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馬鈴薯?

幸福一家人5661


馬鈴薯種薯切塊後如何播種?施什麼肥料?

無公害馬鈴薯種植在嚴格按照要求選取地塊、選好品種並做好種薯處理、切塊催芽之後就要適時播種了。下面簡要介紹春季馬鈴薯地膜覆蓋播種方法(供參考)。



一、深耕耙平土地,施足基肥

要在開春土地解凍後立即深耕細整土地並且及時耙平耙細,使土層疏鬆透氣。

按照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3000公斤,45%的三元複合肥25公斤。耕翻深度要達到30公分以上。播種前將土地做成壟面寬70公分、壟溝寬30公分、溝深15~20公分的高壟,壟面要平整,壟溝要條順。



二、整好播種壟面,適時定植

實行地膜覆蓋種植可以提高地溫3~5℃以促進種芽快速發育,同時可提早播期10-15天。 魯東南地區一般於2月下旬實行地膜覆蓋方法進行播種。要按照地膜覆蓋要求整理播種壟。

定植時要在壟面上按行距30公分開播種溝,溝深10-15公分。溝內澆小水,待水滲後按照芽向上擺入種薯塊並按入土中,株距掌握在20-25公分左右,溝中集中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在兩株間點施三元複合肥,畝施25-30公斤。兩行間的種薯塊要呈三角形交叉相對,最後覆土蕩平壟面即可。



三、覆蓋地膜,及時破膜引苗

播種後要在壟面上覆蓋上地膜,覆膜的兩側及壟頭上要用土壓實壓嚴,壟面上要間隔壓土,防風吹壞地膜。

在播種10-15天后,當苗出土頂到地膜時,要及時在苗處破膜引出幼苗,並及時用土將苗孔處壓嚴壓實。



以後要加強肥水管理,適時控制植株生長,及時防治病蟲害,確保優質高產。

@圖說農村事期待您關注並提出寶貴意見。


圖說農村事


自從家裡橙子樹長高了再也沒地方種土豆了,記得小時候到了種土豆的季節就會把上一季沒吃完的土豆拿出來每個橫豎切兩刀分成四半,每塊上面沾上柴火灶燒下的草木灰放在揹簍裡,天氣好的時候就會跟爸媽去種土豆,爸爸會挖好坑我就負責每個坑丟一個土豆瓣再丟一把自家燒的火糞掩一層薄土蓋起來。

土豆還是挺容易種活的,我家種下去的土豆瓣基本都會生長出來。


小福哥生態果園


如何種植馬鈴薯?

由於我國的氣溫相差比較大,所以不同的地區種植土豆的時間也不同。農嫂的居住地是山東, 土豆在我的家鄉一年可種植兩茬,分春茬和秋茬。春種土豆的時間一般在2-3月份,6-7月春播土豆收穫。秋種的時間在8-9初月,收穫期在10底-11月初。下面農嫂就以自家種植馬鈴薯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要想種植出好的馬鈴薯,第一步的選種是關鍵。

農嫂的居住的區域氣候條件適宜一年種植兩茬土豆,可農嫂不是個勤苦的人,一年也就種了一畝地的春茬土豆。我在選擇馬鈴薯的薯種的時候是一定要選:表面光滑、色澤鮮豔,芽眼密佈多,大小在一到二兩左右的馬鈴薯做種。奇形怪狀、尖頭,表皮有斑點的那些馬鈴薯就算上面芽眼再多 也都不可做為薯種。


預備春季種植馬鈴薯的,第二步要對薯種進行捂種處理。

農嫂預備正月二十幾就從窖藏中取出薯種,剛從窖中取出的馬鈴薯必須要晾曬一到兩天,這樣做是為了讓馬鈴薯表皮的多餘水份流失一下,以防捂種時過高的水份導致馬鈴薯腐爛。捂種時溫度要適宜,將種薯上蓋棉被或草蓮子,切不可溫度過高,以免水分蒸發流失,造成種薯焉幹。等看到馬鈴薯的芽眼萌發新芽,這時候就需要下部的操作了 。將馬鈴薯切塊,根據馬鈴薯每個芽眼切成塊狀,必須保證每塊上都要留2個以上的芽尖。因切塊時切口會被細菌感染,這時候我們家燒火的草木燒灰就有用處了。將草木灰灑在切好的種薯塊上,攪拌均勻,即可殺菌又能癒合切口預防水分流失。


要想馬鈴薯長的好,產量高是跟土地的選擇息息相關的。

在種植土豆的的時候我們要儘量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鬆肥沃、水源充足的砂瓤的土壤。要把地塊深耕細耙,深耕前要是條件允許可去養殖場拉些農家糞散揚土地中做為基肥,這樣有利於土豆的生根發芽,對後期的生長也是很好的,最後做畦隴,畦隴最好是離地平面8釐米左右,土豆需要深種,也需要一定的間距,兩株間的距離在25–30公分就行,因為土豆在地下生長,需要足夠的空間,栽種的密度過於密集的話長出來的土豆個頭就會很小並且長的也不是很多。


栽種土豆按步驟栽種完畢後,然後埋上土覆蓋地膜,等小苗出土後要及時在苗處破膜引出幼苗,並及時用土將苗孔處壓嚴壓實。並及時的對小苗進行一次速效提苗肥的工作,一畝地追施一次40斤的尿素就可以。以後的管理中,要加強肥水管理,適時控制植株生長,及時觀察和防治病蟲害,及時的清除空隙中的雜草,確保土豆優質高產。


