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痴迷遊戲,咋辦?不打不罵,無招勝有招!

孩子厭學,痴迷遊戲,咋辦?不打不罵,無招勝有招!

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心理特徵與教育重點

發展心理學認為,由於認知能力和生活閱歷的不足,兒童對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懵懵懂懂。他們大多對上學持中性態度,既不積極,也不抵制,“反正小孩都是要上學的”。回憶一下,我們自己小時候何嘗不是這樣?

但是,童年又是人一生中好奇心和探索欲最旺盛的時段。如果教育方法得當,這一優勢將順理成章地轉換成造福一生的求知慾和創新力。

孩童能直觀地觀察事物的細節,把握事物間的關聯。一個五歲孩子得意洋洋地說能分辨公母螃蟹,因為公蟹的肚臍“穿三角褲”。赤子之心,富於好奇心和想象力、生機勃發,是創新精神的內核。為什麼我們年齡越大,越思維固化?因為成人的世界世故圓滑,離“真”越來越遠。令人遺憾的是,在功利的教育之下,甚至許多孩子也早早地告別了赤子之心。

激發孩子對大自然和生命的熱愛,保護孩子的赤子之心,這是早期教育的重點。

孩子厭學,痴迷遊戲,咋辦?不打不罵,無招勝有招!

早期教育重點——激發好奇心

少年初期,能基本明白事理,同時自我意識開始浮出水面。他們理解讀書是有意義的,但是多數人很難抵抗娛樂(特別是電子產品)和社交的誘惑,內心處在理智和玩心的糾鬥中。

如果孩子不想學,再好的學校、再好的老師也幫不上;盯著做作業、強壓各種課外培訓班,使得孩子早早地厭惡學習,待到自我意識增強後乾脆放棄學習……

學習,自有其規律。少年階段,一味地灌輸知識點依然是不智之舉。理解學習的意義、培養學習興趣、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才是學習優秀的關鍵。

怎麼溝通,孩子才能理解學習的意義?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中國古代,踩著科舉的臺階讀書做官幾乎是平民階層唯一的上升通道,所以讀書就被提升到了信仰的高度。

反觀現在的孩子,職業選擇很多,做個直播網紅也可以名利雙收。富裕家庭的孩子無法感受到生活壓力,甚至許多普通家庭也把孩子當作“富二代”來養。千年來迷醉天下讀書人的古訓,對於新生代來說至多是“心靈雞湯”。

心理學大師亞伯拉罕·馬斯洛認為:人的五種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逐級遞升。在較低層次需求獲得滿足之後,會產生對較高層次需求的追求;已經滿足的較低層次需求,就不再是一種有效的激勵動力。 “考個好學校才能找個好工作”,如果我們用慣性思維來談讀書的道理,就好像道德說教一樣起不了實際作用。解釋讀書的意義,必須與時俱進。歸根到底,從第一級需求到第四級需求,都只是動力短期有效的“蓄電池”;只有激發出孩子的自我實現需求,才能為孩子的一生進取配置“一臺太陽能的永動機”。

孩子厭學,痴迷遊戲,咋辦?不打不罵,無招勝有招!

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的育兒經,畫龍點睛聚焦成就感和尊嚴——第五級和第四級需求。

新生代自我意識強,客觀上存在自我實現的內在需求。一旦自我實現需求被激發,孩子們會積極主動、竭盡所能、創造性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在此過程中充分體會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對於少年期的孩子們,“讀書 = 生活的選擇權”,這樣的說法更能觸動他們的內心。

對於童年期的孩子們來說,從玩的角度入手更加貼近他們的心理狀態。小時候好好讀書,長大了才可以好好玩、有時間玩。全家出國旅遊,如果精通外語,就不必依賴導遊,自己可以隨心所欲隨處玩。喜歡打遊戲,先把數學和電腦學好,今後可以編一個最好玩的遊戲,讓好多好多的人來玩。把語文和英語學好了,就可以把遊戲做成英文版,而且對話特別幽默有趣,讓全世界的人都來玩。

不打不罵,完全可以讓孩子愛上讀書

打罵孩子的根源,與其說是對孩子不當行為的憤怒,不如說是家長對於自己教育無能的惱羞成怒。暴力往往是溺愛的衍生物,喜歡用鞭子的家長往往韁繩拉得不緊,只是家長自己沒有感知。打罵,永遠是親子關係的負資產,許多孩子甚至成年後也揮之不去童年陰影。

如果孩子做作業總是心不在焉,掌握了知識點但總是做錯題,家長怎麼辦?在一旁手把手輔導功課、監督學習態度,直到有一天失去耐心心煩意亂破口大罵?

