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一些醫生離了CT機、B超這些器械就看不了病了,你怎麼看?

袁堃謨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歡喜關注

現在人看病,為什麼都要做檢查,並且越做越多,真的是醫生水平越來越差,離開檢查就不會看病了,還是醫生醫院想多掙錢?

你聽我給你講個故事,你自己判斷是怎麼回事?

40多年前,我們醫院的一個老的普外科主任,他有一個外號叫“B超手”,為什麼給他取這個外號呢?當年我們這個省內最好的醫院,一共就有2臺B超,那時候還沒有彩超,這位老主任通過查體,基本能把判斷患者腹部疾病,他的診斷經過和B超的結果能達到60%以上的符合率,經過手術確認,80%診斷基本準確。

在那個年代,這位老主任相當有名,很多人慕名而來找他看病。

但是這個樣的診斷率如果放到現在,問題就大了,那20%的患者一定不幹了,你診斷不明確就手術,不是拿生命開玩笑嗎?

如果你是患者你是願意診斷明確治療,還是信任只是 體檢確定診斷的醫生。

其實這是時代和醫學進步,西醫發展越來越精確,如果想不用任何手段確診就看病,可以去看中醫,但是中醫現在也是越來越多的看檢查了。

疾病的複雜,相同症狀可能有不同疾病,相同的疾病還有不同症狀,同時也有輕重之別。

醫生要確診疾病,一般要有客觀證據,而不是隻憑經驗了,那樣誤診的幾率太大,患者自己也不會幹,同時醫生也經不起醫患糾紛啊!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我想舉個例說下我的經歷。2年多以前我的左右耳完全健康聽力正常。但是2年前因右耳聽力下降及疼痛,初次去縣級市人民醫院看病,沒有任何電子儀器檢查,就是醫生用耳鏡看,結論是中耳炎,開了一些藥吃,2周沒好轉後又去了縣級市中醫院看,檢查方法同上結論也是化濃性中耳炎。吃藥、清洗兩年後自感耳炎已恢復,但聽力沒有回升。本月又到地級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看病(三甲),醫生是主任醫師,問了幾句也用耳鏡看了下,結論是無耳炎,我說耳炎在其它醫院治好了,這次來主要是看聽力仍沒有好轉。然後他就開了聽力骨道氣道測試的單子去檢查,結果出來了,左耳聽力正常,右耳低頻基本正常高頻所力損失30到50分貝不等。結論是神經性耳聾,沒治了(醫生說的)。我說是耳炎所力損失的,醫生說與耳炎無關,你現在也沒耳炎聽神經問題。我說還有其它檢查嗎,醫生說做個核磁共振3.0T吧,主要看頭部有沒病變。約好日子去查MRI3.0T。中午查的,查完後心不甘又掛了一個在宣傳欄吹得牛的海歸專家號,說明情況,結果與上面醫生結論同(與中耳炎無關,神經病),具體還要看MRI結果。第二天結果發來了,什麼問題也沒有。因前兩個醫生沒上班,掛了第三個主任醫師號(30元),看了幾個報告他也是說神經問題,開了一些活血的藥打發。我上網也查過,中耳炎是會引起聽力下降的,治癒了也很難恢復原來的(主要是損傷聽骨或耳室),為什麼這些有碩博士學位的主任醫師堅持我是聽神經問題而否認與中耳炎有關,同時也否認我曾有中耳炎的經歷,基層醫院靠眼看確定是中耳炎。難道中耳炎不是引起所力下降的原因而只是巧合?儀器沒有檢查到問題就不清楚病因了。


依然60


這個我真要說說我這些年的治病史。

十年前左右,我還是30歲血氣方剛,現在43歲了,當時代表學校踢足球,踢遍了各個學校,運動過度,傷筋腱不說,而且如果有些小碰撞和意外就有你受的,有一回我不留意全力一腳踢在一個年輕人的屁股上(沒辦法,年紀大了明明看著球踢,被年輕人一下把球偷走了,收不住腳,狠狠踢在他屁股上),腳背足足痛了半年沒去看醫生,好在自己好了。

這不是重點,我是近視的,自己配了幾個運動眼鏡,就是大大的硬框,用橡皮帶扎著頭那種,一次意外,我以為戴著眼鏡可以頂球,結果眼鏡大力壓在鼻樑旁的右臉頰上,壓出一個血囊,然後弄爆了。以為沒事,結果一個月後,鼻咽開始痛,只要呼吸,只有有空氣流動就會痛。後來我自己分析,是我的鼻液腺體斷了,沒了滋潤,鼻咽被細菌入侵了,只要呼吸就痛。那段時間我因為擔心是絕症,足足瘦了十斤,以為是母親一樣的鼻咽癌。真的呼吸都痛,要用棉花塞住不讓左鼻孔呼吸。

