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老賴的原因是什麼?經濟案件的癥結在哪?

手機用戶5556481893夫


說太多都是客觀方面的強詞奪理,老賴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個字:錢!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做為一個“不講究”的老賴,他忘了一撇一捺代表的意義。只會寫,不會用,更不會懂得這個字還有他必須瞭解的東西。

但是,有一點我們要佩服,不是什麼人都能做成老賴,想要問鼎這個寶座,必須得膽大心細,死皮賴臉,更重的就是要有排除萬難“不怕玩兒完”的不要臉精神。所以,別什麼一口一個老賴叫著,人家那是道行深,應該向人家虛心請教,一但受益了那才知道什麼叫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像問題所提的經濟案件的結症,結症是什麼?不就是要錢的費勁,給錢的也費勁嗎!要不著錢的天天是夸父逐日,還不上錢的天天是夜下蕭何,都沒罪,也無法給定罪。

所以,沒辦法,能要就要點吧!有地方躲,當然更好。

至於被執行局強制執行,或者登上幾千寸的大屏幕,那就看你臉皮有多厚了。不過,最後執行者腦袋也疼:

……這幫老賴是真缺錢啊!……

這就是經濟案件的結症,無論你怎麼強硬,人家更強硬:沒錢,愛咋咋地!我不信你敢弄死我!

該硬的不硬,該還的不還。


驍勇34


當下,"老賴"井噴式爆發,已經成為一個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各地法院成了醫院和農貿市場,大量執法人員忙得不亦樂乎,縱觀古今中外,都堪稱一大奇觀。

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氣和決心,各種政策手段一齊用上,希望儘快解決"執行難"的問題。目前看來有一定的成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效果會越來越差,用不了一年,目前的政策會基本失效。

理由有以幾點:

一、"老賴"井噴式出現的原因沒有完全搞清或者是視而不見。

當前執行難和"老賴"井噴式出現,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誠信問題,是經濟、社會、政治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2008年,4萬億資金釋放出來,整個中國經濟無法消化,造成從"全民貸款"到"全民放高利貸"的空前奇觀,最後致使眾多中小企業被高利貸拖入深淵是"老賴"總爆發的根本原因。

2、中國經濟發展剛好進入到一個轉折時期,經濟下行,房地產剎車,傳統行業發展遇到瓶頸,轉型過程中必然會淘汰一部企業。生老病死,新陳代謝本是正常之事,但糟糕的是,許多本來即將被淘汰、行將就木、馬上要死的企業,卻突然遇到全民放高利貸的"大好機遇",讓他們看到了"迴光返照"的希望,於是乎他們拼命抓住高利貸這根救命稻草,一直熬到自己崩潰。這批企業在所有"老賴"中佔了不小的比例。

3、房地產急剎車,大量已經上馬的房地產項目在銀行貸不了款,只能轉向民間融資,最後向高利貸伸手。

4、"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一群沒有經驗的創業者,在傳統經濟飽和轉型、總體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很快耗光了手中的資金,轉向高利貸。

5、還有些被各種虛擬幣、資產證卷化等騙子平臺、傳銷平臺騙得傾家蕩產、耗盡所有積蓄、刷光所有信用卡的中老年婦女,全國少則幾十萬,多則可能有幾百萬人。

6、 其他因缺乏投資經驗導改各種投資失敗人員(主要指貸款投資)。

其他因交通事故、正常生意、民間意外導致的經濟糾紛而產生的老賴,歷來就有,在這次全國性的債務危機中其所佔比例可以忽略不計。

二、現行"一刀切"政策存在明顯缺陷。

常言道,肉有五花三層,人有三六九等。"老賴"群體也一樣。目前所謂"老賴"大致可歸納為三種:

1、有錢不還。

這類人在整個"失信"群體中所佔比例絕對是少數,但由於基數龐大,絕對人數也不是個小數。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有錢不還,不僅違法道德,而且觸犯了法律,是必須嚴加懲戒的,應該放在政府懲治的重點。

2、沒錢還,但有資產可執行。

這類人不是不想還,實在是沒錢還。但有資產可執行還是要執行的。有困難也只能暫時克服。今年法院可能重點向這類人進行重點執法。

3、既沒錢還,也沒有資產可以執行。

在所有"失信"人員當中,這類人可能佔了很大一部分。經過幾年高利貸的蒐括,家裡能變賣的都變賣了,親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已經成了"孤家寡人"。這類人,不論採取什麼措施,短時間以內可能都無法還錢了。

