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五千年,轻松幽默读历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话说姬昌一天外出打猎,就在渭水边上遇到了一个怪老头,老头七八十岁的样子,白发白须,看样子精

神健全,可是举止怪异,手里拿着根鱼竿,鱼钩离水面三尺远,更搞笑的是鱼钩是直的,口里还念念有词,

快上钩啊,愿意上钩的快上钩啊。姬昌见多识广,一看这就不是个俗人,赶紧上前搭话,一番交谈之下,原来这是个奇才。

华夏文明五千年,轻松幽默读历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此人姓姜名尚,字子牙,自称炎帝后代,为了不辱没祖宗,老头艰苦创业,朝歌里面宰过牛,黄河边上卖过酒,奈何自身无商运,渭河边上钓鱼忙。扯来扯去,终于扯到正题上,姬昌发现这个失败的商人不简单,此人眼光远大,学问渊博,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政治军事无所不通,天下大事尽在掌握。最主要的是,他分析商朝气数已尽,应该有贤君出现,取而代之。

姬昌明白了几个道理,第一,这老头有经天纬地之才。第二,这老头钓的不是鱼,是我姬昌。真是天助我也。姬昌紧紧抓住鱼竿,姬昌不才,盼您已经很久了,请您跟我回去吧,周国的兴旺就靠您了。姜子牙被请到周国之后,居国师之职,这还只是个过度。考察期合格之后,又被任命为国相,全权负责内政外交,军事生产。

华夏文明五千年,轻松幽默读历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周武王姬发

别看姜子牙宰牛无力,卖酒赔钱,那是本事没有用到当用之处,好比当年伊尹若是一辈子老于厨房之中,也不能有商汤五百年江山。姬昌在姜子牙辅佐之下,开始一步步振兴周国,对内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开疆扩土,与商国势力此长彼消。具体表现在先后打败大戎。密须部落,征服几个小国家。特别是吞并从属于商的崇国,在崇国的地盘上新建一个丰城。

到了姬昌晚年,周国疆土大的不得了,西到陕西甘肃,东北临近黎城,南至长江汉水,东达河南沁阳。三分天下,周有其二。可惜天不遂人愿,大事未成,姬昌先一步归西。其子姬发继位,即为周武王。周武王谨遵先父遗命,重用姜子牙为军事,弟弟周公旦为辅佐大臣,上下一心。只待时机一到,就要举兵灭商。

华夏文明五千年,轻松幽默读历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