農嫂話農事


馬鈴薯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土豆,土豆在我國的種植面積非常廣泛,而且土豆還是世界上做重要的糧食之一,營養價值極高,而且土豆體內含有的營養成分比較容易被人吸收,所以才受到人們的喜愛,現在市場上土豆的價格非常親民,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所以種植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有些種植戶說自己種植的土豆產量不是很高,那麼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哪些地方才能讓土豆高產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一:種植時間

因為我國的南北氣候相差太大,所以在種植土豆的時間也有一定的差別,但一般都是每年的秋季和冬季,也就是每年的十月到十二月之間進行種植,但是隨著現在種植技術的發展,很多地區一年四季基本上都能種植了,不過根據土豆的生長習性來看,最好還是適當的進行早播,不然會影響到土豆的生長和發育。



二:催芽

在播種前半個月左右,我們要將選好的土豆種子放在陽光下進行催芽,切忌陽光直射,保持催芽地的溫度為十五到二十度左右,如果有地窖的話可以直接放在地窖中進行催芽,因為地窖中的溫度是相對比較高的,催出的芽點最好是0.2釐米左右,千萬不能超過0.5釐米,否則在切塊的時候很容易使芽點被損壞。

三:切塊

土豆在進行切塊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能隨便亂切,必須要保證每塊土豆都留有兩到三個芽點,這樣才能保證土豆的出苗率。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在播種前一天進行切塊,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一般一塊土豆最多切成四塊,同時還要保證土豆上的芽點不被破壞。並且用酒精對其消毒。做好切塊工作能最大話的提高土豆的出苗率。

四:播種

播種主要注意的就是土豆種植的深度以及種植的密度,一般情況下種植的深度最好是十五釐米左右,按照芽點朝上的方式,將土豆塊按照每行六十到七十釐米,每株二十五到三十釐米的間隔栽種,最後用一層薄土嚴重,同時在上面覆蓋一層農用地膜來進行保溫催苗。

五:肥水



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最需要的肥料就是鉀肥,依次是氮肥和磷肥。但是在施肥之前最好是先施入一些農家肥或者是有機肥,這樣土壤能提高保肥和保溼能力,而且還能改善土壤的結構,從而促進土豆的生長。要注意的就是水分的管理,土豆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尤其是在幼苗生長期和開花期,但是水分也不能過多,不然會引起土地板結,會影響到土豆根部的生長。

以上就是關於土豆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要想種植出高產的土豆品種,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種植技術,還要搭配上科學的管理技術,希望小編的分享對各位有幫助。


農家海哥


馬鈴薯我還是覺得自己家種的好吃,來說說我們自己種的馬鈴薯吧!在我們這裡土質不適合種馬鈴薯,都是每家每戶自己種點自己夠吃就可以了,沒有大量種植馬鈴薯的。

記得種馬鈴薯的時候,媽媽總是要挑好的地種,這樣馬鈴薯就沒有洞,當時我們總是抱怨媽媽為什麼要挑那麼遠的地,媽媽總是對我們說這地種馬鈴薯好,不會有螞蟻洞。

我們這邊種馬鈴薯要沙地種,把馬鈴薯切小塊,用煤灰抹上就不會有蟲子啃了。

在我們這裡要用糞種的,用鋤頭挖一個窩放一塊馬鈴薯放一把糞,再用土蓋好。

等馬鈴薯出苗,草多的話還給它除草,再給它灑化肥。

由於土質不適合種馬鈴薯,現在都是買馬鈴薯吃,不知道種大量馬鈴薯是怎麼種植的。





盤州農村飯糰媽媽


馬鈴薯是營養生植物種,種植一般以芽眼切塊繁殖。馬鈴薯的播種期是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選寒尾久晴的日子切塊種植。要想種好馬鈴薯,選種是關健,種薯必須是個大色白無蟲害的薯種。在播種期,選晴朗天氣,將種薯延芽眼切取種塊,可選用消毒浸種或用乾草木灰沾種備用。馬鈴薯是喜半酸鹼性的沙壤土裡生長,播前平整土地點雙穴,播足底肥,一穴一種,種芽朝上,覆蓋一公分左右的細土。待春後苗長一尺左右,打側芽,抹頂芽,讓營分集中向下部輸送,以利種塊生根和生長仔塊。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做到適時澆水施肥,在生長後期要抹花打頂,讓莖塊充分長大,以利穩產高產。



進士河神


我們農戶一般種植馬鈴薯選在冬季種植,就要選擇一塊肥沃的土地,把馬鈴薯的種子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先在土裡打一行一行的小溝,然後再用牛糞倒在小溝裡,這樣的牛糞會更加使馬鈴薯促進生長。

芽塊播種到田裡出芽後,等到一定的時間薯條會慢慢長出來,農戶就要進行觀察薯苗的生長過程,因為這段時間長出來的苗會生病

,發現這種情況要採取預防措施。對症下藥。

首先是菌源條件,要根據天氣的環境發生變化。土壤溫度低與土壤溼度大,一般馬鈴薯的苗適合溫度在18度之間,特別要做好排水工作。如果土壤有水的話,不便於馬鈴薯生長。

無論種什麼農作物,都要科學種植,科學管理的運作模式,要使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種植。這才有更好的收穫成果。


鄉村剛哥


有移栽法,先育苗,設計好方,植株行距,間距


吳曉明54871597


種馬鈴薯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能賣出去,去年東北的老舅種了200多畝土地,收土豆的販子只給2毛錢一斤,還要挑挑撿撿。。。農民難啊?


東方正義之箭


馬鈴薯可以重茬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