了。

乳牙的萌發時間:

一般寶寶的第一顆乳牙在出生後6-8月齡左右萌出,至出生後20-30月齡萌出所有乳牙。(這裡都是指平均時間,略早和略晚都屬正常)。

乳牙的功能

乳牙有5大功能,包括美觀、發音、咀嚼食物、維持顎骨正常發育和引導恆牙萌發。

很多寶媽認為乳牙不重要,反正以後還有恆牙,還要換牙,但是如果沒有照顧好乳牙,致使乳牙被蛀而提前拔除,就不能幫底下的恆牙預先佔好位置,空間被其他牙侵佔,這樣就導致恆牙長歪,甚至長不出來。

所以乳牙也是十分重要的哦,疏於照顧影響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