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戰國七雄,這七國的歷史淵源何來,都是哪家的後裔

我們都知道戰國七雄:秦、楚、齊、趙、魏、韓、燕,那麼這七國的歷史淵源如何,都是哪一家的後裔呢?且看下文一一道來:

所謂戰國七雄,這七國的歷史淵源何來,都是哪家的後裔

秦始皇

秦國:秦國先祖為少昊後裔,周孝王時期,被封在秦地,故名秦,周朝東遷,周平王見秦襄公有功,正式冊封為諸侯,並且把周朝原來都城那塊土地也封給秦國。秦國在春秋時期也參與爭霸,秦穆公為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戰國經歷商鞅變法,變成最強的諸侯,最終一統天下,秦國嬴姓。

所謂戰國七雄,這七國的歷史淵源何來,都是哪家的後裔

楚國春秋到戰國都是大國

楚國:楚國先祖為黃帝之後,為熊氏,羋姓。鬻熊投奔周文王,為火師,周成王時期封熊繹為子爵,熊繹之後在南方開拓數百年,成為南方大國,楚莊王時期參與中原爭霸,成為霸主,之後楚國和晉國一直是春秋兩大霸主,楚國一度被吳國攻破都城,後來得以恢復,並且攻滅越國,成為長江流域的大國,戰國被秦國所滅。

所謂戰國七雄,這七國的歷史淵源何來,都是哪家的後裔

齊國

齊國:齊國原本是周王功臣姜太公一脈,因姜太公先祖輔佐大禹治水,被封呂地,姜太公也被稱為呂尚,姜齊一脈在春秋時期為齊國國君,齊桓公更是春秋首霸,但是在齊桓公之後國力日衰,到了後期更是被田氏奪權,最終取而代之。戰國時期的齊國已經是田姓齊國,而田齊的祖先原本是虞舜後裔陳國人,陳國的公子陳完因為變亂逃亡齊國,後來稱田完,幾代之後奪取齊國大權,田氏取代了姜氏成為齊國國君,但是沒有改國名,齊國在戰國也一度成為東方霸主,但是在樂毅攻齊時受到大挫敗,雖然復國,但是最終還是被秦國所滅。

所謂戰國七雄,這七國的歷史淵源何來,都是哪家的後裔

趙國地圖

趙國:趙國先人本和秦國同是一族,趙國先祖造父為周穆王駕車,立得功勞,被封趙城,由此一系便以趙為姓氏。不過兩者的關係已經比較遠了,秦國先祖在周平王時期被封諸侯,而趙國先祖在周幽王就離開周王室去了晉國為晉國家臣。趙氏在晉國多年,位列六卿,最後更是和魏韓兩家一起瓜分了晉國,成為諸侯,也就是出名的三家分晉。趙國在戰國初期被魏國打壓,但是趙武靈王之後崛起,一度與秦國相爭,並且湧現了不少名將,可是長平一戰大傷元氣,最終被秦國所滅。

所謂戰國七雄,這七國的歷史淵源何來,都是哪家的後裔

魏文侯讓魏國初期成為霸主

魏國:魏國本來是周文王之子畢公高的後裔,原本的封國為畢國,所謂也以畢為姓,後來畢國滅亡,魏國先祖畢萬投奔晉獻公,成為大夫,畢萬受命滅了魏國(也是姬姓),被封在魏,之後便以魏為姓,魏氏在晉國位列六卿之一,和趙韓兩國瓜分晉國,成為諸侯,魏國在戰國初期是最強的諸侯國,霸主,但是被齊和秦打敗後,國力日衰,最終被秦國所滅。

所謂戰國七雄,這七國的歷史淵源何來,都是哪家的後裔

韓非子

韓:韓國先祖韓萬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晉穆侯的孫子,晉國諸侯都是姬姓,韓萬自然也是姬姓一族,韓萬被自己的之子晉武公封在韓原,所以以韓為名,韓氏日後也位列晉國六卿,和趙魏兩國瓜分了自己的本家晉國,成為諸侯,韓國雖然也經歷變法,但是因為地理環境不好,國力又弱,是七國之中最弱小的國家,最終被秦國第一個滅亡。

所謂戰國七雄,這七國的歷史淵源何來,都是哪家的後裔

荊軻刺秦是燕國最後的輓歌

燕國:燕國先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召公,被封燕國,負責監視和守衛北方,燕國在早期和中原諸侯關係不深,除了和齊國關係較好,受到齊國幾次救援之外,並沒有太多和中原諸侯的關聯。但是隨著三晉向北方發展,燕國也漸漸捲入了中原爭霸之中,而齊國在田氏取代姜氏後,也一反姜氏時代對燕國的支持,改為試圖吞併燕國,一度滅燕,但是後來燕國復國,並且燕昭王重用樂毅攻打齊國,差點使得齊國滅亡。燕國一度和秦交好攻打趙國,但是後來太子丹回到燕國,派遣荊軻刺秦王,使得秦國出兵滅燕。

所謂戰國七雄,這七國的歷史淵源何來,都是哪家的後裔

戰國七雄,最終一統於秦,而秦最終也在秦始皇死後不久覆滅,天下由一個叫劉邦的平民所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