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站樁比較好?

悟無唔


我曾經有過有過5年的站樁經歷,剛開始站的是內勁一指禪,後來改為養生渾元樁,下面說一下我個人的體會。

1、姿勢

練渾元樁首先姿勢要正確,看上面的圖片說明就會明白了,練功的時候要保持頭頸、肩膀、腰部放鬆,力量集中在腿上,雙腳腳趾有下抓之意,輕微提肛,意念保持在似有似無之間,這樣練功才會有效果。練得時間長了,姿勢擺好後一會兒就會感覺手上有氣感。

2、收功

一般站樁半小時就可以了,畢竟身外事太多啦,有些人條件允許可以站1個小時到幾個小時,不過站完後一定記得要收功,也就是雙手合抱在小腹丹田處,男的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的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靜默大概2分鐘,收完功後走動走動。

3、環境

站渾元樁要有一個好的外部環境,最好是在安靜、空氣流通的環境下來進行,周邊太嘈雜的話影響練功心情。


吾哩體育


真是說不盡的站樁!

以書者站樁多年的經驗,能說出個子醜丁卯來,那可能是魯班面前舞斧子了。但也還是有丁點經驗可以與各位大蝦交流並學習著,否則,這幾許年的時間豈不浪費?時間是金錢,可浪費不起啊!

書者前面已寫過幾篇談站樁的文字,那在此,有些就不多扯了。此次就談一談“如何站樁比較好?”

站渾元樁是修練太極拳內家養生功的必經之途。

兩腳邁開、與肩同寬、兩膝微曲、兩手抱胸前、虛領頂頸、含胸撥背、沉肩墜肘、落腰開胯,這些幾乎是太極拳習練者人盡能說的道理。

能說,但卻不一定能做到,能做到,但不一定能始終能做到。

站太極拳渾元樁,主要講究的是三個理念,即意念、氣念和形念(書者的概念)。意念是指心要靜得下來,要思想能集中起來而不受無謂的干擾;氣念是指氣在周身經絡和血脈中的運行要順(或通)暢;形念是指站樁時的習練者的形體要規範化。意念、氣念和形念豐者的關係是:形念是基礎,氣念是中級,意念是高級,三者合之為一則是佳境。

太極渾元樁的形在哪呢?概而統之是在周身,細而說之則是在腳、在腿、在膝蓋、在腰胯、在背、在脊柱、在命門、在肩、在手臂、在手肘、在手腕、在手心、在胸、在腹部。我們常說太極拳習練者應身具五弓,那五弓呢?即兩腿、兩手和一背,其實還有一弓沒說,那就是從一手開始沿手臂繞兩肩胛和另一手臂到手這一張弓,這張“弓”也可以稱為第六“弓”。

用“弓”來形容太極拳渾元樁是再好不過的了。因為光說曲,它並不好理解,曲成什麼樣才算曲呢?一根繩可以曲,但繩一曲也跟著鬆懈下來了。而弓就不一樣,當不把弓拉滿時,弓還是張開在那裡,只是不帶勁力,而當把弓拉滿時,這張弓就集聚著力量。

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怎麼樣去備好這五張弓呢?

先講“腿弓”

兩腳平開與肩同寬,膝蓋微曲,於是從腳下跟到臀部的“弓”就出來了。然而,這個“弓”不只是這般的簡單。還應要求“兩腳下以外側為準平行,兩膝略內扣”,這樣的“腿弓”就真有了。有這張弓,你從腳到腿到臀部就會有膨脹的感覺,就也有勁的感覺。

其次講“背弓”

腰胯後坐、尾閭內斂、松腰落胯(不要頂胯、不要翹臀)、命門穴突起、含胸撥背,這樣就有“背弓”。但是,這個“背弓”還得配合上“沉肩墜肘和虛領頂頸”才會有脊柱拉伸的感覺。換言之,這張“背弓”才有了膨脹的味道。

再講“手弓”

兩手抱一假想的直徑略大於兩肩的汽球在胸前,兩手窩起,手腕內扣,兩中指相對,虎口撐開,兩勞宮穴略低於肩,肘尖斜向外向下,肘腕斜向內向上,手肘低於肩。於是,“手弓”就有了。然而,這“手弓”不與第六“弓”同時使用,那也是白搭。以左手為起點,假如從左手中指指尖沿手臂,過兩肩胛到右手臂,再到右手中指指尖,這還沒完成第六“弓”。還得含胸撥背,沉肩墜肘,兩肩胛向斜下兩側打開,這也沒有完成這第六“弓”。還要兩中指領勁、兩手背和後背形成對拉,至此,第六“弓”就有了。

完成的這六“弓”後,就可以體會周身的膨脹之意,也就是說全身有了掤勁。換言之,此時才有了“掤勁不丟”,不過還注意要“不頂”喲。

站太極拳渾元樁有“形”後,就可以向“氣念”前進了。今天不說了,先做好“形念”吧!