但目前的政策對"老賴"群體的差異性考慮並不充分,不分青紅皂白,一路狂追猛攆,處處壓制,實際執行下來效果並不見好。目前政策的缺陷總體來說,對第一種人打擊力度不夠,對第二種人強制執行後後續政策不夠,對第三種人沒有發揮中國式智慧和中國體制的優勢。

三、幾點建議

要解決當下"老賴"問題,首先要清醒認識到,此次全國性債務危機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誠信問題,所以不能完全寄希望於法律來全部解決、寄希望於某一個部門來解決,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各部門聯動、全社會聯動。同時也要擺正心態,作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因為此債務危機規模之大、人員之多、範圍之廣、情況之複雜都是空前的,想一蹴而就解決問題,不僅不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1、把"失信人員"分類,區別對待作為當務之急。就像我們不能用霰彈掃射混在羊群中的狼和狗一樣,我們同樣不能用一個政策對付這麼多的"失信"人員,所以必須對他們進行甄別、分類,分別採取不同政策和措施。雖然這個工作量極其龐大,但以中國的優越體制,再借用現代化通訊工具和互聯網技術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關鍵看政府想不想做。

2、怎樣區別對待。

第一、對於第一種"老賴",要加強偵察力度和打擊力度,可以用投案自首的方式對付,限期解決,否則將面臨更嚴厲的措施。對於這類人,採取多嚴厲的制裁都不為過。

第二、也是我要說的重點,就是對於第二類和第三類人,不能一味打壓、限制,因為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只會使問題複雜代、矛盾尖銳化,簡單粗暴只會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

對於這兩類人,限制高消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媒體公佈信息、限制出行,動不動就抓來拘留,本人認為極為不妥。原因如下:公佈信息、限制出行,只會讓他名譽掃地,無法做事,只好像個老鼠一樣,遮遮掩掩、東躲西藏,還談什麼賺錢還債。拘留就更不妥了,只會讓他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第三、充分發揮中國式智慧和中國體制的優勢,是解決"老賴"問題的根本出路。

中國式智慧與西方智慧的不同,就如中醫與西醫的區別,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永遠都是從整體去看問題、去解決問題。一味地用法律去解決問題,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後顧此失彼。

中國幾十年建立起來,經過長期實踐的優越體制,對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具有極大優勢,目前沒有發揮出來。所以,一是要充分發揮現有的社會矛盾協調處理機制。目前的情況是,債僅人要逼債,債務人卻無力償還,債權人和債務人成為對立的兩個群體,矛盾日趨尖銳,且這種矛盾在短期內無法解除,還有進一步激發的傾向。政府的職責首先是要發揮各級仲裁機構、社會矛盾處理化解機構的作用,儘量避免矛盾不激發、不進一步擴大,想方設法化解矛盾。二是要建立全國"失信"人員幫扶機制。讓那些實在無錢可還、無路可走的"失信"人員有正常生活、勞動、賺錢還債的機會,幫助他們從困境中走出,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政府要成立此類機構,專門負責此事。可以整合社會資源,成立"失信"人員再創業園,讓一些"失信"人員再創業、再就業。這樣一來,"失信"人員不至於無路可走,也不用東躲西藏,政府也便於管理,不用天天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債權人也安心了,因為他們看到了希望。

如此,皆大歡喜。真正的和協社會又來了。


帕帕蟲


剛剛,我看到一則消息:老賴:1329萬案例,5年翻了153倍!

考官大人問這個問題,證明你是實實在在對社會在關注,也關注的是人們生活的一個幸福指數問題。

但也確實問到了一些人個人的痛點上,沒關係:痛定思痛,這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試圖要在回答問題時聯繫幾起“老賴”案例來道出本質,但又想了下:這是絕對不會允許的!

“井噴”式暴發“老賴”,並不意味著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信譽”在這個時候出了問題。剛好相反:不少人是為了理想、為了幸福,在追逐過程中“不慎落水”……

當然,也有極少部分“老賴”確實是信譽出了問題。

我這兩三年在反思“三農”問題的同時,擴展到了很多社會現象上來了。一再呼籲不要浮躁!其中,“老賴井噴”就是浮躁的一種表現。由於農業衰敗,需要從農業以外找個飯碗的人幾乎是全民性的了。形成了“如果就業難就轉入創業”的思維!“創業”?一是正確的,二是需要條件的。因為每個創業者的成敗決不取決於政府的“支持力度”,而是“市場”!

