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裡誰的官職最大?

雲破月來影玩你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朝韓愈、柳宗元和北宋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曾鞏八位著名散文家的合稱。關於這八個人,很多人的常規印象都是文采飛揚的文學家,或者是閒情逸致,撫琴飲酒的藝術家。但其實,這八人的真正身份都是憂國憂民,位高權重,勾心鬥角的政治家。


那麼,這八位政治家的官職如何,誰的官職最大呢?下面就來說說這個話題。(以下按出生年齡排序)

首先是韓愈,他的輩分最大,同時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但是,他的官職不是八大家中最高的。韓愈官至禮部侍郎,死後被追贈禮部尚書,並從祀孔廟。翻譯過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生前官至外交部副部長加教育部副部長,死後追贈部長職位。

然後是柳宗元,他官至禮部員外郎,經過一系列革新失敗,最終被貶至柳州刺史。翻譯過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外交部教育部副司長,政治派系鬥爭失敗後,被貶到地方當地級市的市長。

接著是歐陽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輩分最大的。他為官四十多年,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退休時得到太子少師(東宮三孤,榮譽頭銜第三等)的頭銜,死後追贈太尉、太師頭銜(三公,榮譽頭銜第一等第一位)、楚國公,總之就是,歐陽修是很大的幹部。翻譯過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歐陽修最終官至軍委副主席,退休後官至極品。



第四個是蘇洵,他是蘇軾、蘇轍的父親,但是他的官職較小,僅任秘書省校書郎,但其時論文章朝野皆拜讀。翻譯過來,就是蘇洵靠寫針砭時弊的論文,最終當上了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一職。

第五個是曾鞏,他的名氣相對來說最小,曾經擔任過太平州司法參軍,後外放越州通判,再後來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翻譯過來說就是,曾鞏擔任過地級市檢察長,後被貶為副市長,最後因史學才能被皇帝委任為負責掌修國史,掌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的秘書官。

第六個是王安石,他是最厲害的一位。王安石官拜宰相,封荊國公,深得宋神宗的器重,是實實在在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的大幹部。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國務院總理,國家改革辦主任。另外還有一點,王安石死後,被宋徽宗追封為舒王,這是唐宋八大家中絕無僅有的一例。

第七個是蘇軾,他的名氣最大,但是一生仕途坎坷,輾轉各地任知州,後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知制誥(正二品),知禮部貢舉。翻譯過來就是蘇軾早年受排擠,輾轉各地級市任市長,派系鬥爭勝利後,任國家主席的私人秘書,中央辦公廳主任。



第八個是蘇轍,他是蘇軾的弟弟,蘇洵的小兒子。他官至尚書右丞,相當於現在的代理國務院副總理。

由此可知,生前擔任官職、官品、爵位最高的都是王安石(宰相、從一品、公爵),死後被贈官爵最高的也是他(一字王),但他的王爵很快被剝奪(宋欽宗取消)。因此若是以蓋棺論定的時頭銜,最高的並不是王安石(公爵加太傅),而是歐陽修(公爵加太師)。但是論實權大小,王安石排第一。畢竟他改革的那幾年,除了宋神宗,就屬他說話最有分量。



生前擔任官職最低的是蘇洵,先後擔任過的幾個實際職位都不高,都是從九品,也即宋代前中期九品十八級官品中最低的一品,再低就流外了。並且他能列入唐宋八大家,有一點沾兒子蘇軾光的嫌疑。明朝將他和蘇洵列入八大家之列,主要還是為了抬高蘇軾一門的地位。

說到這裡額外插幾句。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的科舉考試中,有三位唐宋八大家都是在這一年金榜題名,踏上仕途。上榜的三人分別是:蘇軾、蘇轍兄弟和曾鞏。並且同為八大家的歐陽修是主考,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洵也跟過去湊了熱鬧。也就是說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宋朝人,除了王安石外,其餘五個都直接或間接的參加了這一年的科舉考試。

不過,蘇軾、蘇轍、曾鞏三位大文豪的名次都不理想。那一年的三甲是:狀元章衡,榜眼竇卞,探花羅愷。其中狀元章衡的名氣最大,榜眼竇卞一般般,探花羅愷幾乎是默默無聞。跟二蘇一曾完全沒法比。

