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驅逐艦噸位過萬,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MILKLA


055大驅噸位過萬為何不叫巡洋艦?因為老子樂意。君不見日本還把2萬多噸的直升機航母叫作“護衛艦”呢,國際上誰說啥了?要是兔子願意,甚至可以把055稱作導彈艇,反正不礙別人傢什麼事。



055大驅

不過中日的情況存在本質上的區別。日本那廝之所以把幾萬多的大傢伙硬生生定位於護衛艦,本質上是為了掩人耳目,怕別人揪著小辮子,畢竟迄今還受著戰後條約的限制不得發展進攻型軍力。“出雲”級直升機航母稍加改造就可以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是實打實的進攻力量,為了“硬拗”成防禦性力量,不得不出此下策。但中國作為戰勝國,可沒有這般畏首畏尾的顧慮。
日本把“出雲”級航母稱作護衛艦


,實在是噁心

中國之所以把055稱作驅逐艦而不是巡洋艦,主要基於幾點原因:

其一,巡洋艦沒落,驅逐艦發展方興未艾的現實。二戰的水面戰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巡洋艦的戰爭,大炮鉅艦的印象深入人心。但二戰後曾經作為配角的驅逐艦逐漸朝著大型化、多用途化演變,大有取代巡洋艦的趨勢。到今天,世界上僅存兩款巡洋艦,一是俄羅斯的基洛夫級,另一個是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二者都是服役於上世紀的老傢伙,冷戰是它們的巔峰期,但進入21世紀明顯已經落伍了。055的噸位雖然超越了提康德羅加級,但作為一款新型戰艦,隱形、多用途是它的顯著特徵,遵循著驅逐艦的發展路線,已經完全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巡洋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其二,055在中國海軍中的定位。二戰中或者冷戰時的巡洋艦,主要看中單艦的作戰力量,為了獲得強大的作戰實力,所以將很多武備堆砌其上。比如二戰中高達數萬噸的巡洋艦,都配備了四五百毫米的巨炮,基洛夫更是攜帶導彈超過200枚。但055在中國海軍中主要還是作為護衛艦隻使用,主要擔任航母戰鬥群的“帶刀侍衛”或者作為編隊的旗艦/指揮艦,它雖然排水量達到12300噸,但只裝備了112單元垂髮,比提康德羅加的128單元要少。但全艦配備了完整先進的雷達系統,系統集成度高,有效降低電磁干擾,是基洛夫等巡洋艦不能比的。


基洛夫級艦艏密密麻麻得垂髮系統,但雷達電子系統很落後

055
武備數量不如基洛夫,但其他方面碾壓


兵者詭道也


叫什麼巡洋艦啊,現代海軍裡“巡洋艦已死”,也就是說實際上巡洋艦這個艦種已經被拋到歷史的垃圾堆裡啦,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局座”曾經在海軍裝備論證會上說的,我認為還是頗有道理的。

話說美軍當時搞“提康德羅加”級也並不是要整成巡洋艦的,當時這個也就是按驅逐艦研製的。但是當時美軍以前的老巡洋艦幾乎都退役了,根據美國海軍部的晉升規則,驅逐艦長的軍銜是中校,巡洋艦長的軍銜是上校,如果沒有了巡洋艦那麼將導致中校到准將的晉升缺了一級,所以無奈硬生生把“提康德羅加”定成了巡洋艦。

其實提康德羅加與傳統的巡洋艦是兩個概念,而以前美軍的巡洋艦與別國的巡洋艦也不同,他們主要是把巡洋艦拿來做艦隊防空的(從亞特蘭大級開始),護衛艦用來反潛,反艦主要靠航母艦載機,打雜靠驅逐艦;而傳統的巡洋艦應該更像是俄羅斯“基洛夫”這樣,防空、反艦、陸攻樣樣都行才是。而現代隨著驅逐艦的地位逐漸提高,多功能化,巡洋艦得活都被驅逐艦幹了,而歐洲更是極端的把一票驅逐艦體量的船叫護衛艦。

總的來說吧,我們自己的船叫什麼還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美國其實一直都把055型稱為CG(巡洋艦)的,但是你們說了算麼?日本還把直升機航母叫驅逐艦呢。


