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過度管理,而是“無為”

點擊右上角 【關注我】 每天帶你看看管理這點小事兒 滿滿乾貨!把管理揉碎了說給你聽

管理學上有一個觀點: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達到目標。這實際上就是老子所說的那句話:“無為而無不為。那麼要達到無為而治,制度設計不可或缺,精巧的制度設計不可或缺。

“無為而治”不是平時理解的一無所為,無所作為,而是“不隨意為之,不違道而為之” ,旨在要求統治者要順物之自然,不做違背客觀規律的事,讓事物按照自身的特點與規律去發展,不橫加干涉,不妄為。千百年來,道家“無為而治”的哲學智慧被推崇和證實,在現代企業管理之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過度管理,而是“無為”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

管理學上有一個觀點: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達到目標。

這實際上就是老子所說的那句話:“無為而無不為。”基本法就是為了使公司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好像我們什麼都沒做,公司怎麼就前進了?這就是我們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制度設計就是要創造“活的遊戲規則”來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就是要創造“活的”、可以執行的遊戲規則。

準確的說,就是藉助當事人的利益追求和利益博弈,借風使船,順水推舟,將其合力的方向導向管理目標;從而自動實現組織的政治意圖和管理意圖。

那麼要達到無為而治,制度設計不可或缺,精巧的制度設計不可或缺。當然僅靠制度設計,只能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無為而治,對於企業經營還需要其他方面的設計。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過度管理,而是“無為”

好的制度,可以實現“無為而治”

18世紀末,英國為了開發荒蠻的澳洲,決定把英倫三島的囚犯送到澳大利亞。

當時運送犯人的工作是交由私人船主來承包的,政府按照裝船的人數支付費用。但是船主為了牟取暴利,採取破舊的貨船,設施簡陋不堪,衛生條件極差,犯人的死亡率極高。船長們按照人頭數拿到了政府的錢,對這些人能否活著到達澳洲就不管不問了。

根據英國所記載的,1790年到1792年私人船主運送犯人的船到澳洲共26艘船,4082名犯人,死亡498人,平均死亡率為12%。對於英國政府來說首先是經濟上損失巨大,另一方面還要承受社會輿論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那政府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過度管理,而是“無為”

英國政府首先的做法就是往每艘船上派遣一名監督官員,還有一名醫生,同時對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標準做了硬性規定。結果犯人的死亡率不但沒有降下來,而且很多隨船醫生和監督官員還不明不白的死了。

私人船主為了堵住醫生和監督官員的嘴,不惜以重金來賄賂,對於接受賄賂的皆大歡喜,對於不接受賄賂的對不起就扔到大海里餵魚去了。所以那些堅持正義和良心的官員,在不肯就範的情況下就被扔到大海里餵魚去了。所以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一句名言,好的制度能讓壞人做不了壞事,壞的制度能讓好人做不了好事。

無奈之下政府怎麼辦呢?一個議員提出來應該改一下制度,是按照在澳洲下船多少人來支付費用。新制度實施之後,效果立竿見影。1793年1月,三艘船到達澳洲,這是第一次按照到岸犯人數來支付運費的航程,422名犯人中,只有1個人死於途中。

對於這些唯利是圖的船主們,政府的硬性規定、強力監管和道德說教都不靈光,只是稍稍改變了一下付費制度,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不用再派駐任何的監督官員和醫生,政府的政策意圖卻自動達成了!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過度管理,而是“無為”

管理靠制度,而不是靠人治

為什麼我們的管理那麼累?因為我們是靠人治,而不是靠法治,也就是不是靠制度去管理;要麼即使有制度也是那種笨拙的、低效的管理制度,這種笨拙的低效的管理制度只能通過認為的努力去彌補。

制度笨導致執行者累,所以古語有之,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很多學者在那滔滔不絕地說,企業管理規範,要規範管理,但是真正做過企業的,真正在企業工作過的,都會感到規範不等於高效,什麼時候說規範就一定是高效,規範不等於高效,也就是說許多的規範導致的是低效。

那麼怎麼樣讓管理既規範又高效?怎麼樣破解規範和高效之間的難題?那就得依靠制度設計。制度設計就是設計精巧的,高效的規範制度,從而使我們的管理輕鬆、灑脫、從容。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過度管理,而是“無為”

自運行機制——讓制度去管理

一句話:把煩瑣累贅一刀砍掉,讓事情保持簡單!

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無為,不是不聞不問,什麼也不做;而是不妄為、不亂為,順應事物自身的運行規律,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他的經營秘訣就是沒有秘訣,“我經營的唯一方法是經常順應自然的法則去做事”。

無為而治靠精巧制度。而制度設計,就是要創設“活的可以自動運行的遊戲規則”,或者說“精巧、靈動、自運行的遊戲規則”。藉助當事人的利益追求和利益博弈,將其合力的方向導向預定目標。借風使船,順水推舟,從而自動自發地實現組織的政策意圖和管理目標。

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應當是一個優秀的“遊戲規則制定者”。沒有必要事必躬親,事事親力親為;只需制定好遊戲規則,讓別人去玩,而玩的結果正是他想要的。而成功的管理經驗,需要一點一滴的慢慢積累!藉此,推薦一款個人成長課程:涵蓋"運營、銷售、營銷、管理、商業、文案"等,都是實用的工作方法和優秀經驗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