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滅亡之後,如果16位皇帝相聚在地府,那麼朱元璋會先抽誰?

宋安之


我們知道明朝的皇帝是歷朝歷代中最不正常的皇帝,在這16位皇帝中有奪侄子皇位的永樂皇帝,有被宮女差點殺死的嘉靖皇帝,有愛做木工的天啟皇帝,還有自己封自己為大將軍的正德皇帝,還有死在女人的肚皮上的明穆宗朱載垕。如果朱元璋在地府見到他的15個子孫,讓他抽三個子孫,我認為是一下三個:

1、朱棣

朱棣肯定是第一個要抽的,而且要狠狠的抽個大嘴巴。原因只有一條,造反逼死自己的孫子建文帝。我們知道朱元璋是草莽出身,所以小農的那從私心和對親情特別看重,長子朱標是自己和馬皇后的孩子,出生於亂世,和自己一起吃過很多苦,也是自己和馬皇后感情好,朱標表現也很好,所以朱元璋對這個長子特別喜歡,早早就確定了朱標就是皇位繼承人。無奈,朱標早逝。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很像他爹,仁慈、孝順,很得朱元璋喜歡,朱標去世後就把對朱標的愛轉移到了朱允炆身上。朱元璋晚年為了讓朱允炆順利即為,大肆屠殺功臣名將,使朱元璋時期的功臣悍將都處理乾淨。可以說,為了讓朱允炆即為,朱元璋廢了很大心血。朱元璋在朱允炆身上也疊加了對長子朱標的愛。但是,結果朱允炆即位不久,朱棣就造反了,最後攻入南京,朱允炆不知去向。使朱元璋幾十年的心血白白浪費了,而且是親叔叔逼死親侄子,對十分看重家族關係的朱元璋來說,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你朱棣無論有多大功勞,這一巴掌都是要挨的。

2、明英宗朱祁鎮

很明顯,被蒙古人俘虜了,這是奇恥大辱,此外還葬送了大明的五十萬精銳,差點讓大明亡國,這一點,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朱祁鎮就應該自裁。

我們知道朱元璋一生先後八次派兵北征蒙古,收復大都,滅北元,打的蒙古遠逃漠北。但是每一次北伐兵力都是幾萬到十幾萬之間,可朱祁鎮這個龜孫子,自己沒上過戰場,一下子就拉出五十萬大軍,在朱元璋看來,這真是敗家子,就是敗家子也沒有這樣敗的。就這樣還全軍覆沒,自己還被俘虜了,丟死老朱家的人了。就這樣還好意思回來,最後還又當皇帝了,朱元璋要是在世,一巴掌就拍死他了。

3、崇禎帝朱由檢

原因就一個,朱家的大明是在你手裡丟的,你對不起列祖列宗。雖然你很勤奮,但你還是丟了我大明江山。不過欣慰的是,你還挺有骨氣,自殺了,沒投降,比朱祁鎮有骨氣多了。


蝦果仁


大明滅亡之後,如果16位皇帝相聚在地府,那麼朱元璋會先抽誰?

一、明朝16位皇帝分別是誰?

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洪武

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建文

成祖,朱 棣,1403年-1424年,永樂

仁宗,朱高熾,1425年-1425年,洪熙

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

英宗,朱祁鎮,1436年-1449年,正統

代宗,朱祁鈺,1450年-1457年,景泰

英宗,朱祁鎮,1457年-1464年,天順

憲宗,朱見深,1465年-1487年,成化

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弘治

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

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嘉靖

穆宗,朱載垕,1567年-1572年,隆慶

神宗,朱翊鈞,1573年-1620年,萬曆

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0年,泰昌

熹宗,朱由校,1621年-1627年,天啟

思宗,朱由檢,1628年-1644年,崇禎

二、16位皇帝分析

以《明史》為證,查看16位皇帝一生評價,畢竟一家子聚集到一塊了,老祖宗要對後輩兒孫的一生還是要進行總結評價的嘛。

《明史》中對太祖朱元璋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老朱聰明神武、胸懷天下,有眼光,有兄弟,在哪個亂世把那麼多對手都幹趴下了,用十五年就弄了個皇帝玩。從一個屌絲混到一個皇帝,自西漢以後從未有過。還能吸取元朝因為政治廢弛滅亡的教訓,整肅政治。而且對有學問的老傢伙(耆儒)以禮相待,考查制定了禮典樂章,彰明經義,尊崇正學,施恩於亡國亡地,澄清吏治,修定做人準則,尊崇風俗宗教,正後宮名義,內治肅清,禁止宦官太監干預政事,五府六部官職互相牽制,設衛屯田,兵器糧食充足。以武平定禍亂,以文建立太平盛世,老朱兩樣都佔了。在崇尚節義方面,允許蔡子英北歸。晚年更加憂民,曾以一年的時間開挖支河數萬處河渠塘堰,以利農桑,預防旱災。憑藉這些,其子孫承襲基業二百多年,士重名義,平民充實。至今後代蒙受恩澤,就如東樓、白馬,世代相傳祭祀太祖,享受這些還是應該滴!

