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硬拉呢?

塔羅右手


你好,我是波普董,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我突然間發現,硬拉這個動作在身邊所在的健身房裡真的很少有人去做,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明白。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留言區有粉絲說硬拉很容易傷腰,最好不要練,而且練不練硬拉無所謂,反正也覺得沒什麼太好的功能。

看完這段話,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硬拉真的如TA們所說的那麼無用嗎?

當然不是,作為三大項之一的硬拉,不僅很有用,而且其功能性強悍到飛天。因為這樣一個動作幾乎可以同時訓練到上半身和下半身等肌群,而且硬拉並不沒有槓鈴深蹲那樣危險,還能不斷挑戰身體極限讓身體變得更強。

既然說得那麼牛掰,接下來就聊一聊硬拉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第一點:硬拉是站起來的,而不是拉起來的。

不要被它的名字帶偏,硬拉,可不是讓你硬著頭皮拉起來而已,其核心技巧需要你自己反覆嘗試,揣摩才能領悟到真諦。

那麼一個正確的硬拉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選擇合適自己的配重,保持雙腳與肩同寬或者略窄的距離,腳尖朝向正前方,這裡最好不要用外八,因為抬起槓鈴的過程中膝關節會略微外展,此時容易與手肘產生對抗,使訓練的過程不流暢,大重量時也容易增加受傷的風險。

在整個硬拉的過程中,手臂都要始終保持垂直狀態,可以選擇正握,也可以正反交叉握槓,如果不是大重量,建議正握即可。一定要保證背部保持平直的狀態,不要弓背更不要讓背塌進去,這樣會增加背部受傷的風險。(幾乎所有動作都要直背)

在硬拉的過程中,臀部的位置一定不能過低,而是要讓臀部上翹起來,避免因為臀部過低而增加下背部的負擔。

這時候一定不要用蠻力拼命拉離地面,而是要用腿部的力量站起來,這個發力感有點接近腿舉。

將這一連串的動作連起來就是這樣:

選擇好合適的配重,將槓鈴放在面前,然後雙手正握槓鈴,握距保持與肩同寬或略窄,頭部稍微抬起,保持挺胸,繃緊腰背,臀部翹起,使上身前傾約45度。

然後腿部發力,肩膀用力繃緊抓住槓鈴慢慢抬起,過程中膝蓋也慢慢伸直,將槓鈴拉伸到膝蓋部位的時候,一氣呵成將槓鈴貼著大腿的線條往上拉伸,使整個身體成筆直狀態結束。

新手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剛開始嘗試硬拉,那麼你可以使用較輕的負重,以此來尋找正確的發力感及標準動作。

如果你想挑戰更重的負荷,你也可以使用深蹲架來做幾組硬拉,將保護杆調至距離地面15公分左右的距離,這樣會更容易些,同時也不會使你丟掉硬拉帶來的感受。

不做硬拉,並不會丟失很多,但做了硬拉,你會擁有更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波普董健身


硬拉是一種全方位的強力練習動作,它能鍛鍊到相當多的肌肉,包括下背部、上背部、斜方肌以及臀部和腿部,這是其他任何練習都達不到的。

硬拉的動作要領:

1、彎曲膝蓋,身體前傾,槓鈴位於整個腳掌中部正上方,如果離杆較遠會容易傾倒。

2、始終讓你的背部保持挺直,頭部向上抬起,這樣可以使其免於承受過度的壓力。如果你的背部弓起,很有可能受傷。

3、從腿部力量開始提起槓鈴。只要拉到身體豎直並鎖定就好,儘量不要後傾(因為在背部後傾的時候,整個動作就變得不穩定,很容易造成腰部受傷——腰間盤突出)。

4、在放下槓鈴的過程中,彎曲你的膝蓋,上身前傾,不要強行要求自己槓鈴觸地。

硬拉注意事項:

1、

2、

3、

4、

硬拉的三個誤區:

誤區一、不要收緊肩胛骨

硬拉中收緊肩胛骨,把本來沒必要參與硬拉的肩部肌肉、前鋸肌和斜方肌硬生生給帶了進來,徒增肩頸負擔。

前鋸肌和肩部肌肉強度不能勝任硬拉重量,進而就容易導致受傷,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做完硬拉脖子疼、肋巴骨疼的原因。

放鬆你的肩胛骨,保證肩頸自然即可,沒有必要用肩部力量上提槓鈴。只需要抓緊槓鈴,然後直立起來。

誤區二、沒必要把槓鈴輕放到地面

硬拉主要靠臀腿力量驅使,下背部只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下背部孤立強度還不足以挑戰硬拉重量,所以不要弓腰。

一般槓鈴杆下方到膝蓋位置時,就可以砸到地面上了,整個身體猛地鬆懈即可,也可以直接脫手。

有些健身房不要砸,可以在膝蓋位置重新起身,沒有必要最低點起身。

誤區三、站起時別用腰往前頂

可能有時候站起時感覺抓不住槓鈴,這時候有人就會試圖往前頂槓鈴,這樣能緩解抓杆負擔。

但這種方式對身體有相當大壞處,它會讓你的腰椎被動向後彎曲,缺乏肌肉保護,就會導致腰椎超伸。

硬拉站起後保持直立即可,沒必要再繼續往前頂,要頂也只是大腿繃直臀部夾緊頂一點點,切不可拿肚子前挺去頂。


健身運動原理


從三個方面來接講解這個問題:1、硬拉的分類。2、不同硬拉的標準動作及可能出現的問題。3、硬拉前的準備:必要拉伸放鬆激活。

1、硬拉分為屈腿硬拉,直腿硬拉,半程硬拉,全程硬拉,相撲硬拉等等。

可以這樣去理解,硬拉以上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側重腿部的硬拉(包含側重整個後錶鏈的),側重背部的硬拉。

因為這樣更好的去做發力,至於像相撲硬拉等,更多的類似於腿部全後錶鏈硬拉的側重臀部靠中間的方式。

練腿一般是全程,從腳底發力臀和大腿後側主導發力,屈腿直腿可以更好的區分到臀部和腿後側。以及,全身。

練背一般是半程,杆在膝蓋以下一拳的位置,背部收緊直接挺起來,主導發力。身體往前傾的會多些!

2、不同硬拉的動作細節。以及每個細節中腿部硬拉和背部硬拉的發力區別和共同點!

注意,無論你的硬拉是要練還是練腿,它都是一個全身多關節複合動作。所以我們從下到上來講解!

1、腳部細節。

  • 共通點

你的腳是你全身的支撐點,它但凡不穩定,前腳掌後腳跟抬起,都會影響你的重心,而你的足弓塌陷就會連帶影響到你的膝蓋和盆骨,所以,我們在做硬拉的時候,最好穿平底薄底硬鞋,這樣能保證你更好的去感受地面,抓牢地面!

用你的腳完全的感受可以扣住地面的感覺!

  • 區別點

腿的硬拉,或者側重臀部全身的硬拉,注意圖片中的妹子,腳步除了抓緊的同時,還有一點網上蹬的感覺,

背的硬拉,沒有這個細節,主要是抓緊地面。

2、髖部細節。

  • 共通點:

※髖關節既需要足夠靈活也需要足夠的穩定。過程中都需要臀部腿後側發力來穩定髖。

穩定,是它在運動的過程中,不可以亂晃,高低不同,旋轉,這樣都容易導致你的腰部受力不均勻拉傷。這個就需要你的核心,臀部同時發力均衡!哪怕是練背的硬拉,臀部用力同樣很關鍵!

靈活,是它的屈髖要足夠的幅度,不可以受限,否則腰部就要代償。

這個就需要你的臀部和大腿後側肌肉的柔韌性好!

因為這個過程中是需要你的臀部向後,來讓你的身體前傾的,如果臀部後傾的角度不夠,腰部就會彎曲來代替臀部的角度!

