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生午餐為何讓全球千萬人稱讚?

紫衫龍王張耀武


日本小學生的午餐,並不是單單的“午餐”,而是一種“教育”。在午餐中包含著對孩子的教育,這點才是讓全世界為之點讚的最重要原因!日本的學校供餐制度,注重飲食和營養的平衡,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灌輸“食育”的思想,讓孩子學習到:吃到肚子裡面的食物對於身體是十分重要,影響著情緒和思考。通過小時候的日常教育,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養成對於飲食“重視”的態度,這才是日本學校飲食制度的“精髓”!

午餐時間,並不是“休息時間”

如開頭所講,日本學校對於午餐時間的認知,並不是“休息時間”,而是“教育時間的延伸”。我們先來看一下日本午餐時間的樣子,然後再分析分析。

老師會帶頭讓孩子理解到食物的“真諦”,有一種“儀式”和“神聖感”在內。老師不會催促孩子進食,也不會逼迫他們進食,而是通過自身讓孩子學習到哪些習慣需要養成。

為了培養孩子“相互”幫扶的思想,會安排同班同學去“配飯”,而配飯員是輪流的,所以每個人都會有機會得到鍛鍊。讓孩子從小就以不同的視角看待午餐這件事,才是從小的教育!另外,日本學校的餐廳不會有清潔員,剩飯剩菜,餐盤等都需要自己處理乾淨。

像這樣的飲食體系,日本從1970年左右就已經建立,已經在日本施行了40多年。

午餐並非大魚大肉,通常是以清淡為主,每天都會更換不同的菜單。

有時候會有麻婆豆腐,但是青菜是必須的。

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就是“牛奶”,雖然日本人在上個世紀個子矮小,但是現在的日本人已經不再矮小。

以清淡為主就是讓孩子避免肥胖過度,日本是一個長壽的國家,整體的體重都不是很高,這就是因為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保持身材,注意節制的習慣。

午飯製作會有學生參與

上文我們看到,日本小學的午餐很注重個體的培養。而午飯的製作的過程,也有許多學生的參與,這樣更加培養了動手能力。下面介紹一下某小學5年級學生,參與午飯製作的過程。

一般女孩子比較會注意飲食搭配,可以自己的選取材料,進行製作。

男孩子則幫助一些稍微體力的活,比如“和麵”等。

切菜也是由孩子完成,老師會在一旁監督。

老師的作用多是指導性,不會太多的參與,多是孩子動手進行。

這些只不過是日本小學生的日常而已,在他們看來就是:理所當然。

日本吃飯的基本禮儀

小學生學習吃飯的基本禮儀就是:

  • 飯前說聲“いただきます”

  • 飯後說聲“ごちそうさま”

  • 自己餐盤自己收拾

  • 不剩飯剩菜

這些在我們看來,很簡單,但是做到,真的很難!如果不是從小養成這樣的習慣,長大以後,就難以習慣。一位居住在法國的日本人,將自己在日本的孩子午飯的情形拍成視頻,傳到了網站之上,引發全球700萬人的觀看。

上完課以後向老師鞠躬感謝。

之後搖身一變身穿衣服,開始吃午飯,並且井然有序。

在日本學校普通的場景,卻讓他國的人感受到“意外的不同”

現在還有多少孩子能夠這樣的掃地?

上面是孩子自己整理的“喝完的牛奶盒”

牛奶盒會逐一的拆開,沖洗,清理,擺放整齊!

結束語

只希望,好的地方能夠吸收,學習而已。有時候,有對比,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你覺得你能做到這樣嗎?

部分文章介紹:

《日本要收取二維碼使用費?真相究竟如何!》

《日本的不可思議:你的常識在日本行不通!》

《談日本人國民性:“忍”並非本意,“嫉妒”與生俱來?!》


日本二三事


之前,日本小學生的午餐流程被拍攝下來,整個過程表現得非常精細和暖心,不僅從食材的準備搭配上,而且還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包括不浪費食物、樹立環保意識、感恩為你付出的人,使學生從小開始就身體力行接受各種教育,這種精細化的教育過程恐怕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輕易照搬。

下面從頭到尾來具體說說。

一般來說,如果學校有足夠的土地,都會讓學生種一些瓜果蔬菜,讓學生感到食物來之不易。視頻中,午餐有一道菜是土豆泥,所用土豆來源於學校農場,是學生自己種的。

午餐講究營養膳食搭配,通常包括主食、兩菜一湯和牛乳,食物搭配都有嚴格規定,小學生的熱量會控制一餐在七百卡路里上下。視頻中,學校有中心廚房,5名廚師每天都要在三小時內,做出720份食物。在保證食物新鮮的同時,還要照顧好分量,避免浪費。

學校下課後,學生們會先去洗手,洗完手後,其他學生攤開自帶的餐布和筷子,還要繫上白圍裙,戴好口罩、餐帽,女生還要把長頭髮塞進帽子裡,在教室等待用餐。

其中,部分學生會被分配成午餐值日生,剛開始會拿著小本子一一詢問,“有沒有腹瀉、咳嗽或流鼻涕?還有沒有認真洗手?”

確認無誤之後,學生們開始用消毒水洗手。

後面跟著班主任去取餐,取晚餐臨走之前,午餐值日生會向廚師們鞠躬,並大聲致謝:“我們是5年級2班的學生,謝謝給我們烹製美味的食物。”

飯菜抬回教室,值日生會給大家分配食物,其他學生坐等開飯。

發完餐之後,如果多出來的食物,會給飯量大的同學。如果同學太多,那麼就要猜拳,贏的人才能吃。

在正式吃飯之前,午餐值日生會講解說:“土豆是六年級學生種的,做汁用的梨來自附近一個農場。”老師接著說:“六年級學生在學校農場種了土豆,來年3月份就輪到你們種土豆了。然後7月份我們又能吃上土豆了。”講解完,老師和學生們會一起吃午餐。

學生們吃完飯,第一件事便是拆牛奶盒。值日生收集大家拆開的牛奶盒,清洗乾淨之後,還要曬乾,第二天再送到學校的回收站。

吃完飯,老師和學生們會集體刷牙。

刷完牙後,午餐值日生負責把大家吃得乾乾淨淨的餐具整理好,並運回廚房。在整理餐具前,一名值日生跟大家說:“感謝您為我們做的美味午飯!”同學們跟著重複同樣的話。

接下來,就是每天固定的20分鐘清潔時間。教室、走廊、樓梯、大門入口、洗手間、健身室、老師辦公室都要打掃,由學生們負責。

這個視頻的拍攝者是一名住在美國紐約的日本媽媽,拍攝的原因是她到孩子美國的學校參觀,發現午餐浪費驚人,桌上一片狼藉,地板上扔著垃圾。

作為環境學家兼紀錄片導演,她實在不能忍受這種現象,回到日本之後,她拍攝了一部8分鐘紀錄片,名為《日本的學校午餐》,結果意外走紅網絡,有1300多萬人次觀看,得到近6萬個贊,1萬多評論。

據瞭解,對於學生所需要承擔的午餐費,家長每月只交3000~4000日元(約200元人民幣)食材費,人工及其它費用由政府承擔,到了貧困地區,連材料費也免了。


金十數據


這是這個國家的民族團結精神和宗教信仰的一種體現,身心的健康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日本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深思。

有一些人為了多掙錢在食品裡摻假以次充好,互相坑蒙拐騙。


平平淡淡31838


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嘴說的,是國民素質的體現,不多說了。


溫香識君


隨然我很不喜歡日本這個國家,單在這事上日本真正做到了:少年強!則國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