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周公”到底是誰呢?

密探零零發


周公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叫姬旦,史書上叫他周公或周公旦。他一生經歷了商末周初這樣的一個王朝更替的歷史時期。他是我國曆史上奴隸主階級的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個具有軍事和文藝才能的、多才多藝的歷史人物。他的所作所為,在西周初期起著促進歷史前進的作用,在我國曆史上是作出過貢獻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對以後代歷史上的許多統治階級人物,曾經產生過很大的影響!根據史書的記載,周公的主要作為有下面這些:

協助周武王滅商和鞏固勝利成果 公元前約1027年,周公參加了武王領導的當時伐紂滅商戰爭,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一戰,打敗商紂王,周軍攻入商都,商紂王自焚宮中,商朝宣告滅亡。滅商以後,周公向周武王建議:採用分化利用和武力監督的方法,先把商紂王兒子武庚封為諸侯,留在商都,同時又把武王的弟弟管(所封的地名)叔鮮、蔡(封地名)叔度和霍(封地)叔處三人同駐商都,來監視和控制武庚,這叫做“三監”。

周武王滅商兩年後就病死,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當時成王的年紀很小,國家的政事還不能管理,於是周公便代管國家的政事。周王室中召公奭等大臣,對周公代管政事產生了懷疑。管叔、蔡叔也造謠說:周公想謀害成王搶奪王位。而武庚看見周王室內部發生了矛盾,便乘機煽動管叔、蔡叔同他們一起造反,同時聯合了一些東南地區忠於商王朝的殘餘勢力起兵反周。面臨這樣內外交困的局面,周公首先向召公等人作出解釋,消除疑忌安定王室內部。然後以成王的名義調動大軍,親自率領軍隊舉行東征,討伐武庚。三年後,終於平定叛亂,殺了武庚和管叔,並將蔡叔流放。從此擴大和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奴隸社會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道路。



加強控制,消滅後患,修建了東都——成周 為了徹底解決商朝殘餘勢力的威脅,周公把東征時商王朝的奴隸主貴族全俘虜了,稱之為“殷頑民”。他既不能完全殺掉,也不能將他們留在商。要徹底制服這些“頑民”,必須嚴加控制。周公把他們向西邊遷移,遷往距周都鎬京較近的東都。接著發動了商朝原來屬國的力量,在今天的河南洛陽修築城牆、建造宮室房屋,就是“成周”,又叫東都。原來的鎬京叫“宗周”,自此周王朝有兩座都城。同時又在成周西面30裡地方修建了一座城,叫王城,管轄成周。又派了八師(一師有2500人)兵力駐守常州,監視“頑民”。周公把“頑民”遷居到成周以後,把房屋、田地分給他們,告誡他們安居樂業,不要反抗周朝,如再反抗,不聽天命就收回房屋田地殺死你們。從此使這些“頑民”逐漸臣服於周王朝的統治,沒有再反抗著,由此周王朝也得到了鞏固。

加強統治區域的控制,擴大分封制 周武王滅商後,就分封過一些諸侯。周公東征利以後,將分封制進一步擴大,凡是當時周王朝勢力能達到的地方,都分封諸侯去加以控制。據記載,武王、周公、成王三人的分封諸侯就有71個,其中有15個都是周公的兄弟,和周公同姓(姬姓)的有數40個,其他的大多數都是周族的親戚。這些分封到全國各地區去的諸侯控制著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掌握著軍隊,共同捍衛周王室,維護周王朝的統治。

周公擴大分封制,所以人統治區域很大,但是地方國、部落遍佈全國,他們時而臣服時而反叛。連年征伐,民苦不堪。始終沒有形成完整的統治。只能結束了商朝那種小邦林立的局面,在歷史上說來是一個進步。

加強對分封諸侯控制,制定“禮樂” 通常書上說的“周公制禮作樂”,就是周公為了鞏固周王室的統治,加強分封諸侯。的控制,從政治到文化方面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他利用商朝統治階級的迷信上帝鬼神,相信天命思想。所以先確定了周王是天上上帝的兒子,是天下的共主叫做天子。其他同姓的諸侯,叫做小宗。形成一種以血緣關係為聯繫的“宗法制”。其他姓諸侯,通過宗法關係來加以控制,把各個諸侯控制在周天子之下。周王是天子,諸侯是臣屬。君臣、上下之分,諸侯中還有親疏之別。諸侯之間又有爵位大小高低之分,諸侯之下有卿、大夫、士等級,形成階梯式的等級。由宗法制和等級制結合起來,就產生了一套完善、嚴格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等禮儀制度。

據記載,商周兩朝都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征伐。就是舉行祭祀儀式也很隆重,有樂有舞。出征打仗有不同的儀式,有不同的樂舞。就是就是周公作樂的內容。這就是周公為了維護其統治階級的秩序,鞏固周初王室的政權,在吸收商朝文化思想的基礎上,所別定的禮樂措施,對後來各王朝統治階級確實起了很大的影響。

周公代替成王管理國家政事七年之後,成王已經長大,周公還政於成王。這時,周王朝的政權基本上鞏固下來。此後,西周這個奴隸主文明大國,開始進入一個發展時期。


隨波逐流之以史相隨


提到周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周公解夢”“周公吐哺”兩個成語。

周公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兒子姓姬名旦,我們所熟知的“武王伐紂”中的武王叫姬發,是文王的第二個兒子,所以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

上面說到關於“周公”的兩個成語,那麼我們便分別從兩個成語開始來講述一下“周公”的傳說吧。

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出自《史記》,意思就是周公禮賢下士,重人才,在吃飯的時候遇到客人來訪,經常吐出食物停下來不吃,急於迎客。