此外,曾鞏的弟弟曾布與哥哥曾鞏同年高中進士,成為當年繼蘇氏兄弟後,第二對兒上榜的兄弟;理學大家程頤和程顥兄弟也是這一年上榜。如果加上張載、王韶、章惇、鄭雍、梁燾等人。這一年的科舉,可謂是星光燦爛,僅宰輔一級就出了九位。其中,章淳在科舉之後就顯示出了他脾氣很大的性格特點。那一年科舉,章淳因為科舉名次不如其族侄章衡(狀元),恥於在章衡之下,便拒不受敕,扔掉敕誥回了老家。

備註:張載的名氣不大,但是他有句人生格言名氣非常大:“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章淳則是以改革派身份和反對宋徽宗繼位而聞名。章淳曾經評價宋徽宗“端王輕佻,不可以君臨天下”。也是個巨牛,很有傲氣的人。


那一年的科舉之後,這些文豪都走上了自己的政壇之路。有的人參加了改革派,有的人則是保守立場,這些大文豪在政治鬥爭中打的是一臉狗血。

後來,蘇軾想把高俅送給與自己同榜高中進士的曾布(曾鞏的弟弟),而曾布屬於王安石的變法派,與蘇軾有政治矛盾,就拒絕了蘇軾的美意,於是,蘇軾就把高俅送給了宋英宗的駙馬、北宋著名畫家王詵。後來又一次偶然的機會,王詵派高俅給端王趙佶送篦子刀,高俅憑藉超一流的球技,征服了當時還是端王的宋徽宗,並被留在身邊。再後來端王身登大寶,變成了皇帝,高俅在宋徽宗的刻意提拔下,飛黃騰達,成為禁軍太尉。

假如當時曾布接受了高俅,北宋歷史恐怕就要改寫了。


Mer86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個稱謂起源於明朝,很快就流傳開來。這八個人分別是:唐朝的韓愈和柳宗元和宋朝的歐陽修、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和蘇澈。他們都是文壇上的耀眼明星,但同時他們也都是官場中人。官場沉浮遠比文壇起落要複雜得多,殘酷得多。

這裡按照出生的時間順序來說一說唐宋八大家的官職:

第一位出場的就是韓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出生於768年,他童年生活是很悲慘的,三歲喪父後隨兄長生活,十歲的時候又兄長去世,他只得跟著寡嫂生活,後來19歲投奔族兄想尋找入仕的機會,結果第二年族兄又去世。他科舉考到第四次才中進士第,後來的三次博學宏詞科考試均以失敗告終。三十歲之後才開始進入官場,主要是在唐憲宗時期為官,曾數次遭貶,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唐憲宗時期的主題就是削藩,而韓愈曾奉命寫過《平淮西碑》。他生前最大的官職就是六部侍郎,其中去世前的職位是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去世後被追封為禮部尚書(正三品)。

第二位就是柳宗元,柳宗元比韓愈小五歲,他出生於河東,也算是世家大族。他前半生要比韓愈幸福的多,參加科舉考試則進士及第,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也中榜,二十來歲就已經入仕。但是他的後半生卻並不好,他希望朝廷進行改革,因此與當時的主張改革的王叔文走得很近,在唐順宗繼位後,曾有過一個短暫的永貞革新,即在唐順宗的支持下由“二王劉柳”所發動的。只是很不幸的,改革並不長久,唐順宗本人在皇位上也不過待了七個月就被趕下臺。改革進行中的時候,柳宗元的官職是禮部員外郎(從六品上),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高官職。改革失敗後,一路被貶,再也沒有起來過。

第三位就是歐陽修,歐陽修出生於1007年,前兩次科舉考試均告失敗,第三次連中三元,但在殿試中僅為二甲進士及第,自此進入仕途。歐陽修的仕途也並非平坦大道,他一生侍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也曾三次遭貶。主持編纂了《新唐書》和《新五代史》。在宋英宗時期官職做到最大,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後以從二品的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回家,第二年去世。他去世之後的影響仍舊是比較大的,數次被追封,贈太尉、太師,又追封為國公。