 






黃山一片雲


站樁的誤區和太極拳松的誤區都一個樣子,很多人一說站樁就以為站在哪裡不動了,甚至有人認為站的時間越長功法越好,這些都是死站樁和站死樁的,沒有漲什麼功夫,即便是加上呼吸,也達不到練內的效果。不過,好在這種情況時間長了可以讓一個可以安靜下來,遇事不再那麼浮躁了。


但是這和傳統功夫中的樁功差著十萬八千里呢!就象所有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松,但真正練明白的沒幾個!比著葫蘆畫瓢,裝模做樣,而一些知道個一知半解的也是胡說八道 的。


做什麼事都要有個目的,漫無目的站呀、練呀的,好象很下功夫的樣子,但實際上出力不討好。無濟於事,到最後練著多如牛毛,而真正能享受成功的人不多!


當然,鍛鍊身體只要運動就能給身體帶來好處,慢走都能對身心健康有益,更何況幾千年傳下來的養生功夫呢!你就是比劃個動作都是有效果的,比如五禽戲,八段錦,你就儘管每天堅持那幾個動作,都有效果。但是,我們如果做為傳統武術中以功夫技擊,及至高的修身養性為最高目的的話,那麼,就不要把有限的時間浪費了。

站樁給大家提出一個概念,樁是活樁,是生長的一種狀態,多數人把樁的整體概念弄混了,就是通過鬆沉,象有個壓縮機一樣,把身體緊縮成一個整體。這樣長時間就把身體練壞了。太極拳為什麼說叫掤勁拳,其實就是膨脹勁,就是把身體練就五張弓,身似彈簧,但是都是在柔韌的情況下舒展開的,不是壓縮的。而是遇到外力被動的壓縮,然後自動反彈。所以,千萬別搞混了。


人的身體如中國的古建築,骨頭是架構,筋肉皮部是牆體。樁的姿勢有上百種,最基本實用的就是混元樁、無極樁。練骨方便法就是站樁、或盤架子(動樁)。《黃帝內經·素問》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中“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攜天地,把握陰陽,呼吸清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說的就是樁。

站樁從外形來講,就是把這種骨力骨氣練出來,就象現在的樓房建築,先是搭好鋼筋結構,然後再灌進水泥沙子。也就才開始第二層次的內在的訓練。那麼對身體要求,全身放鬆,面帶微笑,手如掛樹上,有把全身掛起來之感,這樣膝蓋和足不吃力,身如微靠寶樹,稍微累了,可身體晃動下,如微風搖動,站時骨如弓,關節處有外頂內抱之爭力,筋如弓弦達在骨關節上。


內在的訓練要求主要在意念要求上下功夫了。比如凝神返照自身,也是內丹修煉起手功夫。感身體細微之細胞之動盪,意念放大與天地通高,全身如在溫水中漂浮,手有抱著球之感,全身有抱樹之意,


王薌齋拳論站樁的一段,“堅持三、四年,即覺四肢膨脹,手足發熱,有灌鉛之感”“從生理上講堅持十年左右即覺腰脊有膨脹之感。再對照紫陽祖師的《金丹四百字》中一段話。“修煉至此,泥丸風生,絳宮月明,丹田火熾,谷海波澄,夾脊如車輪,四肢如山石,毛竅如浴之方起…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


九五太極養生


如何站樁比較好啊?答案其實很簡單:舒舒服服地站樁比較好。

渾圓樁,其實就是一個舒舒服服的樁。後人為了各種利益考量,把它複雜了神秘了。

站樁能受益,主要是得益於三條:

第一,放下。把思想裡的所有顧慮、所有不屑、所有惱怒仇恨,統統放下,只記得喜悅。形象一點,似笑非笑。

第二,鬆開。鬆開所有的關節,鬆開所有的肌肉,鬆開所有的內臟。不松不得氣。形象一點,似尿非尿。

第三,站直。上半身,要如松樹一樣的筆直,氣勢沖天插九霄。但這個直,不是用力的直,而是在放下鬆開前提下的直。形象一點,似坐非坐。

自然呼吸,專注找一二三之間的平衡點。找著找著找著,你就進步了,你就健康了。

必須記住,站樁不需要蹲的很低,只要膝蓋不挺,就是微蹲。千萬不要過度。

必須記住,站樁不需要想得太多,只要悉心體會,就是入靜。體會身體髮膚。

站樁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千萬不要人為複雜化。

舒舒服服地站著,就是最好的樁,受益必然無窮盡。

不二太極:致力於化繁為簡,為太極拳初學、自學者解疑釋惑。歡迎關注不二太極,共享太極健康人生。


不二太極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站樁?站樁是太極拳的內功練習法,即是入門練習的方法也是,到了很高水平仍要練習的方法。武術家非常重視站樁的練習,強調百練不如一戰,樁功就是身體保持一定的姿勢,神意保持一定的狀態,靜止站立的練習方法。


樁功的基本原理是靜以制動,通過身體外形的景,促使體內的氣血自然的萌動,儘量減少外力不合理的牽引,由靜而生的動,乃生生不已之動。

站樁時要高度入靜,這是能否產生好的效果的關鍵,身體要完全放鬆,各關節不能出現僵直,應保持大弧形狀態,松中有緊,松而不懈,這樣就能抱元守一。

站樁時要求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舌頂上顎,松腰坐胯,膝關節微屈,但膝間不能超過腳尖。



遇見太極


常用的站樁練法是:兩腳開步同肩寬,兩膝微曲,兩臂曲抱於胸前或腹前,雙手距離約十釐米十指相對。然後在此基礎上調整身形,精神,放鬆全身,跟軍訓時站軍姿有一點點類似。要做到松,靜,自然,頭頂虛懸、虛靈頂勁。




渾圓樁源於中華傳統武術門派裡的意形拳,站樁功在全國廣為流傳,並被衛生部列為推廣普及的五大氣功功法之一。

初習渾圓樁,首先應將整體間架安排正確,在虛靈挺拔的原則下進行由局部到整體的放鬆訓練,尤其是雙肩和胸部的放鬆更需時時注意。其要求是:頭直目正,氣靜息平,身端體正,松肩橫肘,腋下全虛,屈肘環抱,胸腹放鬆,腰背正直,膈肌放鬆,胸虛背圓,雙膝頂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體要求是:松靜自然,虛靈挺拔,曲折玲瓏,渾圓一體。渾元樁,是高樁,養生的,長久站可以強身健體!