《明史》中對惠帝朱允炆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這孩子天性仁厚。剛當皇帝,親賢好學,就召用方孝孺這些人。制定典章制度,一心一意想當一個堯舜禹那樣的好皇帝。有一次,他生病輟朝,讓尹昌隆懟(進諫)了一下,這孩子馬上就進行自我檢討,還把檢討向外發表了。還免除獨生子服兵役的義務,免除蘇州、松江兩地重稅,使百姓得到很大實惠。讓叔叔革命了以後,年號恢復洪武,民間還是不認可滴。這孩子一心以德治天下,還是很好滴!

《明史》中對成祖朱棣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這傢伙在戰爭中長大的,有佔有幽、燕地形這麼好的地盤,乘建侄子是個孩子,一路從北打到南,把皇帝弄了過來。即位以後,親自帶頭節儉,遇水旱災情早上報告傍晚立即賑濟,從來沒有阻攔和掩蓋。知人善任,表裡通達如一,雄才武略,同他老子一樣。經常率六師出征,漠北如塵土一樣被掃清。晚年時期,威德蓋世,四方誠服。受封入朝納貢的藩國約有三十國。地盤幅員遼闊,遠遠超過漢、唐。功績顯赫,可以算卓絕昌盛了。就是搶了侄子的皇位,這件事幹的太不地道了。(《明史》是清朝人編纂的,可以看出來對朱棣這個皇帝還是有點酸滴,呵呵。)

《明史》中對仁宗朱高熾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老爸領兵搶皇帝的時候,他作為世子留守後方,全力保障後勤。老子當了皇帝后,每年外出北征,作為東宮監國,朝中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然而有人造謠,製造父子矛盾,最終還是安安全全度過。事後說:我只知道盡職幹事,不知道有人整我。當了一年皇帝,善於用人,幹了很多事情。要是能多活幾年,休養生息,完全能超過漢代文景之治了。

《明史》中對宣宗朱瞻基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他老爸當太子時,失寵差點被廢了。辛虧是爺爺看中孫子有本事,才傳位為他老爸。當了皇帝后,當官的稱職幹事,政治清明,綱紀修明,糧倉充實,老百姓安居樂業。沒有遇到災年歲。到明朝建立六十年,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老百姓日子慢慢過得好了起來,國家蒸蒸日上出現盛世的景象。邊境出現騷擾,馬上能夠平定,震懾敵人(蒙古人),英姿謀略,也能趕上他爺爺了。

《明史》中對英宗朱祁鎮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英宗繼承仁宗、宣宗之大業,天下富裕,而朝廷內外清靜無事。大臣如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胡榮、張輔,均是多朝元老功臣,受遺詔輔佐政治,使得朝綱沒遭破壞。唯獨因任用王振擅自專權,以至於發生土木堡之變。復位以後,還追念不忘,可見他內心昏惑沉迷之深。英宗前後在位二十四年,沒什麼非常突出的政績。至於上恭讓後諡號,釋放建文帝之後世,不準宮妃殉葬,盛德之事可供後世效法。

《明史》中對代宗朱祁鈺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景帝在哥哥被人擄去的關鍵時刻,奉命攝政,隨後立馬即為穩定人心,在非常時刻行非常之事嘛。任用賢能,勵精政治,外敵長驅直入而能保全宗廟,有再造之功。然而當哥哥回來後,軟禁於南宮不讓相見,兄弟情誼斷絕。囚禁在而乃汲汲易儲,南內深錮,朝謁不許,恩誼恝然。發生政變,哥哥復位,軟禁於西苑。不久朱去世。

《明史》中對憲宗朱見深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憲宗最初立為皇太子,後因故發生變化。及至登基之後,上景帝尊號,體恤于謙冤獄,抑制黎淳而召見商輅,頗有人君之風範。在位時政治修明,朝中多有才能之人。憲宗能知人善任,對戒律十分謹慎,減賦稅,免刑獄,百姓日益富足,仁宗、宣宗之政治在此又重新出現。後因任用汪直,使西廠橫行,假借皇上之權威,玩弄權術,明目張膽地隨意決斷,像皇帝下令一樣。世人為之所惑,事後才發覺,太監之禍實在可怕!