第四位是蘇洵,蘇洵比歐陽修小兩歲,25歲之前不知讀書為何物,更像是一位遊俠,到處遊歷,到了27歲才真正靜下心來讀書,也曾科舉,但並不順利。他48歲的時候帶著兩子(蘇軾和蘇轍)到京城經由歐陽修的推薦,文章被官員傳閱,大受好評。不過蘇洵為官的時候已經很老了,直到53歲才有了官職,從秘書省試校書郎做到了秘書省校書郎,在58歲的時候去世。

蘇洵的兩個兒子因為從小就跟著蘇洵刻苦讀書,長大後兩人在同一年高中,一時傳為美談。蘇軾的官場浮沉應該算是最跌宕起伏的,數次遭貶,最常做的就是各地的知州,每次回到朝廷不久之後,就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遭貶或者自請外調。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烏臺詩案”,牽連甚廣,也是蘇軾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但是這並沒有讓他學會融於朝廷。他的真性情註定是不容於朝廷的,做的最大的官職就是宋哲宗時期的翰林學士(正三品)、知制誥。去世後被追贈為太師,諡號“文忠”。

與蘇軾相比,蘇轍的經歷要好一些,在最開始兩人的經歷基本是相同的,到後來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都被貶之後,開始出現不同。最高的官職是正二品的門下侍郎,即宰相職。去世後被追贈為太師,封國公。

再一位就是曾鞏,正好比蘇洵小了十歲。曾鞏應該是八人中名氣最小的了,一生的經歷也並不是特別的傳奇。41歲開始做官,多為地方的知州,最高官職是正四品的中書舍人。

最後一位是王安石,王安石比曾鞏小兩歲。王安石在官場上的名氣大於他在文壇上的名氣,他主持的王安石變法是非常著名的。他22歲就進入官場,且政績不錯,在宋仁宗時期,王安石就曾上書變法,只是並沒有得到宋仁宗的支持,一直到了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才真正開始。他出任參知政事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曾罷相一次,但不久再次拜相,出任尚書左僕射和門下侍郎。並獲封舒國公。宋神宗去世後,王安石變法被徹底廢除,而緊接著王安石也病逝,獲贈太傅,曾一度被被追封為舒王,配享孔廟,後來又廢黜爵位,從祀廟廷。由此可見,王安石在後世的地位是比較爭議的。

從上面可以看出,八人中,在生前出任宰相職的由三位:歐陽修、蘇轍和王安石。其中王安石的權力是最大的,為相時間最長,應該是八人中官職最高的。再看去世後的情況:歐陽修、蘇軾、蘇轍和王安石都被追贈為正一品的太師或者太傅。其中王安石一度被追封為舒王,但旋即被廢黜,而歐陽修和蘇轍都被追封為國公。就去世後的影響來說,歐陽修的影響是勝過王安石的。

蕭曉四姑娘


唐宋八大家裡面,很有意思的是,他們雖然是文學家,但在官場混得還相當的不錯,用今天的眼光來看,至少有一個正國級、三個副國級、一個正部級、兩個地廳級。如果他們組成一個同學會,絕對可以碾壓古今任何一個同學會了。我先給他們八個在官場上的巔峰時刻排個序吧:


1.王安石:宰相(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正國級)

2.歐陽修:參知政事(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副國級)

3.蘇轍:門下侍郎(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副國級)

4.蘇軾:翰林學士(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副國級)

5.韓愈:京兆尹(直轄市市委書記、正部級)

6.曾鞏:知州(地級市市委書記、地廳級)

7.柳宗元:剌史(地級市市委書記、地廳級)

8.蘇洵:校書郎(正科級)


顯然要講官大,當然是王安石碾壓其它七人。


王安石的巔峰狀態是宰相,而且他不是一般的宰相,而是排名第一的宰相(首相)。而且他的這個巔峰時刻差不多有六、七年之久。加上王安石在生前封荊國公,死後追封舒王,在宋代可以說位極人臣。唐宋八大家裡,其它七個人加起來都比不過他的。


王安石一生的官場運氣簡直好到爆,其他七個人跟他比官場的氣數,蘇洵首先就要被氣死。王安石在二十二歲中進士,第一個官職是秘書省校書郎,注意,蘇洵一生的官場巔峰就是這個“秘書省校書郎”。王安石一出場拿到的,就是蘇洵要努力一輩子才能得到的東西。