孩子厭學,痴迷遊戲,咋辦?不打不罵,無招勝有招!

打罵,是家長對自己教育無能的惱羞成怒

不打不罵,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無原則的溺愛。在必要時,家長可以採取懲罰措施。但是,真正讓孩子吸取教訓並從中獲益的,不是家長施加的懲罰,而是事情本身自然產生的消極後果。在孩子所犯的錯誤不至於引起嚴重後果的前提下,家長冷眼旁觀孩子犯錯誤,並讓孩子本人承擔錯誤招致的後果,這就是自然懲罰。自然懲罰,在絕大多數場合下都是最為有效的懲罰措施。自然懲罰,能讓孩子逐步樹立正確的因果關係觀點,養成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好習慣。另外,家長理性、冷靜、講道理的溝通方式,不會傷害親子關係。

當孩子因為年幼不能預估或者理解錯誤行為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時,或者孩子經常性地明知故犯,自然懲罰不起作用時,人為懲罰就成為家長不可避免的選擇。採用人為懲罰的嚴厲程度,應當和孩子錯誤行為的嚴重程度對等,過度的人為懲罰將使孩子產生心理陰影。可供選擇的人為懲罰手段包括:適度的故意冷淡,限制孩子的娛樂時間和活動範圍等等。

在任何情況下,家長都應當就事論事,絕對避免對孩子使用侮辱人格的話語。一定程度上,語言暴力可能比身體暴力造成更為嚴重的傷害,且作用時間更長。

做父母,大概是世上最難的職業。難在何處?難在做父母沒法辭職沒法請假,難在親子關係很難把握適當的距離,難在父母的權威必須建立在以身作則的基礎上。如果你自己從不讀書、經常一身酒氣回家,說教還管用嗎?只有讓孩子發自內心尊重的偉大父母,才能同樣從內心深處影響孩子!

求學是短暫的,求知是終身的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6本。我國成年國民中,10.2%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紙質圖書,5.4%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電子書,兩成以上的國民有聽書習慣。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考上大學就輕鬆”,一古一今兩句話都把讀書視作苦事。結果怎樣呢?即使熬過了學生時代,許多人一出校門便不再主動讀書。在人工智能不斷蠶食人類領地的當今時代,一個不能終身學習的人無異於坐以待斃。

孩子厭學,痴迷遊戲,咋辦?不打不罵,無招勝有招!

終身求知、世代求知——猶太智慧的奧秘

按照人口比例,猶太人無疑是對人類科學技術貢獻最大的民族。猶太人只佔世界人口的0.2%,但自1895年諾貝爾獎成立以來,他們將22.5%的諾貝爾獎收入囊中。截止到2017,猶太人在902位諾貝爾獎得主中佔有203席。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有12位以色列人獲得諾貝爾獎。本世紀,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比重上升,達到28%。

猶太人是世界上人均讀書最多的民族,他們的傑出成就得益於對知識的世代信仰。猶太人強調學習“儀式感”的早教,而不是知識的早教。在家庭中,把書櫥放在床頭,以示對知識的敬意。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滴一點蜂蜜在聖經上,讓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告訴孩子書本是甜的。

求學是階段性的,而讀書和求知應當是終身的。學習猶太人享受讀書,把讀書當作吃飯睡覺一樣的每日必須,把知識當作人生最重要的財富,求知之旅才能走得遠。

教育,迴歸初心

教育成功的標誌是什麼?不是考上名校,而是成年以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是在別人眼中的光彩奪目,而是自我感知的幸福和成功,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成功的教育,就是培養精英。筆者所理解的精英,乃富貴之人。經濟自立、心中不缺即為“富”,被人需要即為“貴”。如果給精英一個具體的定義,那麼精英 = 人生幸福 + 事業成功 + 有益社會

人生幸福和事業成功,源於自己的內心感受,無需他人認可。有益社會,則將不勞而獲的貴族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過濾出精英之列。

教育,急不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生是場馬拉松,何必搶跑一秒鐘?人的發展自有其規律,家長的過度焦慮容易導致“技術變形”,甚至適得其反。

人生,也講究總分。孩子的成長,意味著多方面的協調發展,涉及價值觀、身體健康、學習興趣與習慣、性格、情商和社會成熟度等諸多要素。人生,同樣會受短板拖累,同樣適用“木桶理論”。學生時代以學習為唯一,缺席這些人生必修課,後續早晚要補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