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川人不懂川劇,有點說不過。

有多少人能道出川劇的一二三,估計不多,我就是一個。

知曉一點皮毛的,無非是變臉、吐火、滾燈之類面面上的那些技巧。

人們不喜歡川劇,說川劇鑼鼓打得昂,吼聲大,沒有越劇、黃梅戲來得溫柔。

川劇是什麼?咋就成了這樣的戲種?那彩妝大花臉究竟代表什麼行當?鑼鼓為什麼打得這麼急?聲音為啥吼得那樣高?帶著這些疑問,於是我就此輕輕撩起關於川劇的帷幕,試著窺視出其中一星半點的奧妙。

川劇有這個名稱出現,時間並不長,大約在清末明初,當時叫川戲,後來統稱川劇,距今不到一百年,具體啥時間,誰也搞不清了。川劇沒有能夠比肩京劇、評劇、越劇、豫劇、黃梅戲這中國五大劇種,還是屬於地方戲,為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只在四川中東部和雲貴等省部分地區流行。

經過多年傳承發展,川劇由於各種聲腔流行地區和藝人師承關係,逐漸形成一些流派。在這些流派中,除以傑出藝人稱派外,主要則是按流行地區區分為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為中心的溫江地區各縣,以胡琴為主,形成獨特的“貝調”;二是“資陽河派”,包括自貢及內江區和縣市,以高腔為主,藝術風格最為謹嚴;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綿陽的部分地區,以唱彈戲為主,受秦腔影響較多;四是“川東派”,包括川東以及重慶一帶,由於來此演出的外地劇種很多,導致其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川東北川劇先是川東繼爾川北,屬“渠河”,又稱巴渠河一派。 ”渠河”也就是指渠江流域兩岸的廣袤大地,包括巴中、達州、廣安及重慶合川。

巴渠大地地處川東北的大巴山區,自古交通閉塞,與外界交流不方便,最便捷的通道就是渠江水路,渠江兩岸的糧食、木材、山貨等都是由渠江至重慶再銷往各地。因而這渠河也成了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所以渠河的川劇藝術發源甚早,流佈很廣,逐步形成了“渠河”的風格與流派,“渠河”川劇受重慶影響較多,受成都影響較小。早在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渠河達州人楊五兒就帶著一幫“川伶”進北京,演出四川戲劇,名動京城聲播全國。

據地方史料記載,清嘉慶二年(1797)七月十八日白蓮教起義首領羅其清率師攻佔巴州之後,在巴州城西嚴公廟樂樓(萬年臺)演戲十日。清道光年間(1821—1850),川戲在巴河沿岸商 賈繁榮的白衣、江口、坦溪、蘭草、澌岸等地(今平昌縣境)普遍流傳。通江草池壩街上的過街戲樓(萬年臺)的板壁上留有“大清同治二年(1863)癸亥仲春月興隆班在此獻藝”的字跡。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川戲的演出都是以班社的形式開展的,自清同治到民國38年(1862—1949)的近百年時間內,渠河一帶的川劇班社,遍佈城鄉各地。但是,由於當時社會把戲曲藝人鄙視為“下九流”,被人稱戲子,“戲子”要參加袍哥會是不能進“仁”、“義”兩堂的;出席酒宴不能坐上席,特別是唱旦角的女藝人,受人汙辱玩弄,朋友羞於為伍,族人不準其進祠堂,死後不能入祖墳。因此,各種官方史志不準記載“戲班子”的事,致使這種民間藝術史料無存。據現大能查到地文字資料是自清道光年間(1821)以後,有各縣自辦或集資辦戲班演唱川戲的記載。

通江的興隆班是已知的縣境內最早的戲班,還有五福祥班、恆春班、泰和班、得勝一班、得勝二班、新生俱樂部等。其中五福祥班是川陝交界處的通江空山壩人楊映品,因在該鄉五福壩辦了五福祥紙廠,又在漢中建了五福祥字號,後來辦了人大戲班子,就取名叫“五福祥班”。先在縣境內演出,後又在陝西鎮巴、西鄉、城固、漢中等地獻藝。陝地觀眾對“川班”甚為歡迎,爭相邀請。“川班”活躍陝地,享譽秦鄉。另一支戲班得勝班,一度時期人強馬壯、陣容整齊,演樂人員達到了100餘人,是建國後通江川劇團的前身。 一般川劇班社外,還有不少玩友班子。玩友班子唱川戲,在通江、南江一般習慣於叫“圍鼓班”,戲稱“打玩友”,又稱“打圍鼓”,南江還叫“板凳戲”。它是由川劇演唱者、演奏者圍坐在一起,全堂鑼鼓管絃,只打唱不表演的一種娛樂形式。從事這項活動的人叫“玩友”。玩友班唱板凳戲多在茶館裡進行,泡幾碗,放幾包煙就開唱。聽眾為了聽川戲就往茶館裡踴。也可在廣場、大廳進行。板凳戲除作休閒娛樂外,也供祝賀,如婚喪嫁娶、祝壽、賀喜之類。主人敬之以煙、茶 ,也可款之以酒餚,厚薄不計較。更多的則是江湖朋友作為會客訪友的禮節。玩友們幾乎全是江湖朋友,青幫師徒,紅幫弟兄。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通江縣境玩友班社有劉坪鄉(鐵佛)老郎會、瓦室圍鼓班“少興園”、毛浴玩友班、涪陽老郎會、城關的翠豐社、三溪大同社、鸚歌嘴圍鼓班、沙溪張家營圍鼓班以及老官廟、馬家坪、沙溪、永安、泥溪、鐵溪、麻石、洪口等等圍鼓班。