王安石三十七歲成為知州,而柳宗元一生的巔峰時刻就是剌史,也就相當於宋朝的知州。王安石不到四十歲,就已達到了柳宗元一生的頂點。曾鞏,可以說一生最平穩,沒有大起大落,大部分時間都在天南海北的做知州。但他一生的官運,卻從來沒有超越過三十七歲時的王安石。


此外,看一個人的官場地位,除了看他的巔峰時刻外,也還要看他從巔峰時刻下來以後的地位。王安石不當宰相以後,實際處於退休狀態,但前期掛著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的閒職,後期掛著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的閒職,這些閒職在官場上都相當於享受正國級待遇的離休,而且這些閒職還在不斷地上升,到他死前,他的閒職已經加到了位列三公的“司空”了。別說唐宋八大家裡的其他七個沒法比,就是古代所有的文學家恐怕都沒他在官場上混得這麼好。


其實,韓愈和蘇軾、蘇轍兄弟的巔峰時刻的官也不算小,但他們三人一生大部分時間的官都不大,基本是被貶的時候多。


蘇軾一生最巔峰的時候是當翰林學士的時候,但也不過二、三年,其它時間都是地方官或者是被貶的待罪之身,蘇轍後來官至門下侍郎,但不到二年就罷官了,之後他基本上處於貶官待罪的狀態。而韓愈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小官,而且偶有升官,馬上又會被貶官,只到臨死前兩年才當上了吏部侍郎、京兆尹,這算是他一生的巔峰時刻。可惜時間也很短。


難怪蘇軾曾經寫詩感嘆自己跟韓愈都不幸是摩羯座,註定要才高八斗,坎坷一世。


只愛潘多拉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散文八大家。唐代的是韓愈和柳宗元。宋代的是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仨。還有歐陽修、王安石和曾鞏。

各人皆有散文名篇傳世,這八人不光有很高的文學造詣,在詩詞書畫方面各有所長。是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同時還是憂國憂民,位高權重的政治家。

官是一個當得比一個大,下面有書君就來扒一扒他們的官職。

一: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中,最厲害的是王安石,官至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

王安石還是位改革家,拜相後主持變法,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雖兩次被皇帝重用為宰相,又兩次被罷免,總體說來仕途還是不錯的。

生前得到皇帝重用,得以施展政治才華。雖後來保守派得勢後廢了新法。王安石死後仍被新皇追封荊國公,追為舒王。

他的散文短小精悍,有很強的邏輯性。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王安石最出名的散文名篇只有88個字就是《讀盂嘗君傳》,是歷史上第一篇駁論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

二:歐陽修

唐代大文豪歐陽修也是歷史上出名的政治家,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副總理。

歐陽修在宋六位中是輩分最大的一位,為官四十餘年,臨到退休時還得到了太子少師之位。死後追贈太尉。

歐陽修的早期政治抱負並沒有得到極致發揮,仕途失意,經常被皇帝貶來貶去,索性寄情山水詩酒,名篇巜醉翁亭記》就是他被貶安徽滁州做太守所作。晚年仕途比較順利,得以發揮其政治才華,負有政治盛名。

歐陽修與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又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蘇轍

蘇轍是蘇軾的弟弟,文學光芒被哥哥完美碾壓了下去,官卻當得比蘇軾大。

蘇轍做官做到門下侍郎,也是個國家副總理級別了。他的文采不遜於蘇軾,性格低調內斂,不喜張揚。死後被追封太師。

蘇轍三十歲時也參與了“王安石變法”,因與王安石意見相左,不改往日年輕氣盛上書直言的性格,屢屢遭貶,二十多年後才靠自身努力做到宰相這個位置。

四:蘇軾

蘇軾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流量王,名氣最大,當的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中央書記處書記。卻沒幾天現世安隱,半生幾乎都在被貶的路上。可謂命運不濟,仕途坎坷。

