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国际大学城,请你活出一个新模样!

长安大学城,西安人再熟悉不过。

谁曾想过,新千年的扉页刚刚开启,这片广袤的荒地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学生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脚步中,完成了村子到城市的快速蝶变。

经过近20年发展,这里已经是30余万大学生的“第二故乡”,37所高校、20多所科研院所、5000多名科技人员,承载着西安未来的“最强大脑”。

但也带来很多问题,“圈地成校”之后,高校与农村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被人戏称为生长在“农村”的大学城,吐槽最多的不外乎交通配套不足;面对丰富的优势资源,在产城融合发展上的差距,令人深省。

20年一个周期,长安大学城离下一个发展窗口期,还有多久?或许,我们可以从把大学城建成创新创业乐园的这张蓝图,找到答案。


长安国际大学城,请你活出一个新模样!

©西长安街 大学城 | 图源网络



长安国际大学城,请你活出一个新模样!


论差距,我们还有很多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没有发达的交通,就没有发展的基础。于长安大学城而言,交通更是阻碍其发展的“命门”所在。

长安大学城交通问题由来已久,以前每次坐600路都能挤到头破血流,去年新开公交线路和加密公交频次之后,挤破头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只是对于不断发展的大学城来说,公交所能解决的问题已经捉襟见肘。


长安国际大学城,请你活出一个新模样!

©大学城部分高校 | 图源网络


与长安大学城几乎同时开发的广州大学城,20余条公交线路连接岛内外线路,地铁4号线、7号线任你选择。

南京江宁大学城除地铁1号线和通达的公交线路外,大学城内部小型公交线路,可以联通各个高校。

地铁线路的开通,无疑是长安大学城发展的最佳推手。

长安国际大学城,请你活出一个新模样!

©网页截图 | 人民网



长安大学城作为一座智慧之城、知识之城,曾有不少网友呼吁,尽快修建一条通往这里的地铁。

根据官方回复,西安地铁三期规划的线路中,地铁15号线就是东西串连长安区大学城的第一条地铁。待三期规划的批复,长安区30万大学生出行问题,也会得到根本性解决。与此同时,高新区“云巴”有轨电车也将率先在长安大学城开建。

未来区域的竞争就是城市的竞争。城市竞争的关键在于产业和产业人才,而大学城就是人才输出“泵”,关键是要让这些人才留下来,为自己的城市创造价值。

以西部“硅谷”号称的重庆大学城,在建设大学城的同时,产业园、科技园、物流园和观光区同时开发,在产业、教育、物流、商业上均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当于再造一个重庆工业。

与此同时,这里的商业环境也不可小觑,网红熙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吃娱乐,大学城也成为旅游打卡之地。

毫无疑问,科学城的打造对加快大学城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是十分利好的消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或许是西安大学城发展的新契机。


长安国际大学城,请你活出一个新模样!


请叫我,长安国际大学城


在去年的“一把手讲规划”中,长安区“一把手”王青峰这样描述大学城:

清晨,长安国际大学城内的学子朝气蓬勃,畅谈青春不离场;午后,上班族手捧一杯美式咖啡,漫步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享受创业辛苦的片刻惬意;夜幕降临,潏河湿地公园风景如画,散步的居民心旷神怡;周末,与亲友在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感受“乡愁”……

在长安君看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城应是一个多元且极具活力的综合性城区,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象牙塔,这就需要城市与高校整体提质,产学研一体发展。

如果说长安大学城前20年的发展是“厚积”,那么接下来的这10年可以称之为“勃发”。


长安国际大学城,请你活出一个新模样!

©大西安科创大走廊 | 图源网络



时任西安市委书记的王永康,曾提出大西安发展的几条重要廊线,其中长安大学城就位于大西安科创大走廊的核心,与高新区、航天基地、曲江新区形成联动,让科创的源头活起来。

2018年初,官方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长安国际大学城的决定”,将高起点规划建设长安国际大学城,由此可见大学城建设的格局和思路正在逐渐打开。

今年,长安区也给出了提振的具体步骤,“三园”建设成为重要手段,在大学城建设中,其确立的目标是建成创新创业乐园,让产学研真正做到融合发展。

大学因城市而兴、因城市而盛。名城名校总是相互支撑。对于长安国际大学城的打造,长安君也有自己的建议:

㈠ 大学城的发展,政策支持是关键,其次要坚持在规划引领下合理开发。

㈡ 完善区域功能,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妥善解决大学城内教育、医疗、交通等基本民生诉求。这样才会有更得的大学生就近就业,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㈢ 各高校之间打开“围墙”,转变办学观念,主动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让其丰富的科研资源,通过资本、企业有效对接和支持,加强科学研究与市场生产的关系,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大学既能顶天又能立地。

㈣ 为避免各高校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而忽略大学城的整体目标,需要加强不同大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城市的经济和文化比翼双飞,应建立相应的机构进行协调、引导,形成集聚效应。


总之,积极发挥长安国际大学城的优势,让大学与城市同向而行,共荣共生,成为西安城市文化的又一个标志性象征,成为这座城市气质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