《明史》中對孝宗朱佑樘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明朝得天下,傳十六世,除太祖、成祖以外,可稱頌的是仁宗、宣宗、孝宗。仁、宣之際,國勢初步強盛,綱紀修立,淳樸不變。至成化以來,號稱太平無事,然而安樂則容易沉溺於怠慢貪玩,富強則會逐漸滋生驕奢。孝宗獨能謙遜,節儉有度,勤政愛民,兢兢業業於保國泰持民盈之道,使朝政太平、安定有序,民物康富。《易經》說“沒有平地就沒有山坡,沒有往來就沒有復回,只有艱貞是不會錯的。”知此道理者,只有孝宗了。

《明史》中對武宗朱厚照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明朝從正統以來,國勢逐漸衰弱。當皇帝后首先除掉逆臣劉瑾,親自率軍抵禦邊寇,奮然欲以武功稱雄。然而,沉溺於音樂嬉戲遊樂之中,親近一小部分人,自我封加官號,穿衣戴帽都相當放縱隨便。值得慶幸的是用人之權始終親自掌握,加上有各位大臣主持公道輔佐補救,因此,儘管朝廷綱紀混亂還是未招致危亡。假如能承繼孝宗之遺業,謹慎節制有度,有中等才德君主之品行,那麼,將會國家安泰,而且落得一個好的名聲,又怎能招致後人那麼多的非議呢?

《明史》中對世宗朱厚熜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世宗剛當皇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顧迭議大禮,輿論沸騰,倖臣假託,尋興大獄。夫天性至情,君親大義,追尊立廟,禮亦宜之;然升祔太廟,而躋於武宗之上。若其時紛紜多故,將疲於邊,賊訌於內,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雖剪剔權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明史》中對穆宗朱載垕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穆宗在位六年,躬行儉約,每年能節省下百萬之巨。答應俺答汗封貢,減賦息民,邊陲寧謐。繼體守文,能稱得上明君了。跟著柄臣相軋,邊塞門戶漸開,而帝未能振肅乾綱,矯正清除積習,大概是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的一類人了。

《明史》中對神宗朱翊鈞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神宗10歲就當了皇帝,沖齡踐阼,張居正主持朝政,進行改革,綜核名實,國家勢力富強。隨著按照祖制親政後,身居內宮,荒於政事,和張居正越做越遠。於是小人好權趨利的人鑽了空子,與名節之士(張居正)成了仇人,門戶紛然角立。在朝廷出現內閣紛爭,互相猜疑,賢奸雜用,潰敗決裂,不可振救。要論明朝滅亡,實亡於這傢伙。

《明史》中對光宗朱常洛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只當了一個月皇帝,《明史》就沒有專門的評價。只在他老爸的評價了加了這麼一句:光宗潛德久彰,海內屬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構爭,黨禍益熾,可哀也夫!(大意就是當了這麼短的皇帝,時局又不好,悲哀啊)

《明史》中對熹宗朱由校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明自從世宗(上推第四代,他太爺)以後,就開始綱紀衰頹,到他爺手裡(神宗末年),已經廢弛到極點了。雖有剛明英武之君,也難以振肅。又加上皇帝的庸懦,婦寺竊其根本(魏忠賢與客氏專權),濫施淫刑,忠良慘遭橫禍,萬民離心,即使不想亡國,可又怎麼辦呢!

《明史》中對思宗朱由檢的評價,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這悲催的傢伙,繼承神宗、熹宗之大業,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決策機智,剷除奸賊叛逆,天下向往太平。可惜大勢已去,敗勢難救。在朝廷則有門戶糾紛,在邊境則將士驕橫懶惰。四處兵荒馬亂,流寇大起。最後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真可謂不幸。然而,在位十七年,不沉溺於聲色,憂勤惕勵,竭力治理國家。臨朝浩嘆,慨然思非常之才,但因用非其人,政事每況愈下。於是又信任宦官,並將其分佈安置於各要害位置,舉措失當,致使朝廷制置脫離常軌。即使乞求時來運轉,但還是身遭不幸,這難道不是天運使他這樣麼!等到他命歸黃泉,妖賊流寇被全部清除,才得加諡號建陵墓,且典禮比較優厚隆重。這是大聖朝(清朝)乾的一件名揚千古的好事,也可因此知道他雖遭受災難而未被侮辱其身,真是亡國之義烈的人了。

三、朱元璋見面會先抽誰?