世稱東坡先生,文如其人縱橫恣肆,豪放不羈。他別具盛名的其實是個美食家,他做的“東坡肉”流傳至今已是中華名菜。

唐宋八大家裡,蘇軾名作是流傳最多的。詩詞中金句也是被今人頻繁運用。

蘇軾正因為仕途的不順,寄情於美食,山水,詩文。我們今天才得以看到一個大文豪蘇軾,他的巜寒食帖》千古流名,詩的題材廣闊,豪放不羈。

烏臺詩案是蘇軾一生的轉折點,此後一直不停地走在流放的路上,每到一處都能隨遇而安,併力所能及為當地百姓做些實事。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留給後世的不是顯赫的官名,而是他的詩詞人生。

五:韓愈

唐代的韓愈被排在八大家之首,官至京兆尹,相當於現在的直轄市市委書記,正部級幹部。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發起人,所以後人尊他為首席位。他第一個提出了散文的寫作理論,為後人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韓愈一生屢遭貶謫,文章卻氣勢雄偉,說理透徹。他力拓文風格局,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文中。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韓愈有“百代文宗”之名,他對散文詩歌,律詩絕句樣樣精通,自成一派。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就是韓愈的名句。

六:曾鞏

曾鞏當的官相當於今天的廳級幹部,在八大家中是不出名的一個。

但曾鞏在北宋是有些頭銜的,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王安石評價他是:“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鬥。

不出名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靠文章刷存在感,曝光率太低了。其它幾個都有文章入選中小學課本,曾鞏一篇沒有。

七:柳宗元

柳宗元做到柳州刺史,相當於今天地級市市委書記。

他一生中留下了600多篇詩文,屬高產作家。筆鋒犀利、辛辣。如他的《捕蛇者說》借文字揭露了苛政之毒,是散文中的傑作。

柳宗元還是寫山水遊記的始祖,如他的巜永州八記》,巜小石潭記》、巜鈷鉧譚記》最是膾炙人口,爭相傳誦。

八:蘇洵

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父子三人一起高中上榜。做了個校書郎,相當於現在的正科級幹部。也就是今天國家圖書館的館長。

蘇洵在唐宋八大家佔一席之地,並不是沾兩個兒子的光,相反,他是有真才實學的。

為人父母,為子女計深遠。蘇洵親自在家教出了兩兒子,並且還陪著他們一起進京趕考,一起高中。

蘇洵先前有過兩次落榜經歷,仍不氣餒,繼續閉門苦讀。他和倆兒子同榜應試及第,轟動京師。

蘇洵擅長散文,政論尤佳。筆勢雄健。所作文章皆收錄流傳了下來。他當時所作的時論文章朝野都在讀,如果放今天,篇篇都是閱讀量過萬的爆款文。

唐宋八大家雖然官位有大小,有的位極人臣,有的只是個小小校書郎。但他們在文學史上卻是大放異彩,照耀古今的。

唐宋八大家裡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是宋6人中,除王安石外,5人參加了同一年的科舉考試,其中歐陽修還是主考官。

有書君想說:唐宋八大家都做了多大的官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他們文學上的才華已經流芳百世,值得景仰。他們八位的傳世名篇散文已是古代散文的巔峰之作,你認為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基於“學而優則仕”的聖人教導,古代的文學家往往都是“貨賣帝王家”的官家(皇帝)的家人——官吏。文無第一,但(官)位有高低。唐宋最有名文豪當屬“唐宋八大家”,那這八位作家大IP誰位列第一呢?



先來看看唐宋八大家的由來

唐宋八大家最早被明朝的朱右稱為“唐宋六先生”。看見朱右,大家可能想是不是跟朱元璋有關係?福垊想說的是被大明皇帝朱元璋稱為老朱的朱右,最早跟朱元璋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他比明太祖大14歲,最早跟著方國珍混,後來方國珍打不過朱元璋,他又跟著朱元璋混。

曾為宋(韓宋)臣的朱元璋稱帝后,一切恢復漢唐,自然文學上也就推崇唐宋。在這種情況下,負責編撰《元史》的朱右將韓愈、柳宗元、曾鞏、王安石、歐陽修、“三蘇”彙集一冊,名曰《六先生文集》。有人就說了:朱右先生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明明是八個人啊!