Mavel5


不請自來客。

談到站樁。已是老生常談,很多發關於傳統武術的都談站樁。天花亂墜。說形的,談炁的,論意的都有。就是站的少。哈哈哈哈。起碼一個小時。樁功才有效果。

我個人不推崇站樁,感覺站樁是懶功夫。誠然,我也是站過來的,無極樁、兩儀樁、太極樁、混元樁、三體式、伏虎樁等等。是讓初學者上身的好辦法。

現在感覺,沒事走走活樁。增強核心力量比較不錯。

————————————————————————

牢騷發完。

說一下站樁。就說混元樁。先站無極樁,很多人忽視無極樁,直接上手混元樁,是不好的。

先從無極樁體驗一下呼吸,怎麼樣是呼吸放鬆入腹不在胸,再感受下自身的重心位置。

上圖的無極式不開步,可以側開步與肩寬。可以觀想肩井透湧泉。合乎規矩。拔腰束肋,微微開襠,找環跳。

無極樁站到肩頸湧泉呼應,呼吸不浮躁後。心可以靜下來。就可以站站混元樁。

手低一點,最好不過膻中。否則氣上浮。也不是說人家站的不對。自己體會。

對於背部要求。從底下說起。重心在湧泉到腳跟中間微後,腳內側吃七分力外緣吃三分。膝從上往下看膝尖落在大腳趾於二腳趾縫間。不能內扣不可外撇。

胯要平,自己控制吧。牽扯到斂臀泛臀。每個人不同。能站出大腿的筋來最好。

胸部不能窪。肩用意念前合放鬆。想膻中墜入腹中。

兩臂抱起,試試抱抱女朋友,懷著那種欣喜熱愛的感覺自然抱一下。記住這種感覺。手臂環成願是臂外環成。

頭頂似天垂一線分出三股,中間一股繫住百匯,前後兩股繫住前頂後頂。

不要想往上拽。就是拉住。一低頭就拽頭皮。

兩目平視。垂簾。

舌抵上顎(這個搭鵲橋,舌下含個珠子的感覺)。

下顎微收。和頂有關。頂做到位了不必特意收。

不要太低。慢慢功夫到了就行了。


負責蹲牆練習。呼吸就不談了。沒必要。自然吧。

站樁最主要的是不能變形。有個人看著最好。人體不是很協調。腿長腿短,脊柱側彎,盆骨傾斜都是影響站樁的因素。會不自覺改變狀態。需要調。保證一小時。

沒了。

祝題主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紫雲觀濤


本人因為自身的一些原因先後站了十年的渾元樁,有了一點點感受:站樁是一種不分男女老幼強壯與瘦弱皆可進行練習的功法,安全、可靠。既然它是一個功法,那就要有法度可依,但也不要過於拘泥。首先要由放鬆開始,儘可能的鬆下來。由松而沉而靜,也就是松沉、松靜。松沉相對而言容易些,到松靜那就很難啦,有志者可以嘗試下去。這期間會有一些變化,心理的生理的都會產生。呼吸採取腹式自然呼吸,順逆均可,功夫深了可產生體呼吸進而進入到龜吸、胎息直至定境,只有到這個地步樁功才算初成。若就是想健健身,可不必下那樣大的功夫。隨遇而安就好了。站樁並不難,放鬆是關鍵。發下吃苦心,持恆永向前。


遠大187816845


站樁,時間是保證。機體各器官組織的功能不是一夜間退化衰竭的,樁功對人體精元氣機的修復與培固也不能一蹴而就,每天的堅持是你站樁第一課。 什麼是站樁?站樁精髓是什麼?樁法有云: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

全身肌肉放鬆,雙腳平行,腳尖向前,腳趾微微抓地,足弓內含,兩腳與肩同寬,雙腳內側成兩條平行線,腳跟虛掩,把腳部重心放在前腳掌,腳後跟猶如踩了一隻螞蟻,不能讓它跑掉,也不能把它踩死,有一種似踩非踩的感覺,腳部核心在於:腳踩湧泉,通地合陰,頭頂百會。

膝蓋與腳尖同一方向,略微彎曲,膝蓋最前端不越腳尖,膝關節內裹,放鬆下沉,外形很重要,站的不對易僵,經絡就會不通,另外,膝內裹又是圓襠的輔助動作。圓襠,圓襠與松胯,泛臀,垂尾閭是相結合,以會陰收縮為中心,把襠部向外撐成拱弧,會感覺到襠空,不能形成夾襠和尖襠的壞習慣,膝內裹是圓襠的基礎。

會陰:也稱海底,位於肛門和生殖器中間的凹陷處,會陰與百會為一直線,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百會為陽接天氣,會陰為陰收地氣,無陰不生,無陽不長”,二者相互依存相似相應,統攝著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正常運行,維持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氣的交接與循環,站樁時提會陰,也是樁法相對重要的法門,保證任督二脈氣機的流通,結合呼吸法的鍛鍊,能起到煉精化氣的效果。

尾閭:尾閭下垂前扣,尾閭是督脈的起始部位,前面所講的提會陰,會陰是尾閭相接之處,垂尾閭可使任督二脈得到鍛鍊,任督二脈經絡更加暢通,尾閭的鬆動對松腰也起到很關鍵的作用,針對尾閭和脊柱有專練方法,可使尾閭和脊柱靈活 自如。

命門:命門穴為人體長壽大穴,命門的鍛鍊,可以強腎固本,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的流通,站樁時命門有意識向後凸出,初學站樁,可以將整個後背貼在牆上,檢驗自己命門是否凸出,命門能否貼到牆面,找到貼在牆面的那種感覺,然後站樁時自己有意識的找這個感覺,命門凸出能夠將後腰彎曲處填平,不要過分後凸,否則會造成駝背,折腰,這是錯誤的樁式。

腹:通過泛臀,裹膝,撐襠,使小腹自然回收,不是使腹肌緊張。腹部的回收,可幫助丹田元氣內斂,加強內壓,促進向周身運行,所謂的“寬胸實腹”實腹是通過全身鍛鍊使精氣充足於腹,腹也是站樁中重要的一項。

松胯:這有二個含義,1:髖關節放鬆。2:骶髂關節松(稱泛臀)臀部微微下蹲內斂,呈似坐非坐之象,稱之斂臀。泛臀,上身不動,髖關節部向外撐,膝內裹,臀部向外後泛張,上身勿前傾,但不是上翹。鬆開骶髂關節,丹田的域界也可以擴充,丹田之氣更充足。 松腰:腰椎脊柱,腰兩側肌肉,脊關節都要松,百會上頂,尾閭下垂,上下牽拉,逐步改變腰部的自然彎曲狀態,腰部是最不易放鬆,假如配以腰部輔助之法,松腰效果可以更好,蹲牆功就是比較好的輔助之法。