惠帝朱允炆:唉,江山還是沒有守住,讓你叔叔搶去了。不忍心抽。

成祖朱 棣:你小子,最終還是沒有防住,讓你坐了江山。下不了手。

仁宗朱高熾:嗯,還不錯,知道休養生息,就是怎麼命這麼短呢。

宣宗朱瞻基:呵呵,不錯哦,武有你太爺爺、爺爺的風範,文也能治國。

英宗朱祁鎮:切,本事不行還愛瞎嘚瑟,讓外人欺負了,對自己和朱棣一樣,太不地道了。

代宗朱祁鈺:唉嗯,關鍵時刻還行,都愛當皇帝,就是玩心眼比你哥哥差遠了。

憲宗朱見深:開始不錯,能讓太監橫行,你站到一邊去。

孝宗朱佑樘:一邊去。

武宗朱厚照:一邊去。

世宗朱厚熜:基業開始從你手裡敗的,捶你沒商量。

穆宗朱載垕:辛苦了。

神宗朱翊鈞:張居正你玩不轉,切。

光宗朱常洛:吃奶去吧。

熹宗朱由校:窩囊,讓婦人和太監耍的團團轉。

思宗朱由檢:好歹當了十多年皇帝了,丟了就丟了吧,但怎麼能讓女真人坐上去呢,好歹留給中原人吧,唉。


蘇紀龍侃歷史


明太祖最氣的子孫後代TOP7。

第一位,朱棣

原因很簡單,這是自己的親兒子,自己親自教育出來的,竟然造了反!

朱元璋是個保守派,為了能夠保證子孫後代穩坐江山,不被兄弟篡位,他堅持嫡長子繼承製,長子死了長孫上,其他人沒有機會。

朱元璋晚年啥事不做,就是為皇長孫鋪路了。可惜他費盡心思,殺了那麼多功臣名將,結果朱允炆還是被篡位了。再往後的荒唐重孫、弱雞重孫,朱元璋想管也管不上。唯獨這個親兒子,朱元璋若泉下有知一定很後悔沒有削弱他的勢力,或者直接砍了拉倒。

第二位,朱祁鎮

被敵人俘虜那麼多年,回來之後還能再做皇帝,朱元璋知曉之後大約要吐血了,這簡直就是給老朱家丟人啊。朱祁鎮廢了殉葬制度,這是一件大善事,但是朱元璋本人是殉葬的竭力擁護者,只會當他是違背祖制的窩囊廢吧。

第三名:朱厚熜,朱翊鈞,朱由檢

這三個跪在一起被抽吧,帝王之術沒學到家,瞎折騰,將大明朝的命數都給折騰沒了。嘉靖真當自己是個仙兒了,以上帝視角看朝中群魔亂舞,首輔一代接一代,鬥得不亦樂乎。自己在後臺嗑藥,朝堂之上黨爭任意滋長,給明朝末期的巨大利益集團的崛起提供了溫床。都說明朝開始滅亡於嘉靖,便是因為這一點。

萬曆皇帝不說了,消極怠工,沉迷享樂。朱元璋要是抽他,還不僅僅因為他不勤政,而是他連一個大臣張居正都不能搞定。想當年我老朱手下多少精兵強將,各個服服帖帖……唉,不說了。

崇禎皇帝,到底是亡國的皇帝,雖然大家覺得他人品不錯也很勤政,但是國家敗在他手上,他多少都有責任。抽就不抽了,跪著吧。

第四名:朱厚照,朱見深,朱由校

這三位荒唐皇帝就跪作一排吧。

每每看清宮劇,那些清朝皇帝們朝九晚五,動不動就是“生怕對不起列祖列宗”的可憐樣子,還是覺得做明朝的皇帝更歡樂一點。這三位帝王離譜、好色、荒唐、不務正業、寵愛太監,但有意思是歷史上很少有人將明亡的原因直接歸咎在他們身上。

朱厚照即位的時候,他的父親孝宗已經為他打好了底子,但凡他能像乾隆那般努力一把,說不定也能有個康乾盛世什麼的。而這位皇帝就是貪玩兒,在奉天殿耍猴逗狗。身邊出了兩個遺臭萬年的太監,將皇帝哄得團團轉。不過他臨死前倒是挺正經的,將皇位傳給了堂弟朱厚熜,而沒有交給血緣更遠的朱家親戚。

朱見深吃奶吃到老,和萬貞兒那段不說了,還有西廠汪直霍亂朝綱,又是一個被太監玩得團團轉的皇帝。

朱由校,木匠皇帝,同樣是奶媽和太監,看來大家都走不出這個套兒啊。

這三名皇帝實際上並非民間傳說中那麼無能,卻為大明帶了了無數茶餘飯後的談資。後來滿清入關,清人談論明朝,便常拿這三位皇帝做反面教材,將明朝帝王生活傳說地多麼荒淫無度。這三位朱元璋怕是連抽都懶得抽了,就這麼跪到他老人家氣消了為止吧。


木劍溫不勝


一日,朱元璋在地獄將15個大明皇帝召集起來,輕咳兩聲:大明已經沒了,不過也有300年了,朕還是很欣慰,能有你們“優秀”的子孫,你們在上面的一切朕都看在眼裡,接下來朕給你們評價一番。


明惠宗朱允炆

這些年倒也苦了你了,雖然朕早就料到你皇叔的野心,朕當初讓你坐上皇位就是看中你的仁厚,所以你做的不錯,以仁治國,雖然在位時間短,但也有些成效,頗有仁君風範。最後為不死更多的人,讓位給你皇叔,朕真的很欣慰。

