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白馬寨百餘棟老宅依八卦圖“佈陣”

白馬寨古村建於南宋鹹淳九年(公元1247年),至今已有700餘年歷史。古村中共有明清建築125幢、街巷64條,它們的佈局別出心裁,所有古建沿著巷道而“走”,形成了一幅八卦圖。


豐城白馬寨百餘棟老宅依八卦圖“佈陣”


▲白馬寨古村有明清古建築125幢,佔地2萬餘平方米。


江西境內古村落眾多,它們是古代居民的棲息地,也彰顯著當地鮮明的地域特徵和文化背景。在豐城市境內,有筱塘鄉厚板塘村、白土鎮趙家村以及張巷鎮白馬寨等歷史文化名村。其中,白馬寨已有700餘年歷史,村內至今仍然保留著“老格局”,64條巷道縱橫交錯,125幢明清建築沿巷道分佈,構成了奇特的八卦圖,吸引著遠近遊人前來尋古探幽。

南宋古村曾幾經易名

豐城白馬寨緊鄰豐(城)撫(州)公路,交通便利,早在2003年7月就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自此,絡繹不絕的遊人慕名來到這裡。豐城市博物館副館長餘安安告訴記者,白馬寨建於南宋鹹淳年間(公元1265~127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現有人口2000餘人,主要以楊姓為主。

記者瞭解到,白馬寨建村的開基祖叫楊桂,是東漢著名清官楊震的第三十九世孫。據白馬寨的《楊氏族譜》記載,古村所在地原名桕塘,西晉之時,王凝雲、郭璞和浮丘公三位仙人騎白馬到此遊覽,鄉人視為瑞兆,因而在附近山上建造了白馬寺。南宋建村時,村子因此命名為“白馬寨”,並一直沿用至今。

明末,村裡出了一個名宦楊應祥,不僅官至奉政大夫、尚寶司卿,為皇帝保管金印,還是一位著名的堪輿家。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三日,皇帝召見他,問及有關天文地理之事,他侃侃而談,並將家鄉風水的位基圖展示給皇帝看。皇帝看後不禁拍案叫絕,御筆親點,因此村名曾改為“上點村”。

村中64條街巷宛若迷宮

始建於南宋時期的白馬寨,現今仍保留著明清時期的格局。第一次進入白馬寨,如果沒有當地人帶路的話,很容易迷失方向。記者瞭解到,白馬寨中共有8條老街,整體構成了“七縱一橫”的總格局,各條老街分支的巷道也非常多,共有56條。

村中各條支巷與街道都是相通的,環村的街道又依次相連,這些古街巷現今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村中大小街巷加起來共有64條,有些是明巷道,有些是死巷道,縱橫交錯,讓人很難分辨。”白馬寨村民楊崗英告訴記者,這些交錯的街巷正是白馬寨的特色,它們使古村內部猶如一座“迷宮”,外人易進難出,因而具有一定的防禦作用。

“村民們十分熟悉這些街巷的佈局,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這種複雜的佈局能夠起到拖延時間的作用,村民可迅速集合,商量對策。”楊嵐英說,“不過,村中的街巷也不是沒有規律可循,只要找對了路,便可一通到底,不然就會感覺處處是‘死’路。”

古宅依街建成“八卦圖”

除了別具特色的老街巷外,白馬寨的古建築也別具匠心。記者瞭解到,白馬寨存留著明清建築125幢,整個建築群規模宏大,佔地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這些古建築大多為一層兩進,外牆多用磚砌,除麻石基腳上有十幾層眠磚外,以上部分都用鬥磚,內夯黃土,可保室內冬暖夏涼。

古建築的外牆上有狹小的氣窗,與屋內天井搭配,解決了採光、通風的需要。“考慮到通風、採光以及風水因素,古宅的大門幾乎都開設在南北向。”餘安安告訴記者,這種另類的住宅坐向和大門朝向,表達了古人企盼“東成西就、南通北達、四方進財”的願望。