衛青點兵


是不是巡洋艦可不是看噸位來定的,當然,噸位也很重要,但是,巡洋艦需要一艘軍艦具備比驅逐艦更強的指揮能力、遠航能力、火力水平,具備更強的獨立作戰能力,可以一艘軍艦支撐起一次戰役行動。當然,更重要,或者是最重要的是,一艘巡洋艦必須要被本國命名為巡洋艦。

圖為正在建造中的055型驅逐艦。


有人說叫什麼有那麼重要嗎?其實真有,叫巡洋艦,意味著這艘軍艦在部隊編制內的行政級別是比其他軍艦高的,具有了指揮權限,成為了艦隊內其他軍艦的指揮艦,正如美國海軍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那樣,過去叫做驅逐艦,後來提拔為巡洋艦,艦長的等級跟著上升,具有了指揮權限,於是成為艦隊內的防空指揮艦。

圖為江南長興造船基地的055型大型驅逐艦。


055雖然還是驅逐艦,不是巡洋艦,但是055完全具備了巡洋艦應有的技術水平和作戰能力,甚至遠遠的超出了美國海軍的提康德羅加和俄羅斯海軍的光榮級巡洋艦的作戰能力,在北約的劃分中,055就被稱為是巡洋艦,被叫做是RenHai級巡洋艦,但是他在我國海軍中並沒有獲得巡洋艦稱號,而是被冠以大型驅逐艦的說法。

圖為055型驅逐艦的配置圖。


似乎官方的大型驅逐艦也和驅逐艦是有區別的,因為052D就從來沒有被叫做是大型驅逐艦,而一直是導彈驅逐艦,055則是大型驅逐艦,從來沒有叫過導彈驅逐艦,在我國海軍中,大型驅逐艦承擔的職責也許就是驅逐領艦的職責,換言之,也就是提康德羅加的職責,不排除以後提格為巡洋艦的可能性。

圖為055型驅逐艦上的綜合射頻桅杆。

圖為正在海試中的055型驅逐艦。


055是否叫做巡洋艦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055終於快要服役了,快要大規模的服役了,我國海軍的055驅逐艦帶來的作戰能力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是不是叫做巡洋艦,沒關係的。


海事先鋒


美國官方對055的定位就是巡洋艦,而現代的驅逐艦和巡洋艦有什麼區別,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解放後的人民海軍中我們有過巡洋艦的概念嗎?從有海軍開始,我們曾經擁有過巡洋艦“重慶”艦,叛變過來的,而且還進過大連造船廠維修過,後來可能因為工業能力太差,結果就沒有服役吧!當然在北洋水師時代,我們的巡洋艦還比較多!

要解決055型驅逐艦為什麼不叫巡洋艦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巡洋艦的定義,尤其是人民海軍對巡洋艦所下的定義。

在世界海軍角度,巡洋艦顯然是西方的概念艦種,歷史悠久到可以追溯風帆時代。進入蒸汽動力時代後,巡洋艦又根據防護新式不已,出現了無防護巡洋艦、防護巡洋艦(當時中國稱作穹甲巡洋艦)、裝甲巡洋艦等類型。再當時巡洋艦作為一種輔助性軍艦,主要用作偵查、通報,必須具有快速的航速,有一定的防護火力,這種輔助艦船並沒有被考慮到大規模海戰中。知道1894年9月17日甲午黃海戰役爆發,與世界主流海軍不同的事,中、日都將巡洋艦作為主力派上了戰場進行海戰,特別是日本利用巡洋艦快速穿插,這使得世界海軍開始重新認識到巡洋艦的價值!

20世紀後,巡洋艦在各國主力海軍中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各國海軍根據裝甲厚度將其分為輕巡洋艦、重巡洋艦、戰列巡洋艦,安裝口徑較大的火炮,裝甲防護較弱但航速快,在海軍中主要擔任主力艦隊的錢少,甚至能成為分艦隊的領艦,參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真正的主力艦種,特別是一戰,因為戰列艦慢吞吞的速度,因此往往快速支援艦隊都是由巡洋艦負責,還有世界名號最“響”巡洋艦應該叫胡德號吧!

而人民海軍至始至終其實就沒有過巡洋艦,只是看到過一艘“重慶號”,都還修理不好,也就沒有服役了!我們對巡洋艦的認識,結合蘇聯對巡洋艦的定義,大致定義為:大型的、有一定裝甲防護、裝備大型火炮為主要武器、具有一定防空、反艦武器,速度較快的大型軍艦,以進攻為主要目的!他和驅逐艦的區別就體現在裝甲和使用目的上,驅逐艦以防禦為主要目的!簡而言之就是由裝甲、具有較強進攻性的大型戰鬥性軍艦即是巡洋艦,沒有裝甲防護、與防禦為主是驅逐艦。

如果從這個定義來看,顯然055主要還是以防禦為主艦種,也沒有護甲,戰鬥力再強自然也不能作為巡洋艦看待!