當時兩年時間到處尋訪名醫,赤腳醫生有、中藥醫生有、區級醫院有,市級醫院也有,最後到了廣州中山第一人民醫院。當時是一個知青的好友聽了我的病情說不可能是鼻咽癌,讓我去看,那醫生一週只上半天班,看了我的情況,說沒事,只是過敏性鼻炎,60多元一支進口鼻水,三十元藥,治好了我兩年用了過萬元治不好的鼻炎,一晚,真的只是用了一晚,就那支鼻水的作用。

然後,由於過去兩年我吃太多鼻炎藥,我得了胃炎,胃酸倒流,又到處去尋訪名醫,這個就麻煩很多,其實就是慢性淺表性胃炎,還有幽門螺旋菌之類的,其實幾乎所有醫生開的藥都是一樣的,但就是治不好。那段時間還伴有腎結石,一天到晚背部都刺痛,一直以為是胃痛,去看市一醫院時,問醫生為什麼會背痛,是不是胃的問題,醫生說,背痛不可能是胃的問題,說我找錯部門了,我說我很多東西吃不了怎麼辦,她說,吃不了就不要吃呀。

那些年我拍b 超拍 ct無數次,總是看不出是什麼問題,醫生說,慢性胃炎不用治的,吃不了的不要吃就行了。我都不知道怎樣說。

到14年的時候,我的賢結石突然發作了,痛得我抱著柱子站不起來,那個時候醫生才看得出我的結石,雖然結石很小,但早兩年拍了兩三次就是拍不出來,一定要發作了才知道,那時我就知道為什麼我頭暈了幾年。原來是那小結石卡中了位置,一直在作怪,直到發作,醫生才猜想就是那裡了。

我就不明白,在這間醫院照的胃鏡片到另一間醫院,醫生都讓再拍一次,而且看不出什麼問題,開的藥都一樣,總是讓你拍這個拍那個,但又沒什麼結果。

到15年的時候,我自駕游到雲南那邊,由於自己無知,太陽曬了座椅用水去抹,結果水分吸到腰椎,痛得我腰直不起來,連穿襪子都痛得差點暈倒,回去之後我試過一間鎮級醫院去做局部藥蒸沒用,馬上轉去市中醫院,找到一個一週才上半天班的醫生,同樣一劑去溼膏,一晚就幫我治好了。

遇到好醫生比較難,現在的醫生都缺乏臨床經驗,都是依書直說,還有對症開單,病人多問兩句就有點發脾氣,所以選醫生真的要慎重。但真的高明的不多。


教你孩子學英語


醫生畢竟只是人,醫術有高有低。有些病症很類似,卻是完全不同的病。我媽最近連動兩臺手術,就因為去看第一個病的時候,誰都檢查不出來第二個,抽血,B超什麼的都沒看出來。皮膚科一直說沒事,但我們自己感覺不對加測了活檢,然後就發現了,好在發現早。同病房與我媽前期病症一模一樣,還涉及到中西醫的不同看法,沒辦法做了CT。於是確診,但耽誤了不少時間,後期要化療。

所以我的看法是,只要能治病,我並不在意何種醫療手段。

再說醫療器械也是診斷技術,我們平常人哪裡懂,就像我們也不懂看病一樣。

真的有時候,我寧可相信這些器械,因為他們的數據是客觀的,多找幾個人就能確定。但是人看病,是有主觀判斷的,他還會影響別人的判斷。

千萬別生病啊,真的你都不知道該不該信醫生,不信也得醫生醫。我只能寄希望在儀器上。



脾氣太好也不行


其實說這句話的人本身就對醫生充滿了偏見和不信任。

雖然在這些輔助檢查沒有發明之前,傳統中醫可以不用藉助任何器械看病,但是以前人的壽命是多少,現在人的壽命是多少?這有可比性嗎?

一、這是科學進步的體現

因為CT、B超等儀器的面世,解決了許許多多以前沒法解決的問題,比如對腫瘤的早期檢出,對腦出血、骨折等等的檢查,將醫療技術向前推了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得益於這些儀器,許多在死亡線徘徊的患者得以解救。

二、生命更寶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決不能出差錯。不是醫生離開了儀器不會看病,即便會看,也需要這些儀器來輔助診斷,減少誤診、漏診給。

如果是你,你願意醫生給你看病的時候是靠猜、靠想?你說醫生醫術不精,那你來試試,到底是醫術不精還是醫術無止境。

三、避免醫患糾紛

可以說做醫生的是害怕了。一些患者一不開心就投訴、一不滿意就打人、一出點事就殺人……真是怕了!既然法律要講證據,那做醫生的總得要有證據才敢開藥吧!不然被告了咋辦?被殺了咋辦?