若從空中俯瞰,會發現白馬寨大到巷道設置,小到宅地規劃,都是依據八卦圖有序“佈陣”的。記者瞭解到,全村64條巷道暗合八卦圖中的六十四卦象,125幢古建築順著這64條巷道分佈,整體形成了一幅巨大的八卦圖。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幢古宅的門梁下方都有一幅獨特的八卦圖。為了辟邪和祈福,這些八卦圖都對應著宅主的生辰八字。

製作一扇門耗時300個工日

白馬寨的古宅講究因地制宜、隨地隨形,細節之處也令人驚歎,如在門面的營造上不惜工本加以裝飾,據說製作一扇門就耗時300個工日。楊崗英告訴記者,村中古建築的大門形式多樣,有八字門、一字門、拱券門、貼壁垂柱門、牌坊式門、複合式門等。

據介紹,採用八字門的人家多為官宦,如清光緒年間進士楊祖蘭的宅第便為八字門。記者瞭解到,這扇八字門為青磚所砌,八字兩端各用一條紅石裝飾,門框用的是白石,除了門匾四周有一圈花紋淺雕外,再沒有任何雕飾。不過,宅中有“施於有政”“惟懷永圖”“慎其獨也”“知若勤哉”四塊匾額,既勉勵子孫要胸懷大志、發奮圖強,又教育後代要注重修養、慎微慎獨。

相比之下,村中古宅“爽邑西山”的八字門則要豪華得多,整座門樓主要用紅石砌築,門框和門匾用的是青石。紅石和青石都有三層精美的雕刻,既有文臣武將,也有福祿壽三星,既有拜壽圖,也有武打戲,均保存完好。

石雕書法博覽園

白馬寨古宅的雕刻名不虛傳,白馬寨還因此獲得了“石雕書法博覽園”的美譽。古代工匠們運用圓雕、高浮雕、淺浮雕、陰刻、線刻等多種手法,在不同質地和不同顏色的石材上進行雕刻,所雕人物、殿宇、車船、鳥獸蟲魚、嘉樹瑞草等,無不栩栩如生,逼真傳神。

藏身於各座宅第之中的120餘方石質匾額也是白馬寨的一大亮點,其鐫刻書法頗具玩味。不僅有運筆工整的顏體與柳體、歐體與魏體、楷書與隸書,還有走筆流暢的行書與草書,甚至還能邂逅難得一見的鐘鼎文。這些石刻匾額不僅具有精美的書法藝術和精湛的鐫刻技巧,還蘊藏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據餘安安介紹,從匾額內容來看,大多出自《四書》《五經》等;從意蘊來看,多屬彰顯門第,如進士第、司馬第等,期盼祝願,如“星聚庚垣”,祈吉求福,如“祥輝聯璧”,頌祖褒先,如“清輝遠播”,勉勵勸誡,如“慎其獨也”,有的則說明了郡望來歷和學問傳承,如“伊洛傳薪”。這些匾額字義俱佳,構成了白馬寨古民居文化的一大特色。

“白馬商幫”富甲一方

從地理位置來看,白馬寨地處平原,水系發達,唐宋以來人口稠密,據說至明末,人均耕地僅一畝多些。如此貧窮的地方為何能留下眾多精美建築?原來,清時,迫於生計,白馬寨人走上了經商之路,形成了頗有名氣的“白馬商幫”,從而使白馬寨有了許多富甲一方的名門望族。

記者瞭解到,白馬寨的商人主要經營錢莊和當鋪,他們將“主戰場”設在湖南常德等地。古代經營錢莊和當鋪是一種高風險的買賣,白馬寨商人卻於此道遊刃有餘,如今依然氣勢不凡的白馬寨便是當年他們馳騁商界的有力見證。村中一條條用麻石鋪就的巷道上,仍然可見“白馬商幫”車隊碾壓出的道道溝痕。

白馬寨還有一個特別之處,這裡的家庭多由女性當家理事。這是因為,古時白馬寨成年男子長年在外經商,家中事務都由婦女主持打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婦女當家理事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