可以看到途中臀部大腿後側肌肉時拉長用力的

  • 區別點

腿部硬拉時候,臀腿是主導發力,啟動點,整個過程中就是想想,腳蹬地面,臀腿發力把髖往前頂回到中立位,讓身體直立起來!

背部硬拉的時候,你的意識控制不是臀腿主要發力點,更多是作為同時發力起到穩定盆骨的作用。

3、腰、核心、背部細節

把這三個部位放到一起,是一位,這三個部位協同一起控制上半身,而且發力的時候腰背的區別點會不一樣,但是分開說會有誤區!

  • 共通點

核心收緊這個就不用說了,基本上健身所有動作都需要做的重中之重。

腰背部,腰背部涉及到很多穩定你的脊柱的深層肌肉!但凡背部腰部不穩定,你受傷的幾率就會非常大,所以為甚麼龜背硬拉很危險,

動作過程中,需要穩定收緊你的豎脊肌,中下斜方肌,菱形肌等,來保證從你的腰椎到胸椎到頸椎整條脊柱都是出於中立位的位置!挺胸,沉肩,腰部正常曲度反弓。不可過度。

PS:硬拉中豎脊肌會受力,但是不是疼痛的受力,特別是背部硬拉動作中,受力有酸感也OK

可以看到途中硬拉中背部肌肉是穩定收緊的

  • 區別點

腿部硬拉的動作中,背部肌肉細節就是起到穩定的重用,保證收緊的狀態下就好了!

背部硬拉的動作中,背部是發起點的感覺,保證你的大腿後側穩定的情況下,想象不是腿部發力把你的身體頂起來!

而是你做一個挺身的動作,把你的上半身挺起來!背部肌肉特別用力的收緊!感覺是被在發力主導整個動作!如圖

4、杆的握距以及杆到腿的距離這些小細節的調整。

  • 杆子到腿的距離

硬拉的過程中,新手一定要保證無論哪種硬拉,你的杆子都要貼緊你的小腿,網上拉,感覺把小腿刮破的感覺。

而老手可以在背部硬拉的動作中,嘗試讓你的杆子離腿部遠一點,感受背部和腰部承受更多力!

  • 雙手的握距

在背部硬拉的過程中,可以嘗試雙手握的更寬一些,然後去嘗試讓手臂外旋把杆子弄斷的感覺,背部感受會更加明顯!


3、硬拉前的必要了拉伸放鬆機會。

以為硬拉涉及到全身多個關節,所以我們放鬆要涉及到包括足底頸膜到胸椎等各個方面~!

注意:拉伸可以避免的屈髖受限,腰部腰部代償疼痛等問題,所以一定要重視!

放鬆從足底開始

1、足底筋膜放鬆。

看第一張圖,有三條線就是我們要去放鬆的地方,看第二張圖,用腳踩住一個球來回滾動,

BUT,如果你是低足弓,扁平足,就不要放鬆第一張圖上面那個橫向的那一條,就是靠腳內側的那一條足弓,放鬆外側前側即可!

30秒一組,一隻腳2組。

2、小腿放鬆,這個也可以很好的避免足背屈受限!

先如第一張圖,泡沫軸滾小腿,靜止在最痛的點,30秒一組,兩組

再如第二張圖,對著牆壁,腳尖抬起,對著牆拉伸,30秒一組,兩組

3、大腿前側,後側,內側,外側

內容太長,我就不放圖了,這個比較簡單,人人都會做,每個地方30秒一組,各兩組。不會的私信問我。

4、臀部放鬆拉伸。

一樣,先用泡沫軸滾,然後如圖拉伸,各兩組,每組三十秒

5、胸椎放鬆。因為很多人胸椎不夠靈活的。

如圖泡沫軸放在肩胛骨下角的位置,身體完全伸展開來。

全部拉伸完你的身體就是另一種狀態,再做深蹲就能達到比較好的狀態!


