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老飯店有哪些?

kurenai


昔日老昆明的一些老字號飯店隨著舊城改造已經不復存在……。

記憶中的飯店如祥雲街上段的‘’北京飯店‘’;以及正對面的‘’東來順‘’飯店;下段(穿過寶善街)的‘’川味飯店‘’;雲瑞公園(光華街)旁邊的‘’興寶元飯店‘’;文廟橫街接正義路處的‘’豆蔻飯店‘’;長春路(現人民中路)的‘’中華飯店‘’;交三橋斜對面的清真‘’映江樓飯店‘’;原寶善街二菜市口處的清真‘’兩益軒飯店‘’;原中華小學斜對面的‘’春城飯店‘’;護國路南段的‘’護國飯店(也稱)原五一電影院旁邊的‘’福東飯店‘’;原南屏電影院旁邊的‘’福順居飯店‘’等。

特色飯店及小吃煮品簡介

護國飯店



護國飯店前身是滇菜大師閻炳奎於一九二零年開創的“海棠春”酒樓,該酒樓在民國時期是昆明最高端、最出名的滇味宴席大酒樓。一九五四年海棠春成為雲南第一家公共食堂國營飯店,一九八三年更名為護國飯店。當年護國飯店的排骨湯、紅燒肉、青辣子炒剁肉、醬汁雞翅、宮保雞丁、粉蒸肉等都是老一輩昆明人津津樂道的幾大家常菜。一九九八年因城市改造被拆除,老字號的護國飯店淡出了昆明餐飲市場。

鼎新飯店



位於長春路的鼎新飯店,早年這是一傢俬人飯館“老岳家”。 鼎新飯店傳承了老岳家的祖傳:將蒸肉分為原碗粉蒸肉、蒸骨、蒸羊、剁蒸等好幾類。原碗粉蒸肉取帶皮五花肉或前腿肉為原料,切片厚薄均勻,加鹽、糖、酒、醬油和作料拌勻,醃兩個多鐘頭入味,就可以裝碗上籠了。佐料是碾得較粗的米粉,加上八角、草果、花椒、茴香子等合碾成的五香粉。蒸肉碗是一種本地燒製的粗土碗,裝碗時先放一點“底”,一般是洋芋南瓜之類,若用綠菜,則多半是茴香。蒸肉出籠上桌,但見扁平的土碗裡中間微凹,聚著一窩油,肉作檀香色,洋芋底淡黃,南瓜底深黃,讓人胃口大開。

福順居飯店

福順居飯店的山東燒雞老昆明人家喻戶曉。原創人李子育系山東德州人,抗戰時期攜家帶口逃難到昆明,在曉東街附近擺了一個專賣山東燒雞的小攤,生意十分興隆。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後,福順居專門從事燒臘滷菜製作。由於當時供應的全是傳統飼養的土雞,加上李師傅技術高超,所以山東燒雞色香味型俱佳,每逢年節,“福順居”門前總是排起買雞的長隊,買不到的非常遺憾。改革開放以後,“福順居”和山東燒雞因企業改制等諸多原因淡出市場。

北京飯店



祥雲街上段的北京飯店前身為和平舞廳,一九五零年後改建為成飯店。初設京味部、滇味部,是老昆明最著名的北方風味飯店,也是當時省市政府機關宴請賓客的場所。菜品以京醬肘子、山東海參、醋椒魚、瓦塊魚等菜餚比較有名。麵點名小吃有高莊饅頭、甜鹹包子、四味蕎包、掛糊雞鍋貼、乾巴菌水餃等。而老昆明人對北京飯店印象最深的還是它的“牛奶大雪條”:許多老昆明人的腦海中都會想起那種獨特的奶香味。


上海面館


原東風西路藝術劇院旁邊的上海面館,是一九六五年從上海整店遷到昆明的“上海飯店”小吃部,賣的冬菜面、陽春麵、大排面、上海餛飩都是地道的“上海味道”,深受昆明市民的歡迎。一九九九年後東風西路街道改擴建,上海面館永遠消失了。

端仕小鍋滷餌塊

端仕小鍋滷餌塊創制於民國中期,出自玉溪人翟永安所開設的永順園。當年的“永順園”有兩間鋪面,外間兼做廚房,使用的是清一色的紅銅小鍋,餌塊全是官渡大餌塊。 做滷餌塊,先將鍋內注入少量豬油,將冬菜、豬肉末炒香,再逐次加入餌絲、甜醬油、鹹醬油、豌豆尖、辣椒油、少量肉湯,先慢慢燉,然後在小銅鍋中翻炒,讓湯汁和調味料附著在餌絲上,使其紅油明亮,不露湯汁,濃香撲鼻,滷味醇厚。廚師不但要掌握火候,而且動作要快,在汁水快乾的時候簸鍋,一旦動作慢了鍋裡的餌絲就會粘鍋煮焦,簸鍋手法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餌絲的看相。小鍋滷餌塊烹調好後,提起銅鍋,順手一顛,滷餌絲整整齊齊顛入碗內,不在碗的正中間,而是稍微偏朝碗邊,碗內沒有湯汁,只有紅油和沾滿滷汁的餌絲,摻有翠綠的豌豆、豌豆尖。此外,就是同樣有名端仕小鍋米線。


Mrttlzz99


百年傳承,風味不變的可能只有飯店了。在昆明,許多老飯店經歷了風風雨雨,依然在老昆明的視線中:

建新園

之說以把建新園放在第一個,不是因為最好,而是因為最失望!答主一篇《建新園為什麼走不出昆明?》的回答幾十萬閱讀,所有評論沒有一個說好!昆明一家擁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字號米線店,到了這個境地,可悲可嘆!


福照樓

福照樓不僅是一傢俱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店、名店,在今天的各種食評網站上的排名也是居高不下。

福照樓的招牌汽鍋雞,雞肉鮮嫩,緊實彈牙,湯色金黃,香氣濃郁,入口的味道更是不用多說,鮮美到一碗接一碗的喝!

學成飯店

“北有全聚德,南有蘭老鴨”,這句話說的就是學成飯店蘭老鴨的美味。學成飯店的歷史有幾十年,而蘭老鴨的歷史卻有上百年。據說,創造蘭老鴨的師傅得到了京城著名食肆“便宜坊”的真傳,比全聚德的烤鴨存在的時間還要久!

福華園

始於1938年,靠著一碗鮮香撲鼻的米線湯,征服了昆明一年又一年。號稱“春城第一湯”的福華園,擁有著昆明最好喝的過橋米線湯底:胡椒味較輕,雞湯的香味非常濃郁,用來燙米線簡直不能更棒。

竹林飯店

非常老的館子,位置比較偏遠,在黑林鋪。但是味道很正宗,傳統牛菜館的代表。30年前答主就在那裡吃過飯!那時候的牛菜館還沒什麼伊天園之類的。而現在人家還好好的開著。


當然,昆明的老飯店還有很多、很多,接下來就留給各位了,歡迎評論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