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說博士不好畢業,是真的嗎?

碧空浮雲3207665


是真的,大部分博士是這樣的。說說我幾個同學的情況吧。

我有一個同學是直博的,給導師幹了好幾年的活,導師很牛,做了不少課題,我的同學寫了十幾篇SCI,最後快畢業的時候,導師讓我同學去一所研究院,因為他導師有項目在裡面,想通過學生加強溝通聯繫,或者讓學生當內線,我同學自己靠自己進了環保部,不想去趟導師的那趟渾水,他的導師就不願意,說如果不去就不讓他答辯,後來又給他佈置各種任務難題,好在我同學比較聰明,最後都完成了,又給老師下禮,家裡有人幫忙,折騰了一大通,最後才得以答辯。現在工作後就再也不聯繫導師了。

還有一個同學在海大讀博,文章可能發的不夠,或者課題不行,沒有那麼努力吧,或者努力了沒什麼好成果,因為海大的要求也非常高,最後竟然延遲了兩年才給答辯,也是非常辛酸了。

相對來說,理工科的課題多,數據多,論文好寫,但是導師一般都不願意放人,都拿著博士不停幹活,不肯放手。但是也有導師是比較好的,只要文章通過了,基本都能給答辯。

總體來說,博士不是那麼輕鬆就能畢業的,誰都得經歷一番痛苦掙扎,也彷徨也迷茫也不知所措,只要堅持下來,最後的結果還是好的。但是如果沒有文章,或者文章不夠檔次,最後工作也不一定找的好,博士找工作,單位上一般都是看文章的,所以想做個優質博士,一定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送你一首小詩歌


大部分是這樣的,說一下比較熟悉的學院,比如植保學院,農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資源環境學院,化工類的等等,這種農科類、生物類的博士尤其難畢業。

1 博士課題一般都要有深度,所以一個課題是否能延續,要看實驗的進度和速度。有的博士會比較順利,碩博連讀的話,可能在碩士期間已經開始自己課題,這樣的話比考博士的同學有很大優勢,做出來的東西更容易有深度和速度,文章也就發的比較好。但是,也有例外,碩博連讀的也可能運氣不好,中途換課題,導致進展不順利。反而,考進入的博士運氣好,會拿到一個好課題。所以,建議每個博士同時多做幾個課題,多手準備,多重選擇。

2 畢業容易與否,與導師有很大關係。一般學校對博士畢業要求不是很高,多數博士只要肯努力,不浪費時間都能達到要求。但是,導師們都會精益求精,追求文章質量,博士們自己也有追求,也想發好文章。可是,現實總是殘酷的,往往實驗沒有好結果,所以會導致實驗大量重複、添加,畢業也就一延再延。

3 說說正面的例子,有一個同學碩博5年,蔬菜專業順利畢業,發了10幾篇sci,評論點數達到了4左右,這麼高產,與他本身和導師都是分不開的。還有博士延期一兩年,最後能發學科一區的,也是大有人在。

所以,博士們要有好的心態,不要對導師有逆反心理,溝通要做到有理有據,畢竟這是個法律時代,也不要對實驗有牴觸情緒,要放平心態,學會調節自己情緒,要在逆境中求生存,只要能發出多篇好文章,那會是一輩子的福利。


呱一夏的小窩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昨天,還有個211院校的工學朋友私信問小西,能不能讀他們導師的第一個博士生。相對來說,導師的第一個博士難畢業,之前未指導過博士生不是難點,而是團隊可能缺少較好的前期研究基礎和持續的科研產出,發小論文有難度...

今天是2.26日,之前看科學網的文章還有一段"千萬不要告訴博士生2月只有28天,因為3月論文就要盲審送出去",接著1-2個月的等待和煎熬,根據評審意見修改打磨學位論文、聯繫溝通工作單位,有點小忐忑的參加答辯之後心才安定下來,相信不少博士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簡單的3個字形容,即真的"不輕鬆"。其實,翟博士之所以引發不少圈內博士的抵制和質疑,就是畢業的太容易、學位拿的太輕鬆,而中科大2月走失的楊博士面臨的畢業壓力,才是圈內大部分博士生的常態。

近些年,不止碩士生招生在擴招,博士生同樣增速明顯,每年也會新增不少高校的博士點,其中在讀博士生人數已達到36萬左右,年畢業的人數約6萬人。同時,社會各界對我國博士數量眾多,但科研產出不高的質疑聲音很大,因此要求博士"嚴出"的呼聲很高。

在博士的延期問題上,之前不少學校是3年學制期間,就沒幾個能3年順利畢業的,而且時間段不利於博士生的培養,高校已修改為4年學制(發補貼和補貼),但隨著圈內整體學術水平的提升,能正常4年畢業的博士依然僅有1/3。如2005年,不少人評定教授都沒幾篇SCI論文,可2018年、2019年畢業的博士生水平高的都是10餘篇或更多。