下面是激活。

1、肩胛骨的穩定性靈活性。

如上圖,大臂加緊身體,小臂和大臂呈90度,然後向外側旋轉,15個一組,4組

2、最後激活菱形肌(穩定肩胛骨,幫助你做好肩胛骨的後收縮)

如上圖,重點感受肩胛骨中間加緊就好了!


以上,我是穿西裝的金剛,一個在健身路上走了十萬八千里彎路的健身教練,寫乾貨,經歷,最基本的知識,幫助每個健身的人都能少走彎路

更多專業知識可以看我歷史文章和問答~


穿西裝的金剛


您好,這裡是KI健身,針對您“如何做硬拉呢?”這個問題,說一點ki的經驗和看法,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現在比較常見的硬拉有三種:屈腿硬拉、直腿硬拉、相撲硬拉。

其中屈腿硬拉常被稱為傳統硬拉;

直腿硬拉類似羅馬尼亞硬拉,但是二者稍有區別;

相撲硬拉···額,好像沒有別的名字。要不叫狗蛋?

不知道您問的是哪種硬拉,都簡單說一下,其中有些要點是相通的,重複的部分就不說了。

咱們先說屈腿硬拉:

簡單說一下動作要領:雙腿分開與髖同寬,或者略寬,腳尖自然朝前,膝蓋和腳尖保持相同的方向,髖關節中立,腹部收緊,腰背挺直,雙手全握槓鈴,握距與肩同寬或略寬,這個小腿儘量垂直地面,收緊肩胛骨,腦袋保持中立,或者微微仰頭。

雙腿發力,帶動身體向上,臀部向前頂,帶動身體直立。膝關節伸直不鎖死,此為初始動作。

吸氣在腰背挺直的前提下,向前俯身,先屈髖再自然屈膝,沿大腿前側下放槓鈴,如果是做離心控制的話,下放到過了膝關節,未觸及地面之前,肌肉充分拉伸即可,然後呼氣目標肌肉發力,帶動身體還原到初始位置,呼吸速率2~4秒。

如果是衝力量,可以完全下放到地面,然後重新發力拉起來就可以了。

這個動作參與的肌肉比較多:小腿三頭肌、股四頭肌、膕繩肌、大收肌、臀大肌、豎脊肌、背闊肌、中下斜方肌、菱形肌都有參與。

主要發力的是股四頭肌、膕繩肌、臀大肌和豎脊肌。

同時可以通過最後臀部向前頂的動作,增加臀大肌的發力;

可以通過最後的縮肩動作增加菱形肌和中下斜方肌的發力。

硬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身體力線,肩關節、手臂和槓鈴的垂直力線,脊柱的中正力線,腰椎的生理曲度、腳尖、膝關節和腿部自然向前的力線。

確保正確的力線,能夠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以及避免損傷。

然後說一說直腿硬拉:

直腿硬拉更多的是側重臀大肌、膕繩肌和豎脊肌的訓練。

同樣的可以通過最後向前頂髖增加臀大肌的參與度;

通過後縮肩胛骨增加中下斜方肌和菱形肌的參與。

簡單的說一下動作:

很多要點與屈腿硬拉相似,雙腿分開與髖同寬,腳尖自然向前···下放的時候,直腿硬拉膝關節只是微屈,微屈膝關節只是為了讓槓鈴落下去。

如果控制不好,總是過度屈膝的話,可以嘗試降低重量,或者選擇其他的器械,比如啞鈴、彈力繩等,也可以靠牆做:

最後是相撲硬拉:

相撲硬拉臀大肌和內收肌群的參與進一步增加,膕繩肌和股四頭肌幾乎淪為輔助。

這個相撲硬拉和上面兩個明顯不同了。

簡單叨叨:

雙腿分開的距離是肩寬的1.5倍左右,主要看你的習慣和腿長····

ki腿短,所以···不愛練這個動作

雙腿分的這麼開,腳尖肯定是向外的,不管朝向哪裡,膝蓋始終是沿著膝蓋方向的,腳尖和膝蓋決定了雙腿的運動軌跡以及力線。

做動作的時候,同樣保持腰背挺直,腹部收緊,目標肌肉發力將槓鈴拉起來。

再給大家看一張圖:

可以仔細看,不管你前期準備的時候,腰背如何,不管你是否弓背,甚至不管你兩隻襪子不同顏色。

在準備發力的時候,腰背都是保持挺直的,並且在整個動作過程中,始終保持住。

最後的最後,再強調幾點,不管是屈腿硬拉、直腿硬拉還是相撲硬拉。

下落到最低點的時候,小腿都是儘量保持垂直的,身體拉起到最高點的時候,膝關節都是伸直不鎖死的,運動過程中,膝關節和腳尖始終是保持相同力線的,腰背始終保持挺直的。

目標肌肉控制發力的。

以上就是KI健身關於您“如何做硬拉呢?”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家之言,難免偏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KI健身


歡迎留言評論,多謝你的點贊、關注和分享!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交流,一起變好變強!

如何做硬拉是個大問題。看你描述覺得題主應該是個新手,那麼這次我就係統的簡單的說下吧。

硬拉是什麼

硬拉是練腿、練腰和增加手臂力量的經典動作,它也是全身訓練動作,幾乎可以鍛鍊全身百分之70起的肌肉。硬拉鍛鍊的肌肉很多,主要是我們需要鍛鍊股二頭肌和豎脊肌,對應的膝蓋方式也不一樣,強者是直腿,一種是屈膝。

硬拉該多久練

一般而言是一週兩練,當然如果太忙,不方便去健身房,那一週一次也可以。切勿貪多,每天去的話,肌肉沒有休息的時間,會得不償失且容易造成腰肌受傷。

如果不知道自己適合怎麼做,可以一開始做遞增訓練,讓重量一點一點提上去,之後穩定自己適宜重量後,嘗試一週兩次鍛鍊,若你年輕,或者身體素質十分好,第二天(一般都是第三天)就能恢復,你可以再繼續提高。

硬拉的注意事項

硬拉最關鍵的是一定要腰背挺直,讓後背的豎脊肌保護好腰椎。如果你不注意,會很容易放鬆,在硬拉過程中彎腰,讓你的椎間盤被擠壓,長時間鍛鍊,會讓你椎間盤突出,甚至有癱瘓的風險。

硬拉該怎麼練

1.基本姿勢:兩腳開立,和肩同寬,或略窄。向前軀體,腰背挺直,目視前方,切勿低頭,沉肩,收腹。

2.鍛鍊過程中,動作要穩,速度切勿貪快。

3.握法:新手鍛鍊是,推薦正握,因為它可以讓槓鈴更加穩定,身體也更加平穩;待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試著正反握,但是一定要切記,不要讓槓鈴轉動了哦。

4.重心在鍛鍊時候,始終保持在腰部,而不要為了省力,一點點的向後移去。身體可聰明瞭,他知道怎麼鍛鍊,可以最偷懶,而你可千萬不要偷懶,畢竟你可是來健身,是為了和那個孱弱的自己告別的!


健身擼鐵君


我是魔獸 思遠,今天回答小夥伴的提問:如何做硬拉呢?(每次做完動作會下背痠。如何正確鍛鍊呢?)


只要接觸健身,相信你就一定聽說過這個硬拉這個動作,硬拉其實不是說適合所有階段的愛好者去去完成訓練。那初級階段還是不太建議大家去做這樣的訓練。因為他可能說對身體的要求會不瞭解,有些小夥伴或者說我在做完硬拉之後我下背會特別酸,特別痠痛。

可以有時候練到我們的腿部肌群,包括我們整體的核心力量,這個都是會有很好的提升的,但是假使你核心力量比較弱,那可能你在做這個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因為傳統硬拉的話,它會訓練到下身肌群還有我們的寬深肌群,所以說動作的過程中是髖關節的一個髖伸的動作,但是很多人因為核心力量不足。