清末至民國時期,川劇在南江這塊土地上十分昌盛發達,老百姓對川劇的興趣極濃。男女老少、市井平民、名人學者、顯宦鄉紳,誰都能哼上幾句川劇,外地來了川戲的名角名班,他們都要前往觀看留連忘返。即便是爛襟襟班子,甚至是脫城隍廟袍服,脫“東獄佬”靴帽,七拼八湊,登臺獻醜的戲班,人們也看得津津有味。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由於南江地處深山交通不便,處來戲班少,於是縣境內自辦的戲班就應運而生了。自清末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外來戲班僅二、三個,而南江縣境內各鄉場先後開辦的川戲班竟在10個以上。如光緒二十四年(1898),縣城人稱“總舵把子”的袍哥大爺傅東昇辦的“東昇班”;沙河包家嶺財主辦的“同樂園”;大河口富商李克仁出賣田地一股購置川戲箱子一副,組成“李克仁班”;還有沙河安家山的“合浦園班”、正直張常卿班、長池熊啟榮班等等。值得一說的是傅家壩的富紳李雨田開辦戲班,人稱“李雨田班”。他親自到成都去購買袍帽戲裝,並從外地邀集來一批川劇藝人。他本人能操琴會唱戲,且能布金線織蟒袍。他辦戲班全為玩樂而不圖賺錢,終將家裡財錢耗盡,家業凋零,戲班亦解體。

南江的“玩友”源遠流長,晚清(1910年)就有了。後來發展到多數場鎮都有,有的玩友還取了雅號。縣城的“老郎會”、“吉祥社”、“南薰音樂社”,長池的“民醒樂社”、“牖民樂社”,下兩的“德育音樂社”,神潭的“醒群音樂社”,赤溪的“集賢班”等等。南江玩友可分為三類:一般玩友只是唱唱板凳戲;另一類玩友則多少有幾件衣袍,興趣來時可登臺表演兩出戏,人稱玩友班子;三類則是能唱會演,能搭班唱戲走南闖北,但他們都並非川劇藝人出身,南江縣境的辦的戲班,就多屬此類。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巴州位處川東北的中心地區,川戲歷來就比較興盛。晚清時就建有班社活躍於舞臺,清道光二十年(1840),巴州人孫立品創辦“永興社”;光緒二十八年(1903)鼎山場的關帝廟內川戲”鼎興社”成立。到了民國時,川劇班社就更多了,城內有“集成班”,清江有“榮和班”,漁溪有“慰英社”,三匯有“玉成園”,曾口有“在同音樂社”,恩陽有“大眾音樂社”,等。

這裡重點介紹下暢敘科社,民國25年(1936),川北一帶遭受嚴重旱災,僅巴中縣病死餓死就達8萬餘人。巴州城西王爺廟稀飯廠“孤兒院”內收養的孤病幼童就達300多人。巴州城袍哥“仁字號”大爺龔祉安和一些富紳共同籌資,從王爺廟稀飯廠“孤兒院”挑選了近40名災童,在巴州城東南藥王廟內辦了一個川劇娃娃班。因舉辦者們均系巴州城內川劇玩友會“暢敘音樂社”成員,故將這個科班定名為“暢敘科班”,出科後又改名“暢敘科社”。 並沿襲各地辦科班的慣例,將班內所有學生的本名字派一律改成“敘”字。暢敘科社先後到南江、旺蒼、廣元等縣巡迴演出,由於小演員們功夫過硬,演一個地方轟動一個地方。解放後,這些人成了巴中川劇團的骨幹力量。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同時外地到巴中來演出的戲班特別多,儀隴、南充、閬中,合川、西充、南部、鹽亭、渠縣等縣都有戲班前來,這些戲班實力雄厚,名演員多,每個演員都技藝純熟,功底深厚,且颱風很好,臺上沒有任何一點輕率現象,對巴中川劇界起到了模範的樣板作用。比如南充的“永慶樂班”由於陣容強大,藝人的技藝高超,深受廣大觀眾歡迎。一些川劇“玩友”們對“永慶樂”演員們的唱腔更是羨慕不已。巴州城內的玩友班“地弦金奏”為了學習南充“永慶樂”川戲班的演唱,更名為“樂樂園”。

