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投資農業就是在賭博,你贊成嗎?

農資奇葩說


投資農業等於賭博!這還得具體來討論!

這個問題我其實在很多的問題中表述過,很多做過農業的人,表示過農業不好做,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舉幾個比較普遍的例子。



浙江台州地區有多年種植甜瓜的習慣,在前些年,甜瓜種植效益還是很好,每畝產量在4500公斤左右,價格也在4元左右,有時候價格更高,這幾年,大量的人都參與其中,尤其是2017-2018兩年,市場價格下跌,很多從事甜瓜種子、種植及與之相關的從業人員受到很大的打擊,有的人血本無歸、有的人負債累累。



陝西大荔、閻良等地也是種植甜瓜的重要產區,這裡的情況又和浙江台州氣候不同,這裡以早熟栽培為主,在每年的4月底到五月初就有甜瓜上市,價格也不低,但是早熟栽培對於品種、設施條件、栽培技術等也有較高的要求,因此也限制了過多的人進入到早熟栽培生產當中,效益也比較顯著,同時後期上市的產品,價格就比較低了。



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認為,投資農業等於賭博!那就是農業投資的項目的可複製性,就是你也可以,我也可以!沒有多少核心的技術,非常容易複製。那麼結果可想而知了,你投資的項目必然也是其他人想要投資的,因為項目目前來看是賺錢的。實際的結果就是,看市場的供應量與價格了,價格好,你賺了,價格低你賠了!就像賭博。



有些人和我探討早熟栽培甜瓜,我告訴他如何栽培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有的人問我,某某品種行嗎?我說不行,因為是晚熟的品種,等你種出來,別的品種已經大量上市了。你得用我推薦的幾個品種,但是首先你得了解你當地的市場消費,如果推薦的品種當地容易消費,那麼我就認為這種栽培就把握比較高了。

農業投資不是賭博,農業投資應該有投資的一系列的項目規劃和設計,也不一定很大,重要的是考慮市場、技術等,如果技術含量低,那麼就如同前面說的一樣了!


瓜農之友馬博士


這個問題應該分兩面來看,一是,如果你本來就從事三農相關的工作,或者你身邊真實存在有人從事三農行業的,你進入的肯定是你或者你身邊朋友深入研究行業,我覺得算是一種穩健的創業吧。像我所在的5線城市,我有兩個親戚從事養殖,一個是養豬的,年前有500多頭待出欄的生豬,還有小豬仔,種豬,在我們這算是養豬行業數一的了,但是他說現在行情不好,價格才8塊,行情好的時候都有12塊的,感覺今年不如之前賺錢,具體是多少不知,但是肯定還是賺錢的。另一個親戚放養馬頭羊,在他們村也算是數量比較多的,到年底都會賣一批,100來只大概10來萬,利潤肯定沒有這麼多,這是辛苦錢。 規模太小了。 但三農總體來說是賺錢的,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發展,政策上的傾斜,農村在慢慢消失,三農也朝著大規模集中式發展,規模做的大的會越來越賺錢,小規模的早晚會變成打工者。趁著階層還沒固化下來,現在加入還是有機會的。 但是如果你在沒人帶,又不瞭解的就大投入,那真就是賭博,有句話叫十賭九輸。實在要做,也先從少投入或者你想進入的領域打工開始。


十堰何大胖


贊成,投資農業就是在賭博,只是週期比賭博長。

為什麼說投資農業就是在賭博,那就給大家講講大荔冬棗的故事。我家位於關中平原東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通過十幾年的發展,猶如一匹黑馬,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大荔冬棗。

大荔冬棗,投資很大,勞動強度也大,大荔冬棗是遇雨水就開裂,人們為了防止開裂,給冬棗搭起了大棚,慢慢的,為了賣個好價格,一些農民朋友給冬棗搭起了溫室大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最少有三百天都在地裡忙著,勞動強度不是一點的大,應該說非常大。