這事早在明朝中期就被人發現了,他叫茅坤。他是抗倭直浙總督胡宗憲的軍師,文學上他是唐宋派。他將三蘇分開,編撰了《八先生文集》和《唐宋八大家文鈔》,於是也就有了“唐宋八大家”之稱。

唐宋八大家裡誰的官職最大

秒記唐宋八大家:韓流歐證王三叔。韓國的流行時尚以及歐洲的證件王三叔有。



★唐【韓愈】(768年—824年)

韓愈是個官迷。為了做官,考了四次才中進士,但進士不能直接授官,又考了三次吏部考試,結果竟然沒考上。他就毛遂自薦給宰相寫信,寫了三封信都石沉大海。於是給吏部寫表揚與自我表揚的求職信,這次回信了。回的信的內容是洗洗睡。韓愈也就範進般地繼續參加吏部考試,中了,真的中了。822年九月,韓愈的官職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他最高的官職就是從三品的御史大夫。而不是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更不是正四品下的他部侍郎或京兆尹。死後,追贈他的禮部尚書為正三品。

★唐【柳宗元】(773年—819年)



柳宗元出身書香門第的官宦世家,不僅有人脈而且還是學霸。韓愈考了四次中進士,柳宗元21歲一次就斬獲了進士。但他在805年9月,所擔任的最大官職為中州級別的邵州刺史(唐朝刺史分為上州、中州、下州),品秩為正四品上。柳宗元的悲劇說明一句話,站對(不只是站隊)很重要。

△宋【歐陽修】(1007年—1072年)



歐陽修雖出身於官吏家庭,但其父歐陽觀老年得子(56歲),以至於歐陽修三歲喪父,孤兒寡母的他們寄身於叔父之家。最早歐陽修像韓愈一樣是個學渣,科場兩次落第。但他勤奮改變命運,拼命哥的他創造了連中三元(監元、解元、省元)的奇蹟。本來他想拿下第四元——狀元的,只因他鋒芒畢露,傲氣過重而得了全國第十四名。這個評語可不是福垊說的而是歐陽修的主考官大詞人老鄉曼殊說的。著有《新唐書》、《新五代史》的歐陽修,其最高官職是1061年的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樞密院副使),為正二品官。死後,追贈的最高官職為正一品太師。

△宋【蘇洵】(1009年—1066年)



蘇洵年輕時愛玩,25歲勤奮的結果也是科場失意,一怒之下,把自己做的筆記全燒了。他決心重新苦讀,重做筆記。發奮苦讀六七年,結果還是不中,又考兩次還是不中。就一邊培養兩個兒子,一邊勤奮苦讀。1056年他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拜訪了歐陽修,倆兒都中進士了。這時,他都47了。他感覺是不是好考了,想試試,後來一想算,萬一再考不上怎麼面對自己的倆兒啊。53歲時,還是在韓琦的推薦下才被認命為從八品的秘書省校書郎。蘇洵在家譜行業做出了貢獻,蘇式譜系流傳至今。莫非真的應了那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宋【曾鞏】(1019年—1083年)



他是官三代,聰明又勤奮,18歲拜歐陽修為師。後來還結識了范仲淹、杜衍,可謂人脈很廣。1082年4月,曾鞏的最高官職為四品中書舍人。

△宋【王安石】(1021年—1086年)



王姓是最霸氣的姓,王安石是最霸氣的人。曾鞏18歲結識了王安石,然後推薦給了自己的老師歐陽修。其結果是曾鞏沒混出來,王安石倒是混得特別的好。王安石真正的學霸,聰明、勤奮,他21歲中進士,而且考了全國第四名。宰相歐陽修、文彥博都很欣賞他、推薦他,就連名士周敦頤(著有《愛蓮說》)也佩服他。57歲時,任尚書左僕射(ye),正一品。追贈太傅、舒王,正一品。而且他曾任比參知政事還高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級別至少是從一品。

△宋【蘇軾】(1037年—1101年)



蘇軾是蘇洵的次子,蘇洵長子蘇景先八歲夭折。蘇軾多才多藝,考試不順,仕途更不順。他19歲中進士,本來該是狀元的,但主考官歐陽修感覺這文章寫得像自己的愛徒曾鞏的風格,為了避嫌就讓他屈居第二。宋仁宗非常看好他和的弟弟蘇轍,曾說:朕為子孫留下兩個宰相。結果,蘇軾最高官職竟然是從三品的龍圖閣學士(包拯也是這個學士,人稱包龍圖)。三蘇比較保守,跟王安石關係不好,這也是蘇軾官運不好的原因。