或者是選擇的重量過大,導致軀幹也參與進來有一個軀幹伸的動作,所以說,本來是一個在做等長收縮的一個豎直肌就變成了一個主動收縮。所以說做完之後可能會導致腰特別酸拿,針對這種情況主要是減輕重量。

然後去調整那個一個硬拉姿勢。把你的姿勢完全調整正確之後,然後逐步具體去提升重量,不是說去總是想去拉幾根玄。然後導致肌肉代償太多,然後實在下背痠痛。

那當然還有一種方法是說你可以把傳統硬拉改成相撲硬拉。相撲硬拉尤其腰椎,膝蓋的壓力遠遠小於傳統硬拉。由於站姿更加的寬,一般肩外寬度站姿,這個時候脛骨在整個硬拉過程中更加垂直於地面,力更多是順著小腿上傳,膝蓋和腳心不會產生太多的力距。

相撲硬拉髖屈角度也大於傳統硬拉,背部相對比傳統硬拉更加接近90度,硬拉時可以更加簡單的保持直背,同樣,力距的縮短減少了這個動作對腰的壓力。

今天分享到這裡,關注我們,下次再分享,今天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IPTA國際健身教練學院導師:成思遠,喜歡健身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回覆留言。


愛健身的魔獸


一說到下肢力量訓練,人們往往想到的是深蹲訓練。其實,還有一個下肢經典訓練動作,那就是——硬拉,在進行硬拉訓練時,不僅可以強化我們身體的後側鏈,讓你的背部及臀部更加強壯,還能在提高下肢爆發力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促進運動表現。硬拉訓練是一個極具功能性的訓練動作,可以讓我們的日常表現更加出色。

很多健身愛好者,在完成硬拉訓練時會有下背部痠痛的情況,這可能與完成動作的質量有關係,接下來我們來講解下如何完成硬拉動作避免下背部疼痛。

首先在進行硬拉訓練時,要保持軀幹處於中立位,頭軀幹在一條直線上,不可拱背或背過伸,這樣都會造成椎間盤的壓力過大,引起下背疼痛。槓鈴的重力會牽拉軀幹彎曲,脊柱周圍的肌肉必須努力工作,保持軀幹的正確姿態,從而增加肌肉力量。正確的硬拉是增強腰部力量和穩定而不是使其受傷。

其次在進行硬拉訓練時,槓鈴杆不應該在你腳趾的前方,這樣會增加下背部的受力,引起腰痛。雙腳平放在地板上,這樣接觸面積會更大,更安全和更好的控制身體穩定,雙腳分開約15°,使槓鈴杆在你腳心的上方。

如果從側面看你的肩膀膝蓋和腳心在一條垂線上,說明你的臀部位置是正確的。臀部太低,將影響槓鈴提拉的軌跡;臀部太高,將會增加下背部的壓力引起背痛。

硬拉如主要訓練到的肌肉如下圖所示,臀大肌和膕繩肌是主動肌,很多人說硬拉主要練背,或者說練豎脊肌,這種說法不正確,豎脊肌是等長收縮的肌肉,主要起到穩定軀幹的作用.


張博士體態康復


拉作為現在健身人群越來越喜歡的健身的形式,因為硬拉這一個訓練動作能夠讓身體在力量、肌肉、形體等多個方面得到鍛鍊,所以今天為大家帶來硬拉訓練的6點小建議,讓你的訓練事半功倍!

1、在動作鎖緊的時候保持

抬頭

在硬拉訓練的過程中,硬拉動作完成進行鎖緊的時候,頭部一定要收下巴,保持一個“自然”的位置,在整個硬拉訓練中,頭部應該隨著身體的抬起上升,你頭部也要進行相應的移動

2、胸部在訓練的過程中要一直保持挺起的狀態

在訓練中,提起的重量要通過手臂讓胸部受到槓鈴的拉力。這樣更好的讓身體能夠進入一個準備姿勢。準備姿勢和動作做好,那硬拉訓練才會更加有效果!

