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房價看跌的人對青島房價有什麼看法?

Shirley_517


我作為一個購房者 發表一下看法,第一套是父母在我上學時期給我買的,錦繡華城一期的房子,當時價格1萬時間是08年-09年的樣子 之後三年漲到2萬 這要感謝cbd萬達.總房價控制在150-160萬.之後一直到16年年初 總房價一直維持在160萬這裡.換句話講 房價穩定了大約4-5年的時間.迎來了16年-18年的暴漲.

之後2016年中旬入手徐州路江西路交叉口附近新房,買的時候2.3萬.這從16-18年又是兩年爆發期。

為什麼說這個,我相信任何產品都有價格週期,房價也是如此.但是房價爆跌是不可能的,政府也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大家都叫我小段


文章看了兩句話就直接開噴的人太多,所以必須把論點放在前面。 先說說兩個結論:

第一,在嚴厲限購政策之下,短期內(3-5年)青島房價不會有太大波動。但房價不是靠政策就能捂得住的,即使捂得住一時,也捂不住一世。現在按得越緊,將來的報復性反彈就越狠。也就是說,青島房價依然存在“打著滾著往上翻甚至翻好幾番”的基礎。

第二,除非整個社會經濟崩潰掉,否則指望房價回到2015年之前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指望“房價收入比”再現2015年的比值,買房難度又回到2015年的時代,甚至更低,則是很現實的大概率事件。可以期待一下。

下面是論述:

第一:青島的房價,從來就不存在大規模下跌的基礎。以前不存在,現在不存在,將來能看得到的幾年內,也不存在。 首先青島是強二線(新一線)城市,人口淨流入城市,全國高校引入數量和質量排名第二的城市,排名前十的港口城市,重點旅遊城市。。。這些名頭,沒有一個利空於房價。

有人balabalabala:

噴子A:青島引進那麼多人才和高校,我咋沒看見? 噴子B:你看看青島的老街老巷,老四方,老西鎮,年輕人都出國了,跑北上廣去了,剩下的全是老頭老太太。。。

答案很簡單:請這些噴子自己去看: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中國能源大學、中國海軍軍官大學,復旦大學青島校區、哈工程青島校區、中國康復大學,包括青島奧體中心、東方影都、計算機大數據中心、時尚設計中心,都建設在哪裡?青島上下班高峰時間,到哪裡的公交車最堵?

老西鎮、老四方,社區沒有未來,房價也沒有漲頭,這個毋庸置疑。但坐在老西鎮、老四方就覺得整個青島沒有未來的,那隻不過是你們自己沒有未來而已。

第二,房價數據,放眼十幾年甚至更長線,並不是一條直線往上躥,而是波動性、階段性的上漲。這裡頭有政策的原因,也有經濟方面的原因。但有一點,房價竄得快,工資竄得也不慢。

放眼整體來看,結論就一個: 房價是M2的蓄水池,整體上青島房價收入比圍繞著2-4個月社會平均工資=1平方米平均房價的數字波動,變化不大。



不信可以到百度查詢青島歷年平均房價和歷年平均工資的數據,看得那是讓人內牛滿面啊。。。



所以,之前兩年房價漲過一輪,房價收入比這塊“房價”一頭明顯超了,“工資”沒跟上。那麼國家出臺政策,壓住“房價”,隨著未來幾年“工資”逐步走高,房價收入比會逐漸降低,直到壓到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比值,這時候房地產這塊哀鴻遍野,小地產商跑路,大量房屋庫存——這時候國家一定會出臺政策再刺激一輪房地產。這時候的房價就像蓄勢已久的炸彈,會突然爆炸,短期之間翻倍上漲。



說白了,2012-2016年,打壓房價,房價不漲工資漲,而2016-2018,刺激樓市,房價快速爆炸式增長,2018往後嚴厲打壓,房價又漲不動,這樣一個上漲週期,會在未來若干年內簡單再現3-4次。

又有人balabala。。。。 噴子A:尼瑪青島平均工資將近7000,我怎麼一個月才那麼點工資?