賭博,來形容農業再好不過了,用冬棗來說吧,冬棗最火的時候,人們想著栽點冬棗樹吧,冬棗還可以買幾年錢,一些人就開始栽樹,一般情況下栽樹三年後樹才可以結果,可是從栽樹到掛果,這三年還要投入大量勞動,還有錢,誰可以保證三年後保證價格好呢?所以說用賭博來形容農業再好不過,等三年後,價格假如還相對平穩,有些農民朋友就給冬棗搭大棚,一畝大棚搭溫棚的話得三萬多,五畝地就十七八萬了,這還不算前三年的投資,下來五畝地也就馬上二十萬了,假如第四年價格可以,一畝溫室大棚大概能賣兩萬多,兩年半才能賣夠成本,還不算自己的勞動,這已經五年多過去了,假如第六年價格不好了,那投資二十多萬不就賺不了一毛錢,這還是算情況好的,假如第四年價格不好了,那就可以說是顆粒無收,(溫室大棚一畝地賣不到一萬五以上,真不夠投資。)家裡溫飽都解決不了,五畝地,兩個人幹,到年底,還不如打工。所以,搞農業感覺比賭博風險還要大。


鄉下阿六


投資農業不能說是賭博,但是確實風險比較大。因為農業是傳統的第一產業,有著它自己的內在發展規律。即使是採用了更多的現代新型技術以及優良品種,但農業仍然具有前期投資大,基礎建設多,回報週期長等特點。

農業從來不是一個能夠掙快錢的行業,它必須要紮根進去,踏踏實實的進行種植,然後等待收穫。而且農業的干擾因素也很多,除了市場上對農產品價格的一些影響之外,還包括天災人禍。比如說遭遇特大暴風雪或者特大洪水災害,都有可能對農業造成大規模的減產損失。

再加上在農業種植中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而目前來說,農業的技術人員其實是非常缺乏的,尤其是那些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農技人員。在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硬指標。除了人才之外,資金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為農業的前期投資比較大,而且它的回報率比較漫長,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來度過前期的煎熬時間。很多農業創業者,投資者都是因為自己考察不充分,資金準備不足,導致後面無以為繼,只能以失敗收場。

另外前面也說過,農業不是一個能掙快錢的行業。而很多投資者都是抱著掙快錢的心態來投入到農業種植過程中。這種心態首先就是一種不正確的,或者說不完善的。抱著這種心態的人,都沒有深的去了解農業,深入的去調查,做實際的考察報告。前期準備不充分,後期失敗也是必然。

所以說要想投身農業,必須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要做好充分的調研,準備足夠的人才和資金,再利用當地的優惠政策,結合市場資源,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才有可能成功。


茶人老七


投資農業怎麼會是賭博。那是一本正經的幹事業。而且投資農業有利可圖。關鍵是你如何選擇,是看短期效益,還是想可持續發展。

我們村有個農民從南方學習的種姜技術。頭兩年,自己種了兩畝。因為姜投資大,他也是適著來。每畝姜種芽,肥。藥接近4000左右。每畝產8000到10000。自己連批發帶自銷,每畝純收入15000左右。去年擴大生產,30畝地。去了生產投資和人工費用掙了26萬左右。所以投資農業還是效益可以的。

常期投資的可以承包山林。經濟林和果樹都要有。林間還可以放蟬養蜂。空閒的草地可以養雞養羊。有山就有水,小水溝可以養魚。利用好了,有常遠效益。

退一步講,就是你在農村有灌溉條件,承包500畝地就可以。種花生,不怕風不怕雨,不怕雹。鐵稈種植品種。畝產500到吧800斤,價格穩定。畝毛收入在1500左右。去了投資,人工,包地。每畝500塊。500畝就是25萬。穩賺沒賠。