3、在槓鈴經過膝蓋時緊鎖

在訓練中,當槓鈴經過膝蓋的時候,你需要考慮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讓你的臀大肌收緊,自然的將臀部向前移,完成緊鎖動作。

4、硬拉時雙手不必抓死槓鈴杆

做硬拉時,握槓鈴杆的手可是稍微握的松一點,但是要保持全身緊張,身體可以適量的壓低至初始位置。

5、背闊肌一定要保持緊張的狀態

在做硬拉訓練的過程中,你的背闊肌一定要處於緊張的狀態,因為這樣可以讓你的初始準備動作的越好。在提升的過程中,背部保持緊張的狀態可以讓你的背闊肌和核心都會得到充分的刺激!

6、盡全力把槓鈴提升到最高位置

一旦你做好充足的準備,就要用自己的最大力量去提升槓鈴,儘量提升到你能達到的最高位置。

更多健身乾貨,請大家關注我們~


圖看健身


hi!玩美瑜伽“有錢有趣有身材”,我是Sherry謝麗蓉,瑜伽健身13年以上。

做硬拉時下背部會酸有幾個常見原因。

1.重量太重。超過自己身體當下可以承受的,另外組數是否也訓練過度?!

2.姿勢沒做對。要保持正確的屈髖,但不塌腰。全程保持收腹收肋,手背也要微收。主力要集中在臀部大肌肉群、腿後側和腹肌上。

3.反姿勢平衡。建議硬拉後做前彎拉伸反姿勢平衡身體,使你的訓練更完整舒適。

謝謝收看,分享到這,請繼續關注:

@Sherry謝麗蓉 玩美“有錢有趣有身材”

一系列原創環球瑜伽健身教學視頻圖文首發~


Sherry謝麗蓉


不請自來

硬拉作為健身房中的三大項之一,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動作。不禁刺激肌群多,對於提升核心力量也是有很好的幫助。但是當你問起別人硬拉鍛鍊哪裡時,大多說人會回答腿的股二也就是大腿後側,亦或者是豎脊肌,也就是下背部,通俗來說就是後腰。

但是硬拉其實是是鍛鍊背部肌肉的,而且不光是下背部的肌肉,上背部也會鍛鍊到。這是很多人有疑問的地方,就是硬拉時只有腿和下背部有感覺,上背部幾乎不會發力或者有感覺。面對這種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硬拉的準備姿勢是怎樣的。

我們要注意的是肩膀的位置儘量與槓鈴對齊,其次是臀位的位置儘量下降不要過高。但是這樣子之後很多人會抱怨槓鈴會蹭小腿,其實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建議大家硬拉時穿長褲或者長襪保護一下小腿。

準備動作講完就是運動過程了,也是最重要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很大的決定了為什麼很多人的上背部沒有感覺。在準備動作的最後一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提前讓背闊肌發力,固定住上背部。然後利用上背部的肌肉和略微的起身起竿,讓槓鈴略微離地後再一下子把槓鈴拉至鎖定狀態。

也就是我們最後的直立站姿狀態。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肩部是否後收,胸部是否挺起達到一個鎖死的狀態。這個狀態對於上背部的鍛鍊也是關鍵的作用所在。當然我們也要注意一下在即的髖骨是否也是處於繃直的狀態,也就是臀部是否發力。(圖中的硬拉方式為相撲拉,和傳統硬拉的鎖死方式相同所以圖片就拿來用了,新手建議還是使用傳統拉比較好,也就是屈腿硬拉。相撲拉多見於力量舉中。)

其實對於硬拉對於上背部的鍛鍊主要注意三個過程,準備時的上背部發力,拉起時的持續發力以及鎖定時的鎖死發力。注意這三個過程中的上背部發力就會有明顯的改善。當然下背部的發力還是會有,因為這也是硬拉鍛鍊中的一部分,並不能完全不依靠下背部發力來拉起槓鈴。

希望這個回答對題主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