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初到紡織城


我家初到紡織城

1953年的全家照,前排左為作者

1953年初,我父親從部隊轉業被安置到西北國棉三廠工作,母親帶著我和弟弟,坐火車從甘肅蘭州來到西安。

我家初到紡織城

作者曾居住的國棉三廠友好村七號樓

新家安在棗園劉村

那時西安火車站到紡織城的公路還沒有修建,我們從火車站坐上膠皮軲轆的馬車,走坑坑窪窪的土路來到“紡織城”。

我們來到“紡織城”時,這裡沒有一絲城市的感覺。那時這裡叫郭家灘,坐落於白鹿原西北尾部,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解放初這裡溝壑縱橫,野草叢生,野狼、土獾經常出沒。

當時紡織城正處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除紡西街、紡正街已修好外,其他地方都是建築工地,腳手架林立,運輸建築材料的車輛川流不息。每個工廠的配套設施,如職工宿舍、學校、商店等等都在建設中,還沒有成形,只有臨時工棚,缺少城市生活氣息。

當時馬車一直把我們拉到一個叫棗園劉的村莊。棗園劉村位於堡子村東南方向,從堡子村沿著彎彎曲曲的鄉間土路,一路上坡才能走到,我們的新家是租住當地農民家的房子。我記得棗園劉村西口有一個大澇池,澇池邊的大樹下是農村婦女洗衣服的地方。

我家就在村口南面第三家,這是一座典型的農村小四合院,坐南朝北,我們住在兩間東廈子房裡,小青瓦房頂,麥草黃泥抹的土牆,廈子房頭有一口井,井旁是一棵椿樹。家中的鍋碗瓢盆,包括做飯的鍋頭、風箱等都是從幾里地外的郭家灘和梁家街購置回來的。

那時我已經六歲,村子附近都沒有學校,國棉三廠子弟小學還沒建好,我父親就聯繫到還在施工的建築公司臨時學校讓我上預備班。這個學校就位於現在紡三路與紡正街十字西,教室都是臨時工棚改建而成。工棚邊還搭有戲臺,每逢週末會有秦腔、豫劇、越劇等戲曲演出 ,有時會放映露天電影。“工棚學校”離我家居住的棗園劉村有三里多地,路上除建築工地外都是麥地,麥子已經長到齊腰高。當地時有狼蟲出沒,因工廠還沒建好,我母親沒有上班,為了安全,每天都是媽媽手拿擀麵杖陪著我沿著高高低低的農村小土路去學校,遇到下雨那小路泥濘不堪,加之是坡道一走一滑,行路很是困難。家中做飯飲用的都是屋前那口井的水,日用品、糧食蔬菜都要從郭家灘街上買回來,那時農村都是用的煤油燈,日常生活十分不便。

在友好村居住的日子裡

我家在棗園劉村居住近一年時間後,國棉三廠福利區的友好村、民主村陸續建好,我家就搬到友好村7號樓,東樓門二層東把頭的一套房子裡。當年友好村、民主村的房子都是沿著福利區四周建的,是清一色的青磚藍瓦的二層小樓房,樓房與樓房的間隔很大,院子中間建有燈光球場。

站在我家東面窗子前,能看到馬路南面的水塔。國棉三廠子弟小學就建在水塔附近,邊上除一個大操場外,幾乎再沒有其他的建築。我在國棉三廠子校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再也不用媽媽來回接送我上學了。那時候,各個家庭裡的陳設都很簡單,除了幾隻箱子外,家用的床頭、床板、兩鬥桌、椅子、吃飯的方桌都是由廠裡後勤部門配發的。

我家所住的二樓上,西隔壁住的是四川籍技術員羅叔叔兩口,羅叔叔的隔壁住的是從河南鄭州棉紡廠調來的車間主任趙叔叔的五口之家。居住在西把頭的是我同學馬茜英家,她爸爸也是車間主任,她媽媽是紡紗車間的技術骨幹,他們都是從上海紡織廠調來的。馬茜英有哥哥、妹妹,家中五個孩子,還有個老奶奶管理家務。馬主任愛踢足球,交際舞也跳得好。我家樓下一層住的是從山東青島調來的車間主任,姓劉,我記得劉家老奶奶操著膠東口音把我們小姑娘叫“小嫚”。那時西安市勞動部門也招收不少當地人,經過培訓進廠壯大了紡織工人的隊伍。

1954年12月15日國棉三廠建成開工。紡織企業有它的特殊性,工作常年三班倒,生產很繁忙。那時廠工會把職工文體活動安排得很豐富,每逢週末都在燈光球場舉辦舞會,彩色的燈光閃爍,銅管樂器演奏出歡快悠揚的舞曲,一對對男女在樂曲伴奏下翩翩起舞。我們這些小孩在跳舞的人群中,來回跑著捉迷藏玩耍,惹得跳舞的叔叔阿姨直抱怨。廠閱覽室裡,有各種書刊供職工家屬借閱。燈光球場裡,經常有各基層單位組織的男女籃球賽,有時還邀請外單位的球隊來進行友誼賽,掌聲,喝彩助威聲在我家都能聽到。

國棉三廠子校建成較早,在灞橋區來講,學校師資和教學設備都很不錯。我記得教我們音樂的梁老師,是一位短髮大眼睛年輕漂亮的女老師。她家中有臺鋼琴,她有時把我叫到她家,一邊彈琴一邊教我唱歌。她所組織的國棉三廠子校合唱團,曾在灞橋區歌詠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我們學校還參加在西安人民大廈禮堂舉辦的“講衛生、講公德、愛清潔”活動文藝匯演。有一年灞橋區組織各小學之間的體操比賽,我們表演藤圈操,所穿的服裝是把麵粉口袋拆開洗淨後,由家長縫製的,老師再貼上電光紙的裝飾,就成了挺漂亮新穎的表演服了。我們去參加比賽,都是老師帶領,我們排著隊走路去的。路旁邊有許多大水渠和小水溝,渠裡或水溝裡的水都很清,水中生長著茂盛的水芹菜、茨菇等水草。老師和同學們都是帶饅頭和鹹菜,或煮雞蛋來充飢,我還背了一個軍用水壺,那是爸爸原來用過的,其他同學都沒有,我心裡感覺美滋滋的。我們表演的藤圈操,動作整齊統一,編排合理,加之我們學校的服裝也很亮眼,結果我們三廠子校又奪得了第一名。那時我還是合唱團的領唱,子校的文藝活動作為文藝積極分子的我都參加了。

隨著“紡織城”的建設,國棉四、五、六廠,西北一印逐步建成開工。地區人口迅速增加,各種配套的生活設施日漸完善,國棉三廠百貨門市部(1958年改為東紡百貨公司)、紡織城工人俱樂部、紡織城商場、銀行、食堂、理髮店、郵局等等,都沿著紡正街一字排開營業。紡織城到火車站、到鐘樓的公交車都已開通,人來人往繁華熱鬧起來。1958年,郭家灘地區成為真正的“紡織城”了。

1959年我父親工作調動,我們家離開了“紡織城”。如今,我們曾居住過的棗園劉村已不見了蹤影。國棉三廠我家曾住過的二層樓房還在,不知能保留到何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