所以投資農業有利可途。但一定要用心經營,別怕苦別怕累。


將軍農民工


投資農業是賭博一點道理沒有,改革開放40年來這次投資農業是大好機會,資金,機械,土地整合等等條件都是第一條件岀現。什麼叫機遇,這是好機遇。有人要問,這麼好你為什麼不投資,我7O歲了,你說能嗎?,孩子都有自己家庭,都有自己好的職業,想叫也不可能,一點不等農業經營之道,學的,乾的職業不同難經營。單位投資不一樣,資金,技術,機械,供銷一體化,只要組成有力班子,贏利是肯定的,而國家其他可不管,十四億人員大國的食物一點不可輕心。從這方面講,投資農業,是企業的一個大:增長點。那麼農民為什麼打工不種地,有的甚至拋荒呢?,追起原因是地少,投資大,農村短工少,進工企業不能誤工,有老人還好,一個老父,老母種不了,只能放棄差的一面。說空心村,這是主要因素。單位投資,或農民有能力的人不一樣,從投資狀講,你投資一千畝地,地裡一點收入沒有,兩筆收入也很可觀,一筆國家補貼,一筆降低成本。這兩筆利潤就很好。天災,如加入保險保本是能的,總看投資農業不但不是賭愽,而可能變為企業增長點。說明一點,我是從種糧這點而說。


老侯



大美西域胡楊57312731


說投資農業就是賭博不無道理,但有點言過其實。農業生產實際上是由天氣和市場行情決定的,因此,想要投資農業就必須要有先進的栽培設施和把握市場行情的能力,或者銷售能力。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個人淺見:

  1. 在農業生產上,其實風險是很大的。我們先從種植也入手,傳統的農業種植,都是天說了算,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這一類風險是很難控制的,尤其是現在極端天氣越拉越多,不是乾旱就是洪澇,這對於沒有實施保護地栽培風險是非常大的。當然,想要規避這類風險,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各類栽培設施,比如溫室大棚、控溫設備等等。

  2. 在農產品銷售市場上,如果沒有訂單或者銷售能力,一旦產品過剩,往往或虧的血本無歸,因此,現在許多從事農業生產的都非常青睞於訂單生產或者基地直供。沒有訂單或者價格低就意味著虧本。

民以食為天,在我看來,農業永遠是朝陽產業,尤其是現代農業的不斷髮展與普及,但在共給側還存在很大的問題,比如統一農產品在部分地區緊缺但在部分地方又過剩缺乏有效的調解機制,以致於幾家歡喜幾家愁。

Power泡兒


我不贊成,為什麼說投資農業是賭博呢!農業是國家根本,農業不穩,國家不穩。現在國家對農業越來越重視了,你看糧食保護價格。還有鼓勵種植大棚。種植鄉村特色農業。發展鄉村旅遊,我覺得搞好農業比干啥都強。你看看我們這兒農村靠種植致富的也是大有人在。還有就是農村養殖業致富的也有。為什麼說是賭博。最穩定的投資就是農業我覺得。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一辰一晟


投資農業不是在乎賭博的問題,收益的確不高,一些幾十年老農經驗豐富的,自然還是有一定收益的,打大財,的確做不到,除非規模經營,專業戶。一般農村農民靠農業只能解決溫飽問題。但是,離不開農業,有了人類,首先需要生存,就是傳統農業,清朝為什麼人口增長快,就是美洲豐富的農作物全部種植,菸草在我國明朝,還有如地瓜,,,,,就引種了。如今,提供糧食的蔬菜水果,豬肉一系列肉食品都是農業提供的,否則,大家吃什麼?_?

還有,農村農業農民三農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根基,人口分散,屬於自由職業,自己安排,不是上班工人,比較自由,還有,完全靠農作物與養殖的一部分人,許多人還是兼職的,能夠做生意 ,跑買賣,或者餐飲業,一邊農業,還有的選擇外出了。農業必須有,無論效益,中國人口那麼多,還有,農村熟人社會,悠閒,需要那麼多人口在農村,中國不比美國,人口密度大,看看東中部,到處都是人,人口密度這一片地方與日本差不多的。日本農民收入高,還有泰國補貼力度大,英拉也是大米收購太高了,結果被滾下臺了。美國同樣非常重視農業,各國都是重視的,難道中國可以不重視嗎?基本國情,收入低,需要政府加大農業的補貼,提高農民收入,讓農村農民同樣可以安居樂業。無論如何,農業還是根本的,涉及這個社會的大問題的。農村搞好也是這個社會的穩定器呀!從國情出發,也是必須重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