很簡單,“平均工資”不是“中位工資”,你再窮,無非往下拉低千把塊、幾千塊錢,而一個老總十萬月薪,一個人就能把平均數往上拉一大截。

看看全球70億人,人均GDP比中國還低的國家總人口40多億,人均GDP比中國高的國家,總人口只有十幾億。我們過了世界中上等的幸福生活了嗎?錯啦!我們的人均GDP還在給全世界拖後腿。。。要知道美帝一個國家,就把全球人均GDP往上拉了三千多美金。。。

噴子B:尼瑪你說房價收入比基本不變??我看到十年前海爾東城國際才7000塊錢,現在二手房漲到5萬。。。這十年難道工資漲7倍多??扯什麼犢子。。

說得很對!青島市“房價收入比沒有變化”,不代表某個樓盤“漲幅遠超工資上漲速度”是矛盾的。隨著城市的攤大餅,當年的“平均房價”和現在的“平均房價”顯然不在同一個位置。

但要送這些人幾句話: 第一句話:你每天上班通勤半小時和每天上班通勤三小時,帶來的幸福指數截然不同,但跟房價是否崩盤暴跌一點關係都沒有。

第二句話:你買房供房貸和租房供房租,都是解決泡沫。“房子是拿來住的”,不管自住還是租住都是住。

第三:什麼時侯房價真跌?當“房價跌了我就買得起房”這種言論徹底消失的時候,——真正房價下跌會出現在無人想買房的時候——當什麼“政府重拳,開發商慌了”的狗屁文章不見的時候——真正房價下跌絕不是什麼政策控制——才是真正出現房價泡沫,我們的房價才能真正開始跌。

很遺憾,最近能看得見的若干年,這幾種前提都不存在。故指望房價大規模、系統性下跌,還不太可能。


Magic6981045


青島今年躋身新一線城市,房價在全國排名第11名。從16年起到現在,青島的房價翻了一翻多,買的人賺得爽歪歪。青島房價會降嗎?


我想說青島的房價不能再漲了,再漲就出事了,而且出大事了,畢竟青島17年人均收入6700元左右。有的同志馬上大叫,哪裡有6700元啊,到手才4000元,房價一般都兩萬三萬了,還不讓我們活了。粗略一計算,按兩萬為例,200萬的房子,不吃不喝近40年才能買一套,房貸利息和工資增幅先不算。

許多剛需們都想著青島的房價會降,告訴你們,2018年青島可能會降,為什麼?青島沒有像北京上海那樣嚴厲的限購政策。首套首付20%上升到30%,二套由30%提到40%,而北京上海需要70%。但是青島在2017年3月起,規定非青島籍市民限購一套。這政策一出,杜絕了外地的炒房團趁機炒高房價的可能,導致一部分投機客見無利可圖會降點價格拋售房產。

要買房的朋友們靜心等待時機吧。


小小安居客


自從16年底截止到現在,青島各個區的房子價格,都接近翻番。新盤開售就被秒光。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到了結婚年齡,在這裡猶豫買房問題,買,掏空全家;不賣,怕以後連首付都付不起。


青島,在全國範圍內,都被列入宜居城市,雖然趕不上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但是在經濟、氣候、環境、交通還是很受好評的,再加上最近地鐵、隧道的開通,對青島居住都有利好消息。同時,全國知名大學,也看好了青島的人文學科和地理位置,都開始在青島辦分校,甚至逐漸將教學中心開始往青島轉移。由此可見,青島確實適宜人居住。


最近全國個大城市房價都有所上漲,估計青島的房價近期是不會下跌的,如果有買房的需求,應該還是要儘早規劃,否則後期真可能首付錢都困難,畢竟青島城市還是很適合居住的。

純手工碼字,圖來自網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喜歡請關注,歡迎指正!有空來撩~


我愛青島


青島看跌?本土人,我不看跌。簡單說說。

青島的房價變化,大約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的,我見到的啟動點,大概有三個,一個是四川藍光在老四方的地王,二是融創地產以314%的溢價率收穫了高新區的地皮,三是市南區的萊陽路八號開出了11萬一平的天價,現在有的房源已經接近20萬一平。