△宋【蘇轍】(1039年—1112年)



事事無絕對,蘇老三蘇轍還真的做了宰相。蘇轍最高職務是守門下侍郎。門下侍郎為正二品,那守門下侍郎是幾品呢?守可是權的意思嗎?也就是代理的意思嗎?還請指教。

結論

王安石的官職最大,正一品。蘇洵的官職最小,從八品。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福垊


誠邀,如題。在中國的文壇中,唐宋八大家總是佔據著特殊的地位。所謂唐宋八大家,指的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不過“十年寒窗苦,一朝功名就”,儒家讀書人總是希望入仕進而兼濟天下,那麼這八位文壇泰斗中哪一個的官職比較大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太好解釋,因為八位大家跨越了唐宋兩個朝代,要知道唐朝的官員品級都是不好的,最好也就是三品,一品二品基本是個擺設。所以不能比較官位大小,用其生前的實際權利比較最為合適。

基於此,小編以為,王安石的官位是最好的。


王安石曾擔任北宋仁宗朝的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司空等,1068年,宋神宗即位,王安石迎來了自己的伯樂。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局面,決定起用王安石。 1609年,王安石被任用為參知政事,就是事實上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信沒有誰的官位比他還高吧。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唐宋之際,文學領域上應以唐宋八大家為首。唐宋八大分別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八大家的名氣貫徹古今,他們的散文水平堪稱古代史上最高。唐宋八大家不僅在文學領域頗有成就,在官場上也是風生水起。但論述官場上誰的官職最大,應當屬王安石為最。<strong>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相當於當今的人事部副部長。病逝後,朝廷追封為禮部尚書,故稱“韓文公”。韓愈一生仕途坎坷,屢遭貶謫。為人直爽坦率,但是不善於處理一般事務。

柳宗元,生前官至禮部員外郎,參與永貞革新,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10年後又被貶為柳州刺史(相當於地級市市長之職)。官場深似海,一步錯,滿盤皆輸。一系列改革失敗,被一貶在貶。

蘇軾,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擔任地方官,後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擔任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蘇軾一生最頂峰的時期就是擔任翰林學士之職(相當於現在的副部級)。

蘇洵,蘇洵的為官之路比較平穩,蘇洵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後為霸州文安縣主簿,晚年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蘇洵一生,雖官職不大,但勝在平穩。

蘇轍,出入朝廷時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哲宗即位,被召回入朝為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相當於副宰相級別)、門下侍郎等職。後因上書諫事而接連被貶。仕途也是坎坷。

歐陽修,其在文壇上的成就相當之高,但也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早期為官之路崎嶇,後期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官至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今天的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其在文學領域成就較高,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領袖。

王安石,一生位高權重,主張變法。變法過程也頗有曲折。早年在地方任職,政績顯著,任參知政事,後拜相(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總理之職)。深得宋神宗喜愛,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兩次任相,病逝後被追封為舒王。一生權柄可謂達到頂峰。

曾鞏,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後因事被流放通判。一直在地方任職,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雖官職不大,但為官清廉,素有作為,深受民眾愛戴。

由此可見,單看官職,應當是王安石為最,一生權柄也是最高,在朝廷頗有話語權。唐宋八大家,大多都仕途曲折,歷經坎坷,政治上不盡如人意,在官場上沉浮,遭遇貶謫。也就唯有王安石雖歷經罷相,但際遇較好,施展了一身報復,逝後還被追封為舒王。

從歷史上看,唐宋八大家在職場的成就不如在文學領域上取得的成就。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倡導散文,反對駢文。在散文領域上獨樹一幟,引領了唐宋及後世的文風走向,使詩文發展的陳舊外貌煥然一新,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無筆史官


唐朝八大家有李白杜甫?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宋以來古文運動倡導的中心文物。明初朱右將他們的散文合集成《八先生文集》,明中葉唐順之編《文編》時,只是取這八個人的散文,由此唐宋八大家正式定型!