含胸拔背:含胸,站樁時最基本中線要正直,中線不直,經絡不通,“二脈通,百病消”。很多人在含胸理解錯誤,站樁會站成了佝僂背,你想想,任督二脈都彎曲了,能很好的暢通嗎?時間一長,身體會出現問題,含胸是把左右肩膀橫向拉開,微微向後,兩片肩胛骨有向前相貼之意,整個肩胛骨鬆開,胸部也就得到最大程度自然打開。中線筆直,前面做到含胸,既所謂前虛後實,一呼吸自然入丹,也就做到下實上虛,身體陰陽也就分清了。拔背,督脈大椎穴向上引領,直通百會,使脊骨伸直,尾閭下垂,形成牽拉。

舌:舌抵上顎,亦稱拄舌,舊稱“搭鵲橋”初練者應唇齒輕輕閉攏,齒似合非合,兩側臼齒如咬物,舌尖自然抵於上門齒內與齒齦相交處。任脈起於會陰,沿腹中線上行,止於唇下之承漿;督脈起於會陰,沿脊上行至顛,轉向前,經眉中、鼻端,止於上唇裡之齦交,使任督二脈經絡接通,也有助於多產生 津液,當你把津液吞下時,要用意識導引,路經胸腺到腎上腺,一直到前列腺入睪丸(女性入子宮與卵巢)此津液最易生成陽精。

頭:頂頭懸,亦稱“頭如懸磬”,意思是頭要中正,虛凌向上,好似一根繩子連於百會,一般作法是頭向上頂。 “腦為髓之海”,“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頸酸眩暈,目無所見,懈怠安臥”(《靈樞.海論篇》)。故頭正、頂虛懸,不僅是周身中正之關鍵,而且可以誘導氣機上升以養腦營神,使“神”主宰全身活動之機能增強,而呈現精神抖擻。若頭傾失懸則精神萎靡,身體難以達到平衡的要求。當出現前俯、後仰、左右傾斜時,應於頭頂求之。

手:腕要坐,掌要含,指要舒。坐腕的關鍵是神門穴(腕橫紋小指端)注以向下之意,腕自然呈向下坐之勢。含掌是將掌心內含,好似持一氣球,倘一張手,則氣球掉下,如此用意,則含掌自然合度。舒指是五指自然舒開,四個指頭間留有一定空隙。大指與小指用意念在掌外會合。看到很多文章說“手如抱一個球”,而忽略了“撐”。樁功~用於養生,是由內而外對人體進行全面的修復調理。我們人體有,上肢有六條經脈,所以樁法上的撐筋拔骨是關鍵。 拳經有云:“形不破體,力不露尖”。 人體是個有機的整體,而站樁是為人服務的。所以,在站樁過程中對局部的調整要服務於整體要求,那麼站樁的要點就很容易掌握。站樁要有明師指導,會讓你受益無窮,站樁是第一步,丹田,大龍,呼吸訓練等,我自小練習站樁,習練者:葉小珊,歡迎大家來探討。站樁功法要知道,不然不知道對錯,對身體反而不好。


悟道有序


樁本義是穩固牢考,從形上講靜似山嶽,穩是泰山。外形靜松空的基礎上求內在的精氣神合。站樁方法形式很多,比如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可以做為樁功的形態而題現。


我們以混元樁來談:兩腳分開與肩寬,

兩個小腿直而順,

兩膝微曲而內收,

大腿內裹益開胯,

胯根內合藏氣力,

松腰踏臀縮會陰,

切記不要翹臀部,

兩臂相抱在胸前,

高度可與心肺齊,

虎可相對如抱球,

松肩沉肘腋下空,

頸直後靠頜微收,

目光內斂藏神氣,

呼氣自然不強求,

兩唇似啟又似閉,

百會虛領又非頂,

身正心靜意守中,

腹內松靜生真氣,

如若強求白費功!

閉住三關真入定,

夢裡神遊入仙境!


無極樁

頸真頭正頜內收,

松肩垂臂立自然,

順胸松腹氣歸丹,

松腰垂尾斂內氣,

曲膝松胯節節開,

雙腳平開與肩齊,

十趾微扣固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