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木西說了單反怎麼可能比手機差,為什麼還有人在傻呼呼地問P30能否秒殺單反?

天才笨笨鳥


可能的原因有:

1.他沒有使用過單反相機

2.他不知道,顯而易見的手機有兩個致命的先天不足,他沒有意識到,第一個是手機鏡頭只能那麼小,第二個是手機鏡頭只能那麼短,就決定了手機相機不管怎麼折騰,怎麼搞概念,它的攝影攝像的效果永遠達不到單反相機的效果

3.鏡頭小導致進光量少

4.鏡頭短導致鏡片數量無法做多

5.鏡頭大和鏡片數量的可任意發揮,正是單反相機的成像質量遠勝手機相機的關鍵點、核心點


微華分享靈感


秒殺單反,應該說,這都是老百姓說出來的話,或者說是一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寫的標題。應該是沒有一家手機廠商在正式場合正式使用過“秒殺單反”的說法的了。


單反微單,對於三腳架真的是經常非常依賴


對我本人來說,我經常使用的說法是,“在xx方面,手機可以基本替代單反微單”。比如說,我經常說,“手機攝影時代,單反微單的套頭基本上沒啥用了,不建議玩家用套頭了,建議玩家玩點大光圈定焦鏡頭、長焦鏡頭”。


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弄清楚,對你自己來說,你的手機,究竟能夠多大程度上替代單反微單。

關於這個替代單反微單的話題,我具體談談:


一、單反微單的套頭,真的被手機給基本淘汰了

比如說,18-55mm,16-50mm,24-105mm,甚至24-70mmF2.8這樣的套頭,都基本上可以被手機給取代了。

如果你的單反微單,只有一個18-55mm這樣的套頭,你很難體會到你的單反微單比手機有什麼明顯的優勢的了。


基本上,對於玩家來說,單反微單,更建議使用大光圈定焦鏡頭作為掛機鏡頭,這樣和手機搭配使用,會更好。


二、單反微單的三腳架,真的是可以被手機基本淘汰了

比如說,我就經常帶著一個努比亞手機,有了這個努比亞手機,拍攝小溪流水瀑布,我就可以不用三腳架了。

雖然說手機的成像質量不能和單反微單相比,但是,說白了,這種小溪流水的照片,也沒有什麼攝影藝術價值,搞那麼高精度如果不賣圖片庫也沒啥意思。


再比如說,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現在都有超級夜景模式,不用三腳架,也能拍出看起來不錯的夜景了,手機和電腦上看看,也夠了。

這種夜景照片,如果你不拿去賣錢,真沒有必要用單反微單拍攝的了。


說白了,圖片庫攝影師拍攝的照片,真心沒啥攝影藝術價值,就是自己欣賞都覺得無趣。

當然,如果你是圖片庫攝影師,你是應該堅持用三腳架和單反微單。

但是,大多數人拍攝,都不會是為了賣錢。


再說了,圖片庫攝影師,大多數都沒啥收入的了,大家不要以為圖片庫攝影師真的都好賺錢。專做圖片庫,還不如專心做今日頭條的自媒體。


三、單反微單的RAW格式和電腦裡面的PS,也基本被手機給替代了

單反微單,要想獲得好的效果,常常必須要使用RAW格式拍攝,然後必須要用ps精細處理。


但是,手機,尤其是華為手機,拍攝風景,人工智能算一下,效果真心很不錯的了。


沒有必要費心用單反微單的了,再說了,你費心費工夫,最後也無非是自娛自樂罷了。

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呢?


綜上所述,玩就是玩吧,不要用職業攝影師或者圖片庫攝影師的那一套標準來玩了,現在還是有很多攝影愛好者或者攝影家,用職業攝影師、圖片庫攝影師的一套標準來要求自己,這真的是過時了。


要按我說的,凡是圖片庫裡面有的東西,就不應該去拍攝的了。如果你非要去拍攝,那就當玩玩就好了,沒必要去較真的了。


光線攝影學院


華為御用攝影師木西在《一刀未剪》答疑視頻中,放出同時用尼康單反拍的銀河照片,並說單反拍的怎麼可能比手機差。

那麼手機拍攝銀河是不是意味著手機比單反強大?為啥還會有人問P30能否秒殺單反?

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分別說說我的看法。

手機拍攝銀河是不是意味著手機比單反強大?

在發佈會結束沒多久,我在一個回答中這麼說過:這張銀河圖肯定是挑了位置拍攝的。當時我估摸著是在高原地帶,因為海拔高空氣汙染小的情況下,夜晚的星空更清晰。等攝影師木西的答疑視頻一出來,也確實印證了我的猜想。但這真不意味著手機拍照比單反還要強大。

也別說P30 Pro了,挑好地址帶上手機,你拿個千元機也能拍個美好星空出來。下圖為攝影師使用紅米Note7,在冷噶措拍攝的星空照片,原圖直出。

手機挑個好位置就能拍星空,也能拍銀河。你要是願意爬到四五千米的山上,星星你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但手機跟單反差距太大了,以後要是碰到有人跟你說他手機秒殺單反,最好就別說話,因為你說了他也不會信,你說的再充分,他還是要跟你抬槓。

為啥還會有人問P30能否秒殺單反

這個我其實是不想說的,因為網絡真的是太雜了。水軍、黑子、反串黑、容易被帶節奏的人、不動腦思考的人等等真的太多了!