以上三個事件幾乎是同時出現的,前後不差一個月時間,之後青島的房地產市場就變成脫韁野馬了。

至於為啥跌不下來,也有幾個原因,一是外交部宣佈青島主場峰會的召開。峰會本身沒有什麼,但是它誘發的經濟效應不可忽視。二是省裡對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表態,這是全省之力對青島的支持,不可小覷。這兩個事件,充分表明了上面對青島的正面推進是不遺餘力的。三是青島本身的擴張勢頭,三灣三城也好,一體兩翼也好,青島的騰飛初具規模,新的城市格局已經展現,只待引鳳築巢了。

從以上幾個方面看,青島的勢頭正盛,產業具備了,城市發展了,人口增加了,房價下跌的可能性很小吧。當然了,收持續調控影響,可能短期會有反覆停滯,可以理解為二次蓄勢,但並不是長期看跌的理由。

當然,問題也存在,比如利率的提升、銀行的限貸、地方的限購以及群眾收入不到造成的購買力不足。這些需要時間去消化,中長期來說,還是看好的。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拿什麼拯救青島,甚至是山東。青島能不能拿出來一個國家性的地方標誌性企業?比如說淘寶,京東,騰訊,微信,萬科,萬達,綠城,融創,華為,小米,大眾,甚至是鏈家賣房子的,二人轉也行啊,山東電視臺能行我也就不說了。不要說海爾海信,雙星,能拿得出手嗎


6987


青島人特愛吹牛,憑著一個月三千塊的工資,就想留住人啊?一個地方的房價,最終取決於這個地區的收入水平。青島的工資連三、四線城市都達不到,憑什麼房子會值錢?

現在的房子為什麼貴,最大的因素來自炒房的,其次,是來青島養老的,還有做為度假的房子。過了幾年,房產稅出來了,我不看好。


左旋藤


第一、青島的人口基數在這

青島今年實施人口引進計劃,租房落戶等政策相繼出臺,越來越多得人口進入青島,青島就這麼大點地方,市區內已經沒有多少地可以蓋房子,只能拆老房子蓋新房子,房子成為少數,購房者成為多數

第二、青島兩極分化較多

我周邊的朋友,大都是兩套房子以上,有的是拆遷有的是家裡買的!甚至有一個朋友的朋友家裡一共17套房子在青島各個區域,而有的人一套房子沒有!這導致兩極分化嚴重,往大了說,那些一個人多套房的人掌握了房價的走勢!

其實很多人抱怨青島消費高工資低,工資永遠趕不上房價的速度!其實這都是必要的,主要的還是國人常有得撿便宜的心裡,總想要各方面都完美的,總想用平房的價格買別墅,房子沒有十全十美的,再好的房子總有利弊,對於剛需來說,你沒有選擇的空間,能買的起哪裡買哪裡,先上車再說,養房東還是養房子自己選擇!我13年借錢加工資湊了30萬買了李村的房子,當時9800一平,現在2.6萬,有學校有商場有地鐵,而且當時貸款利率八折!其實買不上房不怪房價太高,而是在你能買得起的時候你選擇了再等兩年!就像小時候不好好學習,長大了才知道學歷多重要,還抱怨用人單位只要本科大專以上的!!





青島一個月零20天已降2499




豪釐


中央有政策說房子是住的,再說國家光靠房地產拉動,再怎麼扶持青島,也是一個鍋裡的肉,全民賭房,財產聚集在少數人手裡,過度消費在房子上必然迎來更大的風險,違背藏富於民的本質,對國家對百姓都百害無一利,政策不必堵房子,大面積的降價,讓炒房子的認識到風險,識趣點早點滾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