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的這些古寺廟,你都去過了嗎?

榆次大乘寺

晉中故事 | 榆次的這些古寺廟,你都去過了嗎?

大乘寺位於山西省榆次老城區內。始建於北宋天禧年間(公元1017-1021),明萬曆27年因存放大乘經而更為現名,是歷史上榆次古城的重要佛教文化活動場所。清康熙年間歷史名賢傅山先生曾頻繁往來於該寺。大乘寺亦更加聞名遐邇。2013年7月,在榆次區政府和文物界的共同努力下,榆次大乘寺成功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乘寺最早創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北宋天禧年間大力興建成就今朝規模。歷代文人騷客阡陌駐足,攬勝魏榆,清康熙年間歷史名賢傅山先生曾頻繁往來於該寺,大乘寺亦更加聞名遐邇。大乘寺自建寺來,僧眾眾多,為三晉聞名的大寺,明宣宗、武宗,清康熙帝和嘉慶帝曾來此聽法。

大乘寺遂成榆次城中著名寺院。唐玄宗開元年間,節度使李(日高)鎮守晉陽,看到佛像為風日所侵,便捐資七萬緡,建重閣以護之,名曰“平等閣”。此距澄空捐軀造佛正好五十年。此後,大乘寺更具盛名,遠近僧俗紛紛前來頂禮膜拜。直到宋初,宋太宗平北漢火燒晉陽城,大乘寺及佛像一起隨城焚燬。

晉中故事 | 榆次的這些古寺廟,你都去過了嗎?

據史料記載,大乘寺始建於北宋天禧年間(公元1017-1021),明萬曆27年因存放大乘經而更為現名,是歷史上榆次古城的重要佛教文化活動場所。清康熙年間歷史名賢傅山先生曾頻繁往來於該寺。大乘寺亦更加聞名遐邇。

晉中故事 | 榆次的這些古寺廟,你都去過了嗎?

榆次大乘寺因其極高歷史價值和建築美學價值,獲得了許多文物學家的關注,2013年7月,在榆次區政府和文物界的共同努力下,榆次大乘寺成功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2月,榆次區政府將大乘寺交與佛教界,並與普壽寺正式簽訂合同,明確規定由普壽寺對大乘寺進行復建、管理、保護。大乘寺修復工程無論從佛教遺蹟和文化的保護還是增強老城人脈和文脈促進榆次旅遊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榆次城隍廟

晉中故事 | 榆次的這些古寺廟,你都去過了嗎?

榆次區城隍廟是山西省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廟,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是山西省第一批重點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榆次城隍廟在市區東大街中段北側。據《榆次縣誌》載有明代鞏昌府知府金中夫(榆次人)撰的《城隍廟》一文,可知現存的城隍廟是由原北門內善政坊以東的舊城隍廟拆遷後營建的。舊城隍廟元代至正二十二年(1362) [1] 在達魯花赤帖木兒主持下建造的。宣德六年(1431)榆次縣令曹顯覺得舊城隍廟狹小簡陋、便拆掉就舊廟在現今的地方營建了正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山門一間。成化十二年(1476)三月,又擴充了廟的範圍,把原三間正殿遷到後面約八丈遠的地方作為寢殿,並在寢殿前四丈的地方新建了五間顯佑殿(正殿).弘治七年(1494),榆次人李選認為廟內殿宇雖然宏大,但原來的廂房相形之下,便顯得很不相稱,便在東西兩側各建了十四間廂房,弘治十年(1497)榆次人苻吉等主持又於正殿南正中建閣,起名“玄鑑樓”。正德四年(1509),榆次人王嵩主持在玄鑑樓南面修了五間山門,正德六年(1511)全部告成。玄鑑樓被世界歷史文化保護基金會評為全球最精美的100處古建築之一。後榆次人左桂原、李引道兩人主持在閣北靠閣建築了樂樓。嘉靖六年(1527)由榆次人孫文質、崔棕於廟門南大道對面建了屏障。

晉中故事 | 榆次的這些古寺廟,你都去過了嗎?

嘉靖十二年(1533),榆次人趙弘、苻產明又于山門外東西兩側跨道建牌坊各一座:東叫“保障”,西叫“昭假”。並在門口豎了兩根鐵旗杆,門兩旁簷內塑神像兩尊。乾隆三十九年(1774)於廟西增建了道院和財神廟,民國八年(1919)由趙文允負責給城隍廟做了最後一次維修。

晉中故事 | 榆次的這些古寺廟,你都去過了嗎?

建國後榆次城隍廟曾作為展覽館、圖書館使用。文革期間圖書館約三十萬冊圖書被洗劫一空,1971年城隍廟被榆次膠鞋廠佔用,直至1984年國慶遷出,國家拔專款20萬元,山西省拔專款10萬元,榆次市拔專款10萬元,整修城隍廟。

2001年榆次區在修復榆次老城歷史街區時,再次對城隍廟進行了維修,完全恢復了它歷史的本來面目。

本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或錯漏,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