肯定會有人說這話啊,網絡最不缺的就是槓精。秒殺單反,虧了真敢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記住這句話,你跟受限制的人說什麼就沒用。你非要跟幼兒園的小孩兒說蹦極特別爽,小孩兒也只會跟你說尿褲子特別爽。


熱心村民愛拍照


只是一次成功的炒作而已,真假無所謂,華為的營銷團隊很厲害,幾個噱頭就讓攝影師和華為粉爭論起來,在加上其他品牌蘋果,三星,小米一票死忠粉人在看熱鬧,P30和那個攝影師一下都出名了,不然我都不知道P30和那個叫啥木的人,吃瓜群眾越是爭論不休,越是達到了華為的營銷目的,就這麼簡單。

補充,木什麼的攝影師明顯是收了錢幫忙吹的的,說單反怎麼會比手機差,這話表面看起來是對,但是根本就沒法比的好吧,就像有人說,你的智商怎麼會比狗差,啥意思,呵呵,還拿個10s曝光800感光的三星和30s曝光1600感光的華為比,有人要說,三星只有10s,呵呵,一個app就解決的問題,這種攝影師,笑笑就好。




蝴蝶笑鷹


我也有單反,算一個入門級新手吧,手機的確很難超過單反的拍攝效果,畢竟底大一級壓死人。

但單反為了拍出好的效果往往會一次拍很多照片,回去後精挑細選,然後還要修圖再加工,那些獲獎的攝影作品都是拍照後精加工的,需要一定的功底和能力,而手機就是簡化了這一個過程,簡單的調好角度模式就能拍到質量很不錯的照片。

換句話說一個不懂攝影的小白拿P30拍的照片真的可能會比他拿單反拍的效果要好,但稍微有點拍攝經驗的人來說,手機拍的肯定還是不如單反的。

科技的最終目的本就是造福普通大眾,手機拍照便攜性易操作性是單反比不上的,而追求極致的拍攝效果肯定也是手機比不了的,兩個並沒有直接衝突,華為P系列手機拍照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評論區沒必要搞得烏煙瘴氣黑來黑去的,也希望國產的單反能有所突破,沒什麼好撕逼的


天涯沒有刀


我認為手機現階段超越不了單反,相機的光學結構就秒手機,但是手機也是長足進步的,手機的優勢是攜帶方便,拍攝討喜,能內置軟件直接調色,對於大部分普通的用戶和攝影師足夠用了,但是在極端天氣和光線下單反優勢就提現出來啦,普通人嘛玩攝影不是為了工作不是為了吃飯,只要角度拍的好好,構圖好,手機一樣出大片,而且在手機上看照片,跟和單反傳到電腦看不一樣,一般旅遊照片發朋友圈用手機就非常好了!有人問P30能不能秒殺單反是一個美好願望。

(配圖第一張和第二張為單反拍攝第三張手機拍攝)


閒貓攝影工坊


我不是攝影師,從結構上分析吧,即使手機攝像頭像素現在已經追上了單反,但問題是面積跟鏡片問題還是追不上。單反的感光元件面積決定了單反為什麼是單反,手機攝像頭永遠是手機攝像頭,這是信噪比問題,即使手機攝像頭像素做得再高,還是為了更好的用算法來彌補噪點。然後就是鏡頭,現在手機高端的才7片鏡片,但是單反的隨便一個變焦鏡頭就10片或者以上,而且活動的鏡片數量絕對比手機攝像頭多,所以為什麼現在出現了雙攝三攝攝像頭的手機,就是為了彌補單一功能的攝像頭不能滿足手機用戶的需求。不過這也是一種變相加鏡頭的方法,例如一個長焦攝像頭就可以避免噴子們對比誰家的攝像頭看的遠的問題,再多加一個廣角一個微距。好像說著說著又跟單反沒區別,還有一個,色彩深度,手機想做這感覺,有家特意用一個黑白攝像頭加算法彌補。不過我感覺單反要在像素那努力一下了,要不然像現在的手機玩堆攝像頭,到時候所有的什麼廣角長焦都用上4800萬那感光元件,那就跟單反沒多大區別了。


黑色的風zZ


其實根本不需要去比較,手機用戶基本只需要社交類等個人需求的相對品質素材即可,單反尤其是專業器材產生的素材,多用於商業,商業需求尤其是製作部分對原始素材才會有相對極致的要求,手機只能在概念上給人一種趨於專業相機的部分屬性,而且在設定上成像上以及操作上介入了更多人工智能,讓用戶儘可能"傻瓜"操作出有點"專業"的"大片"。所以,這個問題無需對比,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專業終端逐步精小化,手機等多功能終端日趨多元專業化,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當今社會科技和文明進步一日千里,我們要時刻做好接受新生事物的心理準備,不用一驚一乍或者抱著食古不化的觀念綻露個性。


朱登法造


不能簡單將二者相比,二者互為補充這樣解釋更好


鶴壁無花果


怎麼說,自己看圖吧,佳能5d2.十幾年前的單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