民國時期,座唱川戲的玩友遍及在巴中縣城和各場鎮,數量達到數十家之多,城內不完統計,有15家之多,基本覆蓋了東西南北的主要街道。這些班社先是由富商、幫頭、會首、鄉紳、文人,以清高自樂而舉,繼而是富家豪門子弟以躋身樂壇為榮而建。到了民國後期,這些川劇玩友班子差不多都陸續成為專事紅白喜事,應世酬俗的吹打演唱班子。

於今巴中轄區內的平昌,據資料記載,在清末明初,境內各場鎮,川劇戲班演出活動也很頻繁,至於玩友座唱更是遍佈城鄉。平昌人愛看川戲。清朝道光年間,川戲在巴河沿岸 的商賈繁榮的白衣、江口、坦溪、蘭草、澌岸等地普遍流傳。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清光緒十年(1884),白衣鄉翰林吳鎮,請旨復建被焚的白衣庵場鎮廟宇。文昌宮、獅兒壩建成的戲樓落成時,從外地請的川戲班子社10餘個蒞臨慶賀。同唱踩臺戲20余天,盛及一時。本地泥龍場、得勝山、澌岸沱、江口鎮、雷山場、青龍、雙鳳等地也組建了不少有名的班社和玩友班子。

班社多,戲樓也就多,明末清初,渠河一帶修建的戲樓最多,一般縣境內所修建的較大型的祠堂、寺廟、會館和官紳庭院都建有戲樓。據官方統計,民國三十八年(1949),巴中縣境內戲樓105座。平昌得勝就有陳家祠堂、禹王宮、武聖宮、文昌宮數個戲臺,恩陽則更多,六座宮廟都有戲臺。象平昌雷山這樣偏遠的鄉似集資修建文廟戲樓,當戲樓落成時,鄉紳特地邀外地戲班唱了48天踩臺戲。

各地為什麼要修建這麼多戲樓?為的是適應眾多的戲曲班社來演出。由此可見當時的川戲是非常繁盛的。“川班”常年到陝西省境內演出,“陝班”也常到渠河一帶演出,在藝術上互相吸收,互相影響。

隨著戲劇藝術的發展、戲曲班社的頻繁活動,川劇在渠江流域形成了自己的演出習俗。主要有以下幾種:大賀戲,班社每到一地,必先以大賀戲《仙人鳥》為“打炮戲”,以示拜碼頭,大喜大慶;壽誕戲,亦屬大戲範疇,主要是對做壽者恭賀演出,演出節目如吉慶戲《活佛壽》、《白玉簪》等;神誕壽戲,每年農曆五月初十,城隍廟中城隍爺的生日演的戲;踩臺戲,凡修新戲臺,落成之期必接戲班踩臺演的戲;打鬧臺,又名“打頭牌”。一般是在演出前為等候觀眾或地方頭面人物而進行演奏,其過程大體是觀眾開始進入劇場進,便由二鼓匠擂擊二鼓,之後樂隊成員合奏“三吹三打”。“三吹”即鑼鼓中插入三支嗩吶曲牌;跳加官,“加官”即升遷之意。跳加官就是恭喜發財升官的一種戲曲舞蹈,川劇戲班每到一個新的演出地點,或為一個新戲臺“踩臺”,或演出時來了貴客、頭面人物,都必“跳加官”;登場,俗稱“打登場”,是由於演員或其他原因,使正戲不能準時開演的情況下,臨時加演的一場戲。習俗還有罰戲、掛紅放炮(獎勵成功演出),院壩戲、迷信戲、包戲等等。

值得單獨記敘的是川陝蘇區建立後,川陝省委新劇團創建,隨著反“三路”圍攻勝利,根據地不斷擴大,一部分川劇藝人參加了紅軍,先抽調了一些充實進了劇團,自然就可以唱川戲了。隨著藝人的增多,劇團還專門境設了一個“舊劇股”,就是演舊形式的劇(川劇),以示區別“新劇”(話劇,亦稱“文明戲”)。特點是因為演員會唱川戲,每晚演出中都要加 演幾個小川劇;二是牟對傳統川劇的臺詞進行改變,以適合政漢宣傳的需要,象《駝子回門》。(又名《拜新年》),原劇本的臺詞是:

駝子唱(胖筒筒調):天上烏雲趕烏雲,

妻子唱:地下的婆娘跟男人。

駝子唱:人家的男人像男人,

妻子唱:我的男人像瘟神。

駝子唱:行程不覺來得快,

妻子唱:轉眼來到自家門。

新劇團“舊劇股”改編後,臺詞為:

駝子唱:分田分地真喜慶,

妻子唱:夫妻雙雙去回門。

駝子唱:今年回門為革命,

妻子唱:革命就要當紅軍。

駝子唱:向岳父岳母來辭行,

妻子唱:你要披紅掛綵去當紅軍。

也有新編部分川劇,如描寫劉湘統帥四川各軍閥圍攻紅軍,結果被紅軍打得兒狼狽不堪,屢戰屢敗,走投無路,只得投江自殺。道具用的傳統戲裝,因陋就簡,五花八門。

建國後1951年,按照中央“改人、改戲、改制”政策,各縣先後都先後建起了正規編制川劇團,這一時期是川劇發展的鼎盛時期,川劇得到空前發展。人員培訓、新劇目推出、下鄉慰問、交流比賽,還上北京彙報演出呢,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可“文化大革命”一來,川劇團的藝術資料和比較有價值的傳統戲裝,均被全部焚燬,演藝人員被戴上種種政治“帽子”,受到迫害和打擊。1971年,川劇團被撤銷,川劇藝人被“掃地出門”,川劇藝術遭到前所未所的劫難。

時間到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絕大部分川劇團得到了恢復,蒙冤的川劇藝人得到平反昭雪,川劇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不少鄉鎮成立了業餘川劇團、川劇隊或座唱隊。最有影響的就是1980年巴中花叢女子川劇團成立,它是四川全省第一個女子川劇團,足跡遍佈全省各地、市、州,頗獲好評,受到全國、全省各大媒體的關注和大力宣傳。

在這個階段,除表演傳統川劇外,還創作了大批新編的現代川劇。一批優秀作品在全國、全省獲獎,如南江大型川劇《點狀元》、平昌現代小川劇《恭喜發財》、巴中現代小川劇《馬虎大夫》等。

自1985年起,在全國戲劇不景氣的大前景下,川劇也開臺衰落,觀眾銳減,上座率急劇下降,有些門票收入還不夠燈光費用開支,致使劇團無法生存。1985年,通江川劇團撤銷,1987年南江川劇團撤銷,1989年平昌川劇團撤銷。1992年巴中川劇團決定縮小川劇演出規模,溶歌舞、曲藝、小品、話劇等多種門類的表演形式為一體,實際已變為文工團而非川劇團。至此,渠江中上游的巴河沿岸已沒有專業的川劇團了。

其他地方的川劇團撤銷了,巴中縣川劇團依然還保留著,川劇人儘量在排演節目,進行川劇表演,一團撐起川東北的川劇藝術。川劇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年,巴州區川劇團已更名為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

近年來,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積極開展主題創作、演展,如扶貧、廉政文化、紅軍文化等,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通過開展送文化下基層,走鄉鎮、進校園、到社區,傳承展演川劇藝術。由政府補貼一部分資金,中心從2015年開始開設“文化惠民‘週末劇場’”,每週至少兩場,免費為市民演出,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時,也推動了劇團多創作、多演出。同時還應澳大利亞全澳華人總商會邀請,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邀請省川劇院部分演員,組成“中國四川巴中川劇走進澳大利亞”演出團隊,於2016年2月赴澳大利亞參加全澳華人總商會組織的“2016慶祝中國新年”迎新春系列演出活動,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藝術的特殊魅力,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眾好評如潮。

這些年,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不斷獲獎,諸如:青年川劇演員比賽獎、觀眾最喜愛的劇目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承獎等等。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2016年7月15日晚,作為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劇目之一、我市恩陽區選送的大型廉政歷史題材川劇《掛印知縣》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該劇嘗試打破傳統固化的表演形式,將音樂劇、話劇、地方民歌、民間舞蹈融入其中進行再創造,配以現代先進的聲、光、電技術,以歌舞演故事,風格清新明快,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時代感和歷史厚重感,是一部集社會性、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新川劇代表作。

巴中人有看戲的傳統,有“川北戲窩子”之稱,據保護中心介紹,值得欣慰的是,從“週末劇場”的演出來看,前幾年中老年觀眾居多,現在青年和少年兒童有所增加,演出川劇時劇院800多個座位常常滿座。

目前,全市有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恩陽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巴州區川劇藝術研究會、巴中市川劇協會、平昌縣響灘鎮業餘川劇團5個能夠演出川劇的團體,相信通過他們積極創作、演出,對保護和傳承川劇藝術將會起到了重要作用。

川劇這朵藝術之花不會凋零。

巴中川劇的前世今生

作者簡介: 陽雲,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巴中新報(巴中廣播電視報)社長,巴中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巴中市作協副主席、秘書長、巴中市文聯主席,現謀生巴中市政協。出版《人在小城》、《不安的視線》、《巴中的前世今生》、《假如狗開口說話》、《筆走光霧山》等詩歌散文集。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