當發生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醫患關係走到今天這個局面,誰都有責任。

四、任何一個檢查都是有目的的

一個能夠坐在診斷室的醫生,至少都是通過5年本科加3年規培以後才有資格坐在那裡的,對於醫療他們比99.9%的非醫療人員都要專業。任何一個檢查,不是毫無目的開的。要麼是基於診斷需要,要麼是基於診療規範需要。

在中國,醫生群體也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人群,智商也在平均水平以上,什麼時候醫生被貶得那麼不堪了? 醫患關係變得這麼缺少信任,每一次發生大事件時,那些拿著鍵盤冷眼旁觀的人都是幫兇。


普外三角針


絕大多數常見病醫生通過病史,查體,基本就判斷個八九不離十了,但醫生敢確診嗎?醫生也想給你確診啊,可條件他不允許啊!!!

1.醫患關係不允許。目前的醫患關係,讓醫生執業如履薄冰,醫生隨時可能成為被告,醫生一腳在醫院,一腳在法院。法院講證據,所以醫生看病,口說無憑不行,診斷必須有依據,輔助檢查是最好的證據。

2.同一個症狀,可能是不同疾病引起。有些疾病必須需要輔助檢查來鑑別。

3.題主問的問題就是典型的“潛在醫鬧”,不管大人小孩去醫院看病,哪怕是感冒,都先要做一系列的檢查。既然你都說是感冒了,還到醫院看啥?

有質疑的,可以回覆,我會耐心給你們解釋。更不要生氣,生氣就會成為醫鬧,呵呵。畢竟共同的敵人是疾病。


彧見幸福


1當然不是。

2一個醫學院的畢業生經過10年左右才能成為有資格獨立給你看病的醫生,當然不是白給的。

3肉眼看不到的,B超CT幫你。

4患者就醫時,在選擇檢查方式時是被動的,只能把選擇權交付醫生,如果患者這樣做了,指責醫生的理由就不成立了。

5影像檢查相當於醫生的第3隻眼,區別於肉眼的是它可以看穿人體,直達病變。

6不會有患者,願意讓醫生閉上一隻眼看病。

7與治療疾病的費用相比,影像檢查費用相對固定,可控,可選,可以放棄。

8我們的壽命延長,依賴於科技技術的進步,疑難雜症,也莫過如此。

9

999.99%的患者都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題主的問題並不成立。


gxfxray


說這話的人本身就是極品弱智。不是你所說醫生離了醫療設備就不會看病了。而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高學歷,高技術醫療人才的增多,在配合先進的醫療診斷設備。能夠更好更快的發現病因,從而達到快診,快治的效果。不是說離了這些器械就不會看病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內國外大力研發更高效更高精度的醫療設備的因果所在。在沒有這些高科技醫療設備的年代,醫生主要依靠主觀判斷,或故計猜測而診病。有些病他們根本就診斷不出來。最簡單的膽結石靠診脈或者觀察能確診嗎?再別說人體內的大病了。這也就是原來人們壽命較短的主要原因。所以,大家要慶幸,而不是懷疑現在的醫生。恰恰是藉助這些先進的醫療設備,醫生能夠更好,更準確的給大家治病。那些不𢤦得感恩醫生的混蛋患者,就會千方百計的汅瀎醫生。這些人就是一群人渣。


手機用戶94328585753


醫學本科學習4-5年,考研專科學習輪轉規培這一系列學習至少也3-5年,一個醫學生出來至少有7年以上的專業知識,難道不比這些普通人有經驗嘛?

醫學這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的清楚的嘛,想當然是什麼就是什麼,沒有依據。循證醫學。

檢查項目很多不一定是確證疾病,有些為排除性診斷,有些則為輔助性診斷,有些是提示性診斷。就拿查血來說很大一部分都是提示性的,像轉氨酶升高,只能說明功能有損傷,醫生就得考慮是否為肝炎,那就得查肝炎全套,如果是有甲丙戊乙肝,就得做DNA,RNA分子定量來看程度和用藥療效。就想說一個肝炎病人要是病毒分子不活躍,沒有黃疸什麼的,你能不借助儀器設備你能看的出來,我國是乙肝大國,你周圍乙肝攜帶者肯定是有的,你能知道?

還有則就是很多人花了檢查費用就沒查出個病,心裡就不舒服,感覺花了冤枉錢。要是查出個病,反倒覺得花錢值得。


橘生淮南1995


玌在醫學從經驗醫學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而迅速發展使診療水平大大的提高:如癌症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提了生存率甚至治癒……稱為循證醫學。隨著科技的發展能進精準治療,對癌病人可靶向治療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中醫現在也使用B超、cT、MR工及各種化驗,甚致中醫院設置西醫科這就循證醫學的好處。

醫生不是算命先生醫生就如一名偵探,瞭解案情,深入調查用高科技尋找證據(這就是循證)加上醫生知識經驗加上醫生的敏銳思維能力下診斷才能準確治療才能精準,效果才能隨科技犮展而提高!!!

醫療費用推高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之一隨科技在醫學中的進入可能醫療費用還要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