而在海軍已經進入導彈化時代的今天,艦船附加裝甲對於防禦導彈的攻擊幾乎沒有意義,隨著現代化海軍科技成份越來越高,驅逐艦和巡洋艦基本都已經綜合了,比如阿利伯克級與提康德羅加級兩者差別就很小,巡洋艦這種艦種必然會淡出歷史舞臺。如此,人民海軍可能再也不會再擁有巡洋艦,這只是一個名號而已,何必去爭呢?想象日本的那一堆護衛艦,航母也稱為護衛艦。

當然我們自己對055的定義不叫驅逐艦,但是美國卻一直對055的報道就是巡洋艦,這個名號在大洋彼岸復活了!

以上為個人觀點,有不同意見歡迎提出來討論!


狼煙火燎


如果從噸位上看滿載6800噸級052C型艦隊就已經屬於巡洋艦級別了,而滿載排水量12500噸級的055已經符合了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的重型巡洋艦的標準。不過中國為什麼還是將其命名為驅逐艦呢?主要還是糾結名字的意義不大,畢竟萬噸級的別日本都敢叫護衛艦,而美國9500噸級的阿利伯克級也是屬於驅逐艦,所以軍艦大型化已經成為趨勢。


而我國將055定義為驅逐艦也有可能有另一種考慮,因為根據我國《海軍艦艇命名條例》巡洋艦和航母、戰列艦、核潛艇屬於一級艦艇,由總參謀部命名,並且需要用行政省區命名。所以軍艦這樣的命名可不是簡單起名字,而是牽扯到行政級別的劃分。而且將來作為我國海軍的中堅力量,055的數量必須夠大,中國也就34個省級行政單位,還得分給航母幾個,所以這樣的命名恐怕不夠用。而驅逐艦則是使用大一點的城市命名就可以了,所以名字管夠。

美國提康德羅加級海軍本來的定義是驅逐艦,但是國會老爺直接給它換了身制服,小學生秒變初中生。雖然和阿利伯克級最小隻有幾百噸的差距,但是軍艦上的行政單位可是比驅逐艦們高了一個等級,艦長甚至可以和航母艦長同個級別。所以軍艦的命名還真不是一個簡單的起名字。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如果時間倒退到二戰時期,以055的噸位稱為巡洋艦應該沒有問題。巡洋艦比護衛艦和驅逐艦在噸位上肯定要大,武器裝備也更多、更強,如不然如何對得起“巡洋”二字。但隨著時代發戰,軍艦是越造越大,之前4000噸可以稱驅逐艦,現在恐怕只能叫護衛艦了,現在有的護衛艦噸位甚至已經達到了6000噸,那驅逐艦也得漲阿,不然臉往哪擱,小弟都超過你了,不過這一漲不小心就過萬了,弄得巡洋艦是壓力山大呀,得多少噸位才合適呢😄😄😊


青苔階


時代的進步把一切都改變。

就是我們普通的056放在幾百年前的歐洲,那也是巡洋艦。就以俄羅斯為例,基洛夫級輕巡洋艦,排水量8450噸。68型巡洋艦,排水量14100噸。68改型,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排水量17500噸。58型,肯達級巡洋艦,排水量4330噸。1134型,克列斯塔I級巡洋艦,排水量7160噸。1143A型,克列斯塔II級巡洋艦,排水量7535噸。1134B型,卡拉級巡洋艦,排水量9700噸。1164型,光榮級巡洋艦,排水量11280噸。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2.8萬噸。可見,在不同的時代,巡洋艦的噸級是不同的,在逐漸增加。

對於不同國家而言,標準也是不同的。

同樣是購自德國的同噸級MEKO系列,在一國是護衛艦,另一個國家是驅逐艦。伊朗驅逐艦隻有1410噸。還不如056。可見,在不同的國家,起主力作用的就是驅逐艦,副手是護衛艦。

美國新驅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滿排1.45萬噸,比055大。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也才9500噸。

所以1.5萬以下,絕對是驅逐艦。


龍驤虎賁九天游龍


首先說一下巡洋艦這個名字,何為巡洋艦,顧名思義,各大洋四處巡邏用的!