明成祖朱棣

皇兒,朕其實知道你的雄心壯志,所以給你留下一條路,你是最像朕的,當初朕不讓你當皇帝也是有原因的,不過你的為政卻是朕要最認可的,明朝也在你手上輝煌了。



明仁宗朱高熾

你做的不錯,雖然入主東宮有所波折,但也算是有驚無險,朕與你父親都是過於嚴法之人,確實需要一個像你這樣寬厚仁德之君,可惜命短了點,雖然在位時間短,但你父親常年在外征戰,多虧你穩定國內政治,你的功勞不可否認。


明宣宗朱瞻基

朱棣眼光不錯,確實是“好聖孫”,就是做事有些保守,守成有餘進取不足。

明英宗朱祁鎮

你這皇帝當的既然被一個太監繞進去了,丟人,不過福禍相依,沒有這件事把你打醒,或許就沒有你之後的德政。


明代宗朱祁鈺

你倒也可憐,倉促繼位,接了個爛攤子,最後兒子當不了太子,還死了,自己生了病結果被政變搞死,最後所有都被你哥哥剝奪,說實話你就一點知人善用,有于謙這樣不世出的臣子,多虧你讓大明緩了一口氣。

明憲宗朱見深

前期,你倒還稱得上賢明之君,以德報怨,替你的皇叔正名,平反於謙冤案,任用賢相,不過你這皇莊設立實乃不妥,而且重視西廠汪直,導致他欺上瞞下,明朝始衰。



明孝宗朱佑樘

你早年曆經坎坷,屢次死裡逃生,不過最後終於登基為帝,可謂天註定。你也沒有辜負曾經經歷過的磨難,將這個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明江山治理的非常好,你的寬厚與勤奮,力挽狂瀾,中興大明!朕以有你如此之後輩而驕傲。

明武宗朱厚照

你雖做事荒唐,好玩,但一些事情上仍能保持大局,處事果斷,朕就不多什麼。倒是你廢除內官,不上早朝,給你的兒孫開了個“好”頭。

明世宗朱厚熜

你的改革政策倒是讓朕大吃一驚,打破傳統,不因循守舊,讓大明再次輝煌,但是身為皇帝的你為何還願意相信長生不死呢,歷朝歷代有多少皇帝沉迷方術,始終沒有人有所收穫,在位四十多年,可謂佔著茅坑不拉屎!不過你確實聰明,能於朕比肩,雖不早朝,但依然掌控大臣,這做皇帝的規律可是沒多少人能夠參透的。

明穆宗朱載垕

朕真的感到恥辱,好女色沒事,可有像你這樣的嗎?荒唐,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不過你施行新政,頗有成效,功過相抵。倘若你多活幾年,大明天下會如何?

明神宗朱翊鈞

明之亡,始於神宗。朕知道你的行為屬於正常,勤勤懇懇20載,後期享樂,醉生夢死朕能理解,辛苦了這麼久是該如此,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天下只有一個皇帝,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或許你並沒有雄才大略,這一切著實為難你了。大明朝命數已到!你的身體讓你力不從心。

明光宗朱常洛

可憐人,曇花一現,可惜後宮亂政,黨派之爭嚴重,而你成為了犧牲者,倘若你不急於近色,先有所作為,或許結局又是不同。

明熹宗朱由校

黨爭禍國,你也無能。


明思宗朱由檢

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想必你也已經盡力,內憂外患讓你疲憊,爭權奪利的環境讓你無從下手,雖有興國之意,但無治國之才。


歷史微旅者


地獄,大明16個皇帝聚集在一起,朱元璋會先抽誰?

誰在他手邊,抽誰。

1.朱棣肯定躲在最遠處

我們

2.崇禎也不會站到他面前,吊脖子了,呼吸不順

3.建文會跑到他身邊,告狀:皇爺爺👴,四叔他……

朱元璋說,輸給他不丟人,也是自己人嘛!

4.四兒,你過來吧。爹不怪你。你的錯在哪裡,知道嗎?

朱棣說,孩兒不知道,請父皇明示。

你錯在兩點……

(1)重用宦官,讓他們斷文識字,亂了變綱。

崇禎插話說,祖爺爺“魏忠賢不識字”

我說的是祖制,我立得規矩破了。

(2)你錯在,讓蒙古人守邊,你為了達到拉攏你權弟的目的,勾結蒙古人,也就罷了。事成之後,你還信任他們,給他們守大寧,這是錯的。你知道嗎?