小西自己感覺讀博最大的壓力就是經濟,我是博士二年級結的婚,兩口子過日子總不能一直媳婦花錢用於家庭支出吧,自己的補貼每月就2000元左右,越是想早畢業,越容易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偶爾有點小抑鬱真的很常見。不過,讀博覺得抑鬱時,還是得找朋友一起聊聊,不能憋著,換個思路實驗中的問題也許就解決啦。

其實,各個學校的博士畢業基本要求不高,學科在學校的基礎上再拔高點,但畢業不起來不容易,一是導師的課題組管理要求,如部分團隊碩士畢業都要求1篇SCI小論文接受,博士沒幾篇過得去的論文是不會啟動預答辯和送審流程的;二是博士生的求職需要,大部分博士畢業後進入高校、研究院走科研路線,人才引進的條件中核心就是一作/通訊的小論文數量,而科研成果的歸屬就是個大問題,沒什麼成果畢業再轉做師資博士後的風險也挺高,換個研究方向後2年內想出幾篇不錯的文章很難。

因此,整體來說博士想畢業不容易,梯隊配置完善的大科研團隊(課題)相對容易畢業,讀博一定給自己找點"興趣",為了學歷讀博是最難熬的,慎重。

▼關注帥小西De頭條號。小西陪你聊大學、考研、讀博,收穫不一樣的教育和人生。

帥小西De


坦率地說,博士畢業不難,難的是如期畢業。所以大家常常調侃: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也沒有不延期的博士。



攻讀博士學位,就是做研究,探尋未知的世界,儘可能給人類的知識大廈添磚加瓦。入學之後,導師會給您一個課題,所謂課題,本質就是一個問題,沒有人知道答案,如果已經知道答案,還有什麼研究的意義呢?一旦研究成功,你將是這世界上第一個知道答案的人,真正的博士,有好奇心博士,常常為此而興奮不已。至於發表論文,不過是順帶的事情罷了。

導師可能會部署一下課題的研究方向,然後用誠懇的眼神鼓勵你:去吧,把紅旗插上科學的高峰。你滿懷信心,捏緊拳頭,轉身離開辦公室,全身心都為手中的課題興奮著。但也許你不知道,當你走出辦公室,導師才坐到沙發上,點燃一支菸,喃喃道:前面三個都是idea killer,這小子看上去還挺聰明的,但願不會再讓我失望吧。



查文獻,做實驗,你把行軍床都搬到了實驗室。你並不孤獨,電梯裡,食堂裡,幾個博士湊在一起,肯定討論的是誰誰又發了一篇PRL。你三口兩口扒完飯,匆匆趕回實驗室,每隔三分鐘做一次實驗記錄,PRL在向你招手。

這個數據怎麼這麼奇怪?再來一次吧。這裡怎麼又多了一段莫名其妙的信號?再來一次吧。樣品怎麼是這個顏色?換樣品,再來一次吧。重複復重複,重複何其多。。。

一晃五年過去了,所幸頭髮還在,實驗仍然沒有著落,敲開導師的辦公室,你垂頭喪氣。導師只是緩緩地說:沒關係,還有些時間,實在不行,不還可以延期一年嘛。你無可奈何點點頭,垂頭喪氣出辦公室,也許你不知道,導師這才坐到沙發上,點燃一支菸,喃喃道:難道這是第四個idea killer。

結局:這位博士最終憑藉頑強的毅力順利畢業,從此一個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博士畢業難的根本在於,未知的課題與有限學習時間之間的矛盾,沒有誰能保證,一個課題能在三年(博士)或五年(碩博連讀)中完成。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在高校工作也接觸過不少博士,全日制的在職的都有,博士不好畢業一點不假。不管對於社科類的博士還是對自科類的博士,博士要畢業都各有各的難處。曾有句話這麼說:“本科生是玩出來的,碩士生是混出來的,博士生是熬出來的”,這句話前兩句未免誇張,但最後一句卻很真實。

對於攻讀自然科學學科的博士來說,在很大程度上博士生與博導是一種業務關係,意思就是自然科學學科內的博導通常需要他們的博士為其研究課題做一系列的工作,雖然他們發表SCI論文和完成博士畢業論文相對社科類博士比較容易,也比較容易達到博士畢業的要求,但確實有很多博導因為私心而不願意讓他的博士如期畢業,除了為他的課題多幹點活,還為了他課題研究能有更多的產出,進而可以申請更多的課題和獲得更多的經費,畢竟博導平時比較忙,做課題的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就只能指望自己的博士。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理工科的博導都會“求著”自己的碩士讀博。

對於人文社科類學科的博士來說,博士畢業的難度則在於畢業論文的撰寫、答辯和滿足畢業條件的核心論文的撰寫與發表。人文社科研究不同於自然科學研究,雖然它也越來越傾向於使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但其實,實證數據的獲得卻比自然科學研究獲取大量實驗數據要難得多,而規範研究因為“無憑無據”則更難完成。所以,人文社科博士要完成畢業所需要的各類研究成果,需要進行大量的著作和文獻的閱讀以及田野調查,並且寫作的靈感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三年時間裡憋出幾篇核心論文和能經得起外審和答辯的畢業論文,是真的不容易!