我認為一個軍艦叫什麼名字與它的任務是什麼息息相關。保家衛國的軍艦隻能叫驅逐艦!噸位再大也是驅逐艦!

驅逐艦這個名稱在道義上是佔領制高點的!

巡洋艦隻有國際警察👮用,高調霸氣!與我們民族的處事風格有些格格不入!

因為我們是愛好和平的,不干涉別國主權,自然也用不到巡洋艦。就算有巡洋艦我就叫驅逐艦!顯示我們低調但不失威武,能戰卻又不挑釁!顯示了我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不卑不亢,暗藏鋒芒,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我強漢,雖遠必誅!雖強但我是仁義之師!昌盛但絕不霸道的大國風範!



海市蜃樓489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魚雷艇,潛艇都是在一戰前出現的名稱。這些名稱都是根據當時的軍艦作戰的用途起的。那時的戰列艦速度慢,火力強,火炮能遠程攻擊對方,但在近處容易遭受潛艇魚雷艇的攻擊,所以需要護衛艦,驅逐艦保護以專心攻擊對方的艦隊。當時的巡洋艦在艦隊裡是負責偵查,追擊,輔助戰列艦攻擊對方戰列艦隊,攻擊對方的護衛艦驅逐艦等小型軍艦,作戰能力比較全面,有出遠海單獨作戰的能力,對於弱小國家一個有巡洋艦做旗艦的艦隊就足夠強大了。到了現代,戰列艦隊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航母艦隊,仍需要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這些艦種保護航母作戰。巡洋艦仍是那種有在遠海單獨作戰能力的軍艦。能不能叫做巡洋艦關鍵就看該艦的綜合作戰能力是否強大,遠中近程對艦攻擊、對陸攻擊、對空防空,搜潛反潛,反導,偵查,指揮無一不備才能稱得上是巡洋艦。


333335555577777



米國海軍“條約限制型”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標準排水量12000噸,是二戰期間美國建造的最多的輕型巡洋艦,巡洋艦是世界列強巡視大洋的戰艦,帶有濃厚的“帝國主義侵略”味道。
而055是防禦型大型防空驅逐艦,是保衛我國領海並且驅逐外國勢利的軍艦,性質不同!這個解釋還算正確吧?

由於現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先進武器和電子裝備不斷的增加到了新式軍艦上,也使得驅逐艦和巡洋艦之間的排水量非常接近,二戰期間的巡洋艦標準排水量在8000噸以上,驅逐艦則在4000噸以下,但驅逐艦是海軍重要的艦種,當時的造價要比巡洋艦便宜很多,所以戰後各國海軍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下大量建造驅逐艦甚至護衛艦,而巡洋艦幾乎成了當時國力最強的美/蘇海軍的專利。

但是,隨著現代海軍的發展特別是進入到1970年代後期,各種大型裝備比如:垂直導彈發射器、大型相控陣雷達…等陸續安裝到了驅逐艦上面,並且在驅逐艦的動力系統的總功率增加後,驅逐艦的排水量也在極速增加,已經由原來的4000噸以下上升到了8000噸甚至超過了10000噸的水平!
055型大型防空驅逐艦是目前少數幾型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級別的驅逐艦,但是055型驅逐艦上所有的裝備都是我國自行建造的!顯然要超過另外幾型非美國製造的萬噸級驅逐艦,在美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被除籍後,055艦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驅逐艦。

由於驅逐艦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排水量也越來越大,總體作戰能力已經相當於或者超過了1970年代建造的巡洋艦,巡洋艦這個艦種已經沒有建造意義了,而核動力巡洋艦由於價格過於昂貴,一艘的建造價格抵得上三、四艘常規動力的驅逐艦,但是戰鬥力並沒有超過三艘驅逐艦的總體戰鬥力,並且一艘戰艦在使用靈活性上肯定不如三艘,所以包括常規巡洋艦在內這個艦種將會在15年內消失!
21世紀標準的大型驅逐艦是:排水量大,雷達可以探測到3000公里以外的高彈道飛行的中程彈道導彈,並且還要具備100~300公里的末端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發射巡航導彈對陸地目標要具備1000公里外的打擊能力…具備這些能力的驅逐艦將成為海軍的頭等主力艦,完全替代巡洋艦的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