這段時間我在觀察頭條上“三農”的提問,也回答了不少被推到“首頁”。幾乎70%的提問是:XXX後國家有無補貼?這又是一種浮躁!合作社有無補貼、農場有無補貼…… 這種沒有理解清楚什麼是“補貼”就啟動,直奔“補貼”而來“掉進水裡”的人也不少,而且一定是必然的!

我停止了農業企業經營後,去過學校、工廠、人才市場、農民進城生活的小區……進行觀察分析,也去過“投資理財公司”瞭解如何設計騙局的,來回答我心中的“怎麼了”。心裡很著急,結合二十多年從農經歷,寫下一本書《大國農業新時代》,就是認為必須要科學系統地解決“三農”問題。只有這樣,人民的幸福指數才會提高。

“老賴”,這個神聖的稱謂,說明的不是什麼欠債人的恥辱,而是一個經濟秩序的問題!更是無數人追逐幸福的途徑問題……

謝謝!



一號農民王永堯


我家老公跟人合夥開了個商貿公司,本來挺好,2014年初,有個朋友的民營企業要還銀行的過橋資金,說是驗資,不超,過40個工作日就給放出來,比銀行以前的利息更低,他就到處借錢還銀行,把我家的錢全借走啦,因為我家的錢也是親朋好友放給我們的高利貸2分的利,這一個多月我丈夫就把家裡所有的東西拿出去押錢還給親朋好友,還刷信用卡給放給我們高利息的親朋好友,就想不讓親朋好友擔心,結果一等就是現在,被親朋好友起訴,還定個老賴,我老公現在還在看守所呢,還是過年的時候吃過一次肉,過完年到現在沒沾過肉了,因為我的銀行卡都封了,我是國企職工,快退休了,不捨得丟工作,開支拿不到錢也得熬著,等退休,銀行封過卡以後,都是幾個同學資助我必要的開支,一個月不超三百,他們也不寬裕


用戶04978081506


全民創業,讓一些沒有能力的人,剛畢業的大學生,帶著一家老小踏上了不歸路,誰該負責?金融改革,金融創新,結果是高利貸氾濫,使多少中小企業和想拼的人傾家蕩產,生不如死!誰該負責?

政府帶頭,全民逐利。多少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在等著我們?……


彈指一灰間73555387


尊敬的貴編同志:您好!感謝貴平臺的正能量傳播,但在懲戒失信人的文章中沿用(老賴)一詞,實為不妥,無意之中傷害了賴氏同胞。(老賴)一詞,自古以來就是異姓氏同胞對賴氏長輩的特有稱謂之尊稱,不是欠款不還人的代名詞,這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高人民法院於2017年3月14日在兩會工作報告中已經下架“老賴”代指惡意欠債不還人,將欠款人定為失信被執行人,不再以“老賴”一詞取代。新華社頒發的禁用語中第三部份第二十五條“禁用口頭語或專用語中含有民族名稱的汙辱性說法”。為此,請服從規定,儘快將該連載撤回改正。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國國學,昌盛華夏傳統文化,復興中華文明,團結民族,和諧社會。為了尊重人權,保障人權,促進人權,請規範嚴謹用詞。還一個綠色文化網絡環境,給賴姓正名。謝謝!


好人一生平安233209943


國家政策造成的。環保直立就應該注步完善,二年或者三年或者三年後倒閉,不能搞一刀切,一句活散亂汙企業就關閉,一點人性化沒有。每年給國家創造多少利稅,企業銀行不貸款的很少,一個政策下來,企業主就變成黑名單,你們說上那去講理去。差評。


用戶8002781824276


一是做老賴成本太低了;二是法院查控債務人的財產的力度太差,讓老賴可以輕鬆隱藏或轉移財產;三是法院不能使用公安技術查找老賴行蹤,讓老賴可以玩失蹤;四是懲罰老賴要動真格,只有入刑才能震懾老賴!


儒雅西風


真正解決問題是高利貸後面的保護傘不除社會和諧不了。紀檢巡視部門避重就輕,通風報信,透露舉報材料信息,官官相為。沒有背景的百姓只有死路一條。


手機用戶50067080570


這麼打個比方,四支軍隊在戰場上分別進攻四個陣地,第一個把陣地打下來了,第二個沒有打下來,全體殉國,第三個實在太難打了,扛不住了,被迫退下來,第四種打都沒打就跑了,後面兩種就是成為老賴的那種人,第四種不必說,問題是第三種,是不是打不了勝仗,非要全體殉國不可?國家如果這樣,以後的創業者只有兩種,成功的,和躺在墓地的,資不抵債等於老賴,以後誰還敢創業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