上述兩類博士畢業難的情況只是一般的原因,因為“二般”原因不能畢業的博士也比比皆是,有時候甚至關係到利益和道德等問題,在這裡就不細述了。總得來說,博士能如期畢業很不容易的。


Pleeza


哈哈,這要看哪個學校的博士吧。最近翟天臨這檔子事,讓大家真是大開眼界,博士還有這麼好混的,學術公平也引發大家的討論,同等學歷的博士學位居然相差十萬八千里。

世界著名大學的學術嚴謹水平要高於一般大學。說幾個身邊的例子,美國哈佛大學工科類平均畢業年限都超過5年,有些之前已經拿了碩士學位再申請哈佛博士還要至少5年,有些博士讀了7.8年還不能達到畢業要求,而且這些學生都兢兢業業異常勤奮,其實能夠進入哈佛基本上都是萬里挑一了,如此可見,藝術學院的博士有多水了。

不同學校博士的含金量不同,這也是為什麼世界頂級名校的博士畢業生那麼搶手。


Hello溫哥華


有句話叫做“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沒有按時畢業的博士”。博士與碩士不同,要搞項目、做研究,要做實驗、整理分析數據,要出成果、發論文。對於論文,最次也是要求中文核心期刊,有的學校還要求是“SCI”,還要求英文,要求雜誌的影響因子,還不是一篇。另外,博士做的項目都是導師的項目,導師用學生用順手了,全指望學生給他幹活,導師也不願意放學生走(畢業)。所以,攻讀博士學位還是很難的。

當然,具體還得看學校、分專業,有的學校、有的專業就很水。就學校而言,越是好學校越難,越是不怎麼樣的學校越水。就專業而言,理科難度最大,其次工科醫科,再其次是文史哲經管藝。


用戶8639973894448


博士難畢業嗎?博士學制三年,能在三年的時候畢業的是少數,因為你論文不夠導師不讓畢業,三年時你論文夠了導師可能還想讓你再多幹一年,因為前期積累好了,後面正是出文章的時候。

刨去導師的因素,能在三年達到畢業要求的博士也是少數,主要的原因還是文章、文章,還是文章。



人文學科的博士不瞭解,理工科的博士要達到畢業要求,普通二本學校可能得一篇SCI或者兩篇EI,985高校的應該兩篇SCI起步了,除了SCI還得有其他水平的文章,比如說中文核心(北大版)等,難就難在SCI的發表,必須有一定的創新,然後從錄用到發表還有一個週期。

博士難不難畢業還在於個人,比如說,博士專業和碩士專業相同,導師也沒換,導師科研團隊建設非常好,以前積累好,導師在學術圈有一定的聲望,在這種情況下,三四年畢業可能很正常,因為你發文章難度比別人低,團隊已經有聲望了,可能導師同意你投,命中率就會很高。當然學科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不同學科發表論文的難度不同。。

如果博士跨專業了,那碩士的積累就用不上了,說是讀博,其實相當於碩博連讀了,因為缺少積累,基礎也差一點,這樣畢業需要的時間肯定長。

第三,如果是在職讀博的話,因為有家庭的影響,可能未必能將全部精力投入進去,這樣,畢業時間肯定拉長,我身邊同事在本校讀博,有不少六七年沒畢業的,所以,如果要讀博。應該全身心的投入。

所以,博士難不難畢業是個相對問題,是不是跨專業、導師在學術圈的地位、導師的團隊建設、個人精力的投入,這都是重要影響因素。

不過,博士畢業沒那麼容易,博士也面對巨大的心理壓力,必要時應該尋求心理干預,學校也應該重視這個問題。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答案是肯定地。正常地博士都不好畢業,非正常地不在討論範圍。

大家一直說地“不被扒一層皮,博士不會畢業”,這話聽起來是挺誇張,一方面說的是博士地畢業壓力很大,要做很多工作,這個期間會花費大量腦力及體力勞動。另一方面說地是他們的科研工作是一個完整的邏輯結構,會做很多工作。然後導師認定可以畢業了,就開始準備畢業的工作。這些硬性的指標達成,畢業論文寫完,還要經歷查重、雙盲等環節,每一個都讓博士們精神緊張。

還有人說的“沒有考不上的博士,沒有畢業不了的碩士”。這話也說明了博士畢業的困難,但是考博很容易,只要導師同意,然後參加完培養單位的入學考試並通過就可以讀博了。至於讀得怎麼樣,能不能正常畢業,那就要看學生努力不努力,運氣好與不好了。運氣好,趕上個好項目,論文出的也快,至少容易畢業些。運氣不好,讀博幾年工作量不夠,學生也愁,導師也愁。

總結一下,博士真的不好畢業。


莫嗔堂堂主


我希望我女兒逼上一個好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