5.好了,今天先說到這裡。


用戶72902096647


以朱元璋的性格,可能首抽必選朱棣。

畢竟朱棣作為兒子竟然違抗老子的遺願,公然篡位。畢竟是三代內的直系血親,愛之切,恨之切。老朱對於愛孫朱允炆,估計也只能搖頭嘆息,畢竟朱棣篡位成功,自己和孫子都有責任。

至於三代以外,感情不那麼強烈,所以親手打罵可能性很小。不過倘若手中有刀,老朱估計第一個會砍了萬曆皇帝!畢竟通看明朝史,衰敗始於萬曆。雖說前期有著張居正輔佐,頗有中興之勢。但自張居正死後,連年大徵稅,弄得民不聊生。又因對太子朱常洛漠不關心,心有芥蒂。使得太子沒能接受好的培養。

至於亡國的朱由檢,老朱可能不管緣由也會手起刀落。畢竟是在你手上丟的江山!



老三聊歷史


朱元璋拉起孫子朱允炆的手,就去找朱棣算賬。可是,當他舉起鞭子剛要抽朱棣的時候,他停下了。

朱棣多麼像年輕時候的自己啊。知人善任,機智神勇;雄才武略,征戰四方!朱棣雖然欺負了朱元璋的孫子。但是,他在位期間,明朝走向了繁榮昌盛。北征蒙古,南征安南,打下了元朝漢唐的遼闊疆域。而且,還營造了萬國來朝的千古盛世。

朱元璋對朱棣說:好小子,你有種!欺負我孫子的事,以後再跟你算賬!

朱元璋說完,一鞭子抽到了崇禎皇帝朱由檢身上!朱元璋邊打邊罵崇禎:無能!竟然搞不定哪些給你打工的東林黨!你是皇帝,還是他們是皇帝!你以為天天上朝就是勵精圖治?你以為下個罪己詔,就能解決問題?我呸!老朱家怎麼出了你這麼個無能的軟蛋!

你小子知道什麼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嗎?看你看的那些事,大臣有功勞不給賞,犯了錯就背鍋!孫傳庭,袁崇煥,孫承宗,陳新甲等等,都被你玩壞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按照朱元璋生前的性格,第一個會打的應該是朱棣,

1.朱棣做的是謀逆的事情,越是強勢的皇帝越不能容忍這種不按照自己遺詔篡位的行徑;

2.基本達成共識的是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嫡子,卻修改史書冒認在馬皇后名下,我想朱元璋的個性應該也是氣的不行。

第二個會打的是萬曆。明史雲“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萬曆)也。”萬曆皇帝在位年數那麼長,卻長期不上朝,這是勤奮的朱元璋萬萬容忍不了的,就算大臣不讓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萬曆也不能任性地不履行皇帝的職責了,最起碼要盡人事聽天命吧。

第三個會打的是崇禎,雖然崇禎在某些方面和朱元璋有點相似,都是急性子、特別勤奮,但崇禎作為亡國之君罪無可貸,我想他也應該甘願被朱元璋打一頓。

第四個會打的是朱由校,明朝的滅亡他也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而且朱元璋最看不起太監,生前制定了不少措施阻止太監專政,如果朱元璋知道魏忠賢的事情估計氣壞了。

其他在被打的名單中的:

明武宗正德皇帝,雖然正德有可能有被嘉靖和清朝史書潑汙水之嫌,但作為皇帝沒有子嗣也沒安排好繼承人就忽然死去,朱元璋肯定是不滿意的;

還有嘉靖皇帝,痴迷於煉丹不關心民生,肯定是讓朱元璋大大不滿的;

最後是明英宗,朱元璋打著光復漢人江山的旗號得了天下,明英宗差點失了北京自己也被俘虜,如果不是于謙給力真是明朝的奇恥大辱。




攤劍聽潮


中國擁有五千年曆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五千年裡,中國的綜合國力一直位居世界第一,這種情況直到清朝才被西方超越。明朝是古中國最後一個排名第一的朝代,統治歷時276年,共出現了16位皇帝。

社會上,人們對明朝的風評是差評多於好評,這16位皇帝也出現了很多奇葩,比如喜歡鬥蛐蛐的明宣宗,二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喜歡煉丹的嘉靖皇帝,造反篡位的永樂大帝。總共16位皇帝,幾乎每位皇帝都做了令人驚訝的奇葩事,可謂是古來第一朝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為了建立明朝,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無數次出生入死,與元朝、陳友諒、張士誠等交戰無數次,甚至好幾次跟死神擦肩而過。但是明朝只存在了200多年就被他的子孫敗光了家產,最後居然被流寇滅了,可想而知朱元璋有多麼痛心了。

那麼如果明朝16位皇帝齊聚一堂,朱元璋會先揍誰呢?

我認為,朱元璋會先揍朱允炆,為什麼呢?

