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寫的奇文,25味中藥入詞,為你解憂解愁

辛棄疾寫的奇文,25味中藥入詞,為你解憂解愁

在我們小時候,被父母老師逼著背唐詩,一定是背過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以質樸的語言,訴說了在外遊子的思鄉之情。雖然當時我們沒有太多體會,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也會對此有更深刻的認識,甚至會不由自主地念出來,涕淚橫流。

其實,《靜夜思》不僅李白寫過,著名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也有同名詞。而且這是一首奇文,別具一格,不可不讀。這首《滿庭芳•靜夜思》詞雲:

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鬱,金縷織硫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堂。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

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絃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黃。

辛棄疾寫的奇文,25味中藥入詞,為你解憂解愁

辛棄疾是南宋時著名的愛國詞人,從他留下來的六百多首詞看,題材涵蓋範圍極廣,幾乎囊括了國家、百姓、戰爭、和平、節氣、飲酒甚至夢境等等。這與他豐富的人生閱歷是分不開的,此詞的主題,卻是萬千文人繞不開、理不清的愛情。

在辛棄疾早年,加入了耿京的反抗金人的起義後,就積極出謀劃策,甚至親自領軍打仗。相傳他在新婚不久接到前往一線抗金殺敵的任務,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在夜臥沙場時,他想到自己的嬌妻,於是將25味中藥入詩,寫下了這首奇詞。

辛棄疾寫的奇文,25味中藥入詞,為你解憂解愁

這25味中藥,分別是雲母、珍珠、防風、沉香、鬱金、硫黃、柏葉、桂枝、蓯蓉、水銀、連翹、半夏、薄荷、鉤藤、常山、縮砂、輕粉、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地黃、菊花。詞人巧妙地鑲嵌在詞中,並沒有太過生硬,表達了對於妻子的思念和摯愛之情。

這首詞上闕寫景,下闕抒情,是標準宋詞的形式。在上闕中,詞人描述了沙場之中的景物,雖然有些淒冷,但並非孤寂。因為辛棄疾並沒有將作戰當作苦差事,而是把它當作實現平生理想途徑。所以,我們能從中讀出那份危險,卻讀不出絲毫的無奈。

辛棄疾寫的奇文,25味中藥入詞,為你解憂解愁

下闕作者的真性情流露,那就是在戰爭之餘,想念還在家鄉獨守空房的妻子。雖然不懼戰爭,但硬漢也有柔情,辛棄疾也掛念新婚妻子,希望能夠儘快結束戰爭,夫妻團圓。

以藥名入詩詞,在詩歌文化之中並不算少見,甚至還有專門的“藥名詩”。據說北宋詩人陳亞專營此道,並寫出了一百多首藥名詩,只不過大多數都流失了。南朝梁的蕭繹、蕭綱也分別寫出過鑲嵌藥名的宮體詩。

辛棄疾寫的奇文,25味中藥入詞,為你解憂解愁

但是,大多數藥名詩詞,都讓人感覺刻意為之,含義也很直白。只有辛棄疾的這首《滿庭芳•靜夜思》,鑲嵌藥名如此之多,卻相當自然,意境也很自然,也許這就是詞中之龍的大手筆。更有一個說法是,辛棄疾的妻子,也是一位才女。她收到丈夫的這首詞後,大為感動,她也同樣以藥名鑲嵌在回書之中,同樣情意綿綿:

檳榔一去,已歷半夏,豈不當歸也。誰使君子,寄奴纏繞他枝,令故園芍藥花無主矣。妻叩視天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來了白芷書,茹不盡黃連苦。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結雨中愁。人生三七過,看風吹西河柳,盼將軍益母。

辛棄疾寫的奇文,25味中藥入詞,為你解憂解愁

此中鑲嵌了檳榔、半夏、當歸、使君子、劉寄奴、芍藥、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黃連、豆蔻、丁香、人參、三七、西河柳、大黃、益母草,同樣是篇奇文。這對夫妻,用的是藥,治的是相思,他們為自己解憂,為對方解憂,更是為後人解憂解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