這一點與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的“倒履相迎”,如出一轍,後人常用這兩個成語表達在位者禮賢下士的情懷,用以激勵自身。

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將“周公吐哺”納入其中,“天下歸心”隨其後,表達了曹操求賢若渴的心懷。

周公解夢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創造了周易,是我國最早的卜筮專著,為我國的術數學奠定了基礎。所以第一次聽到“周公解夢”的時候,便不自覺的將周公認定為周文王。

實際上,周公就是周公,民間多稱“周公旦”,在武王伐紂中,周公的貢獻不亞於姜子牙,而在周朝建立之後,周公為國家所做的貢獻則遠大於姜太公。

周朝建立後,姜太公分到了齊國,周公分到了魯國,而周公將自己的兒子安置到魯國,自己則留在京中輔助武王。

周朝建立2年,武王便一命嗚呼,周公擔心諸侯亂政,便開始攝政,七年之中平亂、肅商、建都、制禮樂,七年之後歸政於小皇帝。古人認為若沒有周公,恐怕周朝會和秦朝一樣,二世而亡。

周公攝政的七年間,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制禮樂”,也就是後來孔子終生倡導的禮樂制度,被稱為“元聖”和儒學先驅,而周公頻頻出現於孔子的夢中。

所以在孔子學說主宰的時代,“夢見周公”便成為一個共識流傳了下來,周公解夢應運而生,周公解夢並不是周公寫的,只不過借“周公”之名,這全賴於周公所創立的基礎政治文化思想造福人類。


小屏窺人生


3000年前,周武王姬發在姜子牙的輔佐下,帶領哪吒,李靖,楊戩,黃飛虎、雷震子等各路神人(詳見《封神演義》)終於滅了商紂王和蘇妲己這兩口子,建立了歷時八百餘年的周王朝。為了表彰大家滅商有功和鞏固政權加強統治,姬發大肆封賞功臣和宗親子弟。其中較有名氣的是姜子牙的封地齊國、姬發三弟姬旦的封地周國(長子伯禽繼承封地魯國)、四弟姬奭的封地燕國(長子姬克繼承封地)。\r

姜子牙人盡皆知,傳說周文王姬昌(姬發的父親)請其出山的時候,讓人用車載著他,在碰著顛簸難行的路時,就幫著推車。周文王共推了八百又八步的車,所以後來姜子牙也庇佑了周朝八百零八百年的安靖河山。\r

姬旦,因封地在周,爵位為上公,所以世稱周公旦。他曾週末在家放鬆身心的時候,整理註解了其父親姬昌在監獄中推演出的後天八卦及六十四卦,並重新編寫為《易經》一書。又在午夜時分琢磨出了一套“周公之禮”,即未婚男女不得在婚前同房,從前開放混亂的作風問題必須要唾棄,要知道羞羞與廉恥,後世遂把這個詞代指為男女之間發生了某種不可描述的關係。再簡單插播一下他的另一個創舉就是將人劃分出了尊卑貴賤、三六九等,如天子穿什麼、帶什麼、用什麼、配飾都是什麼、出門坐什麼車、用什麼樂,諸侯、百姓,穿戴行都是什麼,通過宗法給確定下來,若有違背就是僭越,就要治罪了,中國號稱禮儀之邦,最大的功臣莫非周公了。還有,《周公解夢》中的周公也是這位老先生。\r

姬奭,封地為燕國,由其長子姬克繼承,因為他不願意離開首都,所以周武王將首都附近的召(shào)地給了他,所以姬奭又名召公,後世邵姓的祖先。\r

當年,周武王姬發舉行釁社禮,向天帝上告商紂王的罪行時,就是周公姬旦持大鉞,召公姬奭持小鉞分伴左右輔佐而成。釁社禮,一般用鮮血祝告,是周朝極具宗教信仰的重要大典。兩位老先生手裡的鉞則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形狀像斧子,更多的時候為儀仗使用,象徵權力,和西方的權杖相當。這足可見周武王對姬奭的重視程度。而且,周公和召公還以陝為界,陝原以東的地方歸周公旦管理,陝原以西的地方歸他管理。召公為官數十年,盡心竭力,盡職盡責、公正審判,開創四十多年未用刑罰的“成康之治”,這在任何朝代都實屬罕見。


華夏曆史匯


周公本名叫姬旦,也叫周公旦、旦叔。他是周武王姬發之弟,是周武王的同胞兄弟,姬發繼位後,以周公旦為輔相。

討伐商紂和建立周朝,周公都有很大的功勞。周公是周武王最得力的助手,在進攻殷前,周公和周武王在孟津觀兵,大會天下諸侯,這是對商的一種試探。之後武王在周公的幫助下,率領幾百戰車和幾萬戰士度過盟津。攻破商軍之後與武王一起建立周朝,周公把大鉞,大鉞是權利的一種象徵,當時周公的地位僅次於武王。

武王去世後,周公就輔佐天子,此時天子還是一個嬰兒,周公就幫天子成王處理政務,主持國家大權。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天子成王平定武庚叛亂。

後來紂王之子武庚又與管叔、蔡叔、東夷勾結反叛周朝,周公奉命東征武庚,把管叔和武庚都殺了,蔡叔被流放,並且滅掉了東夷50多個國家,把周朝的領土擴展到海邊,南至淮河,北至遼東。

除此之外,周公還以藩屏周、卜都定鼎、制禮作樂、致政成王,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思想家。而周公解夢是後人以周公之名作的一本書《周公解夢》而已,這是一本關於術數的書,但是在術數史上幾乎沒有發現解夢之術。


奇聞怪趣


周公,召公皆是國家領導職務稱謂,周公類似現在人大委員長,召公類似政協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