首先,朱元璋為朱允炆付出得最多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繼承者,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但是一開始,朱元璋立的太子不是孫子朱允炆,而是他和馬皇后的長子朱標。朱標天資聰穎,為人寬厚,內心剛強,非常受朱元璋的喜歡,也受到了兄弟們的愛戴。

朱標一出生就被朱元璋內定為自己的繼承人,帶在身邊,請李善長、劉伯溫等人教他處理軍務,培養他的執政能力。朱元璋對朱標可是寄予了厚望的,但是朱標不幸去世。後來朱元璋又立了朱允炆為太子。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皇帝制度向來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朱標死了,應當是在朱標的兄弟中選取一個繼承人,比如朱棣什麼的。但是朱元璋就不,也許是在朱標身上傾注了太多的心血,朱元璋選取了朱允炆為太子。

這樣一來,朱元璋的兒子們就不服了。大哥朱標在時,他是太子,弟弟們自然沒有意見,但是大哥死了,又立自己的侄子朱允炆為太子,這些叔叔們的心理肯定不樂意。誰會願意被自己的侄子騎在頭上,而且這些叔叔都是有機會當皇帝的,被朱允炆這個毛頭小子搶了,心理當然會不服。

當然,朱允炆的叔叔們心理再不樂意,也得服從朱元璋的命令,畢竟天下還是朱元璋的。不過心理肯定對朱元璋有了怨言,對朱允炆也不滿。朱元璋這個做法不僅為之後的靖難之役埋下了禍根,也讓兒子們對自己產生了意見,可以說立朱允炆為太子是朱元璋犧牲了父子關係換來的。

除了影響到朱元璋和兒子們的關係外,朱元璋晚年對功臣的清洗也是為了朱允炆能順利繼位。

明初四大血案是指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和郭桓案,是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加強皇權所製造的駭人聽聞的血案,又稱洪武四大案。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朱允炆能順利繼位。

朱元璋1368年當上皇帝,1398年去世,而朱允炆1377年才出生。所以說朱允炆出生的時候,朱元璋早就一統天下了,皇帝都做了將近10年了。朱允炆壓根沒有參與到朱元璋一統天下的戰爭中來,甚至消滅北元的戰爭都在朱允炆才12歲的時候就結束了。

遠離戰爭年代,對普通老百姓家庭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幸事。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對帝王的繼承人,尤其是開國君主的繼承人來說,如果沒有軍功,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

因為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文武重臣都是戰功赫赫,地位和官職都是一刀一刀殺出來的,自然不會服氣沒能力的君主來統領他們,怎麼樣的君主才有能力,很簡單,在戰場上起到了作用的君主,簡單地說就是有軍功在身的君主才會讓這群驕兵悍將服氣。

朱允炆不僅沒有軍功,甚至從來沒有過軍事生涯,跟朝中的文武大臣都不熟,等於沒有支持自己的班底。雖然朱元璋重新立太子時,那些文武大臣都贊成立朱允炆為太子,但是他們只是覺得朱允炆寬厚仁慈好說話,而另一位候選人朱棣強勢,不好相處,並非是朱允炆的支持勢力。

朱標就不一樣,他從小就跟隨父親處理政務,朱元璋的手下都很服氣他。朱元璋為了給自己的孫兒留下一套可以控制的班底,又不能讓朱允炆的統治受到威脅,於是在晚年,朱元璋掀起了一系列清洗功臣的行動,主要就是洪武四大案。

我們來看看洪武四大案造成了多大的殺戮。胡惟庸案造成了三萬多人的死亡,包括胡惟庸、李善長等開國功臣;藍玉案牽連達1.5萬人,明朝最後的名將藍玉就因此案而死;空印案是一個冤案,也誅殺了上百名官員;郭桓案造成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員全部處死,上萬名官吏死在獄中。

洪武四大案造成了至少十萬人的死亡,不僅開國功臣幾乎死傷殆盡,明朝的後起之秀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無數賢能之人被無辜牽連,優秀將領幾乎絕滅。簡直可以稱之為國難,雖然四大案的爆發都有各自的原因,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為了給朱允炆繼位鋪路。

為了朱允炆,朱元璋造成了數十萬人的殺孽,很多還是冤死的。歷史第一殺神白起坑殺了幾十萬趙國降卒後,都心神不寧,夜不安寢的。朱元璋因為這四大案所揹負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而且其中很多人都是跟隨自己打天下的舊臣,不得不說,朱元璋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朱元璋犧牲了父子之情,犧牲了君臣之義,寧背上後世罵名造成了數十萬人的大殺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扶持朱允炆登基。可是朱允炆又是怎麼回報朱元璋的呢?

