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柴進對林沖都有恩,但林沖最大的恩人卻是不為人知的他

林沖是《水滸傳》中出場較早的好漢之一,也是梁山眾好漢中武藝較為高強的一個,在梁山五虎將中排名第二。我們說“逼上梁山”,林沖是體現“逼”字較為突出的一個,而且還是體現出官場的黑暗。

魯智深、柴進對林沖都有恩,但林沖最大的恩人卻是不為人知的他

林沖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個下級軍官,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家中還算殷實,特別是妻子賢惠。其實作為一個男人,只要有一點能力的人,進入體制內都會有一些政治上的想法的,更何況像林沖這樣能耐比較大的。因此林沖也常常為自己一身好本事無法施展而感慨,像林沖是典型的懷才不遇。有人說,懷才和懷孕一樣都是很不舒服的。不過林沖雖有牢騷卻還過得去,因為他生活上還算比較好。

魯智深、柴進對林沖都有恩,但林沖最大的恩人卻是不為人知的他

但所有的美好都被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破壞掉了,林沖的妻子張氏竟然在去岳廟上香的時候被高衙內看上了。高衙內就是個破落戶,仗著幹老子高俅的勢力在外面為非作歹,林沖本來是想打高衙內的了,可是一看是自己上司的乾兒子,心下也就軟了。為什麼不敢打,還不是因為高俅,正是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高俅是位高權重的太尉。所以,有什麼怨氣看著高俅的面上也就算了。

本來這麼一件事,林沖也差點要打高衙內了,大家各讓一步相安無事也就算了。高俅先前也沒想過要對林沖怎麼樣,但是事情往往是壞在那些某二代身上。高衙內卻偏偏就對林沖的妻子念念不忘,這個時候就很考驗高俅了。如果高俅是個好領導,就該把高衙內痛打一頓,嚴加懲戒,還要把林沖叫過來好好安撫一番,這樣林沖絕對會對高俅感恩戴德、感激不盡,以後就成了高俅身邊忠心不二的下屬,可惜高俅不是那種好領導。估計高俅想得更多的是,林沖你是我的下屬就該自動把老婆送過來給我的乾兒子。

魯智深、柴進對林沖都有恩,但林沖最大的恩人卻是不為人知的他

可是高俅畢竟是高官,總不能做那麼下作的事情啊!於是陸謙粉墨登場了。緊接著,林沖就因帶刀誤入白虎節堂被抓,然後林沖被刺配滄州牢城營服刑。

事情既然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林沖自然是不能活,所以陸謙就幫著高俅為殺死林沖奔走。說魯智深和柴進對林沖有恩,這些都體現在刺配滄州的路上。

魯智深在野豬林把收了黑錢要謀害林沖的董超、薛霸給幹翻了,救了林沖的性命,並且一路護送林沖到了滄州。

魯智深、柴進對林沖都有恩,但林沖最大的恩人卻是不為人知的他

柴進則在自己莊上熱情招待了林沖,還利用自己和滄州牢城差撥、管營的交情幫林沖免去了一百殺威棒,並且滄州牢城的領導看在柴進的面子給林沖安排了相對比較清閒、看守天王堂的工作,讓林沖不用像其他囚徒一樣勞累。

魯智深和柴進對林沖的恩德不可謂不大,特別是柴進,後來林沖在山神廟殺了陸謙、富安之後,柴進還寫下書信引薦林沖到梁山投奔白衣秀士王倫。林沖能夠在梁山眾好漢中有一席之地,可說都拜柴進之賜。

不過林沖還有一個恩人卻是不為人知的,因為這個人實在是個太小的人物了,和一眾梁山好漢比起來,他簡直就不值一提,而且這個人可能還是一眾梁山好漢要反的對象,因為這個人也是一個小吏。正是這樣一個人保全了林沖的性命,才有了後面故事的上演。此人名叫孫定,是開封府的一個孔目,也是個掌管文書事務的小官吏,正是孫定周全了林沖的性命。

魯智深、柴進對林沖都有恩,但林沖最大的恩人卻是不為人知的他

林沖帶刀誤闖白虎節堂本來就是陸謙幫高俅出下的奸計,所以高俅抓住林沖將之送到開封府,是想讓開封府滕府尹判個死罪的。這一點從孫定請滕府尹周全林沖,滕府尹的話可以得出結論:

“他做下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問他手執利刃,故入節堂,殺害本官,怎周全得他?”

魯智深、柴進對林沖都有恩,但林沖最大的恩人卻是不為人知的他

而持利刃入白虎節堂,按大宋的律法該當死罪,這從滕府尹最初問林沖的話也能得到答案:“林沖,你是個禁軍教頭,如何不知法度,手執利刃,故入節堂?這是該死的罪犯!”

滕府尹先前也是想順了高太尉的意思算了,正是孫定又勸了滕府尹,這才將林沖“脊杖二十,刺配遠惡軍州”。

林沖也知道孫定救了自己,然而說起林沖的恩人,我們腦袋裡非常自然就跳出了魯智深、柴進,對這位孫孔目恐怕有印象的不算多吧!

俠客君想這位孫定孫孔目在其他那些大人物中間,實在是不起眼,因而不為人知。但正是這位小人物,周全了林沖,才讓林沖能夠活出轟轟烈烈的一生。

魯智深、柴進對林沖都有恩,但林沖最大的恩人卻是不為人知的他

諸君以為何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