他們是些誰呢?上學時候老師教過記憶口訣:韓柳三蘇王曾歐。

  1. 韓——韓愈,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2. 柳——柳宗元
  3. 三蘇,四川眉山的一門三學士,指蘇洵、蘇轍、蘇軾
  4. 王——王安石
  5. 曾——曾鞏
  6. 歐——歐陽修

這八個人通通仕途不意,而文學通暢無阻。

要說官職最大,肯定是王安石,這位可是被列寧稱讚為“十一世紀中國最偉大改革家”,他搗鼓出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官職還不大嗎?之前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後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兩任宰相!



其餘人分別如下:

1.韓愈,字退之,河南人。所接觸到的著名文章有《馬說》《師說》,最高是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從吏部侍郎升上去的;

2.柳宗元,字子厚,當過禮部員外郎,最高柳州刺史;

3.三蘇:蘇洵字明允,最高為秘書省校書郎;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最高是禮部尚書;蘇轍字子由,做過宰相副官尚書右丞,之後太中大夫+門下侍郎(副相),又特賜開國伯,食兩百戶;


4.曾鞏,字子固,任知州後中書舍人;

5.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最著名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最高參知政事、樞密副使。

綜上,官職最高是王安石,最低是蘇洵!通病是文學厲害,仕途不順!


史小二記


唐宋八大家為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三蘇。由於跨越兩個朝代,唐代品級壓的低,我們得從官職的實際大小進行比較,另外,我們統一採用生前的最高官職,追封的不算。

韓愈(768——824),最高官職不像很多人說的是吏部侍郎,應該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這個官職約等於現在的國家監察委主任、北京市市委書記兼市長,妥妥的副國級幹部。

柳宗元(773——819),最高官職為柳州刺史,唐代中後期,由於節度使的出現,州刺史權力下降,約等於今天的地級市市委書記。

歐陽修(1007-1072),最高官職為參知政事、樞密副使,約等於今天的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

曾鞏(1019——1083),最高官職為知州、中書舍人,約等於今天地級市市委書記。

王安石(1021——1086),最高官爵為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觀文殿大學士、荊國公,標準的國務院總理級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蘇洵(1009——1066),最高官爵為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約等於現在副處級幹部。

蘇軾(1037——1101),最高官爵為禮部尚書,約等於管理現在科教文衛事務的國務委員。

蘇轍(1039——1112),最高官爵為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屬於副宰相之一,約等於今天的國務院副總理。

因此,從行政級別來講,最高的是王安石,最低的是蘇洵。





靖遠0204


毫無疑問,無論官職還是實權,都是王安石最大,官至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名垂青史。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古文運動的八大代表人物,也是中國古代散文史上最頂尖的八個人物之一,他們的文章基本代表了中國古代散文的最高水平。

唐宋八大家分別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後人一般概括為“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

如果論文章成就,恐怕大家會爭執不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如果論官職這種客觀標準,就毫無爭議了,無論官職還是實權,王安石最大。

1,韓愈,生前官至吏部侍郎,副部級,相當於組織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但任職短,無實權,屢遭貶謫,政治失意。

2,柳宗元,生前官至禮部員外郎,副廳級,相當於文化教育和外交部所屬副司長,屢遭貶謫,政治失意。

3,歐陽修,生前官至參知政事,副國級,相當於副宰相(副總理),政治上缺乏作為。

4,王安石,生前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正國級,且兩度拜相,任職時間長,大權在握,厲行改革變法。

5,蘇軾,生前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正部級,相當於國務院秘書長,但任期短,在新舊兩黨都不討好,屢遭貶謫,政治失意。

6,蘇洵,一生沒考中進士,只做了短短几年秘書省試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正科級,相當於縣政府秘書長,在唐宋八大家中,官職級別最低。

7、蘇轍,生前官至門下侍郎,相當於宰相,正國級,官職僅次於王安石,但任職時間短,政治上缺乏作為。

8、曾鞏,生前官至中書舍人,正廳級,相當於國務院正廳級秘書。

綜上所述,唐宋八大家的官職中,王安石最高,蘇洵最低,綜合排序由高到低是:

王安石(正國級)>蘇轍(正國級)>歐陽修(副國級)>蘇軾(正部級)>韓愈(副部級)>曾鞏(正廳級)>柳宗元(副廳級)>蘇洵(正科級級)。

作者對古代官職研究有限,如有紕漏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