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輩出普化寺

普化寺,創建年代已經無法考證,位於臺懷中心地廟集群區南二里處,坐落在清水河東側山腳下。該寺地勢平坦,佈局整嚴對稱,頗為雅緻。殿建坐東向西,以中院為主,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大士殿,玉皇閣及兩廂樓廊,左右禪堂,呂祖閣,南北各有兩層院落護持,形成五院並排,佔地面積為一萬五千八百平方米,計有殿堂樓房一百餘間。

高僧輩出普化寺


普化寺人來人往

本網小編從普化寺歷史傳承看來,普化寺雖然是五臺山比較年輕的一座寺廟,但它地靈人傑,化導有方,僧才濟濟,高僧輩出。

高僧輩出普化寺


五臺山普化寺

當代著名的佛學大師、法門龍象、翻譯家法尊法師就是出家於該寺的一位僧人。他思想進步,愛國愛教,精通佛理,遊刃於漢藏兩種文字之間。他曾將《大毗婆娑論》、《論人民民主專政》、《新民主主義論》、《社會發展史》等漢文典籍譯成藏文;又將《藏文辭典》、《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辨了不了義論》、《現觀莊嚴論》、《辨法性淪》、《四百論頌》、《入中論略解》、《俱舍論力釋》、《菩提燈論》、《釋量論》、《釋量論略解》、《集量論略解》等藏文經典譯成漢文,為溝通漢藏文化,弘法利生,貢獻了畢生精力。

高僧輩出普化寺


高僧輩出普化寺


繼一代佛學大師法尊法師之後,普化寺又來了一位愛廟如家的“修廟迷”、慈悲為懷的“神醫僧”——藏明和尚。藏明和尚是大同華嚴寺三義法師的高足。早在五十年代中葉,他就來到了五臺山。他解放思想,積極肯幹,艱苦奮鬥,愛廟如家。在五臺山期間,他先後修過顯通寺、黛螺頂、萬佛閣、觀音洞和普化寺等五座寺廟。就普化寺而言,僅三年時間他就帶領僧眾修復了天王殿、大雄寶殿和僧寮、禪房130餘間。因此被譽為“修廟迷”。常言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參禪、誦經、修廟、管廟,是和尚們的本職工作。但藏明和尚牢記佛祖教導,又有大乘菩薩的精神。他不僅莊嚴佛土,還利樂有情,在他農禪並舉的當兒,還以佛教醫藥明的理論,為廣大僧眾行醫治病。佛教認為,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四大平衡,身體無病;四大增損,百病叢生。人之疾病,不外是身病和心病兩種。藏明師父常以施藥、針炙、按摩、接骨、捻痛和修定、觀想及運動、養生、天然食物療法對治此病。他最擅長的是接骨、按摩、捻痛,曾為教內的道友、教外的法友、國外的朋友,治療過許多疾病。因此,他被譽為“醫術如神”的“佛國名醫”,也還被遠隔千山萬水的天津鐵路醫院聘請為“院外名譽骨科大夫”同時,他還在普化寺開設了“佛教醫院”,一面治病救人,一面又將祖傳的接骨秘方傳授給了繒俗人等,充分發揮了佛教的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菩薩精神。所以,人們譽他為“神醫僧”,黨和政府又給他“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

高僧輩出普化寺


(左一)普化寺住持妙生法師

藏明師父年事已高,但他仍是口不離彌陀,心不離佛祖。他為了光大佛法,法輪常轉,傳燈接薪,培養出了一大批僧才。1991年時,他已退居二線,息心靜養,將普化寺的工作交給了妙生和尚。妙生,法號寶住,是藏明和尚的得意門生,現任普化寺的住持。他思想活躍、戒律嚴明、禪淨雙修,有一定的佛學造詣,尤其擅長書法,且能左右手開筆,是五臺山年青的佛教書法家。他認為言以心聲,字能傳神,順其自然,拙樸尤佳。所以,他在管理寺廟和誦經習定之餘,多是即興而書,一氣呵成,法喜眾生,結緣化眾,結識了不少法門龍象、高賢文士和善男信女。普化寺不僅有典型的民國建築,而且有別具特色的彩塑雕刻,還有紹隆佛法的釋家獅子,致使普化寺法轉常轉,香火興盛,成了五臺山上閃閃發光的一顆明珠、名聞遐邇的極樂淨土。因此,國內外的善男信女,大凡到五臺山的釋家弟子,無有不到普化寺參觀遊覽,取經學法,結緣敬佛的善人。自八十年代以來,普化寺的藏明、妙生師徒二人,先後接待過胡耀邦、萬里、李鵬、康世恩、秦紀偉、鄧力群、廖漢生、楊成武、李鐵映、趙樸初、楊易成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時也接待過由日本天台宗座主山用惠諦長老率領的日本天台宗日中友好訪中團、日本大牟田市佛教會組織的萬古長青第二次訪中團、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西區佛教會訪中團,日中友好臨濟黃檗協會臨濟塔落慶訪中團、馬來西亞佛教總會訪中團?、美國紐約光明寺朝聖團、菲華佛教朝山團、香港佛教青年協會訪中團、臺中豐原市慈雲寺訪中團、由聖嚴法師率領的臺北農禪寺佛教訪中團等等。他們進行了佛教文化交流,建立了友好關係,加深了相互瞭解,促進了雙方的友好往來,為五臺山佛教的歷史增加了一頁光輝篇章。普化寺的妙生住持,正在積極準備,辦理手續,應新加坡佛教協會的邀請去貴國參觀訪問、傳經送寶,讓文殊菩薩的智慧之光照耀在世界東方。

高僧輩出普化寺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普化寺佛教文化將隨著晝夜不息的清水河流向太平洋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