上文我們提到了朱允炆被立為太子時,朱元璋的兒子們都是很不服氣的,最典型的就是燕王朱棣了。朱棣這個人很有能力,也很有野心,雖然對大哥朱標的太子之位沒有意見,但是對朱允炆的繼位意見可是大得很。

但是朱元璋為了保朱允炆上位所施展的鐵血手段震懾了所有人,朱棣縱然野心再大也不得不蟄伏起來,接受朱允炆稱帝的事實,或者說暫時接受朱允炆繼位。或許朱棣佔據燕地,成為了事實上的燕地的皇帝,也勉強能過下去。

但是朱允炆上位後,居然要削藩。這等於向所有的藩王宣戰,包括燕王朱棣。其實朱元璋也想到了藩王勢力太強會威脅到朱允炆的統治,所以朱元璋在位期間就對藩王的力量進行了削弱限制,可以說此時任何一個藩王的力量都是對抗不了中央的。

而且朱允炆削藩的手段之弱也很感人,在威望不足,準備不夠充分的情況下,聽從三個草包的意見強行削藩。而且朱允炆還是專挑軟柿子捏,一年之內連廢周王、代王、齊王、岷王,還將親叔叔湘王逼死。

朱允炆仗著中央壓倒性的實力,這一系列動作又毒又快,自然可以讓這五個實力弱小又來不及準備的藩王措手不及,但是也打草驚蛇,驚動了最強的燕王朱棣和寧王等實力強大的藩王。這一系列動作看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實際上卻讓朱棣等人獲得了準備戰爭的時間。

朱允炆削藩初期雖然取得了還算滿意的效果,但是面對朱棣,朱允炆卻被儒家傳統的仁義道德束縛住了,他始終不忍心對自己的親叔叔朱棣動手。

朱允炆有好幾次可以除掉朱棣,比如朱棣進京參見新帝時,表現得十分校長,御道騎馬,見帝不拜,這等於給了朱允炆收拾朱棣的機會,但是朱允炆將朱棣放回了北京。靖難之役開始前,又將朱棣的五個質子放回北京,失去了跟朱棣談判的籌碼,朱棣再也沒有顧忌。

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個完整的江山,為了朱允炆,不惜犧牲與其他朱家子孫的親情,也不惜削弱其他藩王的勢力,甚至揹負了數十萬人的性命,可是朱允炆不善用人,過度仁慈就是懦弱,最後將大好江山白白交到朱棣手中。

朱元璋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為的就是讓朱允炆順利的登基,然後讓大明王朝千秋百世的傳承下去,誰知道朱允炆別的能力沒有,敗家的能力可是一等一的,愣是將朱元璋留給他的四個二帶大小王的絕世好牌打了個稀巴爛。我想朱元璋最想揍的應該是朱允炆吧,至於其他子孫,畢竟不熟。好在天下落在了自己的四兒子手中併發揚光大了,還是老朱家的天下,朱元璋也算沒什麼遺憾了。


歷史風雲閣閣主


1644年,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於煤山,代表著長達276年的大明王朝走向了滅亡,這樣,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就都齊聚地府了,朱元璋看著這些不爭氣的子孫後代真是氣不打一處來,朕奮鬥多年的基業,讓你們用短短不到三百年都給朕敗掉了,看朕不抽腫你們的臉

第一個,朱允炆,朕本來最看重你的,朕最喜愛的皇孫,本來還想指著你將我大明王朝發揚光大,可是你非得猴急削藩,不然怎麼會有後來的靖難之役,你也沒必要四處逃亡

第二個,明成祖朱棣,你這個大逆不道的逆子,我傳位給你的侄兒,看他仁厚,尋思你們這些皇叔也可以幫著他好好治理國家,萬萬沒想到,你竟然大逆不道,篡權奪位,枉我對你多年的教誨。雖然大明在你的治理之下走向輝煌但是這一巴掌我還是要抽你,抽你大逆不道篡權奪位


第三個,朱祁鎮,雖然年紀輕輕就登上皇位,但是宦官權力過大卻是從你這開始的,要不是你聽王振的讒言,你是皇帝,他是太監,作為一個成大事者,竟然會信太監的鬼話,不然你也不會被瓦剌俘虜,當了我大明王朝第一個當俘虜的皇帝,真是奇恥大辱。其次你竟然廢除了你老祖宗我早就制定的殉葬制度(雖然是好事,但是朱元璋不一定這麼以為),這是違背祖制,這一巴掌你躲不掉的

第四個,朱厚熜,朱翊鈞,你們祖孫兩個最該打,直接把我大明朝弄得衰落了。

嘉靖,你作為一個皇帝竟然每天不管政事,整天鼓搗這些個求仙問道的事情,弄得整個朝廷黨爭不斷,官員貪墨嚴重,整天求仙問道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和你老祖宗我在地府接受我的懲罰,pia,打死你

朱翊鈞,就你們爺孫兩個最不讓我省心,你爺爺多年不上朝,你也跟著多年不上朝是吧,你還是為了沉迷享樂,你爹的有點咋都沒繼承過來,隔代遺傳嗎,我要抽你兩巴掌


看著你們都生氣,打的朕手都疼了,剩下的等朕先休息休息,明天再抽你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