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球蟲的防冶

肉雞常見病連載系列引言:我在生產一線指導公司雞場或家庭雞場時經常說:場廠或我們的養殖老闆不要試圖去做“獸醫專家”,而是要把自己變成“飼養管理專家”。我們都知道,獸醫和獸藥是彌補我們管理失誤的手段,而不是我們養好雞的途徑。我做這個系列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大家成為獸醫精通雞病,是為了讓養殖管理者瞭解一些獸醫基礎知識,成為一個“監控者”,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聯繫專業人員處置。基於以上原因,我這個連載不講理論(當然不可能一點都沒有),只講疾病的表現和防控方向,以便大家日常觀察與發現。

肉雞球蟲病:

球蟲是一種原蟲,大家可以把它理解為很小的寄生蟲,寄生在肉雞腸道上,破壞腸道粘膜,並放出毒素。

因為它破壞腸道粘膜,所以球蟲病和腸炎是“姊妹病”。因為它放出毒素,所以當它的毒素和腸道菌和毒素合併進入雞體內時,球蟲病雞就會在受驚時忽然亂竄、倒著走、向後坐、軟脖子等症狀。

大體上我們常見的兩種爆發性球蟲病一是盲腸球蟲病,一個是小腸球蟲病。

盲腸球蟲:

基本只發生於地面平養或散養的雞,從業這麼多年,我只見過兩例網或籠養出現盲腸球蟲,比例少之又少。

最直觀的感受:一般發生在25-30日齡肉雞,發病早晚與輕重和墊料的溼度密切相關,在發病前兩天往往會出現飼料突然增加(和法氏囊發病前有點像),此時應該密切觀察墊料上有沒有“血便”,一旦發現,應立即投藥控制。

死雞肌肉蒼白無血色(失血過多),肛門或肛部羽毛沾有血液,解剖看盲腸內充滿血液。

小腸球蟲:

相對於盲腸球蟲,小腸球蟲相對危害要小一些,但也會造成腸炎併發,飼料消化不良,拉黃色飼料便,造成料肉比高,尤其是30天后的肉雞群,小腸球蟲會明顯影響料肉比,所以我對30天后球蟲的控制更加關注。

表現:地面平養和網、籠均可發生。拉黃色料便,糞便中有胡蘿蔔絲(爛柿子樣,西紅柿樣……呃,全是食品)樣腸粘膜脫落,有個別雞出現驚叫,後退,往後坐等症狀。

解剖圖:大家看出血點的大小,要和非典性新城疫等造成的腸道濾泡出血相甄別。

地面平養方式減輕盲腸球蟲的方法一是控制好墊料溼度,二是使用球蟲疫苗。

球蟲藥常用的幾種:地克珠利,妥曲珠利,癸氧喹酯,氨丙啉,馬杜拉(毒性大,雞不愛喝,30天以後慎用)等,球蟲和腸炎併發最常見,所以要球蟲+腸炎聯合用藥。

要注意的問題:

一、10日齡左右、20日齡左右、33日齡左右是肉雞球蟲高發期。

二、球蟲是帶蟲免疫(這也是為什麼家庭散養雞不會出現嚴重球蟲表現的重要原因),不要試圖把它徹底治療,所以在10日齡左右的單純球蟲病(腺胃炎繼發的不算)儘量不要投藥,20日齡左右的球蟲病看情況投藥,33日齡左右為降低料肉比一定要投藥。

三、要和腺胃炎繼發的球蟲腸炎病相甄別,10日齡左右出現嚴重的球蟲病,首先要考慮腺胃的問題,對於腺胃炎問題,我還是建議在1-10日用預防,只要15日齡之前不發生腺胃炎,後期很少發生。

(以上配圖均來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